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大模板脚手架安拆方案

2024-02-2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高大模板脚手架安拆方案

一、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

建筑、结构深化施工图纸。 主要规范、规程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和整体施工布置

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安全文明目标: 建筑、结构概况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层数: 3层

建筑高度:屋面标高20.3 m。

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顶层屋面标高20.3m,根据本工程施工需求,施工需搭设落地式满堂红脚手架进行施工,其中2层

第 1 页

字母G轴往南4.5m至E轴,共10.5m;数字轴5轴往东3m至数字轴8轴往西3m,共16.5m,12m高梁板,属于局部高大模板施工。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支架支撑,钢管采用Φ48*3.5。共7跨主梁,5跨主梁间距为2500mm,2跨主梁为2625mm。主梁为400*1000,楼板厚为100mm。 安全管理机构网络

项目经理: 安全员: 技术负责质量员 施工员 材料员 专业脚手架作

三、脚手架安装 1、施工材料

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3 号普通钢管φ48×3.5, 立杆最大长度6m,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48mm ,壁厚3.5mm ,端面切斜偏差不大于1.7mm 。

第 2 页

旧钢管表面锈蚀深度≤0.5mm,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管上严禁打孔。

扣件:脚手架采用锻铸铁制作的扣件,扣件在螺拴拧紧扭力矩达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扣件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有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2、脚手架搭设

(1)钢管支撑采用在梁底2根钢管,纵向每900mm一道,钢管顶在梁底横向80*100的牛腿木方上,横向小梁为3根纵向木方顶在模板底部。梁间距为2500mm楼板支撑横向从梁中心线按500mm支第一道,按750mm支2道,纵向按900mm间距均分布置。梁间距为2625mm楼板支撑横向从梁中心线按500mm支第一道,按813mm支2道,纵向按900mm间距均分布置。楼板纵向每900mm做一道支撑,支撑上为牛腿木方,牛腿木方上每120mm做一道小梁,小梁为80*100木方。

(2)扣件是专门用来对钢管脚手架杆件进行连接的,它有同转直角(十字)和对接(一字)三种形式,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成,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严禁使用变形,裂纹,油丝,砂眼等弊病的扣件不许沿轴心方向承受拉力;直角扣件不许沿十字轴方向承受扭力;对接扣件不宜

第 3 页

承受拉力,当用于竖向节点时,只允许承受压力,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应控制在40—50nm之间,使用直角和回转扣件,紧固时,钢管端部,应伸出扣件盖板边缘,不小于100mm,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3)扣件脚手架的底部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不齐。使相邻两根立杆上部接头相互错开,不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扣件和螺栓脚手架的立杆都应垂直稳定,底部都应用牵杠、横楞相互连接。

(4)脚手架搭设顺序为: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所有杆件联接均须用扣件,每个接点的扣件均要拧紧。脚手架搭设应横平竖直。

(5)沿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在脚手架水平方向布置3道水平剪刀撑,第一道距顶面1米处,以下每5m(水平距离)左右用斜撑杆搭成剪刀撑自上而下循序连续设置。斜杆用长钢管与地面成45~60夹角,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连接点,离地面

第 4 页

不大于50cm。剪刀撑的搭设是将一根斜杆结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结在横杆上,应用扣件扣牢。剪刀撑钢管的接长接点,不宜用插口式或对接扣件,应采用搭接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并采用两只转向扣件锁紧。在主梁下钢管支撑竖直方向做竖向剪刀撑。在整个支撑杆系最外侧做竖向剪刀撑

(6)脚手架搭设完工,应由公司负责人专业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可使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管理负责检查,保修工作。

四、脚手架拆除

(1)脚手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证,确认建筑物已施工完毕,不需用脚手架时,方可进行拆除。

(2)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区域,并有专人进行警戒,且有醒目的警戒标志。

(3)拆除脚手架前,应将脚手架上的存留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

(4)拆除脚手架顺序:按自上而下先装者后拆,后装者先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法,不准上下同时拆除作业,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递杆子。

