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张延生:《易经》的场理论

2020-03-0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张延生:《易经》的场理论

《易经》的场理论

张延生:《易经》的场理论

摘自张延生《心易》

《易经》的思想方法是从宏观到微观的长远的整体观。用此观点研究什么呢?从我个人研究的过程中认为,《易经》是研究场与场之间的效应的,最终是研究场的。比如,气功状态就反映了一种场效应。我对你发功导引你,我的场把你的场干扰了,你就动起来了。你的核酸排列扭曲变形,就生病了。我用“气场”一感应你的核酸排列整齐了,病就好了。这些说明就是场与场之间的效应。有人认为“不要提场”。那不可能,事实证明本来就是有场嘛。如没有场,很多的问题就无法解决。这里说的场并非是物理学中的电磁场,强力场,弱力场,引力场等等,下面还会谈到,《易经》中讲的场共有八种,且不管这个场是如何产生的,当你去感应时就可以体会到了。场是带有本质性的东西,即本质性的东西就是场。

(1)相同时的方法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实体结构形式

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相同的场?举例:人家都知道电磁波。当咱们靠咱们靠近炉子时都能感到热烘拱的,那是红外辐射造成的。有的同志发功时,感到热烘烘的,那大部分也是红外辐射引起的。如要得到8000A或8500A的红外辐射,我们可以采用许多方法来产生:烧纸、烧破市、烧“麻刀”、烧树叶,还可以烧用作艾灸的艾等等,只要有足够的热量,都能达到这种效力。此外还可以烧酒精、煤油等可燃性液体,或者燃烧煤气、液化

石油气、甲烷,乙烷也可以达到此效力;甚至可以加热—块金属或石头,也能释放这种红外辐射;也可以用炭晶棒、电阻丝通电产生;最后还能用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石英振荡器,高频率振荡,每秒钟振荡8500次。都可以产生8500A的辐射。

因此,产生这种辐射的场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各种结构方式。在这里我们就不考虑这些辐射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只是将这些红外辐射用于临床中理疗,只要烤得舒服。达到了治疗目的,至于是什么结构产生的可以不用管这种场是如何产生的,不去管哪种结构,而是管这种场能达到什么效果就可以。所以,我们就比较场与场之间的效果,而不去注意其它具体的东西,从而达到目的。这样一来就把思维与目的结合在一起。你用的只是这个“场”,而不是产生这种场的固定方法。只要目的达到,什么方法都可以。

同一道理,我们人类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只要做熟了,吃下去就行。同是一种菜就可以是川味、鲁味、粤味、法式、德式、俄式等等。同样一种食品,各有各的风味,但吃下去都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类似这种变化太多了,你可能了解全世界的—切方法的。

(2)不同的场可以对应于各自的实体结构形式

不相同的场可以产生各自的实体结构形式,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场就产就产生什么样的实体结构形式,即从某种意义上先有场后有其具体形象—一实体结构。这里所说的先有场,不只是指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而是指人类改造大自然的问题。这个观点与观代科学研究有些不同,现代科学是先研究实体物质的实体结构,研究到最后发现它的周围有个场,如引力场、电磁场、强力场、弱力场。在研究生命体、特异功能和气功中,发现有个“生命场”,这都是先从实体结构形式推出来后,才发现有—个“场”。

实际上,大家想—想,有个杯子放在这里,是先有杯子还是先有场?当然是先有场。

因为在制造这个杯子之前,要先产生构思,通过构思产生设计,设计它的工艺和结构,有了工艺再进行加工生产。就产生出这个杯子的实体结构形式。从人类来讲,就是要先有个概念,即有个场,才能产生出实体的杯子,大自然中间也是如此。

