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能力 主导房地产新局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随着政府关于土地、信贷各种政策规定的出台以及市场化的推进,具有相对垄断优势的土地资源争夺激烈,房地产商资金 压力巨大,高额的拍卖保证金和严格的付款要求迫使房地产企业由过去热衷的“关系竞争”迅速进入到“资本竞争”的新阶段,资本能力这个要素变得异常重要。
1998-2003年间,2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在经营活动获得46.69亿元现金流入的同时,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入高达111亿元,筹资活动仍然是 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Z值模型”衡量的债权融资能力、“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衡量的股权融资能力以及代表规模实力的 “主营业务收入”等三项指标显示,“万科”、“招商地产”、“陆家嘴”和“金融街”是房地产上市公司里资本能力最强的公司。
注:本文的数据分析,由于数据获取的限制,只对内地上市的房地产公司给与了分析。对于海外上市和非上市公司,我们可以进行同样的分析,从中找出具有资本能力的房地产企业。
“像卖大白菜一样卖房子”,开发商这样形容今年北京楼市的火爆。
在今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来自房地产行业的富人有83位,合计的财富超过了1100亿元,占500富人全部财富的22%。财富最多者高达48.5亿元,最少者也有2.6亿元。
在美林集团和凯捷顾问公司共同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04》中,房地产在富人们的财富构成中所占的比例也从2002年度的15%提高到了2003年度的17%。
不仅富人如此,房地产也是普通老百姓拥有财富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按揭贷款购房盛行的今天,许多人的全部财富就是房地产,而且这部分资产的产权一般不是自己完全拥有的。
坚定看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
中国房地产周期依附于宏观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会透过房地产市场供需力量的对比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决定性影响。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是一个不断向上的循环过程,房地产市场也将始终处于长期的上升轨道中。 刘浩/文
万科 必须建立抗震墙
在王石时代,“万科”成为一个客户高度认同的品牌;在郁亮时代,“万科”正力图成为一个客户高度忠诚的品牌。 刘凌云/文 林雪威/摄影
“万科”(000002)成立20周年纪念日前后,郁亮一直忙于出席连串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一场内部足球赛。“踢前腰,上了场才发现,10分钟那么 长。”而服务“万科”的14年时间,却没让郁亮觉得长。1965年出生的郁亮,1990年加盟“万科”,2001年接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在 “万科”20周年的庆典中,他确立了“万科”第二代管理团队核心的形象。
对于“万科”,这是一个转折点,对于房地产市场,这亦是一个转折期。“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全面竞争阶段,行业秩序趋于规范,细分客户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在郁亮的主导下,“万科”正展开一场全面调整,涉及范围包括公司管理架构到产品线等各个层面。
新规则下的游戏
与所有大地产商一样,“万科”对于宏观调控抱支持态度。“政府通过调控,对豪宅与中档住宅、投资与自用等比例进行调节,有利于行业发展。即使在美国, 政府调控也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以后,这样的调控也还会有,国内地产业未来会螺旋式上升发展,所以,地产商必须预先为各种政策风险建立抗震墙。”
对于调控的影响,郁亮认为,大企业受到的影响大,小企业影响小。“小企业受到资金、土地的制约时,可以选择不做,卖地、卖项目;但大企业没有选择,只有做下去。”而做下去,就必须适应新的游戏规则。
这一规则,由地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决定,它的重要表现为,行业秩序趋于规范,市场开始全面竞争。在令众多地产商惶恐的“8.31大限”之后,“靠关系拿 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资金越来越重要。但是,光有资金也不够,还要看包括品牌、项目操作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竞争实力。所以,过去不愁资金的信托公司,成不了 好的地产商。”
市场化的大趋势中,足够优秀的企业才有生命力。而评价优秀地产企业的标准,郁亮认为有三条:包括资本与人力资源在内的资源回报率、客户忠诚度、自主知识产权比例。
没有一条与拿地或融资有关。当其他地产商的视野还囿于此类细节时,登顶8848之后的“万科”,将更多精力用于寻找方向。“我们花了一年时间才找到目标。”借助锡恩管理顾问公司等各方力量,郁亮圈定了“万科”的标杆企业—美国地产商普尔特(PULTE HOME)。
