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区(线程共享)
堆(线程共享)
方法区中会包含类的信息,堆中会有对象,那么那个对象是由那个类创建的??
此时堆会指向方法区Old区、Young区(Eden区 、From区、To区) (8 :1 :1)
虚拟机栈
方法执行区域,n个栈帧
本地方法栈
用于执行Native类型的方法
程序计数器
GC
Root 对象,开始向下遍历,看某个对象是否可达,采用三色标记
GC
是由JVM
自动完成的,根据Jvm
系统环境而定,垃圾回收时机是不确定的,即使调用System.gc();
通知JVM
回收,但时机也是不确定的,而且也不建议手动调用该方法,因为GC
消耗的资源比较大
标记-清除(Mark-Sweep)
标记-复制(Mark-Copying)
将内存划分为两块相等的区域,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
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把已经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除掉
缺点
垃圾收集器
如果说收集算法是内存回收的方法论,那么垃圾收集器就是内存回收的具体实现。
Serial (复制算法)
Serial是一种单线程收集器,不仅仅意味着它只会使用一个CPU或者一条收集线程去完成垃圾收集工作,更重要的是其在进行垃圾收集的时候需要暂停其他线程。
Serial Old (标记-整理算法)
Serial Old收集器是Serial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也是一个单线程收集器,不同的是采用 标记整理算法,运行过程和Serial收集器一样。
ParNew
(复制算法)
ParNew
相当于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
Parallel Scavenge (复制算法)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是一个新生代收集器,它也是使用复制算法的收集器,又是并行的多线程收集器,看上去和
ParNew
一样,但是Parallel Scanvenge
更关注系统的吞吐量。吞吐量=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垃圾收集时间)
比如虚拟机总共运行了100分钟,垃圾收集时间用了1分钟,吞吐量=(100-1)/100=99%。
若吞吐量越大,意味着垃圾收集的时间越短,则用户代码可以充分利用CPU资源,尽快完成程序
的运算任务。
-XX:MaxGCPauseMillis 控制最大的垃圾收集停顿时间,
-XX:GCRatio 直接设置吞吐量的大小。
Parallel Old (标记-整理算法)
Parallel Old收集器是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使用多线程和标记-整理算法进行垃圾回收,也是更加关注系统的吞吐量。
CMS
(Concurrent Mark Sweep) (标记-清除算法)
CMS
收集器是一种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
为目标的收集器。采用的是"标记-清除算法",整个过程分为4步(1)初始标记
CMS
initial mark 标记GC Roots
直接关联对象,不用Tracing,速度很快(2)并发标记
CMS
concurrent mark 进行GC Roots Tracing
(3)重新标记
CMS
remark 修改并发标记因用户程序变动的内容(4)并发清除
CMS
concurrent sweep 清除不可达对象回收空间,同时有新垃圾产生,留着下次清理称为浮动垃圾由于整个过程中,并发标记和并发清除,收集器线程可以与用户线程一起工作,所以总体上来说,
CMS
收集器的内存回收过程是与用户线程一起并发地执行的
G1
(Garbage-First) ()
使用
G1
收集器时,Java堆的内存布局与就与其他收集器有很大差别,它将整个Java堆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独立区域(Region),虽然还保留有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概念,但新生代和老年代不再
是物理隔离的了,它们都是一部分Region(不需要连续)的集合。
每个Region大小都是一样的,可以是
1M
到32M
之间的数值,但是必须保证是2的n次幂如果对象太大,一个Region放不下[超过Region大小的50%],那么就会直接放到H中
设置Region大小:
-XX:G1HeapRegionSize=M
所谓Garbage-First,其实就是优先回收垃圾最多的Region区域
CMS
更先进的地方在于能让使用者明确指定一个长度为M毫秒的时间片段内,消耗在垃圾收集上的时间不得超过N毫秒)工作过程
初始标记(Initial Marking) 标记以下
GC
Roots能够关联的对象,并且修改TAMS的值,需要暂停用户线程并发标记(Concurrent Marking)从
GC
Roots进行可达性分析,找出存活的对象,与用户线程并发执行最终标记(Final Marking) 修正在并发标记阶段因为用户程序的并发执行导致变动的数据,需暂停用户线程
筛选回收(Live Data Counting and Evacuation) 对各个Region的回收价值和成本进行排序,根据用户所期望的
GC
停顿时间制定回收计划
ZGC
Jdk11
新引入的ZGC
收集器,不管是物理上还是逻辑上,ZGC
中已经不存在新老年代的概念了会分为一个个page,当进行
GC
操作时会对page进行压缩,因此没有碎片问题只能在64位的Linux上使用,目前用得还比较少
- 可以达到10 ms以内的停顿时间要求
- 支持TB级别的内存
- 堆内存变大后停顿时间还是在10 ms以内
垃圾收集器分类
串行收集器->Serial和Serial Old
只能有一个垃圾回收线程执行,用户线程暂停。适用于内存比较小的嵌入式设备
并行收集器 [吞吐量优先]->Parallel Scanvenge
、Parallel Old
多条垃圾收集线程并行工作,但此时用户线程仍然处于等待状态。适用于科学计算、后台处理等若交互场景
并发收集器[停顿时间优先]->CMS
、G1
用户线程和垃圾收集线程同时执行(但并不一定是并行的,可能是交替执行的),垃圾收集线程在执行的时候不会停顿用户线程的运行
适用于相对时间有要求的场景,比如Web
常见问题
吞吐量和停顿时间
停顿时间越短就越适合需要和用户交互的程序,良好的响应速度能提升用户体验;
高吞吐量则可以高效地利用CPU时间,尽快完成程序的运算任务,主要适合在后台运算而不需要太多交互的任务。
如何选择合适的垃圾收集器
Jvm
自己选JVM
自己选开启需要的垃圾收集器
1.串行
-XX:+UseSerialGC
-XX:+UseSerialOldGC
2.并行(吞吐量优先):
-XX:+UseParallelGC
-XX:+UseParallelOldGC
3.并发收集器(响应时间优先)
-XX:+UseConcMarkSweepGC
-XX:+UseG1GC
Jvm
参数-version
-help
-server
-cp
非标准参数,也就是在
JDK
个版本之间可能会变动
-Xint 解释执行
-Xcomp 第一次使用就编译成本地代码
-Xmixed 混合模式,JVM自己来决定
非标准化参数,相对不稳定,主要用于
JVM
调优和Debug
a.Boolean类型
格式:-XX:[+-]<name> +或-表示启用或者禁用name属性
比如:-XX:+UseConcMarkSweepGC 表示启用CMS类型的垃圾回收器
-XX:+UseG1GC 表示启用G1类型的垃圾回收器
b.非Boolean类型
格式:-XX<name>=<value>表示name属性的值是value
比如:-XX:MaxGCPauseMillis=500
这块相当于就是 -XX类型的参数
-Xms1000M 等价于 -XX:InitialHeapSize=1000M
-Xmx1000M 等价于 -XX:MaxHeapSize=1000M
-Xss100 等价于 -XX:ThreadStackSize=100
java -XX:+PrintFlagsFinal -version > flags.txt
sz flags.txt
java -XX:+UseG1GC xxx.jar
jinfo
实时调整某个 Java 进程的参数(参数只有被标记为manageable的flflags
可以被实时修改)设置堆内存大小和参数打印
-Xmx100M -Xms100M -XX:+PrintFlagsFinal
查询 +PrintFlagsFinal
的值
:=true
查询堆内存大小MaxHeapSize
:= 10485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