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纠∞Jin gy 年ueJ第ounr a期l 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三重维度 刘子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 廊坊06 5000) 摘 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警察职业道德现状的基本尺度,为我们再 次审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快警察职业道德 教育的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其中,以人为本是动力维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价 值为度.理论联系实际是发展维度。 关键词: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三重维度 中图分类号:D63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41(2015)O2-0120—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提升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职 业道德教育是警察道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开辟了广阔的语义空间,在社会问题冗繁杂糅与警察压力持续增强的语境下,意义非常重大。因 此,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全面梳理、总结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历程,可以促使人民警 察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实现道德理想人格,更好地履行使命,服务人民。 一、以人为本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动力维度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的基础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教育,其实施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现实中的人,这是警察职 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的警察; “本”即根本目的,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利益又包括物质 利益和精神利益。因此,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把广大人民警察的根本利益作为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职业信念、职业精神和工作规范的教育,激发他们 对警察事业的热爱,引导他们严格、规范执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见,以人为本规定了警察 职业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人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目的。 (一)把握好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人作为现实存在,既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又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还受到自身意志、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刘子宜(1990-),女,辽宁大连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军事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向:公安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公安部软科学课题《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 号:2014LLYJwjxy012。 120 情感和知识的限制,这是人的受动性所在。警察长时间工作在执法一线,精神压力巨大,教育时 间被挤占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工学矛盾是人受动性的生动体现。另一方面.人具有自觉地能动 性,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可以选择教育时机、创新教育手段、总结教育经验.客 体可以通过自我学习、问题研讨和实践检验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坚持 以人为本,就要把握好人的这两种属性的辩证关系,将主动性和受动性联结起来,既要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加强和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又要正确面对教育环境和教育条 件的制约,按规律办事。 (二)把握好人的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建立在生命物质存在的一般性基础之上,具有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特征.但 在更多方面,人的发展体现出特殊性。我们必须认识到,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建立在这种一般 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忽视一般性,或者一味强调人的特殊性的片面存在。 因此,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这些一般规律之上。一方面,开展广泛的职业道德普及教 育,在新警培训和年度考核中加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每名警员都掌握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和《人民警察道德规范》,建立广泛的认同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具有不同特点、执行不同任务的 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确保任务执行到哪里,政治工作做到哪里。职业道德践履进行到哪 里,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 (三)把握好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关系 人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精神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从根源上 讲,人的精神属性依赖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工协作中 逐渐生成的。警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最明显的精神属性就是其意识形态属性,警察职业道德教 育的逻辑起点应该建立在这种属性之上。因此,要大张旗鼓地灌输“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 心价值观,筑牢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根基。另外,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建立在物质属性的基 础之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应体现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注重解决民警的现实困难,坚持刚柔相 济,实行从优待警。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维度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空 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的人。从现实目标 看,警察道德教育着眼于培养警察的使命意识、职业精神,增强对公安事业的认同,提高履行义 务的自觉性,为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从长远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实现警察个体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关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公安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 起。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进行思想引导.坚定政治立场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思想导向的引导,最根本的目标是确保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政治 立场。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有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倾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警察必须在政治上 立场坚定,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当前,一些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国人民警察队伍进行意识形态的 渗透。思想交锋不可避免,这就需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着力点,培育警察的忠诚意识和奉献精 神,打牢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政治基础。另外,要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功能。历史环境影 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决定了人对价值选择的多样性。警察作为具体的人,除了受法律的约束 外,其行为还要受到道德的调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在宣传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警察 的价值选择提供正确的导向,倡导积极的、进步的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社会 的协调,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履职能力,完善素质结构 人的劳动能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人的劳动能力表现有很多方面,警察 1 21 的劳动能力突出表现是职业技能,即警察履职能力。警察履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素质的拓展。 