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一切为病人, 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 是护理组的服务宗旨, 也是每一位护士的心愿。 全体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 以优质护理服务为目 标, 认真学习业务知识, 反复操练抢救技术, 熟练和提高抢救技能, 护理质量提高, 病人满意度提升。 在县局质量考核工作中, 历年来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多次被授予“优秀窗口 科室” , 被县政府授予“巾帼示范岗” ; 护理人员获得“射阳县优秀护士” , “先进工作者” 的称号。 一年来的工作中, 护理组无违纪违反规、 无严重差错事故, 较好地完成了 院部签定的目 标责任书, 在参与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中。 获得了 医院星级护士 1 名、 一级窗口 服务明星 5 名, 各方面评分名列前茅。 经科室讨论, 特申报先进窗口 科室. 勤劳务实, 敬业爱岗, 无私奉献的精神, 是她们用真心、 热血和爱心为患者服务, 用真诚、勤劳和奉献回报社会, 在平凡的岗位上, 谱写了 一曲可歌可泣的篇章, 她们首先从抓服务入手, 以优质的服务感动人, 以优质的服务留住人。 她们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文明规范用语, 开展微笑服务, 护士与护士之间, 护士与病人之间见面先问好,您好? 这简单而朴实的两个字, 一丝甜甜的微笑顿时把大家拉在了 一起, 使患者得到了 极大的安慰, 使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 使他们感到这里的医护人员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他们在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 针对每个病人的病情、 身体状况、 思想状况向他们讲解治疗方法、 护理事项、 心理护理、 饮食方法、 医保知识、 出入院结算办法、 出院指导等事项, 让他们了 解自己的病情, 积极配合治疗。 为了 使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识, 她们收集整理了 30 篇 50 多万字的健康教育学习资料, 并打印装订成册, 供大家学习。 一些老病号深有感触地说; 我得了 几十年的病, 真还不知道治病养病还有那么多的学问呢!
为了 广泛征求患者的意见了 解患者的心声, 她们每月 召开一次病人座谈会, 虚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 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并且印发护士满意度
调查表, 对群众满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 对群众反映较强的护士及时地给予批评。 激励了 先进, 鞭策了 后进。 经过群众测评全科护士满意率每次都在 95%以上。 内科护理班有十名女护士组成, 年龄最大的两名护士马上就要退休, 身体又不好, 还有一位刚刚分配来的学生, 暂时还不能独立工作, 科里病号多, 出入院率高, 确实让人忙得不可开交, 可她们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 脚踏实地,无怨无悔。 科里人手紧缺, 护士长经常放弃自 己的休息时间顶班加班。 老护士李其秀患有高血压, 一般低压都超过 100, 高压都超过 200, 曾经有了 , 当她看到科里人手紧, 班次排不开, 她就和年轻一样三班倒, 从来不向领导提条件, 要照顾。 护士杨新燕家住在石河子, 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孩子, 她又要往返 15 公里上下班, 又想给孩子喂奶, 真是让她为难, 可她忍痛割爱, 把孩子留在家中, 没有请过一天假, 没有缺过一天勤。
每次回到家中, 看到饿得嗷嗷大叫的孩子, 她的心像刀割一样难受。 内科护理班就是这样一个精诚团结、 务实求是、 无私奉献的战斗集体。 走进内科, 我们不仅看到的是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场面, 在病房, 到处都洋溢着一种和谐友爱、 温暖欢乐的气息。 医护人员坚持以人为本, 与人为善, 平等待患, 热情服务。 她们面带微笑, 说话温和, 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使患者在病房感受到家的温暖。 20 连孤寡老人潘忠元患脑梗塞住进内科, 他无儿无女, 自己又没有钱, 连队也没有派人来照顾,吃了 上顿没下顿, 连肚子都吃不饱, 还治什么病呢?
