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校长在每个班挑10位优秀的学生来开会,大家是被学校挑选出来的优秀者,也就是说,大家都是金属里面的“钢”,“钢”强度高,韧性好,是重要的工业材料。而“钢”也有不同,有好钢,也有差一点的钢。原省教育厅中教处袁处长曾经说过,好钢用来造卫星,差钢用来打镰刀。你究竟是好钢还是差钢呢?最后81天就是你们人生的“淬火”的关键时期。
现在,我们都应该思考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去哪里?我怎么去?
我在哪里?
我在哪里?我在湖滨高中。有人想,我上了xx高中就完了,因为没有考进xx县中;但是,还有人羡慕你,因为你考进了普通高中,还有许多人没有考得进呢!你们是人生第一次考试的胜利者,只不过是胜利者中稍稍落后一点罢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气馁!我在哪里?在湖滨高中我的成绩究竟怎么样?是在上游,还是中游?还是下游?我们心里需要清楚,清楚了我们就有差距感,就有方向。我在哪里?每一门学科我的情况如何?优势学科是什么?劣势学科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我的优势学科?为什么会成为我的劣势学科?知道了这些,我就可以扬长补短,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我去哪里?
我怎么去?
我怎么去?日本人刷牙有个“三三制”,每天刷三次,每次刷三面,每次三分钟。我也说个学习“三三制”:三段时间的运用、三维目标的达成、三层境界的实现。
学习有三段时间:一是预习。预习是前学习,是上课的准备。预习和没有预习,学习效果大不一样。预习可以熟悉学习内容,可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是高效的学习。并不是所有学科、所有内容都需要预习,因为预习的时间有限,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学科,因该是自己感觉学习有困难的学科,是自己难以听懂的学科,需要扎扎实实地预习,为上课奠定基础。二是学习。课堂是我们的主要学习阵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非常重要。在校10小时的话,8小时在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是延长自己的寿命。课堂效率高低与师生互动成正相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还有一个中介,就是互动。因为有互动,所以把刺激和反应连接起来,形成了教育的连线。缺少互动,刺激和反应就没有连接起来,就会无效或者低效。三是练习。我们不要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因为你做1份作业,老师要改100份作业!为什么要练习?有四大功能:深化理解,巩固记忆,检测掌握程度,建构知识到能力的桥梁。因此,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带着目的完成练习,而不是“胡差事”完成练习。
三维目标的达成。我们究竟需要学习什么?过去我们强调“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现在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我要强调的是过程与方法。可能我们关注结果太多,关注过程与方法较少,现在我们需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因为过程与方法与基本能力高度相关,不重视过程与方法,能力就很难形成。今天,我听了一节数学,讲函数的奇偶性,判断的方法就有多种,定义法、图像法、特殊值法是三种常用的方法,除此以外,有时还有假设法、导数法、符合法等。老师不是让你求出结果,而是让你了解多种方法,这样,你今后解类似的题目就会得心应手,这就是过程与方法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淡忘了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三重境界的实现。课堂学习效果有三重境界。首先是“听懂”,这是基本要求,不是唯一要求,“听懂”需要真正听懂,需要全都听懂,这个要求不算低。其次是“记住”,没有记住的知识等于没有知识,“记住”是“会用”的基础,只有“记住”了,而且是牢牢“记住”了,才有可能转化为能力。最高境界是“会用”,“会用”是建立在“听懂”“记住”基础上的,需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达到“会用”的境界,也只有“会用”了,才能形成能力,才能应付考试。而我们不少学生课堂上之满足于听懂,缺乏有意识地记忆和运用,因此,学习效率不高。
我希望大家努力这81天,把自己锻造成为“好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