人的素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程度及智力、体力状况等诸多因素 构成的综合指标。是一个由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共同构筑的整体,其形成是以人的社 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教育过程、社会过程和历史过程综合运动的结果。l5]可以说,素质 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警察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和 道德素质等,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推动素质向能 力的转化.还能促进警察个体能力转换成群体能力。在警察队伍建设中,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 质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启蒙和催化的作用。 (三)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实践证明,只有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警员业务技能和履职能力才能提高,公安工作才能搞好。 当前,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个别警员存在畏难情绪,但从全局的角度看,公安工作不能因为 任务重、警力少、待遇低或者个别人的抵触而畏葸不前。在物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更需要有效的 职业道德教育去启发警察的职业精神和思想觉悟,提高他们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l6]此外,警察 职业道德教育还有调解人际关系的功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的人, 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人际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的完善和发展贯穿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始 终,警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融洽。警察道德教育通过引导,使警察 能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理顺和完善自身社会关系。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警察的压力 排解和职业倦怠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依靠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创造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观条 件,借以提高警察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认识,是加强警察人际关怀的必然选择。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维度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具体形态下可行的实践路 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将“敬业”纳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敬业”这一民族传统上升到 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标准。这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描绘了宏伟蓝图,提供了具体确切的理 论遵循。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的不仅是坚强的理论基石,还要有不断探索、不断 突破的气魄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方法。当前,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还存在诸多 困难和挑战,如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依旧存在,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构建仍需加强.一线 干警工学矛盾依然突出等,这些都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急需破解的现实困境 加快理论途径与 实践路径的有机融合刻不容缓。 (一)实现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设计者和工作者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要通过观念更新,使思 想符合实际,丰富和完善理论设计,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一要充分认清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 要地位。职业道德是从业者时刻遵守且信仰的理念和原则。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培育警察良 好职业操守和具体行为规范的一种长期性教育,是伴随警察职业生涯始终的教育。当前,必须走 出忽视公安政治工作的误区,把警察的职业道德指标作为警察人警、晋升的重要标准。 二要结 合生动的公安工作实践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推向更高层次。理论离不开实践,公安工作实践既 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问题,也检验着教育的成果。三要搞好警察培养对象的教育,把好人 口关。警察学校是警察职业生涯的起点,要从端正入警动机开始,搞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要重 点考察警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状况,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要以教育为引导,以监督 为保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设计,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现警察职业道德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既有以理想信念为支撑的核心价值观,又有在具体工作中所遵 循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给警察队伍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尽快建立以警察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22 的职业道德体系。2012年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上一些行业也相继确立 了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对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了信念确立、职业定位和精神鼓舞的作用。显然, 要发挥好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统领作用。不仅要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体 系。只有进一步挖掘警察职业精神的内涵,才能增强警察队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真正使警察职 业精神成为广大民警的最高理想和最高追求。 (三)实现职业道德的常德化和教育对象的层次化 道德有圣德、美德和常德之分,中国的职业道德教育普遍存在偏圣德化的误区。警察作为社 会秩序的维护者,与人民生活联系紧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要突出常德教育。警察职业道德中的 常德是指在日常执勤执法中形成的应当和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表现为习惯性的个人 品行,有赖于具体行为准则的规范和个人的践行。新修订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在内容上比之前的版本有所变化,但160字显然无法对警察的具体行为再进行细分。因此,有必 要依据新版的职业道德规范对警察职业道德中的常德加以细化.并根据不同级别、不同道德层 次、不同工作岗位进行区别教育。_81要针对警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情况实行分层教育,即开展认 知教育、信念教育和信仰教育。对于认知层次的警察,要突出一个“全”字,要进行基础性的理论 灌输.使其对警察职业本身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白为何从警。对信念层次的警察要突出一个 “精”字,加深他们对警察职业的理解,并内化为立足本职岗位的信念,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思想根基。对处在信仰层次的警察,要突出一个“深”字,善于用他们身上的光辉事迹鼓舞精 神,激发斗志。 总之,警察职业道德教育需要以宽广和敏锐的眼光审视现实问题,并给予科学的回答。人民 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回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切 关注,它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理论视阈。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要以人民警察核心价 值观为蓝本,突破固有的路径依赖,自觉置身于“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的大视野中,才 能从根源上净化思想,纯洁队伍.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g)[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唐志龙.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底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51张治平.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 [6]杜乾举.论警察ga,_lk道德的构建——关于警察道德建设的层次性的思考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13,(2). [7]方传新.人民警察素质的基本构成[I].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3). [8]降大任.常德美德盛德——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三层次论[J].晋阳学刊,1996,(5). (责任编辑:王佩贤)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