提及自己的偶像,郁亮难掩兴奋:“我们的客户调查显示,有63%的客户今后置业时有意再买‘万科’的产品,但这只是意向购买的数字,而普尔特有47%的客户实际重复购房率。”普尔特18%的股东回报率,也令同一水平为11-12%的万科找到了差距。
“地产属于消费行业,地产商不等于项目开发商,土地与资金管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产品与客户。”郁亮看来,客户是比土地与资金更重要的资源。
由于细分客户的需求,“万科”的住宅产品线将被拉长,项目中心制的粗放式经营方式也被打破,公司的管理架构将按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重新调整。按照计 划,这一转轨将在3年内完成。“万科”一向引以为豪的物业管理,也将与时俱进,从目前的无差别服务过渡到针对不同客户群采取不同服务。接下来,令郁亮得意 的一个创新来自技术层面:即将迁至深圳东部大梅沙海滨的万科总部,会利用地下恒温层的能量进行温度调节,“这是一栋不用空调的建筑。”
地产2004=彩电1996
在每一个市场上,当那些标杆企业不断提升横杆的标高时,整个行业的标准也会随之提高,这一市场的进入门槛必然水涨船高。彩电业之后,地产又在演绎同样的故事。
2004年的地产市场,相当于1996年的彩电市场。这是郁亮的一大发现,其时站在市场化边缘的彩电市场,是他近来研究的重点。“1996年,21英 寸彩电已经在城市普及,所以很多人认为,彩电企业的发展空间有限,但事实上,此后很多家庭不仅更新换代到29英寸、64英寸纯平、背投、等离子彩电,还买 了第二部甚至第三部彩电。这和现在房地产市场的情形类似。目前,国内80%的居民有了自用住宅,但是,这并不代表住宅市场缺少需求。除了每年的新增需求 外,市场上最有质量的需求,是改善性需求,而这一需求远未满足。”
彩电企业的情形也可以类比。“那时,各地政府都有重点扶持的企业,但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它们多数被淘汰了,成为行业巨头的,反而是TCL、‘长虹’ 这样的草根企业。”郁亮认为,由于房地产业的门槛低、技术壁垒低,从过去到未来,都会有很多企业进入,但是,只有专业的地产商才能笑傲江湖。
把制造业与地产业类比的,还有摩根大通。2003年,在研究“万科”、“中海”、“合生创展”、“上海置业”等六大地产商之后,他们亦提出,中国的房 地产商与制造业厂商的特征颇为相似。比如,市场过于分散,主要城市没有占绝对优势的企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排名前10位的开发商占全部市场的份额不 过16%,因此,开发商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很小,企业只有靠销量增长和市场份额扩张实现成功,而这有赖于快速的资产周转和严格的存货管理。
土地储备,又成了绕不开的一个问题。“‘万科’不追求太多的土地储备,第一,这会占压大量资金,第二,积压土地对于城市的发展不利。”郁亮表示,“万 科”的土地储备只满足3年的滚动开发需要,而其每年的开发量将在现有基础上保持30%的增长。截至去年底,万科拥有的土地储备744万平方米,按照当年 177万平方米的新开工面积测算,亦正好满足3年开发的需要。
这一观点,也印证了摩根大通的研究结果:高资产周转率是地产商增加盈利的关键,大规模的土地储备会令地产商的资产周转率极度不足,从而影响业绩。
资金,是地产商的另一主穴。近来,“万科”不断尝试各种融资渠道:债券信托方面,2003年12月,在深圳的“东海岸”项目中与新华信托合作开发了 2.6亿元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营销信托方面,今年7月,在深圳的“17英里”项目中,同样是与新华信托合作开发了2亿元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境 外融资方面,今年7月从德国Hypo集团旗下Hypo Real Estate Bank International(HI公司)处为中山“万科城市风景花园”项目融得3500万美元;9月24日,公开发行总额为19.9亿元的可转债;据郁亮 透露,目前,一项股权信托计划也在筹划中。除了郁亮认为20%复利太高的海外房地产基金尚未考虑外,其他地产公司所使用的融资渠道,“万科”几乎都有涉 足,以至外界对“万科”是否资金紧张产生了种种猜测,但从今年中报看,“万科”54%的资产负债率,显著低于全国房地产企业平均74%的水平。
“‘万科’的项目开发资金中,自有资金占48%,银行贷款占24%,外资占4%。到年底,银行资金的比例还会降一些。万科从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有104亿元,但我们只用了44亿元。目前,我们手中还有18亿元资金,这是受了宏观调控的影响。”
不谈并购与期盼“期权”
虽然不断有经济学家呼吁,中国房价虚高,地产市场泡沫严重,但作为地产商的郁亮不同意这一说法。他认为,很多学者在选择比较对象时存在一种错配,“比 如以北京三环以内的最高房价与当地普通居民的收入对比,这显然不太合适。”他认为,某些种类的房子的确过热,某些地域投资用房的比例偏高,但还没有到泡沫 的地步。不过,作为一个发展稳健的公司的掌控者,他希望未来地价与房价能够以个位数稳健增长,“如果双位数增长,政府就要介入调控了。”
“今后房价不可能不涨。”郁亮的观点建基于对房价构成的剖析:随着拆迁成本上升、市政建设水平的提高、各行业发展带动土地需求的上升以及土地出让的市场化运作,地价上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产品的品质提升,也会推动房屋成本上升。
