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绿》教学设计

2020-06-2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梅雨潭“绿”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赏析,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写出梅雨潭“绿”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赏析,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写出梅雨潭“绿”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欣喜、愉悦的心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作者 说说特点

  结合所学,说说你所了解的朱自清及其作品的特点。

  《匆匆》、《背影》、《春》等。朱自清的散文,充满真挚充沛的情感,有着大胆丰富的想象,运用拟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所学的每一篇,情真意切,特点分明,语言优美,手法多样,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所学的《绿》是否有着同样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 理清游踪

  游记散文,一般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安排行文的思路。“移步换景”就是一边走一边看,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换,把看到的景物依次描写下来。这样写行文思路非常清楚,转承自然有序。《鼎湖山听泉》地点转换:寒翠桥—补山亭—庆云寺,时间的变化:黄昏—晚饭后—夜间。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的《阿里山纪行》、《蓝蓝的威尼斯》就是这样的文章。《写参观浏览的文章》写作指导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山边(仰望)——梅雨潭的远景;梅雨亭边(平视)——梅雨潭的环境;梅雨潭边(俯视)——梅雨潭的绿。

  三、走进文体 感受绿色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梅雨潭的绿,这些方面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所用的手法或方法是什么。

  请用这样的句式回答:作者从        方面写出了梅雨潭绿的        特点,运用了     手法或方法,如:         。

  总结:如何进行写景——从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样的手法,调动多种的感官。

  四、分析文体 理解成因

  梅雨潭的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你能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原因吗?

  五、结合背景 体会情感

  第二次到仙岩的时间是什么季节,天气如何?作者开篇便说“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你能从文中体验到作者的愉悦与喜爱之情感吗?

  朱自清第一次到仙岩是1923年的春天,为什么那时他没有惊诧于它的绿,而第二次是秋天却“惊诧”了?

  第一次到仙岩是1923年的春天,朱自清一边在十中教“国文”,一边又在十师兼教“公民”和“科学概论”。考虑到要在两个学校走动,所以朱自清选择租住在离两校都较近的大土门,但不久大士门失火,就迁到朔门四营堂巷34号。因为心情不是太好,所以第一次看到梅雨潭的绿,并没有触动他的文思。

  批评家孙绍振先生说“一切景语皆个人独特之情语”,所以,我们写作文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才能与众不同,才能出彩。

  六、总结课文  两点感受

  作家笔下任何的景,都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都附照着作者的情感。

  七、板书设计  呈现过程

  梅雨潭最低                     深度:厚积                               

  三面都是山                     广度:平铺

  一带白而发亮的水        绿     状态:皱缬  摆弄

  岩上有许多棱角                 质地:滑滑的  明亮的

  色彩:清清的一色

  追捉、摇荡、抱住、拍着、抚摩着、掬着、吻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