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基建审计存在问题的思考

2023-10-2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关于基建审计存在问题的思考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7-2-25 16:45 作者: 刘丽霞 来源: 中油审计服务中心 查看: 739次

近年来,基建投资审计已成为建设单位审计部门的重头戏。但目前各建设单位审计部门在开展基建审计工作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建设单位的基建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事后审计多,事前、事中审计少。目前,各二级审计部门开展的基建审计,大多是工程结(决)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查出的结算问题还可以补救,但若是存在设计、物资采购或是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事后审计弥补的可能性就很小,且损失很大。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就需要加强基建工程的事前和事中审计。

2.微观审计多,宏观审计少。基建审计的目的在于加强投资管理,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但是,工程结(决)算审计只是审核在施工过程中人、机、料的真实发生额,能够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但对于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否合理、投资规模是否得当、投资结构是否合理、除工程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是否合规、投产后的项目评估如何等问题,都不能得到反映。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宏观反映基建项目是否合理可行,并在运行投产后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说目前开展的工程结算审计,只是解决了微观的部分问题,没有对宏观调控发生影响。

3.监督好、服务差。对基建结(决)算的审计,重点审查的是投资项目结(决)算的真实性和建设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以及有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而对投资效益差而

导致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所造成的危害则揭示不够。也就是说,审计监督的职能执行得较好,但为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的职能做得不太好。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人员配备不足。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建设单位审计科通常只有一名基建审计人员,有些甚至是兼职的,这给基建审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一是一名审计人员根本无法完成较大的基建审计工作量,例如,某建设单位每年都有重点建设任务,投资上亿元,光是结算书就厚达几尺,一个人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是不可能的;二是一名审计人员无法具备审计中涉及的全部业务知识,仅工程类别就分为土建、装饰、电气、水暖、工艺安装等多种专业,涉及预算定额几十册,一名审计人员无法对所有种类的项目都熟悉,因而难以达到预期工作效果。

2.业务能力不够全面。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对审计人员来说,不象以往的财务审计那样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种类多、规模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既要查对帐目,又需审核工程图纸、设计资料,还要深入工地现场勘察,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基建审计人员应具备基建投资学、技术经济学、项目管理学、建筑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计算机理论等多方面知识。而现有的基建审计人员知识面比较窄,不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工作中有一定困难。

3.缺乏现代化审计手段。作为一个监督部门,审计手段、审计方式必须与审计对象的管理手段、核算水平和现实情况相适应,才能履行好审计职能。目前,大多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基建财务和工程结算都实现了电算化,而我们的审计手段却跟不上被审单位的发展,大多数审计部门没有配备基建审计软件。面对大量的结算资料,审计人员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单调琐碎的手工核算上,使工作效率无法提高。

4.对基建审计工作认识高度不够。由于基建审计工作在审计领域发展较晚,加之多年来基建审计的重点都是放在节约工程造价、控制投资上,而对于从客观角度控制规模、调整结构考虑得不多,立足微观着眼全局的观念不强,造成了目前基建审计种类单一,宏观控制不够的问题。

三、改进和深化基建审计工作的方法

1.加强基建审计工作的基础建设。搞好基建审计工作,首先必须要有好的审计模式、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和先进的审计手段,这是发展基建审计事业的基础。

(1)改变现有的审计模式。目前的基建审计方式,大多是建设单位的基建审计人员单兵作战,力度不大;有的即使与基建部门实行联审,解决了人员不足的问题,但由于被审单位也是基建部门,因此有些问题不能完全揭示,审计的权威性不够。建议把有关联或职能相似单位的基建审计人员组织到一起共同审计,既能提高工作质量,又能在工作中提高业务水平。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分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二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要加强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其中,提高业务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培养具备多种专业知识能力的审计通才,培养擅长从客观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审计专家,这是审计事业的发展之本。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除了加大对基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外,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以审代帮、以老带新”等方法不断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审计手段电算化。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结算审计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比,有两

大优势:一是计算快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二是计算准确,排除了不必要的分歧。今后应加快基建审计电算化的进程,注意开发基建审计中其他方面的软件,使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更好地为基建审计工作服务。

2.积极开展开工前审计。开工前审计的目的是控制投资规模,维护投资领域的经济秩序。它不仅仅是资金来源的审计,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基建程序的审核。主要审核在项目建设前期是否按照基建程序办事,重点审查建设单位是否超越审批权限擅自上项目,施工时是否有使用“白图”的情况,以及施工前是否编制了控制投资的概(预)算等。

(2)对投资决策的审核。主要审核在投资前期决策时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论证,决策阶段所确定的建设标准、建设地点以及生产规模和工艺方法是否适合我国国情,投资结构是否合理等。

(3)对项目设计质量的审计。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部费用的1%以下,但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审核工程结算,算细帐,尽管也有效,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在设计阶段进行主动控制,则会对控制投资取得更好的效果。

3.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效益评审。在合法性、真实性审计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是基建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对建设项目效益进行评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专家配合和审计人员的大量工作。一般而言,建设项目效益评审的内容包括经济效益评审、社会效益评审和环境评审三部分,而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则是今后工作的侧重点。

4.走基建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的道路。1997年,国家审计署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审计与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有机结合的通知》。将基建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而且能够深化基建审计内容,强化对投资预算的约束。因此,要把探索和规范两项审计的结合方式、重点和内容,作为深化基建投资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5.注重审计对基建项目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的服务职能。要加强建设项目审计结果的综合分析,督促项目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开展投资活动,使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对某个项目的审核,而是审核了项目管理工作,从而使管理部门能够完善内控制度,强化投资管理。同时,应本着“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的精神,通过审计,向决策部门反映情况,为有效地监督和调控重点项目、重点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提供可靠信息,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目的。

(刘丽霞 大庆油田供水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