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在孩子们生活的周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的相互组合形成的神奇机器,无时无刻不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就是要引导、鼓励孩子们对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简单机械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索简单机械的秘密,发现应用它们的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探究活动,形成形状与结构的初步认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觉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围绕“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人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原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昼夜与四季》在小学不再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通过看图讨论、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还要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特征,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另外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岩石与矿物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岩石与矿物资源在日益枯竭,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主要探究人的大脑。这一单元从趣味性、适合性、系统性、发展性、探究性、几方面原则出发,再一次选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对象。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属于新编教材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内容,整套教材中的安排顺序是:三上——提出问题,三下——观察与测量,四上——排序与分类,四下——调查与预测,五上——解释与建立模型,五下——交流与质疑,六上——假设与实验,六下——拓展与应用。八册教材,每册教材都有它的着重训练点。本单元教学首先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交流与质疑,接着让学生通过图片阅读、范例示范以及讨论交流明白如何与同伴去交流,怎样去质疑。二、教学建议
1.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的活动,这些探究性的活动离不开结构性的材料。如“机械”单元需要的各种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单元的“建筑材料”,这些有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前搜来的,有的是需要教师为孩子们准备好
1
的。而现在科学课上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由于一费制的关系,好多学校的科学材料并不是很充足的,而且学生手中的材料袋也没有了,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如果没有这种材料我们该如何找到其它材料去代替。另外,一些孩子在课前不准备材料让好多科学教师头疼,建议科学教师课前在每个班上张贴材料单,通知孩子们需要带哪些材料。有了结构性的材料,才算是做好了探究的准备工作。
2.重新审视《岩石与矿物》单元
由于苏教版教材大的调整,原先处于四年级下册的《岩石与矿物》单元被安排到了五年级下册,也就是说原先学过的内容还要再学一次。科学教师要重新审视这一单元,将这一单元的内容与以前的四年级的内容相比较,在课次上有什么调整,在活动上有没有增删,努力考虑编者的意图,为何要做这些调整。对于这些调整,一线教师要思考:我该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这些新的调整,既不能走老路,也不能采取“不教”了事,而要在以前学的基础上做到如何提升。
3.慎重对待《我们怎样延续后代》单元
这一单元涉及到动植物的繁殖问题,课堂上呈现动植物的繁殖话题,问题不是太大,但在这个单元里涉及到“人是怎样出生的”这个敏感的话题,好多老师和家长都不敢轻易的涉及到这个话题,一些家长更是遮遮掩掩,这样给孩子造成了许多误解及一些不健康的价值倾向。《我是怎样出生的》是对以往教材的大胆突破,现代信息社会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与其让充满好奇的孩子“自行获取”,不如和他们一起坦然地讨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所以科学老师要和家长取得共识,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创设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氛围,和孩子们一同面对这个科学话题。
4.动手与动脑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
本册教材中有许多动手做的内容,科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动起来。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要做到心灵手巧。如让学生设计一套方案,制定一个探究计划,绘制一张图纸等,要创造多种情境去让孩子们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探究及制作的活动过程中,要让孩子们明白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不能虎头蛇尾,要有始有终。同时让他们明白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探究能力的唯一标准,要知道在过程中的付出也是相当重要。科学教师既不能重过程轻结果,更不能重结果轻过程,应该做到两手一起抓。
5.关注孩子的差异,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在孩子们合作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显现出水平上的差异,这是必然的。尤其是在设计与制作方面可能更多的还存在性别、性格上的差异。然而多元智能向我们提出,孩子不存在着好与坏,只在发展区域上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分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地方,都有他优秀的地方。我们要创设多种条件早日启发出他们的优秀,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起自信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1、什么叫机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
2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2、学生准备:
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开瓶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研究主题。
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想在下课后给你们每人一颗糖,可是开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助我? 2、操作者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常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2表示)。 动力作用点:施加动力的点。 阻力作用点:承受阻力的点。 3、游戏实践:
⑴利用木棍和小木块组成一个杠杆,学生自己了解杠杆的结构,巩固杠杆不同部分的名称。
⑵比比谁的力气大?
推荐一位班里力气最大的学生和一位力气最小的学生上台,利用杠杆来比比谁的力气大。
⑶讨论:为什么在这次比赛中力气小的同学能够以弱胜强?谁帮了她的忙? 4、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将自己的力放大呢?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支点、力点、重点三者之间的距离远近是如何影响搬动物体所用力气的大小的呢?
5、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⑴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⑵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⑷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⑸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⑹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⑺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
3
他们的答案。
⑻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6、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7、讨论:
⑴杠杆是否都省力?
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作简单示意图表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5、拓展活动:动手制作一个垃圾箱。
2、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演示材料:装配好的皮带传动装置模型、打开后盖的座钟、三球演示仪、自行车、音乐盒、《木偶奇遇记》录像片段、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的电教课件。 2、分组实验器材:皮带传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橡皮筋、皮带轮、瓦楞纸板条、塑料瓶盖等。
学生准备: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谈话:我知道同学们都爱看动画片,下面就播放动画片《木偶奇遇记》的片断。
【说明】内容为通过一系列精巧的设计,动力被多种物体不断传递的画面。 2、提问:第一个运动的物体和最后一个物体之间隔得很远,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接触,可为什么仍然能够引起最后一个物体的运动呢?讨论交流。 3、再次观看录像,欣赏动力传递的过程。
4、结合录像解释:这些可以把动力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5、提问:你还在哪些物体上见到过传动装置?你能描述一下这种装置的结构吗?(教师适时出示并操作某些有代表性的物体,展示物体的传动装置和传动方式。) 6、谈话:这些传动装置是怎么样传递动力的?常见的动力传递方式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动力的传递》。(板书课题) 二、探究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4
(一)、探究皮带传动的特点。
1、教师出示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操作演示。学生观察:这个传动装置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2、认识皮带传动装置的结构:一根皮带、两个大小不同的轮子。 3、教师操作皮带传动装置,学生观察轮子的运动状态。
4、交流讨论:当大轮运动时,小轮是何种状态?大轮和小轮的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大轮和小轮转动的快慢一样吗?动力是依靠什么传递到小轮上的? 5、讲解:我们把这种传动方式叫做“皮带传动”。皮带将运动和能量从一个轮子传到另一个轮子上,带动了轮子的转动,也决定着轮子运动的方向。 6、分组操作实践。
⑴各组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模型;
⑵设法将大轮和小轮按照相反的方向同时转动,画下皮带传动的示意图; ⑶记录下大轮和小轮的转动方向和快慢。 7、交流汇报,操作演示。
8、讨论:皮带传动有什么特点? 9、小结:皮带传动装置一般是由一根皮带和它所连接的两个轮子或滑轮组成的。通过皮带,一个轮子的转动被传到另一个轮子上。皮带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轮子转动的快慢,能改变轮子转动的方向。
10、欣赏:利用课件展示皮带传动装置运动的画面,了解皮带传动装置在机器运动中的作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衣机、电梯、缝纫机、游乐场里的旋转玩具、工厂里的机器、农村的脱粒机、拖拉机等) (二)、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1、电脑演示、放大座钟内部的传动装置,观察:这种传动装置的结构跟皮带传动装置有什么不同?
2、观察传动装置的运动状况,了解此种传动方式叫“齿轮传动”。 3、分组操作实践:
各组学生利用工具箱内提供的材料做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研究它的传动特点并填写实验记录:
⑴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转动齿轮A,观察发生的现象。
⑵增加一个齿轮,依次转动每一个齿轮,观察另外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快慢。 4、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5、讨论:
⑴在齿轮传动装置中,相邻的两个齿轮转动方向有什么特点? ⑵齿轮传动中,齿轮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6、小结: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传动的快慢。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加入一个齿轮。齿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比如一个16齿的齿轮会使一个8齿的齿轮的转速增加一倍。
7、比较:皮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皮带传动可以远距离传动,但容易损失动力;齿轮传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动力,但必须近距离。)
8、设疑:你有没有办法设计出一种既可以远距离传动,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
5
动力的传动方式呢? (三)、探究链传动的特点。
1、依靠一根结实的链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操作演示链传动装置,学生观察两个轮子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 2、交流发现。
3、操作实验器材,体验链传动的特点。
4、比较:链传动与皮带传动、齿轮传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链传动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也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 三、巩固应用,迁移拓展。
1、谈话:各组学生分别观察自己小组带来的玩具,找一找玩具的哪个部分是起传动作用的,说一捉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传动方式。
(电动赛车里应用的是齿轮传动、音乐盒里应用的是齿轮传动、自行车应用的是链条传动……)
2、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机器分别运用了什么传动方式呢? 3、拓展迁移: ⑴玩一玩:
将两只注射器装满水,用胶管连通,推动或者拉动其中一只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另一只活塞的运动,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⑵了解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型的传动装置。(结合具体的活动或录像介绍液压传动、连杆传动等传动装置。)
3、斜坡的启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和电教课件、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利用多媒体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6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5、图片出示两座高度相等、引桥长度不等的拱桥的图片。提问:如果你骑自行车上桥,上哪一座桥比较轻松些呢?说说你以往的体验和感受。
6、谈话:为什么同样高的拱桥,骑到上面所要用的力气不一样呢?当引桥变得更长些时,引桥这一个斜面的坡度变得更小了。 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5、评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长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
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 斜面的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记录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1、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3、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4、讨论: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为什么要把钉子做成螺旋状的?
5、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开?(出示:斧子)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6、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 7、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8、组织学生观察拉链:你是否尝试过用手把拉链的两边扣到一起?怎么样把拉链的两边分开或者合上呢?