这个科的护士看在眼里, 痛在心上。 护士张荷云家住石河子, 每天中午都是从家带饭来吃, 当她看到潘忠元没吃饭就把自己的火腿肠分给他吃, 宁可自己饿一点。 护士庄春红还买来牛奶送给病人。 护士长祁春霞还在自己家中烧上米汤, 炒上肉菜给病人送到床前, 她们给他打洗脸水、 洗脚水, 为他翻身按摩、 端屎端尿、 给他洗衣服, 在内科护士的精心照理下,
潘中元的病情很快恢复。 清洁工小罗家境几次晕倒在岗位上, 可她每次都是吃了 , 当她看到科里人手紧, 班次排不开, 她就和年轻一样三班倒, 从来不向领导提条件, 要照顾。 护士杨新燕家住在石河子, 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孩子, 她又要往返 15 公里上下班, 又想给孩子喂奶, 真是让她为难, 可她忍痛割爱, 把孩子留在家中, 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缺过一天勤。 每次回到家中, 看到饿得嗷嗷大叫的孩子, 她的心像刀割(来自: . )一样难受。 内科护理班就是这样一个精诚团结、 务实求是、 无私奉献的战斗集体。
走进内科, 我们不仅看到的是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场面, 在病房, 到处都洋溢着一种和谐友爱、 温暖欢乐的气息。 医护人员坚持以人为本, 与人为善, 平等待患, 热情服务。 她们面带微笑, 说话温和, 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使患者在病房感受到家的温暖。 20 连孤寡老人潘忠元患脑梗塞住进内科, 他无儿无女, 自己又没有钱, 连队也没有派人来照顾, 吃了 上顿没下顿, 连肚子都吃不饱, 还治什么病呢?
这个科的护士看在眼里, 痛在心上。 护士张荷云家住石河子, 每天中午都是从家带饭来吃, 当她看到潘忠元没吃饭就把自己的火腿肠分给他吃, 宁可自己饿一点。 护士庄春红还买来牛奶送给病人。 护士长祁春霞还在自己家中烧上米汤, 炒上肉菜给病人送到床前, 她们给他打洗脸水、 洗脚水, 为他翻身按摩、 端屎端尿、 给他洗衣服, 在内科护士的精心照理下, 潘中元的病情很快恢复。 清洁工小罗家境贫寒, 却偏偏不慎被开水烫伤, 这个科的医护人员主动给她捐献 200 多块钱, 还给她送去了 鸡蛋。 患者康修患脑梗塞、 半身不遂, 每次来住院都是护士用轮椅把他推上推下检查病情。 内科医护人员的热情服务受到了 大家的赞扬, 他们先后收到各地单位和个人送来的锦旗 10 多面, 感谢信 8封。 在这个科经常看到有些热心患者为了 答谢医护人员的照顾, 买来水果、 西瓜、 糖等食品表示慰问, 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 。
团中离休教师潘春荣在给内科的感谢信中说; “我在您们内科住院的这几天, 身边的事情
尤其使我感动, 您们很有敬业精神,----您们技术非常娴熟, 服务态度好, 热心为病人的事, 在你们内科随处可见。 我感到这所医院是亲切的, 温暖的, 我的心情是畅快的。 谢谢你们为民造福, 救死扶伤。 ”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最易患的倂发症, 一旦得了 褥疮很难治愈, 病人还要遭受很多痛苦, 目 前, 还没有快速有效治疗褥疮的办法。 只能依靠勤翻身, 勤按摩, 使它自己恢复。 为了 解除病人的痛苦, 她们翻阅大量医学资料, 收集民间偏方, 后来在张仲景创立的“苦酒汤” 和中医用鸡蛋内皮治疗溃疡不敛方法中得到启示, 创立了 鸡蛋内皮治疗褥疮法。 她们把蛋清敷在褥疮患处, 然后把鸡蛋内膜与鸡蛋壳剥开, 用直径大约 4—5 公分的鸡蛋内膜帖在涂有蛋清的患处, 一天换一次, 一般一到两天就可痊愈。 她们经过十几位患者的临床应用, 的确起到了 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 溃疡面恢复快、 不易复发的效果。
篇2
在医院和护理部的关怀下, 外二科成长为一个团结、 和谐、 互帮互助、 充满朝气、 爱动脑筋、 专业素质良好、 吃苦耐劳的护理集体。 这个集体有一个共同的目 标:细心再细心的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这是一个新的团结的集体, 外二科以前是单纯的骨科。 去年 3 月 份响应医院的号召, 脑外科并入骨科, 成为拥有两个专业的科室。 脑外的并入意味着危重患者增多, 护理任务艰巨, 但是在并科时, 12 名护理人员均没有提出换科, 留下来一起奋斗。 脑外科支援了 4 名护士, 组成了 现在的护理集体。 一部分骨科护士没有接触过脑外, 一部分脑外护士没有接触过骨科, 怎么办呢? 全体护士结成对子, 夜班, 白班配对上, 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 气氛融洽。 经过一个半月 的适应期, 都可以独立上班。 每一个护士都付出了 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 这是一个富有爱心的集体。 有一名脑外术后的三无人员黎平, 神志清醒, 丧失了 行走和语言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在科室住了 1 年多了 , 护士们怕他寂寞每天都要进去问候他, 帮他倒开水, 倒小便, 拿水果给他吃, 晚上给他盖被子。 护工阿姨每天帮他洗澡,
经常帮他理发, 剃胡须, 用轮椅推出去晒太阳。 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外二科是医院的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病房。