对于中国现有人口结构的分析,则让郁亮坚信,中国地产业起码还有20年的持续增长。“目前的国内人口中,30-39岁和14-19岁的人最多。这两个 年龄段中,前者是现在的购房主力,10年后,后者又会成为购房主力。”这与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还有20年成长的预期正好一致。
但是,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分享未来20年的行业成长。“市场化的趋势,会使行业产生很大变局,一些企业会被淘汰,但这不意味着会出现大规模的并购、洗 牌。”郁亮认为,由于缺乏委托代理机制,职业经理人队伍也不成熟,行内并购的时机还远未成熟。“10年后才能谈并购,因为国内企业很不透明,并购在很多行 业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地产企业需要土地,可以直接通过项目转让拿地,不必通过并购的方式。事实上,地产业也没有多少品牌值得并购。”
一些企业出局,会不会令地产商的数量越来越少?郁亮认为不会。“美国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还有2、3万家房地产企业,其前五大地产商所占市场份额不过14%。地产行业有强烈的地域性,中小企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但集约化程度提高是一个趋势。”
虽如此说,“万科”的“全国性思维”却从未间断。按照“3+X”战略,其重点开发地域已涵盖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京津 及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成都和武汉等内地中心城市。在未来1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万科”的目标也被定位为,将占全国住宅市场的份额从目前的1%提高到 3%。对此,郁亮解释说:“单一市场的风险会比较大,跨区域发展可以规避一些风险,让财务和股东回报更有质量地增长。”对此,“万科”在此次调控中有很深 的体会,“不同地区的发展商受到的影响就不同,已经市场调节过的珠三角影响非常小,而如果只专注于上海或北京市场,可能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大。”
为求分散资金风险,抬高行业进入门槛,优秀地产商之间的联合也会越来越多。在深圳香蜜湖地块的拍卖中,“万科”即选择了与“华侨城地产”、“招商地产”两家联手拿地。“当然,有共同语言的企业才能走到一起。”
对于时下风头火势的MBO,郁亮明确表示,无论谁控股,一股独大的弊端都相当明显,而且,地产是资金密集行业,管理层控股会影响后续开发资金的筹措, 从而妨碍企业的持续成长。获得“新财富2004地产行业最佳分析师”的张宇也向记者表达了相同的意见,“有意MBO的企业,需要认真研究。”
虽然没有MBO的打算,但郁亮表示,“万科”的管理层愿意尝试“期权计划”。联想TCL的管理团队由此受到的激励,走过20周年的“万科”是否将酝酿出另一段传奇?■
“第二财政”推动土地二级市场迅猛发展
土地有偿转让收入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其主要用途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在过去5年中,这一收入从1999年的114亿元增长到 2003年前9个月就达到了1376.13亿元。这得益于土地二级市场的迅猛发展,2003年我国市场化配置土地的面积较1999年增长了51倍。 张宇/文
土地批租模式的变革直接催生了土地二级市场。经过2000-2003年的准备,土地批租模式改革在法律上已经基本完成,地方政府传统的行政划拨、协议出让等手段宣告终结,2002年7月1日起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土地市场化配置进程正式全面启动。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土地有形市场,促进土地使用权规范交易的通知》,各地都必须要建立健全土地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有形市场运作,规定在有形市场 内公开交易的土地,凡属于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和其他具有竞争性项目用地的交易,应采用招标、拍卖方式进行;其他用地类型应挂牌公告,规定期限内有多个申请者 的,亦应采用招标、拍卖方式交易,并且出台了三种市场配置方式等较为具体的操作细则。
经过几年的时间,目前传统的土地运作模式(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大兴开发区建设热—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地方政府进行适当前期投资—地方政府卖“熟地”— 引进外资)业已宣告结束,而各地具有明显市场化特征的土地二级市场运作已经初具形态,对国有土地的市场配置开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土地市场化配置水平显著提高
1999年全国招标拍卖的土地面积为1000万平米(如图1);2000年增长了1倍多;2001年则进一步提高,达到6609万平米,增幅为 138%;2002年国土资源部11号令出台,市场配置土地取得新突破,“招拍挂”出让的土地面积同比增长了1.74倍,达到18095万平米;2003 年,“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达到51900万平米,增长了约1.87倍,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土地面积分别为6200万、8900万和36800万平米, 所占比例分别为12%、17%和71%。