7
实践操作,体验拉锁的重要作用。
9、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 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1、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4、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准备:
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分组实验器材:各种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大家都见过驾驶员开车,你知道汽车的方向是由什么部件控制的? 2、提问: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方向盘这种简单机械!揭示课题:汽车方向盘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或看电视画面,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3、观看录像: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4、交流观察收获。
5、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6、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方法1: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盘、小滑轮盘组装而成。 方法2: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
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⑴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⑵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⑶换更大的轮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⑷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轴上的物重(牛) 小轮上的拉力(牛) 大轮上的拉力(牛)
8
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8、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⑴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 ⑵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三、实践操作,迁移扩展。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用轮轴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析】操作竞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关于轮轴的知识转化为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一种技能。
3、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为什么要使用这种简单机械? (观察课P9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⑴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⑵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4、填写表格。 器械的名称 轴的部分 轮的部分 5、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或上父母工作的工厂、单位找找,还有哪些地方有轮轴? (自行车修理时用扳手拧螺丝、螺丝刀、磨房里的水车、自行车的车把、打蛋器、游船上的明轮……) 四、课外实践操作。
5、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演示器材:
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有关电梯的资料等。 分组实验材料:
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曲别针、重物、实验记录表等。 2、学生准备:
每组准备牢固的绳子5米左右和两根结实的木棍。 教学过程设计
9
一、引入新课,观察滑轮。
1、谈话:每天早晨,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知道国旗是怎么样升到旗杆上去的吗?
2、讲述:你有没有注意到旗杆顶上有一个小小的装置?——那就是滑轮(板书:滑轮)。
3、提问:滑轮是一种怎么样的装置呢?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滑轮,让学生观察,寻找结构上的特点。 4、交流讨论:
滑轮形状——像轮子,轮子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
5、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6、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
教师利用投影等手段出示生活中使用滑轮的图片或生活场景。
7、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了解滑轮的分类及作用。
1、出示两种滑轮装置,教师操作演示提升重物。提问:在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滑轮呢?
2、阅读教材第6页上半部分的内容,了解两类滑轮的名称和结构:定滑轮和动滑轮。
(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我们通过滑轮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来有没有变化呢?学生提出假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书写部分假设。 4、分组实践活动:
⑴各个小组根据提供的滑轮、重物等分别做成定滑轮和动滑轮。 ⑵实践操作,研究两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的不同作用。 附:“研究定滑轮的作用”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题目: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直尺、笔和记录纸。 预测:可以省力。 实验过程:
1、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滑轮。用两个钩码悬吊在细绳的一端,而另一端钩上弹簧秤。
2、记录钩码的质量和弹簧秤拉力的读数,记录在表格内。测量钩码提升的距离和弹簧秤下拉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钩码的质量 牛顿 钩码提升距离 厘米
弹簧秤的拉力 牛顿 弹簧秤下拉距离 厘米 结论 结论 实验结论:
5、交流实验现象,汇报实验收获。
6、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
10
相同点和不同点? 定滑轮 动滑轮
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不能省力 可以省力
7、为什么两种滑轮具有不同的作用?你可以用杠杆和平衡原理来分析一下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属于什么杠杆类型吗?解释一下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能够省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8、讲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实际上单独使用很少,应用的时候,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出示使用滑轮组的场景)预测一下: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呢? 三、游戏体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布置游戏活动:
⑴游戏工具:两根结实的木棍、8米长的绳子 ⑵游戏目的: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滑轮组的力量,了解滑轮组的连接方式。 ⑶游戏人数:3—4人组成一组,共同进行活动。 ⑷游戏方式:
A、将绳子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将这根绳子绕过第二根木棍,再回到第一根木棍,然后再绕过第二根木棍。
B、请两位同学站在距离一米远的地方站稳,并握紧木棍。 C、第三位同学小心地拉动绳子的另一端。 观察并体验:结果怎么样? 2、组织讨论:
⑴当你拉动绳子时,其他两位同学能够抓住木棍站在原地不动吗? ⑵如果把绳子再绕木棍一圈,结果会怎么样?再绕一圈呢? ⑶绳子缠绕的圈数和你所需要的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吗? 3、拓展研究活动:
组装滑轮组,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4、找一找,你周围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他们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 四、课外拓展研究。
1、课外探究:升降电梯的秘密。 (电梯属于简单的滑轮装置。电梯发动机位于电梯轴顶部,转动滑轮,操纵电梯,缆绳穿过滑轮移动。缆绳一端与电梯相连,另一端与平衡重物相连。平衡重物起平衡作用,它的重量等于电梯的重量加上平均乘客人数的重量。)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滑轮装置。
⑴制作一种能够吊起重物的简单滑轮装置。 ⑵制作能够升降旗的滑轮装置。
⑶制作能够来回传递便笺的滑轮装置。
师:每天早晨,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知道国旗是怎么样升到旗杆上去的吗?
生:升旗手拉动绳子国旗就升上去了。
师:为什么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就可以升上去了呢?
11
生:旗杆的顶上好像有一个东西的。 师:你知道那个东西叫什么吗? 生:我听爸爸说过叫“葫芦”。
师:哦,那是我们生活中的俗称!科学上,我们把旗杆顶上的那个装置叫滑轮。(板书:滑轮)你见过滑轮吗?滑轮是一种怎么样的装置呢? (学生分组观察滑轮的构造)
师:谁来介绍一下滑轮是怎么样的?
生:滑轮的形状像一个轮子,外面还有一个框。 生:我有补充,轮子的中心是被螺丝锁定在框上的。
生:滑轮的框是用金属做的,比较坚固。里面的轮子是硬塑料做的。 生:中间的轮子可以灵活地转动。 生:框上有钩子可以挂起来的。
生:轮子的边缘上面凹下去的一个槽。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你知道这个槽有什么用处吗?
生:可以把绳子套在里面,拉住绳子,轮子就会跟着转动了。 生:不然的话,绳子很容易掉下来的。 师: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轻便自行车、其他小型机器(玩具赛车、缝纫机等)、卷尺、粉笔、实验记录纸、工作手套、洗手液、自行车各部件图片、名称等。
2、学生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辆自行车(如带有齿轮和变速档并且正在正常使用的自行车更好)、垫自行车的抹布、擦手的毛巾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主题,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1、谈话:你平时上学用什么交通工具?对自行车有哪些了解?(板书:自行车) 2、提问:你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吗?
⑴组织学生先阅读教材第18页上的内容,再利用电教课件动态展示自行车的发展史。
⑵游戏:按自行车的发展历史给这些车子的图片排队。 ⑶讨论:从自行车的发展历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谈话:自行车是如何工作的?它包含有哪几种简单机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自行车。(补充课题,读题)
二、观察自行车,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自行车!(在方便学生观察的高度出示一辆自行车,为方便观察运动的状态,自行车最好倒置) 1、了解自行车部件的名称。 ⑴谈话:谁能上台来介绍一下自行车各部件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介绍即时板书自行车部件的名称或者张贴相关图片资料。) ⑵同学补充修正。
⑶活动:慢速转动脚踏板,找出所有能转动的部件。
12
(车轮、脚踏板、车链和齿轮、车把、刹车等)
3、讨论:这些可以转动的部件在自行车运行时的作用是什么? 可转动的车轮 脚踏板 车链和齿轮 车把 刹车 部件 作用 4、讲解:根据自行车各个部件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
作业:将自行车的主要部件按所起的作用填写在结构示意图内。
(控制部分:车把、刹车;动力部分:脚踏板;传动部分:车链和齿轮;工作部分:车轮。)
5、小组讨论:这些可以转动的部件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6、揭示: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较复杂的机械。它是由若干个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7、活动:找一找自行车上有哪些简单机械,并写出它的名称。
(车把——轮轴;刹车——杠杆;脚踏板——轮轴;螺丝钉——螺旋;齿轮、链条——链条传动……) 8、指导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获得的信息制作有关自行车结构的“我的概念图”。 ⑴将与自行车运行相关的所有部件都列出来; ⑵把这些部件的名称都写在小纸片上;
⑶在一张纸的中央写上“自行车”三个字;
⑷将写有各部件名称的小纸片按照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摆放到“自行车”三个字周围;
⑸在相关的词语之间画上连线。 三、关于自行车的研究。
1、讨论:关于自行车,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
2、各组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分组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例:研究自行车上的链条传动装置。 ⑴将自行车的车座、车把朝下倒置过来。 ⑵转动脚踏板,仔细观察围绕前齿轮转动的链条。前齿轮转动的方向与脚踏板转动的方向一致吗?
⑶观察与链条连接的后齿轮,它与自行车的后轮有什么关系?它转动时后轮是否转动?
而后轮转动时,后齿轮是否也跟着转动?
⑷在后齿轮上各选定一个位置,用纸做好记号,慢慢转动脚踏板。每转动一圈脚踏板,后齿轮能转动几圈,后轮能跟着转动几圈?
⑸量一量自行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多少米?我们没转动一圈脚踏板能推动自行车多少米?
3、学生交流实验收获。
4、科学论坛:假设有人从来没有见过自行车,请你用几分钟的发言向他说明自行车的工作原理。 例如:骑自行车的时候坐在哪里?转动脚踏板时,自行车会怎么样?为什么自行车上装有齿轮?链条的作用是什么……
四、巩固和延伸:继续研究自行车的其他问题。
13
1、为什么把带两个前齿轮,5个后齿轮的自行车称作“十速自行车”? 2、变速自行车是如何达到变速目的的?
