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虽名叫牌坊,但其实和牌坊没有关系。它的正式名称叫做圣保禄大教堂遗址(葡萄牙语: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o Paulo),一般称为大三巴牌坊 ,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广东话,因为“三巴”的读音听上去很像“圣保禄”。
圣保禄大教堂于1602年开始修建,现在牌坊左侧还存有当时的奠基石。整个建筑工程于1637至1640年间才完全竣工,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是这漫漫的岁月长河中,圣保禄大教堂却三度经历火灾。其中的1835年那场大火,烧毁了绝大部分的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的教堂,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阶。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三巴牌坊。
如果你不是跟团来此,而是有时间细看的话,大三巴的很多建筑细节都非常值得玩味。它属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整个墙壁都是巴洛克式风格;由于当时参与建造的工匠有中国人、日本人,所以小部分的设计雕刻却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比如上面有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这些都让大三巴在全世界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
大三巴牌坊的建筑由花岗石建成,由上而下可分为五层,每层的铜像、浮雕,都有不同的意义象征。
牌坊第一层,即最底下的入口层,一共有三个入口并有十枝爱奥尼柱式支撑及装饰墙面;第二层相应是第一层之延续,墙壁由十枝科林新柱式及三个窗口组成;第三层是装饰最丰富的一层,并开始收分,墙中央设有一深凹之拱形壁龛,供奉圣母,两侧各有三个天使浮雕,此一层中央共有六枝混合式壁柱,两侧以方尖柱代替壁柱,是下面两层柱体的延续,各柱间均以浅浮雕装饰。
第四层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个窗口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装饰,中间窗口侧两柱间以棕榈树装饰,侧窗洞两边柱间对称设有壁龛,供奉4位圣人。第五层也是最后一层,它是一三角形山花,中间有一铜鸽,两旁有太阳和月亮,顶部设有十字架。如此精雕细琢,富含寓意,大三巴又被称为“东方的梵蒂冈”。
大三巴无疑成了澳门的标志性建筑,风风雨雨的四百多年里,它就像一个守护神,见证着澳门这座中国南部小城的沧桑巨变。
每天大三巴前的台阶上聚集着天南海北的游客,但是如果你有心登上台阶绕到背后,会看到她的另一面。一排钢架子架到半身腰,既可以作为平台上到二层,又可以起到加固作用。这样异常坚实的支撑工程,让大三巴牌坊无论遇到何种自然灾难都能够屹立不倒。根据资料显示,大三巴这块前壁的造价当时高达3万两白银,如今只剩下残壁后的圣保禄教堂没有重修或重建,因此而闻名天下。
大三巴位列“澳门八景 ”之一,20__年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文物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它是澳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更是澳门人精神的象征。无论对于澳门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