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问卷解读:90年代文学思潮演变规律探寻

2020-09-0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论掾索 福柯的“权力一话语”理论,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 论,深刻揭示知识话语和权力的共生关系。权力不是物质实 体,而是一种无往不在的关系。权力的重要载体是话语,文 学话语是“力量的场所,是意见纷争与利益变更的地方,是 正统力量与反对势力相冲撞的场合”(葛林伯雷) 。话语权 之争影响着9O年代文学复杂的演进过程,大致有四种模式: 1.意识形态话语文学化/文学话语;2.作家/评论家;3.作家/ 作家,评论家/评论家;4.各派别内部之争。文学史主要是由 作家创作和评论家评论构成,两者关系构成文学思潮的基本 家的答案都有一种侵略性,全面否认评论界以及与评论家 “同谋”的活跃于文坛的作家,是一种“弑父”行为。朱文在 《断裂》里说:“我想强调、提倡一种艺术家直觉感性的谈话 方式。那种四平八稳的、滴水不漏的、‘大师’式的言论风 格,泛滥成灾,而真相往往淹没不见。一个艺术家,一个作家 发言时为什么要像一个学者、一个评论家?这里面有着被忽 略的屈辱。”④这是一份意味深长的宣言。晚生代作家表达 自己的另类立场时,也以粗暴感性的话语对抗规范化理论化 的学院话语,这是两种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争夺。以往文 关系。9O年代之前,意识形态话语文学化/文学话语之争占 主导位置;9O年代非意识形态化后,体制力量成为背景制约 着潮向,尤其影响体制内的作家、评论家。评论界曾对文学 社团、报刊进行研究,开启了文学研究的新视域,而文学事件 也是重要的研究资源。1998年1O月朱文发起的《断裂:一 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简称《断裂》问卷)是六七十年代 出生的“晚生代”作家对评论家以及与评论界“同谋”的作家 的看法。2000年上海作协发起的百名评论家推荐90年代 最有影响作家作品的问卷(简称评论家问卷)是评论界对各 类作家的看法。两份问卷相隔一年多,某种程度上形成“镜 像”文本,折射出“权力机制”下作家和评论家“看”和“被 看”的复杂关系。笔者试图通过解读这两个文学事件来探 讨文学思潮生成变化的特点。 一坛只有评论家才有评论权,话语权向评论家倾斜,二者没有 对等关系,作家某种程度“失语”,成为缺席的“他者”。他们 想对这种情形质疑反抗,这是《断裂》问卷的深层意蕴。在 他们看来,理性话语也成为了工具理性的同谋者,理性话语 压制感性话语,充当权力机制的同谋机器。韩东在<备忘: 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中说:“我们特别反对某种流 行的知识分子的哲学语言”,“一种特殊的工具性语言竟被 作为目的来追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可是,与之对抗的感 性话语却不是诗性话语,而是粗俗的市井话语,他们到大众 文化的无厘头里寻找力量。二者间不再是感性和理性的对 决,没有战士的时代,所有的人都进入无物之阵,自身也成为 无物之物。 现象B表明晚生代作家对集体式虚幻权威全盘否认,但 对具体权威如《收获》等权威刊物的态度却相对温和,可见 他们在权力之争中处于劣势,也采取了有所保留的生存策 略。在中国现有的评论和创作机制的隐性规范下,作家的写 作自由是哈姆雷特的演出,内在权力机制成为演出中不时出 现的幽灵。 文学思潮演变的内在机制: 对峙、同谋、疏离 1.关于朱文发起《断裂》问卷的内部分析: 现象A:在作家的答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不。他 们以口语的表达方式,激烈地否定现有的文坛秩序。100% 2.关于上海作协发起的百名评论家推荐9O年代最有影 响的作家作品的问卷的分析: (前十名) 王安忆 (前十名) 《长恨歌》 的作家认为当代评论家没有权力和足够才智对作家写作进 行指导;100%的作家认为活跃于当代文坛的作家没有人给 与他(她)的写作以一种根本之指引,不应把陈寅恪、王小波 等当做偶像。 余 华 《白鹿原》 《马桥词典》 《许三观卖血记》 《九月寓言》 《心灵吏》 《文化苦旅》 《活着》 《我与地坛》 《务虚笔记》 陈忠实 韩少功 史铁生 现象B:56%的作家对《读书》持否定批评态度;29%的 作家未做评价;15%的作家持肯定态度。52%的作家对《收 获》持否定、批评态度;加%的作家未做评价;8%的作家持肯 定态度。② 贾平凹 张 蝻 张承志 莫 言 奈秋雨 分析:从现象A可以看出,《断裂》问卷设计的问题和作 当代文坛2006年第6期 2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论提索 现象A:前十名获奖者中知青作家居多,没有老一代作 却是由于“代”的区别造成。语言并不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永 恒乌托邦,它是“特定的人的具体话语实践。在这里,作为 语言支配力的权力从来不超然物外或始终如一,而总是历史 的具体的。