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效提问能力 赵英 (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浙江台州317000) 摘要: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学生提出问题的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讲究系列化训练,使他们逐步熟 悉提问的方法,会用“提问四步法”进行自问自答。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理问 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提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课堂提问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学习能力;提问能力;问题意识;“提问四步法”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OX(2010)06—0004—03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 也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例如,《数学课程 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学习主体积极 标准》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 思维和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思维的动力, 生质疑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让学生会 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学 提问题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培养 生如果有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 4、学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 烈的内驱力,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 践,谈谈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而我们当前的教学中,许多学 的几点策略。 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 缺乏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 学习的内驱力。问是学习的动力,问是学习的起点, 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 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 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 研究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 高。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的提问能力 二、以“提问四步法”训练学生学会提问 其实是一种心理素质、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及语言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自 技能的综合反映。有位学者曾经指出:“美国的课堂 身的发展规律。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讲究系 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 列化训练,首先要使学生逐步熟悉提问的流程,会用 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后者 流程进行自问自答。我能提出问题吗?我能从不同的 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 角度提问吗?我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我能把问题 就越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小。这也 表述完整明白吗?只有遵循这样的四步提问流程和 许就是中国学生普遍缺少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 四步自问,才能有规律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素。”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各科“课程标准”都有关于 1.提出问题。 提问能力培养的明确的要求。例如,数学“课程标准” 当学生还不会提问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 就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 去阅读、观察、分析、比较,由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 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务,引导学生产生并提出问题。但在很多时候,许多 发展应用意识。”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都觉得没有问题可问,其实,这主要是他们不知 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 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 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 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培养 —∞‘_^ 堑Educatio na P I racti ce a nd Research 学生提问能力非常关键的一环。 (1)对教材的课题、标题进行提问。教材中的节 题、标题等,往往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对此,可 以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 样”。例如: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让学生想一想 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会根据这个课题 去思考和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不难提出以下 涉及面越广,说明学生思维越活跃。日积月累,必然 能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的教学实践展示 了这样的轨迹:尽管学生对身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 奇心,但最初,他们思维板滞保守,不会多维度思考, 不习惯多角度提问,因此提出的问题肤浅单一;而通 过一个阶段创设情境、头脑风暴、进行竞赛等有针对 性的训练,学生提问的角度明显增多。 3.提有价值的问题。 几个问题:“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那几条边的长”、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要知 道那些条件”等,可能还会提到“如果靠墙围栅栏,它 的周长怎样计算”的问题,此问题不仅围绕课题,而 且涉及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会提问题了,但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就 是我们本课所需要的或者与我们的教学有关的问 题。很多时候他们根据情境提出的问题只是自己好 奇心所驱使的想法而已,而和我们的课完全搭不上 (2)在多情景、多环节中提出问题。在对照比较 中去寻找问题,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处发现问题,进行 边。因而我们就要在会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引导,使 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认识“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 值的问题”,逐步训练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 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认为我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比较有价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判断 和交流,逐步形成群体对有价值的问题的共识。在此 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提出尚未解决的有价值的问 假设性和想象性提问。例如,学生在学过整数加减法 后再学小数加减法,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新学内容 是小数加减法,它能不能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来计算呢?结果会怎样?怎样算出正确的结果?就 这样,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了认知 上的矛盾,提出了数学问题。 (3)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要求学生认真学习 和掌握书本知识,另一方面应要求学生跳出教材框 框的约束,敢于对教材的观点、原理以及不成问题的 题,并理清其中哪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哪些解决起 来还有困难,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这样,学生就能够 根据学习主题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尤其在新一轮的 小学新教材里,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每节课都创设了丰富的故事情境,具有很强的吸引 力。小学生虽然进入了情境却只停留在故事表面,没 有进入学习氛围。你让他提问题,他只能漫无边际地 乱提问题,以致过了半节课,还没有进入正题。因此, 在教学中,当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时,教师要防止学生 只在情境中留连忘返,或在问题外围徘徊,而要设法 尽快引导学生步人正轨,切人中心。 问题大胆怀疑,提出异议。一般说,教师的认识水平 应该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同样,课 文作者大多是已有定论的写作大家,但受历史的局 限或其它原因,其作品绝不能说就完美得无可挑剔。 从某种意义上看,作品永远是“半成品”。例如,小学 语文教材中的《蔡伦造纸的故事》这个标题就不准 确。我国造纸术的发明是在西汉时期,而蔡伦却是东 汉时期的人。他是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改进民间造纸 例如,一位数学教师在人教版一年级(下)进行 “比多比少应用题”教学。 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探索,制造出了 以树皮、破布、废鱼网为原料,适于书写、价格便宜、 又轻又白的纸张,从而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和推广。 师:萝卜丰收了,兔哥哥和兔妹妹去拔萝卜。兔 哥哥拔了25个,兔妹妹拔了l9个。(师贴出动物卡, 并在相应位置写出数字) 因此,这个标题应该为《蔡伦改造纸的故事》。教学 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和课文作者,敢于提 出异议。 2.从不同角度提问。 师:看了这个情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为什么兔哥哥拔得多?兔妹妹拔得少? 鼓励学生提问,应引导他们尽量多角度提探究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2:我知道,因为兔哥哥的力气大,兔妹妹的 力气小。 生3:它们怎么把萝卜运回家? 性的问题,尤其是在起始年级、起始课,要给学生一 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把思维发散开来。学生所提问 题也许贴近教学预设,也许天马行空、异想天开,教 师应认识到孩子们所提每个问题蕴含的价值。问题 生4:兔哥哥和兔妹妹都来拔萝卜了,为什么它 们的爸爸妈妈没来? —∞铺 Edu catio na P I ractice and R esea rch ' ̄ 提问题的质量,端正对学生所提问题的态度。学生提 不知不觉中,十分钟已经过去了。最后,在老师 的再三启发、引导下,终于有位学生说道:“兔哥哥和 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无价值的,或是与本节课无关 的,甚至是“不合理”的。而无论如何,教师首先都要 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本着“先鼓励学生敢提问 题,后培养学生会提问题,再激励学生敢从不同的角 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其他学生受到了这位 学生的启发。 生1: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几个萝卜? 度提出问题”的原则,先予以肯定,逐步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形成“只要 面对问题情景,就想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自觉 意识。一旦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多角度提问题了,其 学习就能够深入,甚至已经进入深层次学习了。 3.理问要讲究方法。 生2: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几个萝l-? 生3:兔哥哥和兔妹妹相差几个萝I-? 在上述案例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兔哥哥拔得 多,兔妹妹拔得少”时,教师不能引导学生解答此偏 离教学目标的问题,而应就此启发学生:你能找到其 中的数学问题吗?从而,将教学引导到课堂正轨来。 4.把问题表述明白。 理问的首要方法是及时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 其次是多表扬、多引导,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教师要 将这些评价布施于日常教学,运用于所有讨论、探究 教学环节。不仅要对那些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及时 在学生的提问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恰当地进行引导和训练,使学生懂得怎样把“提问” 表述明白。重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引导。 给予表扬和鼓励,更要对那些缺乏提问意识、能力的 学生给予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对任何一个哪怕是低 级幼稚的问题也要表扬他们提出问题的勇气,从他 (1)困难或不懂的地方是哪儿、是什么?哪项任 务不能完成?教材中的哪些内容不能理解? (2)用自己的合适的话把心中想要提的问题表 述清楚。对典型的问题要集中进行指导和训练,个别 的问题,教师要通过“询问”,让学生表述清楚。 (3)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翻译”。当学生对所 们所提出的问题中找出闪光点,让他们也能通过提 问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中还可开展提问比赛,看 哪个小组或个人提的问题多且质量高。为了激发鼓 励学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可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 提出的问题表述不明确、不清晰时,教师对学生的提 和导向作用,把学生提出问题的心理体验和提出问 题的思考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改革单一书面 考试的评价方法,重视形成性评价,直至把提出问题 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 问给予“翻译”,或启发小组其他学生“翻译”学习伙 伴“没有表述明白的问题”,共同将问题表述明白。 三、掌握理问的策略 理问是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及表现给予明确、 有效的评判,其实质是教育信息的反馈。教师理问的 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提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 接影响,是课堂提问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1理问要耐心、诚心、细心。 总之,课堂是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主要场所。因 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 特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逐渐培养学生自己 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的能力,也提高学生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以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 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在理问中当好这“平等中的 首席”新角色,学会做到“耐心、诚心、细心”这三点。 (1)学会倾听。教师“倾听”要耐心,要倾听学生 的“真情告白”,倾听学生的智慧之言。 (2)学会欣赏。教师“欣赏”要诚心,要欣赏学生 的灵机一动,欣赏学生的“童言无忌”。 (3)学会点拨。教师“点拨”要细心,要点拨学生 [1]叶尧城.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1. [2]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2:7. [3]周若虹,吕传汉.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评价[J].贵州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4]郭子平.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山东教 育,2003,(10). 的受阻之处,将学生的思维梳理畅通。 2.理问要认识正确,态度端正。 [5]张树平.浅谈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山西教育学院 学报,200l,(4). 教师要想有效理问,首先要能正确认识学生所 【责任铸辑韩立.I】 黪灞 Edu catio na P I ractic e an d Research 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