就大自然中生物体来讲。这里有个花盆,花盆中有一株植物,观察它的生长和发展过程。将其放在—高频强电磁场下进行照像,这称“吉利安摄像”,是苏联科学家吉利安发明的。他发现物质可以在高频电磁场下显示出原来看不到的许多东西。在对高频电磁场照射下的植物测试的过程中。突然有一天,科学家们在拍摄的底片上看到了一片叶子,但在客观实际中,植物上并没有长这片叶子。科学家们以为摄相机出毛病了,经检查后没有毛病,接连几天,都在拍摄的都在拍摄的的底片中发现这片叶子。不久,就发现在植物与底片的相同的位置长出一个小芽,以后逐渐长大,当小芽长到与底片上样大小时。就停止生长了。过很长时间一段时间后就开始萎缩了。萎缩到哪里,叶子的影象就消失在哪里,直到整片叶子脱落之后,这个叶子的影象就消失了。这说明这片叶子在场中生长,当长到和这个场一样时,叶子就停止生长,就好象是气功师发放外气,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场一样。如果“就生命体来讲,首先要有—个场存在”。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解释特异功能就好办了。

这里有个杯子,如果不要这个杯子,就想象这里没有杯子,只要你有足够的场强,当时组成这个杯子的粒子就可以解体,变成最基本的粒子散到空间,于是这里的杯子就没有了。相反,这里没有杯子,而你想象有一个杯子,只要你有强烈的意念:“这里有个杯子。”并有足够强的场,当时空间基本粒子多的是,它临时组合也能形成一个杯子,于是,这里就有了个杯子,这样就无所谓穿墙不穿墙了,还用得着从门缝里穿过吗?有的人做功时,概念很活泼,他能产生这种概念。相反,如果他不产生这种概念,结果只能是一个杯子,这里有了,那里没了,而不能产生上述那种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杯子从这里跑到那里,而是在这里解体了,在那里又重新组合了,这个过程往往看不见。如果这些情况

成立,那许多特异功能中“移物”的问题就解决了。将他运用到实际中,我们想要产生什么东西,只要有足够强的“形象场”“意念场”就可以了。

另外,人生病时,往往核酸排列有问题,正常的核酸排列一般是左旋,也有少量的右旋排列,好似一个弹簧。核酸旋转向上排列着,核酸排列在这个“弹簧”上形成一个基础,排列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场的干扰,或者因为消毒,病菌的干扰,破坏了核酸排列的场,使核酸产生了扭曲变形,而气功师为你发功时,表面上看是舒经活血,排泄病气。实际上,很重要的是气功师的场比较强,你受到感应,相应的核酸按顺序排列整齐了,病就好了,就健康了。所以见效特别快。气功治病快就快在这里—一是通过场的感应进行治病的。而同时气功师的场比大肠杆菌的场强,他的场就把大肠杆菌的核酸排列打乱,因此大肠杆菌就溶化解体了。这种实验我们在1983年就做过了,把大肠杆菌、病毒、病菌等等解体。大肠杆菌的气感是发扎、发麻的。病毒的气感是阴森森的凉。有些人发功感到凉飕飕的挺舒服,这种气还可以。如果有阴森森的凉的感觉就是病毒了。一定要予以区分,如果不搞科学实验,就不了解信息来自哪里,治疗中就去会产生盲目性。所以说,要先产生这种场的结构,明白这种场。不知道这种场、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因而有八卦组场、八卦治疗、走八卦等。八个人往那里—站,中间有—个人一“轰”,利用相生相克的道理,人的病就好了。或者在里面走一圈,那些人的病也全好了。这种走八卦也就是为构成一个场。

(3)“模糊思维”判断可法

有人提出:“当你没把每个细节及每个物质过程都搞清楚时,就不可能称其为科学。”照此说法.有杯饮料放住这里。我是喝,还是不喝?如果喝,我并不知道它的每个细节,到底对人体有好处还是没有好处,那我就别喝了,只能干瞪眼渴着,就目前的科学水平,这杯饮料分析到最终,也不过是由亚粒子、亚夸克组成。目前对夸克再往下的物理结构就不清楚是什么了。不能因为现在都没搞清楚,那我们就不能用了,这没有道理。

