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若员工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则不属于工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事故才能认定为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受伤、工作时间前后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工作受伤、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因工受伤或失踪、上下班途中非自身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法律分析
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员工要属于非自身的主要原因的情况下才可以认定为工伤。也就是说,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而该员工承担的是事故的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不属于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可以申请工伤赔偿?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可以申请工伤赔偿。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上下班途中属于工作时间范围内,因此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被视为工伤。员工可以向雇主提出工伤赔偿申请,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补偿、丧葬费等。然而,要获得工伤赔偿,员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事故报警记录、医疗证明等。同时,雇主也有权利进行相应的调查和核实。因此,员工在遭遇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后,应尽快向雇主报告,并准备好相关证据,以便申请工伤赔偿。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若非自身主要原因导致,可认定为工伤。然而,要获得工伤赔偿,员工需提供相关证据并向雇主报告。员工可申请医疗费用、伤残补偿等赔偿。因此,员工应及时向雇主报告,并准备好相关证据以便申请工伤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