土地受让宗数的增长也反映了土地配置市场化水平的提高。2000年招拍挂受让土地的宗数约为1.57万宗,到2002年时已增加到约2.59万宗,2003年在5.7万宗左右,参见图2。
市场化配置土地面积占同期出让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也在明显提高。1990年“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的面积占出让总面积比例一直在2-5%之间, 2003年这一比例提高到28%(如图3)。显然,随着各地土地规划、土地储备市场和市场化配置水平的成熟和完善,“招拍挂”出让土地将在土地出让中占绝 对主导地位。预计2004年,全国建设用地实行“招拍挂”的比例将继续增长至50%以上。
土地批租收入迅速增长
1999年,市场化配置土地开始起步,全国招标拍卖土地面积1000万平米,获得的土地价款高达114亿元,平均每平米土地1057元。此后随着土地 配置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协议转让和行政划拨配置土地有所减少,地方政府“招拍挂”土地出让收入几乎呈直线上升(如图4),2003年1-9月,全国土地招 拍挂土地出让收入达到1376.13亿元,比上年全年增加42%,比1999年增加了11倍之多。
2001年招拍挂出让土地收入占土地有偿转让总收入的37.3%,2002年增加到超过40%,2003年前9个月则已达到55.21%(如图5)。
在2001年,许多省份的市场化配置土地收入大幅上升,地方财政压力也因此而相对减轻。其中,辽宁省实现招标拍卖土地价款23.8亿元,同比增长 12.3倍,是当年增长最快的省份;河北省完成土地招标拍卖价款22亿元,招标拍卖面积占出让总面积的9.3%;江西省招标拍卖出让土地价款达到18.3 亿元。这一年,全国共有9个省市的土地招标拍卖价款超过了10亿元,而1999年仅有两个(如表1)。
土地批租收入流向清晰,地方财政受益良多
土地批租模式的转变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地方财政收入迅速增加。
土地有偿转让收入目前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其主要用途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土地有偿转让收入在1990年中期前是中央和地方分 成,但地方政府并没有上缴;现为地方政府所独有,计入预算外收入,是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据测算,“十五”期间,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约需要 投资1万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投资约占2000-3000亿元,其余的7000-8000亿元则需要政府通过贷款、利用外资、市场融资等方式筹集 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支出的主要方面,也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前期的必要投资,和地方政府官员政绩和升迁直接挂钩,这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显出很强的刚性,但地方财政一直紧张,传统财政资金并不能支撑这一庞大支出,“第二财政”的土地有偿转让收入自然成为该项支出的主要来源。
至2002年,市场化配置土地收入达到969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8.5倍;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率达到39.1%,较1999年提高了2.9个 百分点。在城市化过程中,建筑面积、住房面积、供水、供气、供热、道路、交通和环保方面的基础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这些基础建设资金并不是全部来自 土地有偿转让收入,但如果地方政府没有迅速增长的土地出让收入,面对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各地政府很难取得如此明显的城市化进步。
土地增值税渐成“明星”税种
土地增值税是以纳税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所取得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依照规定税率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的享有主体是拥有土 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的居民或企事业单位,政府只能通过对土地增值额进行课税的形式分享部分收入,这符合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惯例。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均GDP的提高和城市化水平的进展,土地增值速度也日益加快,政府的土地增值税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1999年地方土地增 值税收入为6.81亿元,约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0.12%,至2002年则已达到20.51亿元,增长了3倍多,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也提高到 0.24%,比1999年提高了一倍(如图6)。显然,土地增值税收入也为地方政府在地方基础建设等支出上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顺驰 非常规扩张