西方“黑箱理论”,就是提出不去管黑箱中的具体细节,承认它的整体效应就对了。而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搞“模糊思推”和大”黑箱理论”的。指责我们的这理论是封建迷信,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同样,我用阴阳八卦,推算天体。坐在屋里就可以算出月亮在什么位置。西方用其它方法也能推算出来了月亮的位置,人家就是科学的。而我们的就是不科学的?唯心主义的?且还不谈是什么民族自尊心,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各个民族或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具体特点,只要能认识清楚事物的本质,那就是科学。什么“前科学”“科学以前的科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科学就是科学;伪科学就是伪科学;不科学就是不科学;所谓“科学以前的科学”如何解释?到底是科学还是不科学,这些东西都非常含糊,不利于咱们搞科学研究。

为什么不追究每个细节?第一是没有必要,否则我们就没法生活了。如果有人问:“那房子塌不塌。”回答:“迟早要塌。”在没搞清楚这房子什么时候会塌之前,就不敢住这房子了?那行吗?这就没道理。没有必要管它什么时候会塌,它只要目前不会塌,我们就可以住在这里。当然,设计这所房子的人,或者安全部门—定要担心他什么时候塌,那是另一回事;第二是没有时间,一个人一辈子也不过百八十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管那些事,我们前面提到过,科学家们经过几千年,也不过研究到亚夸克,在往下还没搞清楚,那能说不科学吗?不能!几千年客观实践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东西。

所以,看问题应该客观一点。你想想,当你把所有细节都搞清础时,你还能抓到主要矛盾吗?就抓不到什么矛盾了。好似一位画家。画家的意境在哪里?他在这呆着,忽然看了你一眼,回去后就把你画下来了,谁看了都说特别像你。因为这一闪念给他的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你的特点,最带有你本质性的东西。当然也有些画家很认真。把你的眉毛、眼睛都化的非常仔细,也画的很清楚。大家不妨试一试,你回家后看看你亲人,在你初看时特别象,而当你非常仔细的把眼睛,眉毛,分开来看,并且每个部分都看的非常清楚时,

越看越不象了,看到最后就怎么也不象了。因为他(她)的特点没有了。这个实验非常有意思,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当你看完以后感到非常别扭,这是谁?不知是怎么回事,道理很简单,是因为你注意他眼睛时忽视了别的方面,没有注意到鼻子、嘴等,他已不是个整体的形象了,这样,你的亲人的整体形象就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局部的眼睛啦,可每个人都有眼睛,眼睛长得一样的人有的是。

所以说观察问题不能如此观察,当你专注于把某些细节都搞清楚之后,那事物的主要矛盾特点及本质的东西往往就搞不清楚了。因此,中国人不采取这种方式,但仍然是很严格的。总之,不必将所有的细节都搞清楚,就能判断事物的规律。

(4)《易经》是如何描述场的?

关于场,《易经》中是如何讲的?根据是什么?我们不能单凭想象,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下面讲讲《易经》中到底什么是描述场的。

A、《易经》中的“像”就是对不同的结构形式的描述

《易经》中讲“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概括地讲,《易经》是研究象的。是研究什么“象”的?是研究具体“形象”的“象”的。“观象系辞,圣人则之。”圣人都是按这个原则,先观察了卦象、爻象之后,才写出来的辞。换句话说:爻辞是如何得来的?是通过观象得来的。所以,不懂得“象”就不知道《易经》中的爻辞来源。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也是讲的象。

“象”有一种抽象的象。即: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这八种象。“-”称为阳爻,“-

