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学反思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学反思一 在“探究DNA复制方式”这部分教学内容处理上,我设计成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没有直接将知识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教师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我借助多媒体素材,一方面对DNA分子复制过程的特点有更直观形象的认识,另一方面对DNA复制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课反思点主要有:
1、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本人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针对性问题,以问诱思,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上课过程中本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使学生思考不够,讨论不充分,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很好体现,所以导致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不够。
2、本节课遗憾之处,教师在“预设”与“生成”上,处理不当。尽管老师的问题精心设计,但是只预设问题的正确答案,对于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答案忽视,进一步减弱了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
3、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以语言文字为主来说,本节课多媒体较好发挥出它的优势,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很好突出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DNA复制过程”。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学反思二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通过几段科学家进行DNA研究的历史材料来逐渐反映与展现DNA的结构的,我们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几个模型的建构逐渐将 它的一级结构到高级结构层次分明的建构出来。这样教学的好处是内容严谨,有条不紊,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层次、有章法。可是我总感觉这个套路美中不足的是学 生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被动,探究与自主学习的精神不能很好的体现。于是基于这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思考若是采用以下方法效果是否会 有所改进,也算一次尝试创新吧。
由于学生在必修一已经学过核酸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课上课伊始只需拿出5~10分钟时间将核苷酸的组成复习一下,鼓励学生回顾核苷酸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种类,连接特点等,最后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整画出其结构示意图。
接 下来,教师可以直接出示一个醒目的DNA结构物理模型,将它摆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用语言描述DNA分子结构特点,教师可以通 过几个问题稍做引导,比如设计问题:DNA有几条链组成?在这两条链中谁排列在外做骨架?而谁排列在内?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互相补充,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上 述问题。学生完成初步的观察后教师再用课件打出一张清晰的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刚才已经发现两条链的碱基都排列在内侧,现在再观察 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有个什么规律?是否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怎样对应?学生带着悬疑会很迫切的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加上理性的总结,自 己第一时间就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DNA的这两条链方向怎样,是否平行。然后要求他们将刚才做出的一系列判断理好头绪、整理说出,同时将书上的总结画下来,看与自己的总结是否有出入,而前面科学家研究的那一大段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丰富学生科学视野的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
这样设计我觉得极大程度发挥了学生自主性,也有效地提到了课堂效率,满足了教学直观性原则,使原来一节以传授为主的课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发现学习,学生有成就感,寓教于乐。
1.高中生物《DNA的复制》教学反思 2.高中生物《DNA的复制》教学反思范文 3.时间和位移教学反思
4.高中教学反思《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5.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6.离骚教学反思 7.边城教学反思 8.雨巷教学反思
9.最新《师说》教学反思 10.错误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