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
民医院。 柿子的功 效与副作 用:。1 . 柿子 有多种功 效:可以 治疗咳嗽 、止血、 软坚、止 渴生津、 降血压、 预防动脉 硬化等症 状。2. 柿子的 叶子和茶 饮能促进 新陈代谢 ,增加冠 状动脉血 流量,有 利于身体 健康。3 . 柿子 有一些副 作用:空 腹吃可能 导致结石 ,连皮吃 可能引起 胃痛、恶 心等。与 螃蟹一起 吃会影响 消化液分 泌,导致 胃肠疾病 加重。柿 子中的鞣 酸和海鲜 中的蛋白 质和钙盐 一起沉淀 ,容易引 发恶心、 便秘等症 状。建议 适度食用 ,不宜过 量。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草药:柿子的功效与作用
柿子
(《滇南本草图说》)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采集】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
【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其组成主要是花白甙。又含瓜氨酸。新鲜柿子含碘49.7毫克%。
【药理作用】口服柿子可促进血中乙醇之氧化。新鲜柿含碘量高,故可制成某种制剂(去除蛋白质及胶性物质),用于甲状腺疾患。
【性味】甘涩,寒。
①《别录》:"味甘,寒,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寒,涩,无毒。"
③《本草衍义》:"性凉。"
【归经】入心、肺、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大肠三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清热,润肺,止渴。治热渴,咳嗽,吐血,口疮。
①《别录》:"主通鼻耳气,肠澼不足。""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
②《千金·食治》:"主火疮,金疮,止痛。"
③崔禹锡《食经》:"主下痢,理痈肿,口焦,舌烂。"
④孟诜:"主补虚劳不足。"
⑤《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渴,涩肠,疗肺痿,心热,嗽,消痰,开胃。亦治吐血。"
⑥《嘉祐本草》:"红柿补气,续经脉气。醂柿涩下焦,健脾胃气,消宿血。"
【宜忌】凡脾胃虚寒,痰湿内盛,外感咳嗽,脾虚泄泻,疟疾等症均不宜食。
①《本草图经》:"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
②《本草经疏》:"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冷痢滑泄,肠胃虚脱者忌之;脾家素有寒积及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不得服。"
③《随息居饮食谱》:"凡中气虚寒,痰湿内盛,外感风寒,胸腹痞闷,产后、病后,泻痢、疟、疝、痧痘后皆忌之。"
【选方】①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柿未成熟时,捣取汁,冲服。(江西《中草药学》)
②治桐油中毒:柿子或柿饼二至三个内服。(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柿子浸出液制成无菌水溶液(每2毫升含柿子0.6克),于膻中、定喘、肺俞、天突穴行穴位注射。每穴注0.3~0.5毫升,每次取1~2穴,交替取穴。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94例,近期控制71例(36.5%),显效66例(34%),好转51例(26.2%),无效6例,总有效率96.7%。据观察,本品具有祛痰、镇咳作用,且祛痰强于镇咳。但注射时有疼痛感,去除蛋白后则疼痛轻微。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鼻者肺之窍也,耳者肾之窍也,二脏有火上炎,则外窍闭而不通,得柿甘寒之气,俾火热下行,窍自清利矣。肺与大肠为表里,湿热伤血分,则为肠辩不足,甘能益血,寒能除热,脏气清而腑病亦除也。"
②《随息居饮食谱》:"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以大而无核,熟透不涩者良。或采青柿,以石灰水浸透,涩味尽去,削皮噉之,甘脆如梨,名曰绿柿。"
中草药:柿子的功效与作用
柿子
(《滇南本草图说》)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采集】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
【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其组成主要是花白甙。又含瓜氨酸。新鲜柿子含碘49.7毫克%。
【药理作用】口服柿子可促进血中乙醇之氧化。新鲜柿含碘量高,故可制成某种制剂(去除蛋白质及胶性物质),用于甲状腺疾患。
【性味】甘涩,寒。
①《别录》:"味甘,寒,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寒,涩,无毒。"
③《本草衍义》:"性凉。"
【归经】入心、肺、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大肠三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清热,润肺,止渴。治热渴,咳嗽,吐血,口疮。
①《别录》:"主通鼻耳气,肠澼不足。""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
②《千金·食治》:"主火疮,金疮,止痛。"
③崔禹锡《食经》:"主下痢,理痈肿,口焦,舌烂。"
④孟诜:"主补虚劳不足。"
⑤《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渴,涩肠,疗肺痿,心热,嗽,消痰,开胃。亦治吐血。"
⑥《嘉祐本草》:"红柿补气,续经脉气。醂柿涩下焦,健脾胃气,消宿血。"
【宜忌】凡脾胃虚寒,痰湿内盛,外感咳嗽,脾虚泄泻,疟疾等症均不宜食。
①《本草图经》:"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
②《本草经疏》:"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冷痢滑泄,肠胃虚脱者忌之;脾家素有寒积及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不得服。"
③《随息居饮食谱》:"凡中气虚寒,痰湿内盛,外感风寒,胸腹痞闷,产后、病后,泻痢、疟、疝、痧痘后皆忌之。"
【选方】①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柿未成熟时,捣取汁,冲服。(江西《中草药学》)
②治桐油中毒:柿子或柿饼二至三个内服。(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柿子浸出液制成无菌水溶液(每2毫升含柿子0.6克),于膻中、定喘、肺俞、天突穴行穴位注射。每穴注0.3~0.5毫升,每次取1~2穴,交替取穴。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94例,近期控制71例(36.5%),显效66例(34%),好转51例(26.2%),无效6例,总有效率96.7%。据观察,本品具有祛痰、镇咳作用,且祛痰强于镇咳。但注射时有疼痛感,去除蛋白后则疼痛轻微。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鼻者肺之窍也,耳者肾之窍也,二脏有火上炎,则外窍闭而不通,得柿甘寒之气,俾火热下行,窍自清利矣。肺与大肠为表里,湿热伤血分,则为肠辩不足,甘能益血,寒能除热,脏气清而腑病亦除也。"
②《随息居饮食谱》:"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以大而无核,熟透不涩者良。或采青柿,以石灰水浸透,涩味尽去,削皮噉之,甘脆如梨,名曰绿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