-”称为阴爻。阳代表阳性的物质。阴代表阴性的物质,阳代表阳性,明亮的等等,阴代表软的,阴暗的等等。阴阳是对应统一的两个方面。

为了让大家清楚些,便于理解,我们先解释一下乾卦称“乾三连”,即乾卦由各自连在一起的三个阳爻组成。兑卦为“兑上缺”,上面是不是缺了一块? 离卦为“离中虚”,即外面表示是实的,是刚的东西,中间是虚的,震卦为“震仰盂”,貌似一个痰孟.上面是空的,下面和周围是实的,有往上发展的趋势。(下面是阳爻截住了,只有上面是空的,向上发展)。卦为“巽下断”,刚好与震卦相反,下面是虚的、是空的。坎卦与离卦相反,坎中满,“坎坷”就是由坎卦来的,中间是阳交,是实心的,外围是软的,这类事物都可以用坎卦表示。如桃、杏、李子等有核的果实。离中虚与此相反,可以表示乌龟、甲鱼、螃蟹、虾等外有硬壳的东西。卦为“艮覆碗”,好似碗扣在那里,有向下发展的趋势,上面和周围都是实的,下面是虚的. 卦为“坤六断”,念“昆”。六个笔划都断开了。所以,抽象的结果就总结出八个卦来,“ -”代表硬的,“- - ”代表软的,中间代表变化过程。这是抽象的“象”。

此外,还有具体的“象”,由抽象到最后产生乾为天,兑为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产生这种“大象”,代表宇宙中大的方面的“象”。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称为大的方面的“象”(又名“大象”)。

具体到最后,有乾为天,为父,为曳金,为玉;兑为少女,指你家中最小的女孩,或者年少的女孩,或幼儿,儿童等等;离为中女,你家中间的那个女性;震为长男,男孩中的老大;巽为长女,即女孩中排行第一的;坎为中男,即中间的男性;艮为少男,即最小的男孩;坤为老母,为众,等等,这里含有许多代表方式。这些就是具体形象。除此之外.具体形象还包括颜色,大赤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咖啡色,黄色等。

这些卦象有所不同,有上边缺口的,中间空的,有下边缺口的等筹。就很据这些道理,《参同契》里就才有:“兑卦,兑为西。”“初三时一阳升”.为什么用兑卦表示?为什么用“西”表示?咱们知道,每个月初三时、太阳刚刚落山时.在西边地平线以上,就可以看到月亮。而初一、初二、三十的日子,一般就不容易看到月亮了。原因是:西边为兑。即兑为西,代表西边。同时兑上缺,为上弦月,即上面缺。这个月亮就是下弦月,下面缺,这就是巽卦,巽下断。当你哪天早上看见月亮从东方逐渐升起,向西运行,慢慢落下。就快到月底时候了,巽下断,下面缺的,为下弦月。巽代表东南,巽也为“僧尼”之道,所以练气功可以用巽卦表示。巽卦主风,巽又为云。因此,故事中常有描述某人乘祥云,或驾着一股风而来,乘风而去等等来表示其功夫,就是从巽卦中来的,至于观世音菩萨在东南方向,是因为巽为僧尼之道,巽为东南为长女的缘故。总之,概括起来讲这些都有具体的形象,代表具体的事物。

从波动性来讲,也代表一定的波形。代表比较圆的,向前滚着走的波形,或者波峰,波谷,正好是半圆的波形。都可以用乾卦表示,乾为圆嘛;兑卦可以认为是一个波谷,两个波峰,即一个向下,两个向上的波形,如图还可以理解为一个低波,两个高波,这些图形都可以用兑卦表示,以此类推。另外乾卦代表马,兑代表羊,离为需,震为龙,艮为狗,坎为猪,坤为牛,巽为鸡,所以六十四卦中,除了此卦就说明有这些事情。所以,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形象,还包括传播的形式、方式、类型等。因此我们说《易经》是研究抽象的“象”和具体形象的。这些具体知识写在《易经》“说卦”这章里。

综上所述,易经中既有抽象的象,又有具体的形象。抽象的象就是八个卦,具体的形象就是不同结构的形象。

B、《易经》是研究八种场五种态的

所谓八种场就是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五种态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木”表示生命态,“火”是气态,“土”表示综合态、平衡态。“万物归土,土生万物”,任何东西消亡后都归于土;土可以产生世界万物。“金”表示结构质密,比较硬的固态,“水”表示液态。这是表示五种状态的。西方目前研究物质状态还是固态,气态,液态。他们只能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和生物的世纪”,但他们还是没确定生命体就是一种“态”,而中国古时候就把它认为是种“态”了。“土”是综合态,是平衡态。西方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八种场有时能感觉到,但不一定能直观看到了,待它转换成后天的五种态时,就可以直观地认识到了。这就是先天后天的综合,先天研究场的问题,后天研究五行的问题,结合到一起“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成了“态”啦,就有形了。