3、想对自行车作哪些修改?希望自行车具有哪些新的功能? 4、设计一些自行车的附件或活动。
2单元:形状与结构
1. 折形状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折叠和弯曲,以改变形状来增强材料的承受力,知道蛋壳的形状能够承受很大的力。从而向学生渗透浅显的材料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为本单元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能对常见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并形成科学概念的能力。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后续各课教学中要结合生活相机向学生介绍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材料科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把课堂的学习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自小就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把纸折成不同形状,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如果把物体的形状改变成三角形、圆柱形、拱形等,都可以增加其承受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教学中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具体到本课的教学我们可以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研究各种形状的特点和作用入手,先从动植物中得到启示。可以选取仙人掌、海螺、牡蛎、海胆等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结构能够抵抗外来的压力;其实人类正是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并且在搞清楚了其中的科学道理后,才能有意识地广泛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之中的。
在学生产生探究内需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形状(如:三角形、方形、圆柱形、六边形)的纸筒,先预测在竖立的纸筒上可以放多少本书,再实测,从而发现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从而体会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注意做这个实验时,纸的大小、厚薄要一样,建议可以用比较结实的包装纸。教学中还利用看似普通的蛋壳、纸筒支架试验,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承受力非常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进一步体会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台灯,要求既新颖又坚固而且美观。
本课也是该单元的起始课,而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技术素养培养的良好契机。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结构的观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课文中的形状其实可以理解为结构。本课中学生要了解他们身边的各种结构,并且明确各种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
14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
●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
●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蜂巢、乌龟、房屋等图片,蚌壳、螺壳、蛋壳、罐头盒、汤勺、台灯罩、瓦楞纸等实物。
学生准备:橡皮泥、小刀、图画纸、胶带、剪刀、练习本、厚书、鸡蛋等重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教师出示蚌壳、螺壳、蛋壳等实物,蜂巢、房屋等图片)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
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几种形状构成的,请大家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 3、活动:学生探究用小刀切割橡皮泥。
4、交流: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 【评析】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
1、谈话: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
2、活动:学生折纸,交流各自折的形状。
【评析】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讲,“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 3、、谈话:刚才我们把纸改变成了这么多形状,谁能来给这些形状分分类呀? 4、活动:学生分类。
5、谈话:薄薄的纸片能改变成各种形状,如“
”、“
”、“
”
15
等,也可以把纸折成纸筒的形状,如方形、六边形、圆形、三角形纸筒等。因为纸比较薄,稍微用力它便会弯曲。如果我们改变它的形状它就具备了一定的承受力。那么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预测一下吗?6、学生讨论。(教师提醒:它们能放在一起比较吗?为什么?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
7、记录好预测结果: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是多少? 纸的形状 预测的承受力 实际承受力 8、谈话:刚才仅仅是我们的预测,那是不是这样的呢?我可以通过证据来证明我们的想法。接下来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
9、学生讲述方法:只要在上面放重物就行了,比一比,哪种形状上放的重物多就是谁的承受力大。
10、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放在上面的重物应该怎么样?
11、讲述:为了使实验的标准相同,放在上面的重物也应该是相同的。好我们就用我们的练习本作为重物。如果在某一个形状上放了3本本子,它塌下去了。那么,这个纸筒的承受力是多少呢? 12、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提醒:使重物在纸形状上保持平衡,然后才能松开手。)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本课教学 三、学生试验
1、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
2、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评析】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因此,要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 3、教师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禁风,猜猜多少本本子能将它压塌呢?
先学生预测,老师演示蛋壳的承受力。 4、谈话:你们也想感受一下吗? 学生动手感受鸡蛋的承受力。
四、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
1、讲述: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我们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大它们的承受力。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牢固的形状?
【评析】教师应摒弃单一的知识传授的传统角色,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去说,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质疑,促进学生去思索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16
五、拓展应用。
谈话: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
教学片断赏析
探究鸡蛋的形状与它的承受力的教学片断 师:(摸出鸡蛋)瞧,这是什么?(鸡蛋)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 生:椭圆形的
师:是呀,椭圆形有的时候也叫拱形。 师:老师这个鸡蛋和平常的鸡蛋有什么不一样吗?来,你来摸一摸,你也来摸摸。 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师:对了,你为什么拿起来这么小心呢? 生:我怕把鸡蛋弄破。 师:鸡蛋真的那么容易破吗?如果老师把鸡蛋放在掌心使劲捏,蛋会破吗?我们一起来试试。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鸡蛋照老师的样子把它放在掌心捏捏看。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蛋不易捏破。
师:为什么呀?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可能和鸡蛋的形状有关系吧。
师:对呀,鸡蛋的这种形状有一个优点,它比较坚固,能承受比较大的物体。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发明了表面弯曲、形如蛋壳的薄壳建筑结构,既坚固又节省材料。
【片断评析】有乐趣才能有兴趣。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以满腔的热情,高度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2. 搭支架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粱,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支架结构的建筑,发现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对什么样的支架最坚固的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动手搭建各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通过动手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对稳固,从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对稳固。
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的原理,进行搭建高塔(立体支架)的比赛,并用螺母作为重物测试各组高塔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周围常见建筑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们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搭建支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塑料吸管、打孔器、大头针、一
17
个小纸盒和一些大小相同的螺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 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 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07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4、提问: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5、学生提出问题。
6、谈话: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出示课题) 【评析】这里我选择世界近代建筑工程史上的杰出代表——艾菲尔铁塔来导入本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艾菲尔铁塔的雄伟高大,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艾菲尔铁塔的结构是极具代表性的,能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结构的研究。 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 1、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⑴谈话: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塑料管来搭支架,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 ⑵学生回答。
⑶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一字连接法、十字连接法、七字连接法等。(课件介绍)
【评析】搭平面支架的活动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采用什么样的连接方法最容易操作学生一般没有经验,所以这里教师先进行连接方法的介绍,我想这是学生急需老师帮助的,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⑷学生动手搭支架。
⑸谈话:你们可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⑹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⑺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
18
【评析】学生通过对支架摇一摇、晃一晃后,初步发现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这里安排学生把容易变形的支架进行加固,进一步证明三角形支架的稳定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⑻学生活动。
⑼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
2、提问:现在,你们知道艾菲尔铁塔一百多年来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吗?你们还见过哪些建筑也使用了这种结构?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
【评析】在一开始学生欣赏艾菲尔铁塔时,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它的三角形结构,不过是学生下意识的,现在通过上面的研究活动,回过头来让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就顺理成章了。 三、搭高塔。
1、谈话:同学们,艾菲尔铁塔高耸直立、非常壮观,引来各国游客前去参观,你们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
2、提问:搭高塔前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呢?(设计草图) 3、学生设计、并全班展示。
4、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下节课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来搭高塔,并测试高塔的性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评析】制作模型前的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通过设计学生对模型的基本结构有了一个构思,对选择什么样材料和连接方法也已经有所考虑,下面的操作就有了保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搭平面支架的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支架稳固性好,并且进行了搭高塔的设计工作,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完成高塔的搭建,比较哪些小组搭的高塔既坚固又美观。
2、提问:高塔的图纸设计已经好了,下面你们将怎么搭建高塔? 3、学生讨论、回答。 二、学生搭建高塔。
1、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
2、学生讨论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 3、学生搭建高塔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通过搭平面支架,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结构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这里安排搭高塔的活动就是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比赛的形式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不过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足够的时间,教师也要作必要的指导。当然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过程,体会制作的艰辛、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喜悦。
三、测试比较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 1、谈话:同学们,你们的高塔搭建完成了吗?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 2、学生讨论、回答。
3、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放螺母的方法来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做好记录。
19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比较各组高塔的综合性能。 6、提问: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 7、学生讨论、回答。
8、提问:有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 9、学生讨论、回答。 10、学生动手活动。 11、汇报、小结。
【评析】高塔搭建完成后评比成绩还是必需的,一方面是对学生活动的肯定,另外可以通过测试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其他组的优点,以引起他们对“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和“有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的关注和研究。 四、总结。
1、简要对本课内容作小结。
2、提问:现在老师坐的方凳不稳固了,坐上去会扭动,你有办法对它进行加固吗?
教学片断赏析
“测试比较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的高塔搭建完了吗?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 生:可以在高塔上放一些物体,比较哪个放得多。 生:可以在上面放书,看谁放的多也不倒。
生:我看还是放一些螺母好,因为螺母都是一样大小的,容易进行比较。 生:螺母那么小,怎么放在高塔上面呢?
生:可以先在上面放一块板啊,把螺母放在板上就可以了。 生:也可以放个小盒子。 师:讨论得非常热闹!确实在科学研究中进行类似的比较时必须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衡量,老师就为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大小相同螺母和一个纸盒,下面就开始测试吧!
(学生测试高塔的稳定性) 【片断评析】学生在讨论和汇报时的争论是正常的,这说明他们已经投入到研究的问题中去了,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他们的每一句话都代表个人或集体的观点,教师要加以鼓励。
师:说说你们的测试结果好吗?
生:我们小组的高塔可以放6个螺母。
生:我们小组放了8个螺母,再也放不上去了,再放高塔就要倒塌了。 众生:哇!
生(一脸沮丧地):我们的高塔只能放2个螺母,第3个放上去就倒塌了。 师:没关系,做科学一般不会一次就成功的,是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上成功的。希望你们找出失败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生:我们的高塔最坚固,可以放10个螺母。
师:现在我宣布本次搭高塔比赛的第一名是第×小组,向他们表示祝贺! (教师举起冠军组的高塔) 【片断评析】“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就连科学家在一项伟大成果的背后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
20
学生,让他们坦然面对失败,吸取经验教训,一定会取得胜利。 师:为什么他们的高塔会这么坚固、稳定性好呢? 生:他们搭的高塔比较低。
生:我认为是他们的高塔用了很多斜杠,这样就不容易变形。
生:对!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结构支架不容易变形,稳定性好。他们小组的高塔就有许多三角形结构,所以他们承重力强。
师:嗯,解释得很有道理!其他组的同学能给你们搭的高塔加固一下吗? 生(齐):能。
生:只要像他们一样增加斜杠就可以了。
生:对,用斜杠把原来长方形的结构分成三角形的结构就可以了。 师:那动手试试吧! (学生动手操作)
生:老师我们成功了,现在也可以放7个螺母了。 师:祝贺你们!