优质护理服务到现在已经实施 3 年了 。 3 年中, 学习优质护理理论知识, 改进排班模式, 提高专科护理内涵, 生活护理到位。 积极进行基础护理的改进。 引进新材料: 一次性呼吸机管道, 人工鼻, 一次性硅胶胃管, 一次性精密引流袋。 通过新型材料改进基础护理的方法和频次。 改进胃管的固定方法, 把胶布剪成心形固定胃管, 美观实用。 应用新型敷料积极进行院外带入压疮的治疗。 这是一个学习的集体。 科内有新的病种和新开展的手术, 整理相关护理资料, 全科进行学习, 用到实处。 平时定时组织小讲课, 护理查房, 业务学习。 通过护理查房, 典型个案病例讨论等形式, 逐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在区里组织的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和理论考核中, 2 名护士取得良好的成绩。 护理部每月 组织的三基考试中, 均有考满分的。 逐步外派护士进修专科护理。 就是这样的一个集体, 在去年的市年终检查中, 取得了 较好的成绩。 每个护士经过积极的准备, 迎检当日每个护士状态良好, 表现优异, 热情,积极回答问题, 逐条配合专家的检查, 得到了 市专家的肯定。 20**年 4 月 13 日
篇3
在护理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工作在不足 40 平米的手术间里, 只身穿着绿色的洗手衣, 戴着浅蓝色的手术帽和口 罩, 微微露出额头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脚上穿着一双轻便护士鞋, 这就是手术室护士。 来过手术室的人都知道, 这里只有开始, 没有结束, 更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 无论是长时间的抢救, 亦或是接二连三的接台手术, 他们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只求争分夺秒, 认真、 细致呵护着患者, 他们不为别的,只为手术的成功、 病人的安全、 家属的笑容病人与家属的信任和期盼早已成为他们坚持的动力。 在手术室内, 他们不止一次次面对着一张张因病痛扭曲的面孔、 一处处血肉模糊的创
口 、 或是一阵阵痛苦的抽泣, 即便如此, 他们依然镇定自若、 忙而不乱的工作着。 他们知道, 无影灯下演绎的是一次又一次生与死的较量, 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全神贯注, 全心全意完成“生命相托, 健康所系” 的使命。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大家正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突然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划破了 平静: “急诊科有一个车祸伤病人,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出血性休克, 生命垂危, 现急送手术室” ! 来不及细问, 立即成立抢救小组, 兵分三路, 一组迎接病人, 一组物品准备,一组协助麻醉师。 调整手术间, 上调室温, 调配护理人员, 仪器设备到位, 麻醉机、心电监护仪、 输液泵、 中心供氧、 中心负压、 加压输血器、 清创车、 各种消毒液、 护理耗材大到仪器小到缝针一件都不能少! 5 分钟, 就那么短短的 5 分钟, 在急诊科护送下患者己来到手术室, 护士们见到的是一个浑身血肉模糊还夹带着泥土和杂物会阴部至双足皮肤完全撕脱伤, 呈休克状态, 血压测不到, 心率 160 次/分, 来不及细问,立即接过病人送进手术间, 气管插管、 颈外深静脉穿刺置管、 快速输血输液, 彻底清创止血, 皮肤修复、 膀胱尿道会师术、 动静脉吻合术等抗休克、 抗感染处理 9 个小时过去了 , 患者得到了 有效的救治, 呼吸平顺了 , 血压 70~80/30~45mmHg, 心率130~140 次/分。 患者失血量达 6000 多 ml, 总输血输液量 17350ml, 单血制品就有23 袋! 大家倒吸一口 气, 这时才感觉腿酸酸的, 双手举起来都感到困难, 主刀医生杜主任说了 句“我们都成驼背的人了 ” ! 还记得 20**年 8 月 18 日下午 5 点多钟, 护士长接到护理部主任的电话通知: “现有一批烧伤病人入住外六科, 须抽调护士和实习生到外六科支援, 同时还需要大量金霉素眼膏、 一次性床单被套、 口 罩帽子、 隔离衣” 不敢多问, 护士长立即通知护士, 联系实习生奔赴现场, 当班护士和护工也没有丝毫犹豫, 将科室所有金霉素眼药膏、 护理用物急送病房, 来回多次奔跑。 当晚 10点多钟外六区叶琪毅主任来通知说“这些都是化学药物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人, 全身肿胀严重, 生命危在旦夕, 必须立即送手术室进行皮肤切开减压和气管切开术, 否则命不可保了 ” ! 在病人和家属
哭叫声中, 我们将一个又一个伤员接进手术室, 面对一具具变异的身躯感觉无从下手, 在哪扎针? 怎么固定静脉通道? 如何保护创面? 大家当时一筹莫展, 当刺眼的无影灯亮起时, 立即唤起了 我们的瞬间无助: 静脉输液、 创面切开减张, 敷料包扎、 气管切开护理, 计算输液量和尿量手术一台接一台地做, 大家忘了 时间, 忘了 劳累即便步步艰难, 他们一同迎难而上。 一刀一钳、 一针一线是他们不变的操作工具, 四方手术间、 三尺手术台是他们固定的工作空间, 但他们的工作时间没有限制——2 个小时, 5 个小时, 甚至 10 个小时。