在八种场五种态中还应包括“河图”和“洛书”。

首先研究一下“河图”,“河图”发展后形成“先天八卦”,换一句话说先天八卦的前身是由河图衍变而来的,这在本书的开始部分曾提过。先天八卦我又称其为“先天科学”,是研究“先天科学”的,是与后天无关的。那么“河图”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是研究河状星系或旋涡状星系或旋转结构的总体规律的。起码在旋涡状星系中,任何事物不论再大再小都不能违背这个整体规律。下面大家看一下“河图”结构。为了简单易懂,这里我们不再划圈了,用数字表示(见图2、3)。

张延生:《易经》的场理论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中间是个五;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实际在图中,这些奇数都是用空圆圈表示,代表阳性的事物。如二、四、六、八、十;偶数都是用实心黑圆圈表示,代表阴性。如一、三、五、七、九;大家可以从图中看到,这些数字排列的结构形式,是旋涡状的结构。其中一、三、七,九形成了个旋臂,

二、四、六、八形成另一个旋臂。类似于风车的万字符,表示一种旋转的结构,再看图3,把奇数一、三、七、九,偶数二、四、六、八连接起来,就可以发现是个旋转结构南北两极,旋涡性结构。这些能否描述人类的规律呢?大家想一想,每人头顶都有个“旋儿”。俗话说“一旋横,二旋拧,三旋打架不要命”。我们每人都有“旋儿”,就是说人也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也要符合这种先天性的结构,树木有年轮,江河湖海有旋涡,空气流动也有“龙卷风”,“台风”这类的大旋涡等等,换句话说,你在银河系中所有的物质都不能违背“河图”的这种总体规律,“河图”是对这种总体规律的描述。

“河图”所描述的结果是仰观的结果,这里因某些原因,我们不能讲得太细,概括讲它的排列结果是上为南,下为北,左为东,右为西,是仰观天的结果;“洛书”发展出的八卦是俯察的结果,人的头在南,腿在后,左右两臂分别为东西,是一种俯视的结果,好似在北极上空的北极星上俯视地球北极的结果。是描述地球及地球周围的星系对地球产生的综合效应的。这个系统比“河图”所看到的系统就小多了,因而内含也少些,其准确性就低一些。

这就是八种场和五种态中讲的“先天科学”与“后天科学”,是研究场效应的。所以说《易经》就是研究这八种场五种态的。

场效应规律

在研习班中很多同学从来没学过医,但学会《易经》以后,就可以根据来人当时穿什么衣服或姓名等,起一卦,判断其有什么疾病,再把穴位,汤头全变成了卦…,找出穴位的卦与病人的卦一样的卦,针扎上去就管事(当然不是胡乱扎了,有一足规矩的)。

所以说中医理论要再修正,再简化。现在中医理论受西方思想方法的影响,也解体了,

也分什么内科儿科等等。中医的治疗方法过去是整体地综合治疗,那时的大夫从“望闻问切,四诊八纲”,领悟了以后,他能开方子,能自己采药,自己制药,自己去炮制,扎针灸,拔火罐,推拿,正骨,按摩一个人全会。所以中医大夫过去的疗效比较好就是因为是综合性的治疗。现在中医也分什么中医科、针灸科、妇科、儿科之类的,把中医分得那么散,最后结果,疗效降低了。现在不光是将完整的中医系统割裂开了,把一个人也割裂开了,不是把一个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我们中国古代中医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的,治疗方式方法只要能与人体状态共振就行。