生:我们也成功了…… 【片断评析】“不服输”是儿童的天性,虽然他们失败了,但是也渴望成功的喜悦,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借鉴人家的成功经验,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加工来取得胜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会对教师产生感激之情。
3. 建桥梁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三课。桥梁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设施,而“桥梁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种桥梁最坚固”、“桥梁为什么可以建得那么长”等问题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桥梁模型和查阅资料,了解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他们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素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我把教材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桥梁,发现它们的特点,并能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用白纸自行设计桥梁,并研究桥梁的承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部分又有两个活动组成:⑴研究不同形状的桥梁的承重力;⑵研究同一种形状的桥梁的承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施考虑,我选择两个相同大小的木块作为桥墩、用相同材料和大小的纸制作桥面,一元的硬币作为重物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设计各种形状的桥梁,并比较它们的承重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搭建几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
21
●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桥面、桥墩等;
●了解常见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知道桥梁的承重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桥梁搭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桥的特点,并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1、谈话:同学们,请看一组有关桥的图片,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桥、是什么形状的?
2、学生观看后回答。
3、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桥? 4、学生回答。
5、提问:桥梁的结构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6、讨论、汇报。
7、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8、提问: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梁,你们按不同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9、学生讨论并分类。 10、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可以按材料、形状、用途等的不同进行分类) 二、设计各种形状桥梁。
1、谈话:现在老师给你两个木块作桥墩,一张白纸作桥面你能设计出哪些形状的桥梁。
(板书:建桥梁)
2、小组讨论,利用桌上的白纸进行设计桥梁模型。 3、学生汇报。
4、根据学生回答,用简单线条将桥梁形状画在黑板上。 【评析】会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是《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只要给学生提供木块和纸,明确规则要求,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继续教学
三、学习桥梁的承重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1、谈话:请同学们猜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为什么这么认为?
2、学生讨论、猜测。
3、谈话:到底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说明。
4、提问:利用桌上的这些东西你可以怎样来设计实验呢?并且能够说明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
22
5、学生讨论并汇报。
6、提问:实验时要注意写什么?
〖注意〗①在桥梁上放硬币,放了四个硬币塌了,那么这座桥梁的承重力应该是三个硬币,也就是说:在测试的时候,当桥梁塌了时要减一才是这个桥的承重力;②实验时,只能用一张纸;③注意运用对比实验。 7、学生分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中。 8、提问:请同学们比较哪一座桥的承重力最大? 9、学生汇报。
10、提问:你觉得桥梁的承重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11、学生汇报。
(板书: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
【评析】通过三、四年级的训练,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教师只要做适当的指导,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完全可以保证实验的效果,达到实验的目的。
四、研究同一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1、提问:请同学们仔细看表中的数据有什么问题要问?(引导学生发现同一种形状之间为什么也存在着差异。)
2、请每组派代表去其他组去看一下,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
3、启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要进行研究。请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小组最想研究哪一种形状的桥? 4、学生汇报。
5、各组选定一种桥梁进行研究,并把结果填在实验记录表中。 6、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7、提问:同一种桥梁的承重力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8、学生回答。 【评析】在研究了桥梁的承重力与形状有关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关注相同形状的桥梁的承重力也是不同的,使他们了解影响桥梁承重力的因素是多样的,培养他们对科学学习的态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五、课外延伸、拓展。
谈话:同学们,科学技术在建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桥塌事件很多,如:重庆虹桥垮塌事故、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等,但是赵洲桥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雨却不倒,这就说明它的做工精致,分毫不差,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今天,我给大家提供的材料比较少,如果回家后可以用其他的材料,你还能设计出其它承重能力更好的桥吗? 教学片断赏析
讨论实验方案的教学环节
师:你们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呢? 生:我觉得是波浪桥。 师:为什么?
生:因为瓦棱纸它的承受力也挺强的。 师:哦。好的。还有其它的意见吗?
生:我觉得是拱桥,因为下面把它空出来了,它可以牢固点。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但是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得怎么样? 生:做实验。
23
师:怎么做实验呢?
生:我觉得就可以用刚才白纸做成桥梁的模型,然后试一试它们的承受力。 师:我觉得可以。那么在具体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纸的大小要一样。 生:纸的厚薄也要一样。
师:说的很好,也就是说做桥面的纸要相同。那么还要注意什么? 生:我觉得两个木块的距离要一样,这样作实验才公平。
师:那我们统一一下,两个木块(桥墩)之间的距离是10 厘米。等一会儿,你只要把设计好的桥梁放上去就可以了。那你们觉得用什么重物好呢? 生:可以用书本,但是要用一样的。
生:还可以用橡皮,不过也要是相同的橡皮。 师:还有更好的建议吗? 生:用一元的硬币。
师:好主意,老师已经为各组准备了许多一元的硬币。那我们可以随便放吗? 生:不能。
师:放哪里合适呢? 生:放在中间。
师:桥面的中央。为了使它们和桥面接触的面积是相同的,我们拿个小纸盒,把纸盒放在桥面的中央,然后把硬币一个一个轻轻的放在纸盒里。一、二、三、四。呀,桥塌了,那这座桥的承重力应该算是四个硬币还是三个硬币呢?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是三个硬币。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只能放三个硬币,放四个就塌了。
师:所以,你们在试的时候,当桥梁塌了时要减一才是这个桥的承重力。另外,还要注意些什么?
师:想不起来啦!那我告诉你们好吗? 生:好。
师:你们在做每一座桥的时候,为了公平,只能用一张纸,但是你可以用这张纸任意的进行折叠,做成不同的桥梁。还有,今天是桥梁大比拼,可不是同学大比拼。因此,你们在实验的时候要分工合作,提高效率,尽快完成研究任务,并随时作好实验记录,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学生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片断评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从表面上看是学生的争论和个人意见,其实到最后实验方案形成还是集体智慧的结合,所以合作探究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在科学课程中,以探究自然界中真实问题和现象为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交流、讨论,构建自己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
4. 造房子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让学生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亲手用报纸设计并建造一所房子。本课以造房子这个活动为载
24
体,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搞科学的艰辛和创造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所以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向学生介绍古代和现代如何建造房子的;第二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房子的图纸,计算建房所需要的材料,做好准备。这一部分非常重要,是造房子的关键,教师要做好指导;第三部分是以小组为单位建造房子;第四部分是评比各组建造的房子。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和方法
●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建造房子。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古代房子的特点; ●了解现代房屋的特点;
●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参加创造发明活动; ●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
●能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造房子的任务。
教师在课前要准备每组设计用的白纸和大量的旧报纸,如果旧报纸不够也可让学生一起帮着准备。另外学生应自己准备好胶带、剪刀、小刀、彩笔、火柴棍或小棒。有条件的可准备彩纸装饰屋子。本课需用两到三课时来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坐火箭穿越时光隧道去古代玩一趟好吗? 2、课件演示:古代人类居住的房子。
3、提问:你知道这些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吗?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 4、课件演示:现代的各种房屋。
5、提问:你知道这些房子是怎么建造的吗?
(让学生回忆见过的建造房子的所见所闻,了解建房子的大致程序。)
6、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也要来当个小小设计师,动手建造一座房子。你们有信心吗?
【评析】通过课件的音画结合来导入,比死板的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制作这样一个课件比较简单,所以会做课件的老师不妨自己动手做一做。学生在以往的经验中,对建房子的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儿老师要帮助他们一起来回忆,明确每一个基本的步骤,为后面的动手建造房子做好准备。 二、制定建造房子的计划。
1、提问:建造一所房子之前首先要干什么? 2、各组讨论,画出本组要建造的房子的简图。
3、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到前面介绍本组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 4、各组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设计图。
【评析】这个部分是本课的关键,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学生在设计的时候有可能把房子设计得比较复杂,教师应指导他们把房子设计得简单一些,否则到后面
25
动手做的时候就可能遇到困难,或建不到那样的效果,或时间不够。教师应在恰当的时候指导学生发现别的小组的优点,取长补短,及时修改自己小组的设计图,使设计图更加合理可行。
5、教师启发学生计算盖房子需要多少用料。 6、各组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做简单的计算。但对计算房子的用料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先举个例子,算给大家看,让学生掌握了计算的方法之后再计算所需要的材料。另外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计算好的基础上应该再增加一些备用的。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继续教学
三、学习制作纸棒。
1、教师演示制作纸棒的方法。
将火柴或小棒放在报纸一角,紧紧卷起报纸,头上用胶水贴牢。如果纸棒的长度不够,可用胶带将两根纸棒接在一起。 2、学生练习。
3、布置作业:回家按各组的设计图纸和计划先制作好足够的纸棒。
【评析】为了节省时间,可让学生回家先制作好足够的纸棒。纸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节课所建房子的质量,所以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如何制作纸棒。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别的东西代替,如塑料管、木条或树枝条等等。但要教育学生不可损坏公物。
四、分组建造房子。
1、各组分散开来,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建造房子。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给予帮助。 3、房子建好后还可以用彩笔或彩纸装饰。 4、每组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评析】因为是一个小组合作,所以可以建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防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想像力是大人所不能比的,所以让他们装饰房子肯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可以把本节课的活动推向高潮。 五、评比。
1、把各组的房子放在一起,评出最结实的、最漂亮的等等。 2、让学生谈谈建房子的体会。
【评析】教师应多设一些奖项,尽量做到每个组都有奖,以鼓励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可帮助学生一起装饰房子,完成后可挑选比较好的陈列到学校劳技室。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建房子的小作文。
【评析】通过小作文,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内容做了一个总结,并得到了巩固,可谓一举三得。也可在学校或班上把同学们写的作文比一比,评出前三名,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把科学和语文学科整合起来。
26
教学片断赏析
各组交流设计方案的教学片断 师:都好了吗? 生齐答:好了。
师:哪组先来介绍你们的设计方案? 生:我们准备造的房子是这样的。 (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
生:房子分两层,屋顶是弧形的,这儿是门,这儿是窗。 师:为什么要把屋顶造成弧形的? 生:这样能增加屋顶的承重能力。 师:老师给你们提个建议好吗? 生:好。
师:我觉得,你们的设计方案不错,但是我们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来造房子,所以我想,是不是把两层改为一层,其余的不变,否则可能会来不及。 生:好的。
师:下面哪组来?
