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

2020-10-2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同学们、老师们:

  百年校庆的喜庆气氛还在清华园萦绕,我们又迎来了百年华诞后的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经过四年的学习,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在此,请允许我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你们毕业啦!同时,也向关爱同学们成长的各位老师和家长道一声──你们辛苦 啦!

  大学的时光似乎转瞬即逝。此时此刻,大家有学业已成的欢乐与欣喜,也难免有同窗离别的惆怅与伤感;有走向未来的憧憬与忐忑,大概也有回顾过去的留恋与不舍。或许你们还在感叹文科图书馆的舒适便利,或是怀念“名厨进清华”带来的四方美味;或许你们还能记起入学时与家人在校园里的合影,而今天却穿上学士服,犹豫着究竟要摆一个什么样的雷人造型。

  而在我的眼中,你们爱真理,也爱生活;爱自己,也爱公益;爱机械制图,也爱引体向上……没有什么畏惧与不可能,你们是 阳光的7字班!

  我记得你们在汶川地震后的献血长龙,记得你们在奥运志愿服务中的忙碌身影,记得你们在国庆游行时喊出“祖国万岁,清华加油”,也记得百年校庆时用我的名字在人人网上写下“清华,生日快乐”,引来无数的转载和回复……有的同学说,7字班是最幸福的一届,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的国家大事和学校大事。而我想说,你们不仅经历了这些大事,更在这些大事中奉献了智慧、付出了辛劳、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更为你们感到骄傲!

  当然我也知道,学校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校园建设中的噪音、尘土和交通不便等,给大家带来了困扰,网络收费和宿舍搬迁也有令大家不满意的地方。我觉得,同学们的批评和意见,是出于对学校的爱护和理解。学校领导和各部门都会以虚心的态度去反思、以负责的行动去改进。在此,我要衷心感谢你们的包容与热爱,学校也一定会与同学们一起,把清华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为在清华学习工作了46年的一个“老清华人”,我能清晰地感到你们这一代人的不同特点。与我们那个时代相比,你们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思维活跃,多才多艺,也更加敢于展示个性、表达想法。我由衷地赞赏你们的这些品质,也因此愿意对你们寄予更多的期待。所以,在这告别的时候,我还想与你们分享一点我的体会,两句话八个字,希望能够对你们的未来有所帮助。

  第一,独立思考。从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到蒋南翔校长坚持“不惟书,不惟上,不惟他,不惟洋,只惟实”,清华传统的深处,始终蕴含着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精神。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去分析、去判断、去决定。比如毕业时面临的选择,是读研,还是工作?是出国,还是留下?是到企业,还是去政府?是选择这个行业,还是那个行业?实际上,如果没有真正独立深刻的思考,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决断,将来在研究和工作中也难以有真正的创见,更难以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见异思迁,只会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

  看到同学们毕业,不禁使我想起40多年前我在清华的情景。我是1965年进入清华学习的,刚入学9个月“-”就开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但我和一些同学依然坚持学习。书本被扔到垃圾箱里,就半夜打着手电去偷偷捡回来;学校呆不下去,就背起课本回家自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相信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有用之才。所以我常说,人要“循常理,不跟风”,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认识和坚持。我觉得,这是人在一生中有所成就的重要基础。

  第二,善于作为。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当中,方方面面的不完善、不合理乃至不公平会有很多。这些也常常对同学们的成长带来困扰,造成影响。所以大家有时会抱怨、会批评、会发牢骚,这是难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仅仅有抱怨和批评还远远不够,更不能因此嘲笑和怀疑一切,而要善于从复杂的局面中找到解决问题、改变现实的道路。

  我们要有批判,更要有建设;要有质疑,更要有行动;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我们不是旁观者,不是过客,我们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很多时候,真正去做成一件事情,比仅仅去批评它要困难得多。不仅有外部的阻碍,还有自己内心的动摇。要克服这一切,需要我们有坚韧与智慧,付出辛勤和汗水。而这才是清华人的底色!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同学们,清华过去百年的巨大荣誉,来自于17万名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而清华新百年的荣光,正寄托在包括你们在内的新一代清华人身上。站在新百年的台阶上,在大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之际,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八个字──独立思考、善于作为,并衷心期望各位同学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志趣高尚、身心活泼、家庭幸福,拥有更加充实丰盈的人生!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