“我们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新鲜,很多人都在做,我们只是做得更彻底。” 户才和/文
2002年,14亿元;2003年, 40亿元;2004 年,目标120亿元。“顺驰”以火箭般往上蹿的销售额,引来了无数的眼球和质疑。而在“顺驰”人看来,只不过是在房地产行业的10年积累,令“顺驰”到了一个爆发性增长的节点。
提前把握市场化趋势
“我们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新鲜,很多人都在做,我们只是做得更彻底。”在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财务总监汪浩看来,外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之所 以惯用“黑马”、“骇客”等词汇描述“顺驰”,表面上看是因为“顺驰”发展的速度、拿地的价格以及扩张的地域超出了普通人的想像空间,但根本原因在于他们 不了解“顺驰”的发展背景和逻辑。
“5、6年前进入这一行业时我们就意识到,房地产行业最终将会高度市场化。”“顺驰”董事局主席张桂宗表示,在很多企业还在依赖一块好地、一个关系时,“顺驰”已经开始研究如何把握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趋势。
2002年7月1日,根据国土资源部第11号令发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意味着土地交易的地域壁垒将被打破,土地交易的市场化 进程不可逆转。正是基于这样大的判断,2003年7月20日,“顺驰”在北京昌平召开“蟒山会议”,制定全国化发展战略,提出坚定、坚决地进行战略储备。 “土地供求状况的改变,将会促进土地价格的上涨。”汪浩认为,土地政策的改变在带动地价上升的同时,也会为“顺驰”这样的地产商降低异地发展的门槛,“操 作过程变得相对简单、透明了。”因此,就在一些地产商还惯用“过去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地价时,“顺驰”已经开始主动出击,并引起市场一片惊叹了。
“上海城区、浙江以及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已经很成熟,竞争又很激烈,因此,我们暂时没有进入这些地区,而是重点进入了城市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苏 州、无锡、南京等苏南地区。”张桂宗表示,进入像荆州、榆次这样的城市,主要就是因为“顺驰”的产品在这些地区有优势,“投入只有几千万元,但几个月就收 回来了,而且利润率很高。”
经过3年努力,“顺驰”的全国化战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顺驰”目前操作的46个项目中,1/3分布在天津以外(表1),今年,天津以外收入将占其 总收入的30%,天津以外的土地储备更是占到了其土地总储备的一半左右。“顺驰的策略是维持可供未来3-4年开发的、适当的土地储备,并且,每年销售 100-200万平方米的房子。”汪浩表示。
深入研究是准确判断的基础
“我们并不愿意高价拿地。从结果上看,我们也并没有高价拿地。”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傅彦彬并不同意外界有关“顺驰”天价拿地甚至扰乱土地价 格体系的说法。她举例说,北京大兴的地块,600亩地的地价款为9.05亿元,其中460亩的建设用地,合195万元一亩,但加上近150亩的绿化和道路 代征地以及各种配套在内,折算下来价格肯定不贵。“相对来说,石家庄的地块价格确实是高些,但是到现在,石家庄还没有一块地放出来。在没有比较的前提下, 判断价格的高低也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拿到了很多的地,但是也放弃了很多地。”张桂宗表示,“顺驰”看重的是土地升值潜力,而不仅仅是位置。今年3月,“顺驰”就在天津放弃了市中心一块面积达1200亩的土地,原因在于“土地虽然位置很好,但价格已经很高,增值空间非常有限”。
“对于土地的取舍,我们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汪浩透露,“顺驰”拿地主要看是否满足三个条件:地块所在的城市能否支持“顺驰”的长期发展战略;取得这 块土地的现金流好不好;这块地是否有足够的升值空间。“现金流是我们非常看重的因素,而利润率则是我们投资的底线,如果预期利润率低于15%,我们就选择 放弃。”张桂宗强调指出。
为了对各地块的价值与升值潜力作出准确的判断,除各区域公司设有发展部外,“顺驰”总部还派出了20个以上的工作小组,提前4-5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 入各个城市,研究全国不同区域市场的特点、对其投资比重以及当地政府推出的每个地块。与此同时,“顺驰”还坚持决策过程本地化。“各地推出的每一个地块, 对它的判断由当地团队来完成。”但汪浩表示,本地化并不等于本土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面临巨大的放量过程,每年甚至可能有50%的增 长,这样的市场对一个本土化团队来说也是全新的,带着一个全新的框架理解这个市场反而更准确。”汪浩强调,“应该理解区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 下,再去判断每一块土地未来的价值。”