(5)拆下的杆件与零配件,应按类分堆,用吊车吊下,严禁高空抛郑。

第 5 页

(6)拆下的杆件与零配件运至地面时,应随时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7)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不得进行高空脚手架搭拆作业。

五、成品、半成品的保护

(1)现场不得随意切割层板或木枋,凡现场未经允许而切割层板或木枋者,项目材料部或现场工长可给予一定罚款,并没收电锯,现场在现场工长的同意下可用手锯进行切割。

(2)在焊接钢板时须底部应铺设铁皮用来保护,以防止模板被烧着破坏,同时施工过程中的焊渣须及时清理干净。

(3)水电管线须更改穿过模板时应通知现场木工工长,木工工长核实无误方能钻眼开洞,锯沫以及PVC管应及时清理干净,作到工完场清。

(4)模板安装应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已经绑扎完的墙柱,以防模板变形或损坏结构,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随意移动或损坏。

(5)模板支设完毕后或混凝土浇筑后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随意拆除底部支撑,拆除时必须签定拆模令,经项目质保部批准同意后,报监理批准方可拆除。

(6)模板因混凝土以及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污染,应及时进行清洗或处理,清理必须将两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模板每次施工完毕后应按布置要求进行堆放,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要求涂

第 6 页

刷均匀,保证模板表面洁净光滑。核心筒筒模在涂刷脱模剂时不能太厚,在吊装时注意和钢筋避免接触,或钢筋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因脱模剂污染钢筋,减弱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7)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并及时随拆运转,严禁将模板抛仍或放在外架上。

六、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系紧帽带,不准穿拖鞋、硬底鞋进入施工现场。

(2)操作高度超过2m,必须系安全带。

(3)临边作业时,上下层不得交叉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要放好、放稳,以免发生高空坠物。

(4)施工现场禁止吸烟、酒后作业。

(5)施工现场不得嬉戏打闹,以免发生危险。更不得打架斗殴。

(6)严禁高空抛物。

(7)每天或每项工作完成后要把施工作业层清扫干净,做到工完场清

七、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

高支模具有高危险性,对模板倒坍等紧急事故做出应急准备的响应措施,对事故进行控制和处理。

1、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1建立项目应急救援组织小组

第 7 页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事故的应急响应

(1)紧急事故发生时,所在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当事故严重,自身难于处理时,必须首先联络紧急救援或医疗单位,并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2) 当紧急事故威胁到人身安全时,必须首先确保人身安全,组长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再采取应急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事态的发展;

(3)紧急事故发生时应按紧急事故处理流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处理;

(4)对紧急情况和紧急事故发生后,应保护好现场; (5)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应在2小时内向政府有关部门填写紧急事故处理报告。

紧急事故处理流程图

紧急事故发发现人通知事现场工长或项负责人决定是否暂时可控制情停止有关工作,并向上不可控制按事故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组织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第 8 页 立即通知政府有关部门:如消防局、安监局、医疗单位 配合有关当局进行处理,抢救受

3、 应急准备 3.1 组织准备

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3.2 措施准备 具体要求:

a) 编制高支模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

b) 施工队应按方案及专家意见的措施严格控制质量; c) 项目部严格检查施工队的方案执行情况,有没有违章操作,安全措施是否得当。

d) 现场生产设施和电气线路及设备均应符合环保、安全和防火要求;

填写紧急事故处理e) 所有办公场所、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都应明示安全通道,报告,报上级领导并保证畅通;

f) 每天对消防器材、场所、危险物品检查1次。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并填写相应记录。

3.3 人员防范技能准备

人员培训或教育应有记录,具体要求:

a) 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所从事工作将产生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及相应预防措施的教育或培训;

b) 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发生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时信息传递渠道,应急措施实施的教育或培训;

第 9 页

c) 项目部对从工人、工长进行技术交底。 3.4 物资准备 具体要求如下:

a) 按相关措施要求,物资供应部门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灭火器材、紧急救护设备等物资或器材或设备;

b) 应急器材必须放置在明显、便于索取的地方,并作醒目的标识;

c) 应急准备物资或器材或设备主管人员应按规定贮存,防止丢失、变质、损坏,同时还应不定期检查,保证其有效,并做好检查记录。

第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