的确, 每一台手术成功依赖于医生精堪技术, 但也离不开我们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 我们坚信手术室护士的价值——严谨的护理过程往往能让整个手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过去 10 年里, 随着手术环境变迁, 我院各大外科也茁壮成长, 仪器设备不断更新、 护理工作量大幅增涨,手术床由原来的 3 张增加到现在的 14 张, 手术量由不足 1000 例/年发展至现在的9000 多例/年, 手术室护士们知道, 这些成绩有赖于全院职工的共同付出, 也有他们这一个充满活力和承载希望的手术室护理团队的努力。 工作之余他们不忘学习,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加强医、 护、 患沟通, 积极开展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活动和“创优” 护理服务确保医患沟通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严抓“三基” 与“专科技能” 培训, 在护理部支持下采取“走出去, 引进来” , “一对一” 与“情景演示” 等学习方法, 改良教学模式, 根据广东省《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 , 制订并落实培训计划和《护士职业生涯与实施手册》 。 开展了 护理业务查房和教学查房, 对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有效提高专科技能。 全科撰写论文共 20 多篇, 市级科研立项 1 项《在择期手术患者中开展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探讨》 现己验收结题。 目 前手术室有神枪手 1 名, 曾有多名护士荣获市、 区“优秀护士” “先进工作者” 以及我院的“优秀青年” 和“先进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如果说他们的成绩是瞬间的绽放, 那么, 成
功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他们的激情, 只是一时兴起, 那么, 激情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此刻只是终点, 不再出发, 这又有什么意义? 没错, 这里并不是他们的终点, 就像是那句话——“手术室只有开始, 没有结束” , 这里只是他们的重新出发起点, 手术室护士们还将带着不变的无限热情和“爱与生命同行” 的信念继续前行, 一直前进。
篇4
医院急诊部护理组“三八红旗集体” 先进事迹材料急诊部护理组是一支由 4 个科室组成的护理队伍, 共有护理人员 68 人, 平均年龄 28 岁, 开放床位 86 张, 年接诊量 5 万人次, 抢救 1. 4 万余人次, 抢救成功率在 97%以上。 实施高水准急诊抢救, 让生命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多年来, 急诊护理组与医生配合默契, 在无数次抢救中出色的完成了 任务, 确保生命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 在急诊护理组, 个个都是精兵强将。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在温情服务中展示文明岗风采。 急诊护理组以倡导文明服务为核心, 把“优质服务迎奥运, 急救绿色保畅通” 作为岗位品牌, 向人们展示了 新一代“白衣天使” 文明礼貌, 和谐友善, 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形成了 知荣辱、 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树立了 “团结、 务实、 创新、 奋进” 的行业形象。 实施科学正规管理, 使急诊护理在健康规范的轨道运行。
岗位带头人修红注重抓细节、 流程、 环节管理, 培养一专多能的急救护理人才, 把团结、 进取、 发挥专长、 重视急诊护理人员专科职业素质培养的科学管理理念引入急诊护理的全过程, 使急诊护理质量在高效能管理中不断提升。 追踪前沿领域探索创新, 以更高的追求岗位建功。 科室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素质达标活动, 先后两次在大科范围内举行了 以“天使在身边” 为主题活动的护理技能比赛, 提高了 护理质量, 积极开展“两好一满意” 、 创建“示范病房” 活动,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使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 急诊部护理组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打造了 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 特别能奉献, 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岗” 、 省“三八红旗集体” 、 “省级青年文明号” 、 青岛市“巾帼文明岗” 、 青岛大学“巾帼文明岗” 、 医院“护理质量优胜护理单元” 和“温馨病房” 等荣誉称号, 18人先后荣获省级“岗位能手” 、 省“十佳护士” 、 青岛市“优秀护士” 、 青岛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 青岛大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 、 医院“十佳护士” 、 医院“岗位技术能手” 、 医院“服务明星” 及医院“优秀护士长” 等荣誉称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