“一年多以来,各地区市场都向着我们当初判断的方向在发展。在我们进入的城市,我们储备的土地价值都在上涨。”
香港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及其与内地的比较
战后以来,香港房地产业在五次盛衰循环中走出了一批巨型企业。虽然内地房地产业与香港仍有诸多不同,但目前产业环境与香港上世纪70年代走向集中的状况相当类似。这预示着,随着土地政策的变革,内地房地产业“大洗牌”即将揭开帷幕。 方焱/文
周期性盛衰循环相伴战后香港地产
香港房地产业虽然几经起伏,但一直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占GDP的比重在20%以上,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战后至现在,香港房地产业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盛衰循环。第一个周期是1946年至1959年;第二个周期是1959年至1969年;第三个周期是 1969年至1975年;第四个周期是1976年至1985年;第五个周期是1985年底至现在。每个周期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周期最短的约6-7年,最 长的是第五个周期,历时19年。
香港人口1946年为60万人,1949年增至186万,到1959年超过了300万,人口的急剧增加使住房需求急增。在港府政策推动及利益驱动下, 上世纪50年代,大量资本涌入,香港出现了房地产建设热潮。到了1958年,房地产市场开始供过于求,房价、地价下跌了70%。
1959年开始,香港经济出现转机,加上来港的外国人、国际商业机构增多,对商业楼宇、住宅的需求增加,刺激房地产业迅速回升。由于银行对房地产业的 过度贷款及其他因素,1965年春,香港爆发了银行信用危机,接着房地产价格暴跌,许多地产公司倒闭,香港房地产业陷入了战后第一次大危机之中,一直延续 到1969年才有所好转。
1969年香港房地产市道逐渐复苏,港府于1972年制订了一项“十年建屋计划”,令投资者信心迅速恢复。但1974年的石油危机导致香港股市暴跌,又带动房地产业全面调整,香港地价下跌40%,楼价下跌了30-40%。
1975年底开始,房地产市场重又回升,港府1976年开始地铁修建计划,提升了城市土地价值;1978年,又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即廉价屋计 划),解决了222.5万普通市民的住房问题。1977年香港人口超过450万人,1979年达到500万人。需求增加,令楼宇供不应求,新兴市镇(屯 门、沙田、葵涌等)逐步形成。
承接70年代后期的快速发展,1981年香港房地产市场达到高潮,但随后而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及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令港人出现信心危机。1982年 底,香港楼价比1981年下跌60%,1983年房地产市场全面崩溃。直到1984年9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市场才重新复苏。80年代香港房地产 业在70年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90年,港岛区的房价比1981年上升了一倍以上。不过,1989年之后房地产价格的急升,给香港房地产市场 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90年代初期,国际游资及本地炒家开始疯狂炒买香港房地产,楼价、地价飚升,严重脱离居民购买力。从1991年到1997年房价上升4倍左右,若从 1985年房地产市道复苏算起,到1997年时房价已上升了9-10倍。1997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楼价一路下跌,至2003年中,下跌了70%左 右,给香港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轮周期性上涨历时13年,下跌过程达6年,至2003年底才慢慢有复苏的迹象。
香港房地产业兴衰背后的动因
香港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但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还不到30%。近60年来,香港人口由60万增长到600多万,增长了10倍,人口的急剧增长所产生的巨大住房需求是拉动香港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港府的高地价政策为香港房地产业的投机买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当局颁布的建筑条例、“十年建屋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和大型公共设施建设计划也有力地推动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
香港房地产和金融业的紧密关系,房地产业靠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发展,银行业靠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获利。据统计,1981年至1987年房地产信贷规模占香 港总贷款规模的比重始终在30%以上,60年代中则高达80%。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游资和资本涌入房地产业,也促使 香港房地产业日益兴旺。
