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感恩——始于细微“ ”
感恩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说。
韩信报恩漂母,一饭千金,孔明报恩刘备,鞠躬尽瘁。
感恩似乎也是一个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词,一年一度的感恩节,我们也写卡片发短信,过得不亦乐乎。也许我们学会了将感恩挂在嘴上,可是我们并没有感动。感恩到了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太老的话题,老到我们已经读不懂什么是感恩。
我们的身边,总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很优秀,他们拥有的很多,名誉地位成功,但是他们却不快乐,他们常常焦躁而不足,不行,我还不够有钱,不行,我还不够强大,不行,比我成功的人多了去了“不够,不够,不够!”这是他们内心最强的声音,欲望像千万只手在他们心里抓挠。
《非诚勿扰》捧红了一代拜金女马诺,告诉女孩们:“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要在单车后座上笑。”万千待嫁女醍醐灌顶,若有所思。
每一年高考来临之际,总会听闻有那么几个学生不堪重负跳楼自杀。
“压力山大和伤不起”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在行人步履匆匆的身影间,我看到了一种至深的惶恐。人人都惶恐,所以人人都积极而浮躁,自负又自卑。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拥有的还太少,每个人都是这样不平而不足。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以这样的姿态生活,如此脆弱而矫情。我们活在狭小的世界里,世界观也变得狭隘,我们只知道是我想要的就该我得到,否则就一蹶不振。我们却很少感动,坚硬的功利外壳把我们心灵柔软的触手与这个世界阻隔开来,能刺激我们的似乎只有物质的堆砌。
我们只惊叹动人心魄的美丽,我们只纪念辉煌无上的时刻,也许只有站在领奖台上,我们才会手捧花束,向人群致谢,而更多的时光里,我们是在患得患失的焦虑中或是麻木不仁的平淡中度过。
为什么?我们走得越来越快,却离幸福的方向越来越远?为什么我们变得如此脆弱而矫情,在对待生活的时候如此轻率?
因为我们看不见于平凡之中彰显的伟大,在细微处澎湃这激情;因为我们看不见在我们背后有多少并不美丽却真诚的面孔在微笑,一路走来,是谁的耳朵在聆听着我们的声音,是谁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成长,又是谁的手在我们要摔倒的时候给了我们有力的搀扶,让我们安心而鼓舞。也许这样说起来,我们的眼前会清晰地浮现出一群人的面孔,我们才想起他们一点一滴的好。比如说爸爸,我想起小时候如何拉着爸爸的手爬山逛公园,那时他的身影就仿佛一座伟岸的山,他用摩托车载着我,我把脑袋靠在他宽阔的背上,如此安心自在;拉着我往河里扎的爸爸,大声嚷嚷“要学游泳,就先学会潜水!”带我跋山涉水一路远征的爸爸,和我一起头戴草环,满山疯跑;为我掌勺下厨洋洋得意的爸爸,平日里唠叨的爸爸,总是有那么多烦人的毛病的爸爸,渐渐老去的爸爸对我来说却是那么珍贵无可取代;。同样的,还有很多人,在生活的种种烦恼中被淡忘,机缘巧合才想起来他们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和恩惠。
感恩,始于细微,有一些人,他们平凡 带着很多缺点,可是他们的爱是那样的温暖,像春日的太阳一样,照亮了我们整个世界。他们的爱是那样的无私,不求回报。就像鱼感觉不到水的存在,有时他们的爱也像水一样难以察觉。可是又如何能割舍,如何能忘怀?
生命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注定会遇到多多少少的低谷,可是我们面对挫折的姿态不该是抱怨。静下心来细细回忆,你就会明白你是多么的富有。
大教授于丹曾经在19岁的时候作为知青被下放到北京的郊区柳村干农活,在那里日子虽然苦,可是工人大哥大姐们给了她们一群知青女孩淳朴的爱,使她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于丹所说:如果我的第一份职业直接进入了艺术研究院,直接就坐在那里看稿子,面对古籍也许不是今天的我,我可能会很矫情、很脆弱,不堪一击,我会陶醉在自己的风花雪月里而愤世嫉俗,我会抱怨这个世界给我的还太少,还不公平。会少了什么呢?就是少了感恩。柳村的经历给我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是让我学会了平常心,让我知道,不管你是求职、就业,还是任何人际交往,这个世界不会给你所有你认为应得的东西,那是本份。但一旦给你,就是情份,就要感恩。
感恩,始于细微,记住生命中所有的美好:记住一朵美丽的路边野花绽放的姿态,记住好朋友脸上肆无忌惮的笑容,记住父母牵着你的手时,那留在手心的温暖,记住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目光里的殷切期盼,记住陌生人的一个友善的微笑,一个鼓励的手势,记住漫长生命中所有你快乐的,开心疯玩,意气风发,荣耀自豪的感动流泪的时刻,这些都是时间的赐予,生命的恩惠。只要记住这些,你就会知道你有多么幸福,好好珍爱身边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你也能够毫不吝啬地去给予,这就是感恩的心。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不会觉得自己贫瘠,我们知道这是属于我的无可取代的日子,不管是细水长流的柴米油盐还是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我满心欢喜的度过,此时,此地,此身,我笃定坦然,没有惶恐。这就是感恩的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