生:我们想建造的房子是这样的,跟我们家住的差不多,三角形的屋顶,下面就是这样的。
师:其他组的同学看看有没有意见要给他们提出来? 生:我觉得他们的房子窗户太多了。
生:我觉得他们的房子又矮又胖,不好看。 学生都哈哈大笑。
师:你们再去修改一下,好吗? (生点点头下去了。)
生:我们的房子想盖成这样的,屋顶是平的,上面可以种花,还可以晒太阳。 师:这个设想不错,不过你们要想个办法加固这个屋顶,要是晒晒太阳一不小心掉下去了就不妙了。 学生又哈哈大笑。
生:我们想盖一个圆形的屋子。(学生出示的图上是像帐篷那样的。) 师:需要老师或同学们的帮助吗? 生:就是不知道这个屋顶怎么造。
师用铅丝演示,简单说明造圆形屋顶的方法。 生:我们想盖这样的房子。(图上画的是屋顶一颗星星的房子。) 师:这个设计非常新颖别致,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设计吗? 生:因为我们觉得星星的样子很美丽,把屋顶造成这样,就好像住在星星里面了。 师:设计得非常好,但做起来可能要比其他小组稍微麻烦一点;同时,也要注意屋顶的加固。 生:谢谢老师。
【片断评析】通过设计这一个环节,为下面一课的动手造房子作好准备。学生有可能把房子设计的比较复杂,但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教师要提醒他们不要设计得太麻烦,以便一节课的时间能够基本完成。要表扬设计得有创意的小组,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合理之处,为学生指出,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注意到设计的合理性和制作的时间长短。在上这一课之前我认为教师应先自己动手盖一间房子,既掌握好时间,又给学生一个示范。
27
3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教学资源开发
许多植物除了可以用种子繁殖以外,还可以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甚至有些植物主要依靠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因为营养繁殖产生的后代能够保持原来的优良性状,所以园艺生产和农业生产上常常利用人工的营养繁殖方式来繁殖一些花卉和果树等。例如葡萄的栽培就是通过扦插枝条的方式进行的,而不用种子繁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植物的种子繁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学习一些人工的营养繁殖的方法,从中体会创造生命的乐趣。
本课是《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单元的起始课,内容上做了如下安排: 第一部分,引发学生讨论植物除了利用种子繁殖以外,还可以利用哪些方式来繁殖。教材36页提供了一组材料,分别是叶繁殖、地下茎繁殖、根繁殖和茎繁殖,其实学生对植物的营养繁殖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教材提供的材料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唤醒他们的已有经验,以便他们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类,在相互讨论启发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选一种可以用茎繁殖的植物,种活这株植物,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实践活动。课堂上主要的任务是和学生一起根据前面的对营养繁殖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植物,并根据学生的选择讨论进行营养繁殖的方法——扦插、压条、用地下茎繁殖。讨论、演示具体的操作方法时要注意探讨一些技术性的细节,尽可能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课后应有组织地安排学生种植、管理自己的植物,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要撒手不管。
第三部分,选用植物的根、叶繁殖。这是一个拓展活动,一般种类不是十分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荐几种植物让学生和茎繁殖一起进行尝试,进一步提高认识。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和第二部分合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某种植物进行实验。 本课需要的材料有:
教师准备:有关植物营养繁殖的资料(最好利用照片等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常见的可供营养繁殖的植物;月季、葡萄的枝条;土豆、大蒜头;落地生根的叶;大丽菊、蒲公英的根;夹竹桃或桃树等其他适合压条法繁殖的植物(最好在学校的苗圃进行);枝剪、刀、草木灰等必要的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花盆或合适的替代品、土、剪刀、塑料袋、水、杯子;自带的植物(可以不带,选用教师提供的) 本课的教学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植物; ●学会用地下茎、根、茎繁殖植物;
●能够利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一些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延续后代的植物; ●知道几种营养繁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8
●能够坚持栽培好一株植物; ●体验到创造生命的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 【说明】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最好可以安排一个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到园艺场实地参观考察,在园艺场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条件许可的话,教师不妨多考虑考虑如何组织学生去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园艺场的物质条件和技术资源。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一定很好。而且在后续的栽培植物方面也可以省却不少准备材料的烦恼,获得不少技术方面的指点,大大提高学生研究的兴趣呢!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案,大多数学校的科学教师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这里的材料准备、教学方案也是按照我们的“常态”来设计的。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提问揭示课题:我们都知道把种子撒到地里可以长出新的植物,可是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吗?(板书课题) 二、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
1、讲述:实际上有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你见过这样的植物吗?
2、学生分组讨论,把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3、小组汇报。
4、教师整理,在黑板上记录。
5、引导学生归纳、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方式: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繁殖器官。可是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营养繁殖。(板书: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7、师生共同探讨。
【评析】一个概念的掌握必须经历归纳、演绎两个阶段。实事求是地说,植物的营养繁殖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至少可以说相关的认识只是一粒一粒的沙子,是一盘散沙,它们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诸如本课这样的系统学习才能凸现出来。因此帮助学生归纳共同特点,建立类的概念是这个部分的重点。要注意的是,“营养繁殖”的名称是学生经验中所没有的,教师在教学应该给出命名。同样只有通过推理演绎才能巩固概念,促进学生思维的飞跃,逐步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三、认识人工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扦插、压条、用地下茎繁殖。
1、谈话:既然很多的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繁殖,你有信心利用这样的方法来培育一株植物吗?
2、讨论:你打算选择培育什么植物?它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繁殖? 3、汇报。 4、谈话:刚才大家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又适合用营养繁殖的方法来培育的植物,也谈了谈具体打算怎么做的设想,可是大家的想法是不是对呢?老师课前查了一些资料,做了一个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 5、播放电脑课件。
【注意】可以把有关的营养繁殖的方法如叶繁殖、根繁殖都包括在里面,这样效
29
率比较高。每种方法都要参照教材的方法,讲清步骤,突出重点。技术细节要作适当讲解,让学生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组织教学
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培植物。
1、谈话:现在我们都已经掌握了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培育一株植物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可以真正来试验一下了。
2、学生栽种植物,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3、小组相互评价栽种情况。 4、教师小结。 【评析】检验本课教学的效果最好就是看是否已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一棵植物是最好的试金石,因为只有热爱科学的人才会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科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服务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没有实践的科学学习是纸上谈兵!因此,科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培养有实践精神的人! 四、总结全课并布置作业。 教学片断赏析
“学生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教学片断
师:有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你见过这样的植物吗?
生:我见过菊花就是这样的,菊花可以剪一段埋在沙子里,后来放到花盆里就可以开花了。
生:柳树也是只要直接剪一段枝条就可以变成一株小柳树的。
师:那么,像菊花、柳树用来繁殖出新的植物的是它的哪个部分呢? 生:菊花用的是茎,柳树的是树枝。 师:树枝、枝条属于植物的什么部分? 生:茎。
师:看来,菊花、柳树都可以用茎来繁殖。下面我们分组讨论一下,还有哪些植物也是可以不用种子繁殖的,并且把它们分类,例如是用茎繁殖的就归在一起。开始吧。
(学生分组活动)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哪个组先来? (学生汇报、教师尽可能归类整理) 师:你们能说说这样分类的依据吗?
生:我们是根据用来繁殖的部分是属于植物的哪个部分来分的。
师: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繁殖器官。可是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营养繁殖。(板书:营养繁殖)根据营养繁殖具体是用那个部分繁殖的,我们就可以分别称它们为根繁殖、茎繁殖和叶繁殖。(板书: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
师:除了上面我们已经知道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的?
30
生:马铃薯是可以用根来繁殖的。 生:不对,马铃薯是种子繁殖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爷爷上次对我爸爸说要留一点马铃薯留种,我就记住了,留种不就是留种子吗?有的植物的种子是长在地里的。
生:不对的,我们以前就学过马铃薯是地下茎。 师:你们觉得哪个同学的意见对呢? 生:是地下茎。
生:地下茎,因为它会长出芽来的。 ……
【片断评析】一个概念的掌握必定要经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上面的片段中,我们采用讨论的方式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呈现,并通过分类加以整理,促使学生逐步把握了营养繁殖的内涵。最后通过举例,再一次从理性走向感性,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正是这样的过程才促使学生真正掌握了什么是营养繁殖。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教学资源开发
动物的繁殖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熟悉、同时又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和他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的话,却会发现他们的认识多是片段性的,可能对某个方面观察比较仔细,积累了十分详细的感性认识,对其他的更多的方面或不是很熟悉的小动物的认识就比较贫乏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和发挥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经验,取得资源共享的效益。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动物也有各种繁殖后代的方法。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引导学生讨论动物的繁殖情况。教材列举了蚕蛾产卵、猫生小猫、红海龟产卵三种情况,涉及了昆虫、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三类动物,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方式。基本上可以代表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了。从教材呈现的方式上看,我们可以发现,采用了“我养过蚕……”、“我家的猫……”这样的陈述方式,这是在提示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的观察来说说动物是怎样繁殖的,也可以把自己从书上、电视里了解到的动物繁殖的知识告诉大家。对教师也是一个启示,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说出他对动物繁殖的认识。 第二部分,比较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等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动物繁殖方式是不同的,可以让学生给动物的繁殖方式分类,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动物是怎样繁殖的。比较的目的在整理,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形成卵生、胎生的概念,认识到不同动物的卵生是有区别的。像鸟、爬行动物的卵是有壳的,而鱼、两栖动物的卵是没有壳的。
第三部分,讨论鲫鱼产卵的数量和猫狗羊产后代的数量对它们延续后代的意义。形成了动物繁殖的概念,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动物繁殖问题的求知欲。同样是卵生的动物可能也有许许多多的不同。教材提出了鲫鱼产卵非常多,猫狗羊产的后代不多对它们延续后代有什么意义的问题。鲫鱼等鱼类、两栖类动物多是体外受精的,产卵之后大多不照顾卵,受精卵在体外发育,所以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所以它们都需要一次产生大量的卵,以保证后代的数量。而猫狗等哺乳动物受精作用是在体内完成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幼体,不可能一次像鱼
31
一样孕育大量的后代,而且哺乳动物生下来以后多可以得到母亲的照顾,直到可以独立生存,这样幼体成活率就比较高。所以哺乳动物主要是靠精心的照顾保证后代的数量的,而鱼等动物就有点像“广种薄收”的说法了。
教材提供的有趣的动物繁殖的材料,可以和科学讨论会结合在一起,不必专门来讲了。上面的例子可以看作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繁殖问题的研究兴趣,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科学讨论会的一个指导。 第四部分,科学讨论会:“有趣的动物繁殖”。这个讨论会一定要进行,最好在课堂上进行。查阅资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没有一定的需求是没有人愿意去查阅资料的。我们常常说方法寓于过程之中,科学讨论会正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无论是网络搜索还是查阅图书,我们提供了什么,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就会更熟练。
教学准备:关于动物繁殖方面知识的光盘、录像资料等。必要的图书资料,条件许可的话最好可以制作一套网页课件,把许多动物繁殖趣闻整合在一起,方便学生自主查阅
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学会从书刊杂志或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 ●会整理筛选有用的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的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了解动物繁殖方面的一些区别,如后代的数量等;
●认识到动物的繁殖方式和它们自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掌握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接揭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植物不但可以用种子繁殖,有的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动物也有很多繁殖后代的方法,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
2、学生回答。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板书课题) 【评析】我们一直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是兴趣呢?我认为兴趣是蕴涵在能抓住学生的东西中的。推开一扇窗,让孩子们看到一点屋子里神奇的光辉,最适合《动物的繁殖》这样的课,因为这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二、讨论动物的繁殖方式。 1、学生讨论。
2、谈话:刚才,大家谈到了很多关于动物繁殖的情况,下面我们再一起来了解更多的动物繁殖的知识。 3、播放多媒体资料。
32
4、谈话:动物繁殖确实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繁殖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5、学生思考、汇报。 6、教师择要板书。
7、小结动物繁殖方式及其区别。(告诉学生卵生、胎生的概念) 三、讨论鲫鱼和猫狗羊后代数量的区别对各自延续后代的意义。 1、谈话:鲫鱼是怎样生小鱼的?你见过猫、狗或羊生孩子吗?
