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材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与“观察物体”之后进行的,它是对这两个单元知识的回顾与总结。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生1:我和家人到倘甸玩,发现钓鱼、游泳的特别多,非常热闹。
生2:我们全家出去旅游,一路上我都感到节日的气氛,我想说:祖国妈妈,您的生日真美丽!
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评析由学生感兴趣的事说起,引入“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的话题。学生争相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表现欲望非常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节日广场上空飘着气球,各种鲜花张开笑脸。
生2:我看到人民在载歌载舞,许多游玩的小朋友在拍照。
生3:我还看到有些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礼。
师: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生1:空中有4把气球,每把有8个,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4个8。4×8=32或8×4=32。一共有32个气球。
师:(指正)应该说“4束气球”,不要说“4把气球”。
(评析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用错的数量词,规范数学语言。)
生2:有多少盆花?也就是求4个8,用4×8或8×4来算。
生3:不对。只能说围在外面的花有几盆。因为方框内的花与外面的花不一样多。要用乘法算,就只能说围方框的花有几盆,就是4个8,可以用乘法。还可以再问方框内花有几盆,就是求3个4,用4×3=12。不能用乘法求全部的花。
师:大家讨论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大家讨论后,进一步明确加数相同的加法才能写成乘法。
(评析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加强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在合作探索中不断发展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4:跳舞的有多少人?横看是3个6,列式6×3=18人,竖看是6个3,列式相同。
生5:我求跳舞的人是用2×9=18,我是把跳舞的人从中间分开,每边都有蓝、黄、红三种颜色的人。
生6:照相的有几人?求3个4用乘法。
生7:空中飞的小鸟有几只?求3个5,列式3×5=15。
生8:纪念碑前有多少少先队员?2个8,8×2=16。
生9:纪念碑前的鲜花有多少朵?5个6,6×5=30。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乘法问题,那请你们在课本上找到每个算式相对应的图画,把算式写在旁边。
(评析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观察仔细,主动积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节日场景,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生:叔叔您的血不会白流,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评析 教师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师: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生:第一幅图是从正面,第二幅是从侧面,第三幅是从上面看到的。
(三)实践与应用
师: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生1:每辆出租车有4个轮子,6辆出租车有几个轮子?4×6=24(个)或6×4=24(个)。
生2:我的舅舅10月2日结婚,请了25桌,每桌10人,有多少来宾?可以列为10×25或25×10,结果我不会算。
师:好,今天我们就上到这儿,大家回去寻找身边的乘法问题,把它记在成长袋里,如果遇到不会计算的乘法,可暂时存进问题银行,也可以请教父母或与老师讨论。
(评析教师在此环节,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尽可能以学生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内容作为数学学习的题材,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有趣,而且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增强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案例点评〗
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重点。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发展水平及心理特点,将教材中抽象、单一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并提出数学问题(即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思维的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上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借助一定的学习材料,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同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索、发现,自我调整矫正,走向成功。
3.实践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了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通过从事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如喜欢多问、乐于尝试。
这节课,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认识、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探究现实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创新,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点评人:尹敬梅(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小学)
〖编者点评〗
学习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或者说是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的,学生参与的面不够大,学生也没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建议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图意,并想一想能提出哪些有关的乘法问题,然后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独立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独立探索的学习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