有时我的学生在看病时,看到卦中的体用关系,若分析到患者的那个卦体克着大夫,这大夫使再大的本事,也治疗不了他的病,然后你告诉患者到哪个方向去,一个什么环境情况下,找一个姓什么的大夫,这大夫是什么长相等等,可能那个大夫没有你的水平高,也没你的名声大,但他能很容易就把病治好了。

因为场与场之间有个生克制化的关系,若患者的场与你的场有排斥关系时,你根本就想不到他的疾病情况,与你的场共振不起来,你就没法认识到他的规律性,就判断不正确,因此很难提出好的治疗方案,患者的病就很难治愈。患者与大夫的场共振,马上就接受判断清楚了,按着患者的规律办事,就能治好患者的病。所以说中医治病不在名声大小。有时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种什么作用是说不清楚的。像平常有的人一见面,就想接近这个人,一接触就相处得特别好。有的人一见面说什么都感到别扭,结果做了很多的团结工作,越做关系越对立。为什么?还是场效应问题,他们之间的场不共振,反而有个排斥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信不信,自然规律起着作用。

中国古时候很早就研究了这种规律。但是当时没有“场效应”、“场之间”这种概念。这种概念你的眼睛往往是感识不到的,它无时无刻都在辐射着,起着作用。中国中医学观察到种现象,只是没有观察得那么细致,没能认定是什么粒子,是什么场,什么作用力在

起作用,但是这种感知规律它体会到了。所以好的大夫,他一针扎下去,病就好了百分之七、八十。因为你身体的任何一个细胞,任何一个局部都含着你全身的信息,每个细胞之间都是息息相关,都是互相联系着的,能量、力量是可以互相传递和感应的。所以只要方法选择的好了,它的传递效果是可以达到的。

这就是中国古时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思想方法。小到一个穴位,大到中国,他们的规律基本上都能够包含在里面了。这是一个概念问题,不管是横着套用,竖着套用,还是从侧面套用的,它的场都是这样立体分布排列的。

刚才讲的重()卦,它是由上下两个卦组成。任何一个卦都是这样表示事物的:上卦表示上部,下卦表示下部,如人体结构的上下,头、眼足的上下等等。表示的相当准确。过去我没有实践时,没有体会到它的规律性是样的强。

()上外用左前远往大……

()下内体右后近来小……

上卦表示上,下卦表示下;上卦又为外卦,表示外面的事情,下卦为内卦表示内部的事情。若内卦为自己,外卦就是他与外单位、外人的关系,照着这两卦间的关系说不会错,这些关系基本就是这个规律,环境生物学嘛!他是这种卦必然处在这种环境情况下,必然住这种房子,必然跟这种类型的人接触,必然是这种场、这种结果。这种条件是一定的,规律性也是特别强的。再有左为上,右为下;外卦为前,内卦为后;外卦为远、往,内卦为近、来;描述一个事物由远到近及上下左右的全部系统;旁通卦表示任何一个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的最后结果是什么;本卦、之卦(变卦)、旁通卦表示原来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将来怎么样;反卦表示一个事物从这边看是这种规律,从对面看是什么规律;交错卦

表示你处在我的位置上,我处在你的位置上,咱们换换位置会出现什么结果;半错卦表示你不变,我向相反方面发展会出现什么结果或我不变,你完全变到相反方面去,会出现什么结果等等。若能把这些卦象,爻位之间的关系综合起来分析,这一个卦,虽然是六个爻,但在观察事物时从上下、内外、前后各个角度都观察到了,这个事物判断能不准确吗。别看是六个爻,实际上含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它是通过观察分析了相当大的信息量总结出来的,但是当时不是靠统计规律,你要搞统计是统计不过来的。除非讲“人又轮回”啦,“原来有几次文明,比现在的文明文明得多,后来遇到了天灾人祸,人类又从新开始了。”除非这么说,有没这种可能性,有这种可能性。