战后以来香港爆发的6次地产危机中,有3次直接或间接因为西方经济危机,还有两次与政治因素和香港居民移民他国、贱抛物业有关。但就内部因素而言,主要还是因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特殊的供求关系及其投机性。
香港经济属于开放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多数行业难以形成垄断性的经济力量,但在房地产领域却具有明显的垄断色彩。香港最大的10家家族财团几乎都与房 地产业有关,近几年来大型屋村建设几乎全部被大财团所垄断,从而使房地产价格带有浓厚的垄断色彩;另一方面,“炒楼花”制度使原本紧张的房地产市场火上加 油,掩盖了真正的供求关系。
在与香港市场的“五不同”处寻找借鉴
土地管理制度 香港有比较健全的土地法例体系,包括《香港房地产法》、《收回官地条例》、《土地征用法令》、《地契条款》、《拍卖地产条例》等等。政府只是根据这些法例 进行管理。实行有偿、有期、有条件使用土地。所有要使用土地的人都需要通过土地市场获得土地。既有垄断控制,又有自由转让。
香港对批出土地的监管非常重视,直至批租期满收回。发现发展期内违反契约条款的,轻则罚款,重则无偿收回土地甚至控上法庭;投入使用后也会不定期地跟踪检查有没有违约增建或违约使用;如发现官地被人非法占用,则发出通知书,限令退出,否则,控上法庭,强制处理。
目前内地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基本是仿照香港的做法,但还未形成一套比较健全的土地法律体系,对已批出土地和未批出的闲置空地的监督管理很不到位。
土地批租 香港的土地批租有严格的批地程序和要求,用地要求在《批地条款》有详细的说明。批租的形式主要有公开拍卖、公开招标、私人协议和临时租约四种,但主要是公 开拍卖、公开招标两种形式。不论何种形式取得土地,获得土地者都得与政府订立批租《土地契约》,《土地契约》里对批出土地的发展要求有各种限制性规定,如 年期、用途、车位数、完成楼宇时间等。
目前内地各城市在批出土地时,土地合同中也有各种要求和条件。批租的形式也有公开拍卖、公开招标、私人协议和临时租约四种,但目前,协议用地量太大,拍卖招标只占25%左右。
土地收回政策 土地收回方面,香港政府有一条重要的政策,就是公平合理地赔偿,使受影响的人士不但可收回土地损失,也可收回商业损失。如果当事人仍然觉得不公平的话,可以将有关事情提交土地审裁处处理。
目前内地在收回土地时补偿多欠公平,有的城市甚至官商勾结,强行拆迁,近年来在不少城市和地区引起的民怨颇多。
融资体制 香港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非常畅通,既可从银行获得支持,也能很容易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
而内地房地产融资体制非常单一,目前房地产开发资金的70%左右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信贷。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困难,审核程序复杂,更不用说海外融资。这种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房地产融资体制隐含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市场集中度 上世纪50、 60年代,香港地产行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公司。进入70年代,市区旧楼重建已基本完成,小幅地皮大大减少,工业楼宇的兴建需要申请比较大幅的土地,加上香 港当局批租住宅用地呈现大型化发展趋势,竞投需要付巨款,而且新建楼宇无论在高度、造价方面都不断提高,超过了势单力薄的地产公司的承受能力,小型公司被 逐渐淘汰。房地产业趋向集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较大的集团,而且大地产公司纷纷将公司股票上市,资本实力增强,并通过一系列换股、收购、合并等活动使资本进 一步集中。70年代后期,兴建大型屋村的盛行使地产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进入80年代以来,香港房地产业已逐渐成为垄断性大集团的天下,虽然经营房地产业的 公司有4000家左右,但股票上市的地产公司只100家左右,约占2.5%,在100家左右的地产上市公司中,“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 展”、“恒基兆业”等最大的10家地产集团的股票市值约占地产建筑类上市公司总市值的七成。目前最大的10家地产集团的开发量约占香港总开发量的80%左 右,市场集中度相当高。
目前内地房地产公司约有3万多家,前10名地产集团的市场份额不到6%,最大的地产集团—万科的市场份额不到1%。内地房地产市场集中度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产业环境类似香港上世纪70年代,内地房地产产业集中加剧
目前,内地房地产市场从政策环境、地产商素质、未来政策趋向看,与香港上世纪70年代非常类似。
2002年5月9日,国土资源部签发“11号文件”,叫停了已沿用多年的协议出让土地的方式,要求从2002年7月1日起,所有经营性开发项目用地都 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进行公开交易。2004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与监察部联合下发71号文件,文件严格要求各地协议出让土地中的历史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