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设计】《认识角》【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2022-08-3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认 识 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4—66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

“角”是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但他们对角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对学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角这是第一次。本课设计时根据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教学中注重通过直观,帮助学生逐步从实物和平面图形中抽象出数学上的“角”,并在一系列操作活动中感知和认识角的特征,建立角的完整表象。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探究,学习新知——联系生活,总结全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1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剪刀、折扇、钟面、红领巾、墨水瓶包装盒、硬币

学具准备:

三角板、小棒、吸管、圆片、长方形纸片、硬纸条、图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课前老师想通过几个问题来了解咱们二×班小朋友聪不聪明,厉不厉害,行不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过许多物体的面,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数学书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墨水瓶包装盒盖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一元硬币的面呢? 红领巾的面呢? 你能用桌上的三根小棒迅速摆成一个三角形吗?(生摆)真快,下面用你最快的速度任意拿走

2

其中一根小棒,你知道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吗?(预设:二角形、二边形)老师告诉小朋友们,这是咱们今天将要结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角),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角、一起认识角(完善课题)。

【设计意图:用三角形中变角,目的一通过这样的游戏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的二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旧到新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联系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1.欣赏生活中的角

师:其实角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一直都在我们身边。瞧(欣赏生活中的角)

2.摸角

师:想不到吧!你们更想不到的是老师每天都用的三角板上也有角。看(示范指出三角尺上的一个角:先从一个顶点起沿着两条边移动手指,再在两条边之间用手画弧线),这就是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还有这(指出另外两个角)

师:想像老师这样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吗?(生指)

你们摸这儿时(顶点位置)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刺刺的)摸这儿(边)又有什么感觉?(直直的、平平的、滑滑的)

3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从触觉中感知角构造,进行自主探索知识,明白角的顶点是尖尖的,角的边是直直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1.初步认识角

师:尖尖的、直直的,小朋友们表达的真好!

如果不给你摸只给你看,你能找出藏在物体身上的角吗?

(出示情境图,生指)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三角形纸片、钟面和剪刀这三个物体面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子想看看吗?

师: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几个图形都是角。(课件隐去物体,从物体中抽象出角)

【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并初步感知角的特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画角

师:漂亮吗?想不想把它画下来?

4

(师示范画角:先画一个尖尖的点,然后从这个点出发,先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个点出发画另一条直直的线。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画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小朋友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空画一个角。

爸爸妈妈给我们每个人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数学家爷爷同样也给角的各个部分起了好听的名字,想听听吗?

指出:这个尖尖的、刺刺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领读】

师:你能说出这几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生说师板书)再说说你用三角形变的那个角各部分的名称。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们这个发现太有价值了,快,再一起说一说,老师把它记下来

总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师板书)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辨角

师:课前老师也用三角形变了一个角,看看我变的成不成功?(不成功)为什么?怎么办?

5

师:看来小朋友们已经跟角成为好朋友了,这不,老师请来了一些角宝宝跟你们一起上课,可它们都是角王国的成员吗?(“想想做做”1)

学生用手势辨别,不是的说明理由,是的指出顶点和边。

2.找角

师:咦,老师请了好多角宝宝呢!还有的角宝宝躲哪里去了?快,咱们一起把它们从我们身边找出来。看,老师在黑板上找到一个(师指)你找到了吗?(生找,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角的顶点、边)

师:看来咱们身边藏了很多很多的角,不过老师更好奇的是你能把它们找出来那能不能把它们数出来呢?行,拿出课前老师发的作业纸,请你数一数每个图形中各藏了几个角?

集体讲评,讲评时展示学生作业。

【设计意图:从辨角-找角-数角,这一系列环节中我给学生创造了广泛而又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相互的交流中巩固对角的认识,完善对角特征的理解。】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做角

师:咱们二×班的小朋友真厉害,短短的时间里学会了摸角、画角、辨角、找角、数角,不过能再学会做角就更棒了,想做吗?行,老师课前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圆

6

片、长方形纸片、吸管、硬纸条和图钉,待会请同桌的小朋友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折出或搭出一个或几个角。听明白了吗?友情提醒,用两根硬纸条搭角是需要用图钉固定的,考虑到小朋友们的安全,老师已经事先在硬纸条上戳好了洞,你们可以直接把图钉戳进去。

学生动手操作,选择不同材料做成的角进行展示

2.感知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老师发现好多小朋友都选择用硬纸条做成了角,举起来给老师看看。下面我们就用最受欢迎的硬纸条角来做游戏、变魔术好不好?不过在变魔术之前请你们把桌上其它的所有物品都放到小篮子里面去。(生摆)待会儿老师会让你们变两次魔术,第一次由左边小朋友变,第二次有右边小朋友变,不过在活动中不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老师将剥夺他的权利,把机会全让给同桌的另一个小朋友,听明白了吗?

师:先请左边同学像老师这样拿好角,听口令:变魔术变魔术,请把角变大。(生动)

采访一下,你们是怎么把角变大的?

(预设)生:我把两条边拉开

师:明白了,把两条边拉开,让两条边张开的大一些,角就变大了,是这样的吗?

师:右边小朋友拿角,听口令:变魔术变魔术,请把角变小。(生动)

继续采访,你是怎么把角变小的?

7

(预设)生:我把两条边合起来

师:把两条边合起来,让两条边张开的小一些,角就变小了,对吧?

好了,孩子们,我们把硬纸条角也放到篮子里去。(生摆)

师:看前面,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可见。看,这是?(扇子、剪刀)如果我们把扇子、剪刀的两边看作角的两边,当扇子、剪刀打开的时候角

会怎样呢?当扇子、剪刀合拢的时候角又会怎样?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怎么看出来的?(介绍数格子法、重叠法)

师:那你们能比较出黑板上这两个角的大小吗?(生判断后用阴影涂出大角)

3.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刚刚有小朋友在下面跟我抗议,“老师,你这个角的边画的太长了,不好看”,行,那老师现在就把它变短一些,在我把角的两条边变短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并思考:角的大小变了吗?

预设:变了;没变

师:你看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8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小结: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爱动爱玩是低年级孩子的一大特点。在这一环节中,先做角再用活动角变魔术,目的是迎合孩子们的心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在这一具体操作中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认识动态中的角,并在这个动态变化中直观体会、理解、认识角有大小,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联系生活,总结全课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图形王国里的哪个新朋友?(角)如果你是角,你打算如何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如果你是角,你打算如何介绍自己?”通过这样极富儿童味的话语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在概括表达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深化角的认识。】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