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培训总结

2024-06-2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培训总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

培训总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_-20__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__-20__年)》的重大教育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社会需求、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在培训班上,来自不同的单位的领导和教授们与学员们探讨了如何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卓越计划”不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全部,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作为年轻教师参加这次培训,主要的思考在两方面,首先是对“卓越计划”中工程训练,其次是“卓越计划”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要求和挑战。

一、“卓越计划”中关于工程训练的思考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实现“工程回归”,成为“卓越工程师”。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面对工程问题、处理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强化工程素质教育与训练。

要做好工程训练,需要两方面的主要改革,首先是学生在校的工程教学,第二是与企业联合培养,让学生走出学校,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程中去,称为“学徒”。

第一方面:在校的工程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的工科专业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工程素质是未来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指在解决工程问题是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的培养需要工程环境的熏陶,并且结合工程实践操作。工程教育的核心特征就在于其实践性。目前的教育制度决定了现在的大学生都是高考进入大学的,接触的是同学、

教师,与社会脱轨,进入大学以后,接触的还是同学、老师,更加脱离了工程实践。处于由学校向社会过渡阶段的大学应该承担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任务。

在校的工程教育需要对目前的本科教育进行改革,我个人认为改革主要有三方面,

(1)校内的工程训练教学实践环节。工程训练教学作为高等工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训练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工程教育由课程教学转向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进行全面工程素质教育的极好课堂。以工程训练中心为载体,提高学生们的工程素质。大连理工大学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的良好平台。

(2)工程类学生教学培养计划的工程化。目前的本科教学计划,侧重基础,偏于理论。通过本人的本科教学经验,本科学生在脱离实践环境中,学习理论和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的过程是在工程实践中遇实际问题,学生思考该如何解决该工程问题,从而去探寻基础和理论知识,再返回来应用这些理论于实际工程问题中去。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该门课程和知识。而目前的教学计划迫使本科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考试考出好成绩就万事大吉。这远远达不到本科教育的目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除了会读书会考试,不具备任何工程实践能力,何谈“卓越工程师”。因此,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计划需要进行改革。理论基础课的学时要进行缩减,增加课程实践环境的学时,并采用目前企业界最实际的工程项目课题来对学生进行训练。

(3)引进企业工程师走进讲堂。目前高校本科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方面的。有些教师本身就与工程实践脱节,常年就将固定的几门课,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讲授基础知识和理论大多偏离工程需求和实际应用。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企业界真刀真枪打拼出来的真正的工程师。因此高校应调整人事制度,大胆引进全职工程师教师和兼职工程师教师,将工程师引进到高校,对学生进行工程培养和训练。

第二方面:企业联合培养

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是“卓越工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校企共成长之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将校企合作逐步引向深入。通过校企合作:

校企联合培养需要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在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共享。学生也可

到企业实训乃至“带薪实习”,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同时企业可借助学校的教师进行新项目的开发。在新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卓越计划”中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要求和挑战

高校青年教师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其工程素质很大影响工程教育的质量。在“卓越计划”中,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要求总结如下: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历,因此年轻教师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素质。然而,由于高校目前的现状,年轻教师面临各种压力,造成了年轻教师重科研,轻实践,因此高校大多青年教师具备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教育研究能力不足以培养出“卓越工程师”。要培养出工程师,高校青年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强化自身实践能力。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1)转变思想,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受过多年的老式高等教育,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的高等教育经历达到__年以上,因此,青年教师已形成思维定式,认为自己受到的高等教育是成功的,于是又用老思路来教育学生。本人不否认目前青年教师受到的高等教育是成功的,但是需要青年教师明确,所在高校目前需要培养“卓越工程师”。因此青年教师应虚心学习新的教育思想,转变固有思想。

(2)实践能力,青年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实际参加校企项目,亲力亲为,忘记自己教师身份,与学生们一起动手完成项目实践;也可以通过去企业挂职锻炼,去做“学徒”。

(3)外语能力,外语能力看似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没有必然联系,然而,我认为青年教师的外语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工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工程能力,而教师想要具有高水平的工程能力,就要具备很强的工程学习能力,并了解掌握国际上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具本人的项目调研经验,目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技术落后的情况,而且企业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抱着“能把项目完成,别出叉子”的思想,缺乏创新的勇气。甚至有的企业存在“大炮打蚊子”的情况,就是购买了国际先进的设备,而先进的功能却没人敢用,甚至不会用。“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校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很好的外语能力,掌握国际上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并介绍和讲授给学生。

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提出,使得工科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培训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对工科青年教师的培训与培养还需要工程界、教育界、企

业、政府等多方的合作,不断创新与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卓越工程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