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如一方拒绝执行,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仲裁裁决也需履行,如拒绝执行,可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期限为一年或六个月,从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分析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通知其履行后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采取强制的执行措施。在强制执行中,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甚至以暴力、威胁方法予以阻碍,人民法院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可对其罚款、拘留直至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仲裁机关的裁决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如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对于提出申请执行的期限,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以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被告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如何追究其责任?
被告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追究其责任。首先,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通过强制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等,迫使被告履行判决。其次,可以向法院申请罚款或拘留被告,以强制其履行判决。同时,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冻结被告的银行账户,限制其资金流动,加大追究责任的压力。此外,还可以向律师协会投诉被告的违规行为,寻求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后,如果被告的拒不执行行为涉及犯罪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总之,通过法律手段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可以有效追究被告的责任,确保判决的执行。
结语
法律文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如一方拒不履行,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罚款、拘留、判处有期徒刑等。仲裁裁决也需履行,如拒绝执行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期限根据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计算。被告拒不执行判决,可采取查封、冻结财产等措施,向律师协会投诉,甚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法律手段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判决得到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执行:
(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三)执行标的灭失的;
(四)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
(五)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五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伤、医疗社会保险金的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
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