2、提问:为什么鲫鱼一次要产大量的鱼卵,而猫狗羊生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 3、学生讨论、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4、教师小结。 【评析】如果说上面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尚是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的话,那么这里的学习就是螺旋上升的必要一环了。在这里的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动物后代的数量多少与什么有关,还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一点内容之外的东西,恐怕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中后者要比前者来得更重要。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组织教学 三、科学交流会。 1、谈话:动物繁殖是相当有趣的自然现象,你可能也知道一些,谁愿意来说说? 2、学生回答。
3、谈话;今天我们这里有很多的关于动物的科普书,也有这么多电脑,里面老师列出了一些比较好的网站的链接,下面我们分组去查阅一些关于动物繁殖方面的信息,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看哪些小组找到的资料最有趣。 4、科学交流会:有趣的动物繁殖
四、总结,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查找有关资料。 【说明】上面的活动建议都是以教师为主的,在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准备的条件下进行教学,能否提供像网页课件这样帮助学生提高查阅资料的必要准备是关键,否则在短短的20分钟左右时间里要求学生进行科学交流会效果肯定不好。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准备中来的话,不妨可以把查阅资料提前到课前进行,然后直接进行科学交流会,把对动物繁殖方面的一些比较、对一些现象的思考都适时地融合到交流会的里面去。 教学片断赏析
“讨论鲫鱼和猫狗羊后代数量的区别对各自延续后代的意义”的教学片断 师:你知道鲫鱼是怎样生小鱼的吗? 生:鲫鱼是用肚子里的鱼子来生小鱼的。 师:你见过鱼子吗? 生:见过,是黄色的。
生:在鱼肚子里有两大块呢,鱼子是一粒一粒的,像油菜籽那么大。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多少粒鱼子将来可以变成一条鱼呢? 生:一粒鱼子变成一条小鱼。
师:哇,这么说鲫鱼妈妈真的太了不起了,一次可以生那么多的孩子。 (生开心地大笑)
师:那你们见过猫、狗或羊生孩子吗?
生:没见过。我们家的猫生小猫不让人发现的。
33
生:我知道猫是直接生小猫的。
师:你们知道猫一次可以生多少只小猫吗? 生:我家的猫上次生了4只小猫。
生:不一定是几只的,一般3、5只。多了老猫养不活的。
师:哦?你真的知道的很多啊,观察很仔细,大家要向他学习啊。
师:为什么鲫鱼一次要产大量的鱼卵,而猫狗羊生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呢? 生:我知道了,因为猫狗羊它们要喂奶的,而鱼是不用管小鱼的。 师:要喂奶为什么就不能多生一些呢?
生:猫妈妈照顾小猫是很累的,没有足够的奶给它的孩子吃的。
生:主要是猫妈妈的奶只有这么多,小猫多了大家吃一点,最后会全饿死的。 ……
【片断评析】相信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往往是很不放心学生的,怕这怕那的。有人说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还要可怕。姑且不去讨论这句话本身的对错,至少我们可以从上面的片段里看到,如果我们不让学生畅所欲言,那么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还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呢?是否可能从此就激发他们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呢?
3、我是怎样出生的
教学资源开发
人的生殖方面的问题是多年来我国科学教育教材尚未涉足的领域,《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一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调查自己出生前后的情况,了解人类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进而知道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树立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的感情。 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妈妈谈话,了解妈妈怀孕期间的事。和妈妈的谈话十分重要,只有每个人都对自己小时候的情况有了好多的了解,我们的课上讨论才会有说不尽的话。这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前提。但是我们的学生虽然都对自己的从前充满着好奇,可能家长不一定了解我们的教学意图,会有所顾虑,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诸如告家长书之类的方式积极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也不必限定学生和妈妈谈话,完全可以鼓励学生把这样一个调查活动作为召开一次其乐融融的家庭会议的契机,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家庭每个人对他的爱。
第二部分,和同学交流自己出生前后的情况。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肯定知道了很多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他们急于告诉别人,让每个人都分享他的惊奇、他的快乐。我们应该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启发他们和同学去比较,从中发现一般的情况。
第三部分,向学生介绍胎儿在母体中的生长过程。教师不妨利用挂图、幻灯、多媒体课件等向学生展示自己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地长大的。
第四部分,讨论应该怎样爱惜生命,对待父母。可以说通过调查同学们都会发现一个陌生的自己,了解自己的兴奋是难以言表的。激动之余我们要引导学生说说调查的体会,特别了解到妈妈怀孕期间所受的痛苦时,孩子们的心灵确实是一种震撼,适时地引导他们讨论教材提供的两个问题,使他们激动兴奋的感情升华到对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的感悟。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34
●会收集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用的材料;
●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调查的结果。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出生前后的一般情况;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护,懂得应该孝敬父母;
●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一切伤害生命的行为。
教学准备:教师要事先拟一份告家长书,告知我们的教学意图,以便家长能有的放矢地配合我们的教学,提高调查的效益(家长书可以和调查记录表印在一起);还可准备一份人的胎儿生长音像资料和一份宣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类内容的音像资料(或制作一套电脑幻灯片),让学生准备好向妈妈调查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要求先考虑好想问的问题再进行调查。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和妈妈谈话,了解妈妈怀孕期间的事。和妈妈的谈话十分重要,只有每个人都对自己小时候的情况有了好多的了解,我们的课上讨论才会有说不尽的话。这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前提。但是我们的学生虽然都对自己的从前充满着好奇,可能家长不一定了解我们的教学意图,会有所顾虑,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诸如告家长书之类的方式积极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也不必限定学生和妈妈谈话,完全可以鼓励学生把这样一个调查活动作为召开一次其乐融融的家庭会议的契机,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家庭每个人对他的爱。
第二课时
(本课虽然有四个部分组成,但是调查活动是需要课前进行的,因此课直接从第二部分交流调查情况开始。) 一、交流调查的情况。
1、谈话:同学们,你回家后向你的家人了解过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也非常想告诉大家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对吗?
下面,我们就分组交流一下,请你告诉同组的同学,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你出生时的一些情况? 2、学生分组交流。
【注意】分组交流的时间不要太仓促,应该让学生尽情地说一说,让每个人都说一说。此外,教师要巡视,适时地融入一些小组参与讨论,引导他们比较一下,大家小时候成长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谈话:刚才,大家都已经在小组里向别人介绍了从前的你,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的成长过程有一些共同的地方? 4、讨论交流。
5、小结:是的,我们大家出生前都需要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大约10个月,通过这10个月的成长,我们在出生时就长成了人的样子了。出生以后我们主要吃妈妈的奶汁长大,几个月后我们就开始会吃东西了,慢慢学会了走路、说话…… 6、谈话: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知道动物植物都要繁殖后代,延续生命。人类同样如此,可见,繁殖后代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5
二、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中的生长过程。
1、谈话:大家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你们知道你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吗?
2、观看电脑课件:胎儿的成长。
三、讨论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1、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的调查中还了解了妈妈怀孕时的情况,知道妈妈为了生你,吃了不少的苦,你出生以后,家里的人为了你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两件让你特别感动的事情吗? 2、学生介绍。
3、谈话:在每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过程中,都蕴涵了他的亲人对他无私的关怀和爱护,就像我们种一盆花,没有我们给它浇水、施肥,它绝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离开了家人的关爱,也绝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养一株花都很辛苦,养一个人更难!对吗?你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4、学生讨论。
5、谈话: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特别是有一天,他们老了,你会怎样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呢? 6、学生发言。
四、举办展览会,总结全课。 这里主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物品,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和骄傲。 教学片断赏析
交流“关于我是怎样出生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请每组出一位同学来代表小组交流一下关于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话题。 生:我知道我们要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上十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出生的。 生:我知道我生下来的时候就有头发,不过只有一点点。
生:我知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营养是怎么来的,在肚脐眼那边和妈妈的一根“筋”相连,那根“筋”就是传送营养的,我们生下来以后,医生把那根“筋”剪断,然后在那儿打个结,就成了我们的肚脐眼了。 师:那根“筋”叫做脐带。谁知道脐带有什么作用啊?
