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诺贝尔》教案

2023-04-1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江苏省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    陈晚林       225501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工具,弘扬人文” 需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品味语言、咀嚼文字、体验情感。本节课旨在捕捉课文的关键句段及灵动字词,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品味,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以语言训练为基础,将“工具”落实到位,让“人文”润物无声。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呈现整体,突出重点画面。

  朗读下面两组词语,并试用这几个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劈山筑路       打通隧道       开凿矿井        艰苦劳动

  液体炸油       固体炸药       引爆装置        突出发明

  重点读第二行词语,看看这几个词语告诉我们什么?(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历程)

  [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抓词串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事情顺序,同时凸显诺贝尔发明炸药历程的重点内容。]

  二、品词析句,揣摩见画,感受科学精神。

  第一版块:扣中心词,初步感受科学情怀。

  1、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为什么说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他是怎样投入他的整个生命的?

  (自读3—9自然段。)

  2、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在科学的险峰上不断攀登。在研制炸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重重艰难和险阻,但他     

  (板书、引读、理解中心词“毫不气馁”,初步感受诺贝尔不怕困难的科学情怀)

  第二版块:析关键句,深切感触科学历程。

  1、在研制炸药的艰苦历程中,诺贝尔经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但他      (引读“毫不气馁”)。那么,诺贝尔经受了怎样的困难,忍受了怎样的痛苦?

  品析重点句一。

  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实验室成为灰烬,弟弟炸死,父亲炸伤,此时,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痛楚,眼前不禁浮现出那数不尽的往事:

  实验室有                        ,在这里有我们一家的                    ,而如今                          。

  (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练习说话,体会诺贝尔的内心痛苦)

  面对沉重的打击,诺贝尔          (引读“毫不气馁”后,学生整体读课文第6自然段,感悟诺贝尔的顽强精神)

  2、实验室的毁灭,亲人的伤亡,邻居的反对,甚至政府的禁止没有能阻止诺贝尔进行科学研究的步伐,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躲在一条船上继续研究,他又克服了哪些困难?

  品读重点句二。

  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四个年头四五十个月,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诺贝尔就在租用的船上从清晨到深夜,从春夏到秋冬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进行着科学实验。

  (学生再读重点句二)

  四年来经过了多少次失败已无法记起,但一次失败了,他    (引读“毫不气馁”),又一次失败了,他     (引读“毫不气馁”),十次失败了,他     (引读“毫不气馁”),一百次失败了,他     (引读“毫不气馁”),三百次失败了,他还是     (引读“毫不气馁”),五百次失败了,他仍然    (引读“毫不气馁”)……终于他研制成功了固体炸药。

  (学生整体读第7自然段,感悟诺贝尔的奋斗精神)

  3、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永无止境的。固体炸药的成功发明,并没有让诺贝尔停滞,他继续不断地加紧实验,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为此他又经受了怎样的困难和痛苦?

  品味重点句三。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

  又一次实验,诺贝尔点燃了导火线,炸药了,人们担心着诺贝尔的生命安危,而诺贝尔却异常高兴,为什么?

  (读重点句三,体会诺贝尔的高兴)

  此时的诺贝尔是什么样子?他的头,他的脸,他的手,他的脚会可能被炸成什么样子?

  (学生想象情境后再读重点句三,体会诺贝尔的伤痛)

  诺贝尔被炸得遍体鳞伤,然而肉体的痛苦却无法遮挡他内心的快乐,因为他成功了,他是多么的高兴。(学生整体读第8、9自然段,感悟诺贝尔的献身精神。)

  [品析文本才能将文本真正读透、读深、读广。这里,抓重点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本语言,再现形象,并进行创造性说写训练。这一过程是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在细节的想象中,在反复的诵读中,在不停的追问中走进文本内涵,走进人物内心,使诺贝尔的形象逐渐丰满灵动,精神逐渐鲜活深刻,实现工具与人文的水乳交融。]

  第三版块:读重点段,整体感悟科学精神。

  无数次的失败再爬起,无数次的泪水再擦干,诺贝尔        (再次引读“毫不气馁”),他凭借着顽强拼搏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在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再读课文第3—9自然段。

  (学生自读重点段,整体感知诺贝尔的科学精神。)

  [这一环节从中心词入手,抓关键句深入,最后回归整体,读有层次,有中心,有坡度,删枝去叶,凸现重点,一读有一得。]

  三、凸显品德,彰显人文,升华情感体验。

  1、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这就是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诺贝尔奖》,再读第一、二、十自然段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

  (学生自读这三个自然段)

  [三个自然段的再次品读,学生对诺贝尔有更深的认识。诺贝尔不断攀登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构成了他伟大人格,学生在充分感受诺贝尔科学精神后,再读无私奉献,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撼。]

  2、诺贝尔,他的名字将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为了纪念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出版社将出版《诺贝尔》一书,为了做好出版工作想请大家在扉页写一篇《诺贝尔小传》,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诺贝尔的丰功伟绩,表达出你对诺贝尔的崇敬之情。

  (学生自由练写、交流)

  [巧妙运用课后习题,既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机落实,更是学生对诺贝尔认识的升华。练写的过程是用“心”再次体味的过程,是之后的理性积淀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