它是由一种生物相容的多孔水凝胶组成,其内部则是被特定药物分子受体包裹的金纳米颗粒。
这种透明的生物组织状装置通过外科手术植入到皮肤下后,血管会通过装置中孔隙生长进而将血液输送到纳米颗粒上。血液中的任何一种靶向药物都会跟受体结合,从而使黄金反射出特定颜色的红外光--根据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这种颜色的变化是可预测的。
尽管这些纳米颗粒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当使用一种特殊的红外读取器的时候就会通过皮肤显示出来。跟之前开发的一些皮下传感器不同--只能在几天内保持稳定,这种传感器则可以在几个月内都保持工作状态。
目前,它已经在无毛的实验室大鼠身上进行了测试,其可以准确地指示它们血液中不同水平的抗生素。科学家们希望,一旦这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它将不仅可以用于检测药物还可以用于检测跟不同医疗状况相关的生物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