但是我觉得人本身很多潜在能力还没搞清楚,是不是咱们先不要到外界、外星去找出路,就从咱们自己自身找出路。人的潜在能力是相当大的。为什么耳朵能“认字”?耳朵的细胞比眼睛的细胞还敏感,耳朵细胞敏感程度为:一个氢原子核直径的千分之一(这才有多大一点),这么大直径的物质,通过耳细胞时,耳朵细胞就能敏感地把它分析清楚;而眼睛细胞的敏感程度是氢原子核直径的十分之一的物质通过时,它才能反应出来。耳朵细胞比眼睛细胞更敏感。所以用耳朵“认”字没什么不可以。人的潜在能力,比如:机械波波长较长,这两个耳朵之间的距离较远。电磁波波长短了一点,这两个眼的距离就近了一点,嗅觉(鼻子)更灵敏,亿分之一克的物质它就能明显地分辨出来,所以鼻孔之间就更近一点。到了舌头上的味蕾,最敏感了,所以干脆就在同一个嘴巴里了……,

所以说人的潜在能力是很大的,感官两两分开分部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区分与比较鉴别。

我不同意用“特异功能”这个词,我把它叫作“人体潜在能力”。人体潜在能力是很大的,现在西方很多科学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科学家发现现在我们人类的大脑在工作时,使用最多的才达到了人类大脑能力的十分之一。我们大脑的十分之一功能就使我们人都飞

向宇宙了,使电子化时代如此发达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把大脑的那十分之九的功能发挥出来,那就更不得了啦。很多你想象不到的能力都潜在在你体内,所以咱们也不要搞迷信,这是门科学。咱们研究《易经》的目的也是重新回过头来认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要动不动就“人定胜天”。“人定胜天”的结果,胜到最后人都没生存条件了,这种思维方式是不符合中国的传统哲学道理的。

通过研究《易经》,可以启示出很多数学的关系,中国的数学关系是讲层次的,是一层一层的,在某个角度上,即从场效应看,只要是一个方向和角度,那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系统内的分配,再大的数也是符合这个最小的数方向的规律的,所以不管数字大小,只要在一个方向上即使是不同的层次,它都分在一起,都属于同一类场。从整体上看,又等于是不分层次,比如大数8765312七位数字的数,按西方数学做起来很困难,找不到非常有利的推算规律。

我们老祖宗就不管:8+7+6+5+3+1+2=32。一共是八个卦,如要判断它处在哪个卦上,(32/8)只要被8除,余8,即()卦。马上就判断出来。你要按一般数学那种除法,很难做到,二进制就更不得了,字节要多长啊,计算要多少时间啊。中国的方法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它的判断方法是尽量不要中间过程。尽量中间过程越少越好,干扰因素越小越好。比如从1计算到64,那么要按二进制方法,中间需要63个过程才能计算到64。63个过程中有一个出错,二个出错,三个出错的……一直到63种出错的可能性,概率是相当大的。可是,中国古代的圣人思想方法与其不一样:它要么是1,要么就是64,没有中间过程。要么对,要么不对,就这么简单。中间我不管,中间的过程再复杂,到最后是64就对了。所以可以中间的具体情况先不管,只管大局,保证不是1,就是64就行了。这是一种思想方法。

我们现在研究事物的系统,往往容易拿局部的规律代表整体的规律。比如研究从A点

到B点这个过程,往往任取中间一段如AC这段,计算了这段规律性就说其能描述这个整体(A到B)的规律。但是A→C假若代表了大多数,这段可以描述大多数规律,这段如果不能代表大多数呢?这个规律性就容易出现错误了。话说回来了,别看这段(BC)直线距离小,但中间产生复杂变化时,比这个(AC)系统这个路程还要长,运动还要复杂,这一段丢掉了,就可能丢了很多东西。所以说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必须研究从A到B,才能将全部过程包含在里头;换句话说,就研究出发点怎么样,最后结果怎么样就行了;有这种开始,必然是这种结果,至于中间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没有关系。这是中国的哲学方法,从来不注重研究中间过程。(图24)。比如说取暖,只要能产生暖,方法多极了。晒晒太阳。没太阳的天怎么办?可以烧草、烧木头、烧煤,甚至点燃液化气,再如加热块金属或者碳晶棒通上电;还可以用石英振荡器每秒振荡八千次也能产生热。产生热的方法很多。是具体研究这些能量产生的方法呢?还是研究这些方法最后出现的场效应呢?我不用管是怎么样的结构,只管最后出来的这个场,就研究这个场与那个场这间的关系,研究这个场与那个场这间的规律性就够了。到于产生这种场是什么结构可以先不管。反正最后得出来和规律都是这个规律。这是中国人的研究方法。它不着眼于一个具体或者太具体的事物,而是着眼整体规律性。具体要求的必须要符合整体的规律这种方法。