生:这根脐带是用来输送营养的,而且是输送营养的必需之路,如果没了这根脐带的话,我们就长不大了。
生:所以妈妈生我的时候体重增加了20多斤呢,因为要多吃一点营养,这样才能让我吸收到足够的营养。
生:在妈妈怀孕的时候不能做一些重的活儿。 师:还有谁要补充?
生:我知道胎儿的性别是怎样形成的。胎儿体内发现有YY基因染色体,就是男孩,而XX基因则是女孩。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这些的?妈妈告诉你的? 生:没有,我是查资料从书上看到的。 ……
【片断评析】交流是很重要的一种科学学习方式。小学生在课堂中搞科学探究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科学交流,和同伴进行交流,和其它小组成员进行信息的互相沟通,这个交流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从上面孩子们的发言来看,他们并没有一本正经地进行科学的讨论,完全是在一种
36
极其放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和教师、同学说说话、聊聊天,每个孩子都敢于表达自己的一些意见和见解。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花哨的表面的教学形式上,而是让孩子们尽情地说自己知道的事,想说的事,感兴趣的事,应该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朴实、非常真实的。稍微美中不足的是交流中缺乏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和辩论,教师也没有抛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去解答,整个交流过程显得较为平淡。
4
单元 岩石与矿物 1、认识常见的岩石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进行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各种美丽的鹅卵石、放大镜、锤子、烧杯、滴管、稀盐酸、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有关图片、录像或课件,五种常见岩石基本特征表。(每组一份)
学生准备: 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一、观赏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看一看,认一认常见的岩
1、 播放千姿百态的地貌图片,学生欣赏,与小组内的同伴交流:地球表面的形态特点怎样?谈谈自己的看法?
2、简介: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所覆盖,有的地方被土壤裹上“薄毯”,有的地方却裸露在外,这种裸露在外的物质,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岩石。
37
3、交流:关于岩石,你都知道些什么?
4、教师出示各种各样漂亮的卵石标本或由学生自带的卵石标本。让学生欣赏,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共同分享。
5、看到如此绚丽多彩的卵石,你想说些什么?最想了解什么?
6、教师搜集各小组的研究问题,归类板书。采用讨论交流,课外查询,课内探究等方式解答。
二、研究岩石的特征,了解岩石的性质。
1、教师讲话:今天发给大家的岩石标本标着序号,请各组同学集思广益,多方法,多手段,多途径地仔细观察,找出每种岩石的特征,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观察岩石记录表
岩石标号颜色结构花纹形状软硬滴盐酸放水中岩石名称
2、学生分组观察各种岩石标号标本,用写或画的形式表达岩石在颜色、软硬、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3、每组汇报观察的方法及标号岩石的特征,其他组予以补充完善。
4、思索:这些岩石放进水里会怎么样?滴上稀盐酸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请各组同学试一试,说一说,写一写你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活动时注意事项:
1、告诉学生稀盐酸是化学药品,有很强的腐蚀性,千万不要滴在手上或衣服上,尤其不要溅到眼睛里。
2、往岩石上滴稀盐酸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只滴1-2滴。 3、为了安全,稀盐酸最好装在滴瓶里,且稀盐酸的量不要过多。 二、指导学生给岩石分类:
1、分组讨论,制定分类方法、依据,做好分类卡片、分类小报。
2、教师播放录像,介绍地质学家是如何按岩石的生成方式给岩石分类的,并简要介绍:
(1)岩浆岩的形成。(2)沉积岩的形成。 (3)变质岩的形成。
三、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识别岩石标本中哪些是岩浆岩,哪些是沉积岩,哪能些是变质岩。 五、扩展与延伸:
采集一些岩石,做一盒岩石标本,在班内巡回介绍。
38
2、认识矿物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 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2) 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3) 初步会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4) 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5)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综合法、讨论法、比较法 3、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2)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二、教学准备:
矿物标本、白色瓷板、各种宝石图片或课件、小刀、铜钥匙、玻璃、有关矿物资料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认识常见的矿物
1、(多媒体出示有关奇石的报道和图片。)2、提问:你认识这些石头吗?这些石头中有哪些是矿物?3、除了以上的矿物,你还知道哪些矿物?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矿物标本,认识一下它们都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 认识常见矿物的性质
1、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矿物,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小组讨论: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进行实验。 (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完成矿物性质记录表。)
4、汇报实验情况,并展示矿物性质记录表。提问:你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矿物的?知道了它们的哪些性质?
5、引导学生总结:矿物都有哪些性质? 活动三 认识矿物的用途
1、老师现在有个问题想问,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矿物的性质,有什么用呀?这些矿物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2、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矿物小精灵是怎么介绍的(出示课件——矿物自述)。 3、引导学生小结。 活动四 巩固练习
39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调查和了解岩石和矿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够查阅新型能源的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的开采活动给资源和自然景观带来的正反面影响。 2、理解保护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陆地物质,开发新资源。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玻璃珠、硬币等代表各种矿物的小物件,岩石、矿物形成和开发的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岩石、矿物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引入
1、找宝活动。(师事先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藏匿代表矿物的玻璃珠和硬币等小物件,有的容易找,有的难找。)
教师讲述: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找宝藏的游戏,比一比谁找到的宝藏多。 2、学生找宝藏。
3、游戏结束,学生交流找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讲述:我们的矿物资源就像这些小物件一样是十分有限的,越找就越少,越找就越难找,最后甚至到找不到,所以我们说矿物资源是会随着人类的开发日益减少的。(出示课题——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活动二、介绍有关资料
1、学生小组内介绍所收集到的有关矿物资源的资料。 2、学生全班汇报交流情况。
3、教师对学生所介绍的知识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介绍新能源。 活动三、拓展活动
1、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2、布置课后作业:
(1)利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收获。 (2)“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活动方案设计
40
5单元:人体的“司令部”
1、大脑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人体的司令部》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大脑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几方面体会大脑是名副其实的“指挥中心”。课文安排的活动有:抛沙袋摆骨牌——引出有关大脑的话题;两只握着的拳头靠在一起——类比大脑的大小;测记忆力——体会大脑的记忆功能;观察脑的纵剖图——知道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大脑在人脑中所处的位置;介绍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和大脑皮质所划分的六大功能区,体会大脑的指挥支配作用等。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健康生活部分有关人体生理机能方面的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让学生更加轻松而又直接地达到《课标》中提出的“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的目标。本课教学作了如下调整:即以自行设计的三组“敲手”活动为切入点,再围绕“关于大脑,你还知道些什么?对哪些现象最感兴趣”展开讨论,结合穿插书中的有关活动,力求通过“活动——交流——活动——归纳”这一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入体验大脑对人体活动的指挥作用。
教师需要作的准备是:两幅挂图:大脑纵剖图、大脑功能区图。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敲手的系列活动作出解释,并最终得出结论; ●能按要求测试自己的记忆力;
●在阅读资料和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体出现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脑是人体最有趣、最重要的器官,它指挥了人的所有活动; ●了解大脑皮层有六个功能区及其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沉着、勇敢地应对各种、实验;
●体验大脑对人体活动的神奇指挥作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1、谈话:啊!同学们坐的真好,以至于老师连好多同学的手都看不到了!我们每个人一起把双手平放在桌上好吗?
2、教师行间巡视,然后猛地用书敲一个同学的手。(学生大叫)
3、指名说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再重点解释那个同学大叫的原因。 4、小结板书课题。
【评析】经验告诉我们,研究的问题要来自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生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由于打破了传统的用教材教的观念,更有利于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 二、继续探究。
1、要求学生继续放好双手,教师手举书本作随时敲击状。
41
2、教师的手突然落在一位同学的桌上,但并未像刚才那样敲他的手。(学生本能地把收缩回去并且仍大叫)
3、 刚才那个学生对老师和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其他人补充说明。 4、教师小结后选出一位不怕疼的“勇士”,在学生有准备的情况下完成第三次敲击。
5、讨论:这位“勇士”的大脑是如何指挥他的行为的?
【评析】科学研究不仅包括动手,更重要的是动脑。因此,以上两个环节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大脑的探究欲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特别是在经历了第一次敲手实验后,不少学生仍处在亢奋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保持这一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设计了第二、第三次试验,而且每次试验后的表述要求在不断提高,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组织教学 三、巩固发展。
1、教师提问:关于大脑,你还知道些什么?对哪些现象最感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书面列出有关大脑的知识和感兴趣的问题。 3、全班交流。
主要知识点有: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看大脑纵剖图);大脑皮层分为六个功能区(看大脑功能区图解);大脑有记忆功能(可让学生看书中的奥运五环图完成书后活动记录)。此外可以重点结合《还珠格格》中紫薇双眼失明的问题展开讨论,了解大脑对人体各个部位活动的影响之大及相互间的微妙关系。 【评析】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因而在经历了三次敲手的活动后,让学生通过回忆原有知识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旨在进一步了解学的前概念,为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实际中打下基础。这样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四、课后延伸。
在家长或小伙伴的合作下,继续探究有关大脑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片断赏析
1、探究大脑作用的教学片断
师:现在,我来看看我们班谁最勇敢,也就是不怕被老师的书打一下的同学。 生:老师,我不怕! 师:你真的不怕?
生:真的不怕,你敲吧!
(老师用书有力地敲了一下他的手) 生:不疼。
师:你真勇敢,值得大家学习。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刚才看到xx同学被你的书敲过后好像并不是很疼,我想我只要再勇敢一点,肯定不会觉得疼的。
师:大家仔细想一想,他真的感觉不到疼吗? 生:不可能。
师:那是因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他们两个人是有区别的。前一个同学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敲打的,
42
而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了思想准备。
师:很好,能具体说说“思想准备”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在老师敲他的一瞬间,他的大脑告诉他:不疼,不要紧! 师(面向刚才被打的同学):是这样的吗? 生:是的。
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实验中获得了什么呢? 生:人体的活动都是受大脑指挥的。 生:大脑控制了我们的活动。
【片断评析】由被动挨打到主动要打,说明在教师的循循引导之下,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素养均得到了明显发展。同时表明科学课必须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展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关注探究的对象,让他们在开展实验、交流与分析和最终形成结论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2、讨论紫薇双目失明原因的教学片断 师:大家看过《还珠格格》吗? 生:看过!
师:有谁知道紫薇为什么会双目失明吗? 生:因为她跌了个大跟头。 生:因为她的头受伤了。
生:他们说的都不对,其实是因为她的后脑被撞了一个大瘤,而且淤了许多血。 师:你看电视真认真,值得大家学习。那么同学们,老师不明白了,后脑淤血又怎么会使双目失明呢?
生:不是刚学的吗,大脑影响人的一切活动呀! 师:有谁能说得再清楚一些?
生:就像脑部中风的病人手脚就不听使唤了一样,紫薇由于后脑部淤血,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工作,而影响最大的就是视觉中枢。再加上淤血较多,眼睛失明就不足为奇了。
师:ok,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
师:还有谁能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我们身边的其他现象吗?
【片断评析】科学课上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最主要的还是要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之中,解决身边的问题。而《还珠格格》曾经是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学生的探究的欲望顿时被完全调动起来了。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2、神经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人体的司令部》单元的第二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大脑是通过什么接受信息和传出命令的,了解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是如何工作的。课文首先用“过马路看信号灯”等例子形象地讲解了神经传导过程,从而建立反射弧的概念。接着详细介绍了神经在人体的分布。本课安排的“测皮肤里神经的敏感性、测反应速度、探究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快慢”活动,则是帮助学生领会神经在人体活动中的作用,并且能够依据刚刚构建的新知识对上述活动作出解释。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不少有关大脑的知识。但对本课新的知识点——神经,可能知之甚少。因而准备通过观看有关录像,导入新课。再通过两
43
组活动的测试,巩固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为了更好地达到课标中的有关要求,本课采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不断反复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即重点指导完成前两个活动,第三个活动改为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神经系统是怎样指挥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即不仅注重知识的体验、表达,而且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本课需要在课前准备牙签和短直尺若干(每两人各一份)、实验报告纸;一个精神失常的老人横穿马路,不幸受伤的录像片段等。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按要求完成神经敏感度的实验,了解人体较敏感的部位; ●相互完成大脑反应速度的测试,并做出相应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神经参与了大脑的指挥工作; ●知道神经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知道神经遍布全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做事细心,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愿意开启智慧之门,活学活用。 ●安全意识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
1、观看一个精神失常的老人横穿马路,不幸受伤的录像片断。 2、组织讨论:老人为什么会受伤? 3、教师小结并揭题。 【评析】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录像的观看,学生不仅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了眼前发生的现象,激发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指导认识“神经”。
1、提问:关于神经你知道些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述:神经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有的部位多,有的部位少些。 【说明】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却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教育创新的因子。应该说,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加上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学生对神经的认识可能是丰富多彩的,也有可能良莠不齐。因而通过这一环节,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当然这一切都具有不可预知性,需要教师能灵活运用。此外,在交流的同时,可充分利用53、54页的插图,并可以讨论神经像不像一棵倒着的树等问题。 三、测试神经的敏感性。 1、对照图画讲解实验步骤。
2、出示表格,进一步明确注意事项。
(先预测手指、手背、肘部、膝盖、舌头等部位的不同敏感性,分别写上1或2;再和同学共同依次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也可以测一测其它部位。)
44
我的 假设 手背 手指 肘部 膝盖 舌头 实验 结果 3、学生分组实验。 4、对照假设,各组汇报结果。 5、小结过渡。
【评析】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得不到伟大的发现。假设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自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测试神经敏感性前,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测,会对实验的效果产生巨大影响。表格的最后一个空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四、测试大脑的反应速度。
1、看图,让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结果,统计人数。 4、引导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说明】必要时可让表现突出的同学再演示演示,并让其现身说法,从而进行小结: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不太一样的,取决于神经传递速度的快慢等因素。 五、巩固运用。
1、谈话:同学们想知道奥运冠军刘翔的夺冠秘诀吗?
2、讨论:运动员们在参加百米赛跑时,神经系统是怎样指挥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
【说明】如果学生一下说不好,可以分别讨论:在赛跑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谁在指挥?它先后收到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是身体的哪个部分报告的,怎么报告的等问题。
3、举例说明完成其它一些事情时,神经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六、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对大脑和神经的兴趣,在下一节课前能有更多的发现。 教学片断赏析
测试大脑反应速度的教学片断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没有抓住”、“抓住尺上端”、“抓住尺中间”、“抓主尺下端”的顺序重新调整一下各自的位置好吗? 生:为什么? 师:你想想看呢? 生:继续实验吧!
师:ok,请同学们再和自己的同桌做一做刚才的实验,看看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学生纷纷重新投入实验)
师:这次的实验结果跟刚才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只有少数同学举起了手) 生: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师: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呀!大家仔细想一想,看看能不能在小组内找出合
45
理的解释?
(学生分组讨论)
师:哪一组先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觉得这个实验具有偶然性。从而说明大脑的反应速度有时快有时慢。 师:对,那么大脑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有快有慢呢? 生:我认为这和有没有集中注意力有关。
生:我们小组觉得这和运动神经的传递速度有关。 师:能说的再清楚一点吗? 生:这节课的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了大脑的指挥工作必须在神经的参与下才能正常进行,而运动神经专门负责把大脑的命令传递到人体的各个部分。刚才的实验中由于被测试的同学不知道尺什么时候会落下来,大脑也就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生:我来补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尺比较短,而与手的距离又很短。 师:同学们现在弄明白了吗?
生:我明白了,其实就是因为大脑和神经来不及做出正确的判断。 【片断评析】必须让学生“够一够才能摘到桃子”,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本节课中,学生在第一次实验后一般很难对该现象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精心设计了第二次分组实验,效果显而易见。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在做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远不如他们在思考做法时学到的多。”通过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发现科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身边,充分体验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3、感 觉 课程标准:
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小实验了解感觉的形成原理。 2、学会探究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的形成过程。 科学知识
1、了解各种感官的作用。
2、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和交流。
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
层次2: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不了解各种感官的作用。
46
层次3: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了解各种感官的作用。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小实验了解感觉的形成原理。 层次2:能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小实验了解感觉的形成原理。
层次3:能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小实验了解感觉的形成原理,并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材料:不透明的杯子、相关书籍、模型、视频资料、醋、盐水、糖水、苦丁茶、吸管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游戏:出示不透明杯子,判断内部的物体。
2、提问:刚才的游戏里,你身体的哪些器官起到了作用?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3、提问: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听见声音、感觉到冷热、闻到气味、尝到味道呢?用游戏导入本课的所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索和调查
1、分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2、汇报各组的发现。
3、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4、提问:我们的感觉可以完全相信吗? 出示书上的图画,让学生进行目测判断。
出示一组液体,让学生遮住眼睛、捏住鼻子进行判断
5、提问:从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想法?如何才能准确进行判断呢? 回顾和解释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提问:有没有产生什么新问题呢?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继续研究,将结果与你的同学交流。 总结本课的所学,激发课后探究欲
6单元: 交流和质疑
能
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小实验了解感觉的形成原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1、交流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参与辩论活动,能写出一篇辩论稿。 2、能够正确理解统计图表。 知识与技能:
47
1、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 2、知道选择交流方式的标准是符合科学事实、方便别人理解。 3、知道用文字、图表、模型和进行辩论是常见的科学辩论方法。 4、知道怎样辩论和写辩论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向科学家学习。 2、愿意就科学问题展开辩论。
3、以中立的客观立场倾听和记录正反两方的意见。 概念发展
层次1:不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 理解交流的含义,不会写辩论稿。 层次2: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不会写辩论稿。 层次3: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会写辩论稿。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在辩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层次2:能够在辩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不够充分。 层次3:能够在辩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辩论的资料,辩论的题目是:对于已经确诊的“植物人”,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救治。 探索和调查
1、对于“对于已经确诊的“植物人”,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救治。”这个题目进行辩论。
2、让每组都选择学生做记录。
3、结束辩论,双方各自整理辩论的资料。 4、教师讲怎样写辩论稿。 5、小组完成辩论稿。
6、科学家也经常为了一些话题进行辩论。这是他们交流自己想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7、科学家为了进行想法的交流,还有其他的交流方法。还有哪些呢? 8、阅读P66。 9、汇报。
10、讲解几种图表的注意事项。 11、让学生体验辩论。
48
12、让学生注意辩论时的严谨性。资料的来源。
13、图表在前面的课中已经不断在用,所以这里不重点讲了。
回顾和解释 课后尝试再利用其他的方式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 质疑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 2、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质疑。 2、知道质疑的内容有哪些。 3、知道科学不能弄虚作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质疑别人,勇于接受别人的质疑。 2、形成注重真实的科学品质。 3、乐于发现问题,进行质疑。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什么是质疑,也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层次2:知道什么是质疑,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层次3:知道什么是质疑,也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不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层次2: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不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层次3: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我们在以前的课中,当我们同学在进行实验计划的汇报时,和实验结论的汇报时,都有很多同学能够对汇报的同学提出问题,在科学上,我们称之为质疑。 探索和调查
1、质疑是一种和重要的科学素质,那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质疑的呢? 2、教师逐条讲解,有哪些值得质疑。
49
3、如果要调查我们学校6个年级一个星期能喝多少水,应该怎样做? 4、请同学设计方案。 5、汇报方案。
6、在同学们互相质疑的基础上,完善调查方案。 继续完成课后问题
1、这里一定要教师讲,如果只让学生自己看,可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在此次的汇报中,教师就要刻意地去重视质疑,看谁的质疑最多,最科学。 回顾和解释 1、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调查。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