学习易经的顺序

张延生:学习易经的顺序

张延生

因為我们一般接触到的《易经》的经文,都是古时的人用易学知识在指导实践中被印証了的事实的记录。由於年代久远,中国文字的广范内含性(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学习起经文来是比较困难的。為了能使大家较快的掌握《易经》的哲理内容,从孔子时期就

将其经文内容归纳提高到世界观方法论上来学《易》了。故此,孔子及其门徒在六十四卦经文的后面又加上了“十传(又称:十翼)”,将其亲身用《易》、研《易》的体会附於经文之后,告诉后人学《易》、效法《易》的方法。要想学好《易经》,必先掌握“十翼”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十翼”讲的就是学习《易经》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了,《易经》经文就容易理解了。所以,学《易》不能一开始就读经文,否则,越读越糊涂。

下面我将“十传”的具体内容归纳说明一下,為朋友们提供掌握重点的方法。

系辞上传:主要讲為什麼要创立八卦、易学学说以及《易经》的世界观。

系辞下传:具体的举例讲解了易学的世界观以及如何利用易学知识指导我们日常的客观实践。

彖传上、彖传下:从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六爻卦的整体上来讲这一卦的总体概念及其意义。

象传上、象传下:从六十四卦中,每个六爻卦内局部(三爻卦之间或每个爻)情况来解释其具体意义。

文言传:因為“乾坤易之门邪”,乾坤两卦是產生《易经》六十四卦的基础。此传主要就是解释乾坤两卦的含义的。

说卦传:因為六十四卦的任何一个六爻卦都是由两个三爻的基本卦上下组合而成,所以,要了解任何一个六爻卦的含义,必须了解每一个三爻卦的具体意义。“说卦传”就是

解释组成六十四卦的八个经卦(又称、基本卦、八卦)各自的具体含义的。

序卦传:因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序卦传”就是為我们解释六十四卦的发展规律性的,隻要我们遵循这个规律办事,将无往而不胜。

杂卦传:打乱六十四卦的秩序,用最精炼的语辞,归纳了任何两个互為反对卦(六爻卦)的卦义,使我们对六十四卦的卦义能简便易记。

我们学习《易经》不是為了死背死记其卦辞、爻辞及其经文,而是為了通过熟记这些经文内容,我们能深刻地学习《易经》每个六爻卦及六十四卦的思维逻辑过程及其逻辑思维方式,用现代的术语说,就是掌握研究分析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

大家都要求“多讲点算卦,起卦的方法。”任何一个具体的推算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只是某种具体的技术,不能像《周易》中讲的“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成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所以古时的看相、批八字、算卦的只能归类於下“三教九流”之列,不能登科学大雅之堂。当我们熟知易理以后,就可达到“善易者不占”之境界。因為易理讲“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变所适。”就是讲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的,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死格式来观察分析问题。任何一种具体技术,都有其死的格式,只适合於一定的具体条件下。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种科学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可以发明各种各样的具体技术。

所以,学易主要是学习《易经》的世界观、方法论。而各种推算方法(在古时统称為“射覆”),隻是為了熟习及记忆卦象,同时也是為了通过实践达到加深对易理的进一步了解之目的。“算卦”不等於《易经》!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学习的目的,“算卦”只是利用《易经》的道理在某个方面的具体应用技术,不含有广泛适用意义性。而《易经》

的道理确有广泛的实用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