因为,权力不是别的,正是历史本身。” 历史是 关系物,“代”的形成以及“代”之间的分歧,正展现了先锋话 语受历史语境形成的权力的支配同时又试图抵制这一权力 家或晚生代作家。获奖作品大多是现实主义作品,少数先锋 作品被认可。 现象B:前十名中只有一个女性作家王安忆。 现象C:莫言、贾平凹虽名列前十名,但他们的作品没有 进入前十名。 现象D:十部作品中,《长恨歌》的作者王安忆是上海作 家,其余九部作品中除《白鹿原》《心灵史》外,全都发表在上 海的杂志上。 现象E:小说一枝独秀,前十名中有八部是小说,没有诗 歌入选。 的过程。“代”未必有明显的界碑,也不能容纳绝对的差距, 但不可否认,“代”是一个巨大的鸿沟。文学界对于六七十 年代出生的作家命名潜藏着耐人寻味的内涵。和“知青”等 以历史事件为基础的“空间命名”有很大的不同,“晚生代”、 “新生代”、“七十年代”、“七零后”这些所谓的“晚”、“新”、 分析:现象A说明知青作家获奖多,现实主义作品占主 流,个别先锋作品获奖。“百名评论家”中的大多数(30岁以 下的评论家仅两名)和知青作家同处一代,使批评依然秉承 80年代的标准,问卷发起者之一的徐俊西也承认:…知青作 家’得益的是两个年代(80年代和9o年代)积累起来的文学 声誉,这自然比晚他们一辈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们更具‘名 人效应’和更有‘信任度’——更不用说在这次参评的评论 家队伍中按年龄分段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知音也一定更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推荐名单上缺少了青年作家的身影自 是一种有煞风景的遗憾。” 因此“在这样的评比中似乎也存 “后”,都是“时间命名”,只有时间的烙印。他们是没有纪念 碑的一代,个体的生命中没有深刻的集体印记,没有值得纪 念的“历史事件”,只有破碎的“私人体验”。他们被抛出了 大历史的洪流,只能以共同出生和生长的时间存在命名自 己,试图雕塑自己没有塑像的历史,但在所有的喧嚣的背后 却指向本真意义的沉默。他们在延续的历史中断裂,在曾有 的英雄历史中断裂。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确是“断裂” 的一代。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权力分配最受“代”的制约。年龄: 老/中/青,形成三代,分别处于习惯标准的三个位置:传 在着一定的不公平” 。现象B表明女性写作虽然已开拓一 片天空,但男权中心的批评依旧左右女性文学,“假如让一 个女性为主的群体来推荐的话,结果大概会完全不同。” 现 象C说明作家贾平凹、莫言虽然被认同,但他们有争议的作 品被剔除,体制力量有其隐性的规则。现象D表明文化地 正宗/先锋。晚生代没引起广泛的注意,老一代作家创作滞 后于前进的理论界。晚生代作家和评论家主体处于对峙状 态,知青作家与之处于同谋状态,老一代作家与之处于疏离 状态。除此之外,权力分配在意识形态隐性规范下,还受到 某些文学事件的具体的运作和策划方式的影响,同时还受性 别、受众、地域这些重要因素制约。 方保护主义根深蒂固,甚至成了集体无意识 现象E说明小 说在各类文体中占优势,这和小说受众多因而评论家更关注 有关,以前知识分子话语带动引导大众话语,如今大众喜好 对文学评论倾向有强烈的冲击,80年代诗人纷纷转型写小 说,市场成为文学场生成的十分重要的规定力量。 3.下面表格中的平行对比是对上面现象比较的归纳 二“驯子”与“审父”的交替过程 文学思潮是以空间状态出现的时间概念,处于时间承传 的代际关系对文学思潮变更有重要的影响。文学思潮一般 以这样的规律演进:第一阶段(对峙期):作家创作,评论家 评论,形成既定的文学秩序,一批新生作家以“逆子”形象出 现于文坛,叛逆中企图“审父”,得到敏锐的评论家的支持, 《断裂》问卷 时间 1998年l0月 评论家问卷 2000拄 发起者 60年代出生作家 身份 上海作协,事业单位 遭到多数评论家的反对。由于写作者传递的个人经验有违 长者的既定期待,被认为是另类,遭贬抑封杀,即“驯子”,所 以他们互相对峙。如当年知青作家曾普遍遭质疑;朦胧诗 “新的美学原则”也曾不被接受。第二阶段(同谋期):“逆 子”逐渐被接受。由于评论界调整视野,接纳新思维新方 法,也可能有些作家“成熟”后调整规范自己迎合评论界。 问卷 活跃于90年代的晚生 全国百名评论家,两人 对象 代作家,多数处于体 30岁以下⑧,多数处于 制外 性质 作家看评论家 . 体制内 评论家看作家 晚生代作家否定传统、 前十名多为知青作家, 结果 当代评论家、作家,反 没有老作家,也没有晚 叛文坛秩序 生代作家 这时“逆子”成长为传宗接代的“长子”,代表父亲的权威,来 审判新一轮的“弑父”行为。如知青作家在90年代成为主 力,其作品成为范式;朦胧诗在80年代后被推崇,它的美学 反响 一些年轻作家评论家 有些学院评论家支持, 准则被广泛接受后,又成为审视“后新诗潮”的标准。第三 阶段(疏离期):随着创作界、理论界进一步推进,原来同谋 的创作与当下文坛疏离,如朦胧诗的准则也抵挡不住层出不 穷的诗歌潮流,呈现和理论界的疏离状态,知青作家也终将 走向沉寂的历史..当然,如果这些作家吸收先锋者的资源, … 支持,多数评论家反对 一些年轻批评家质疑 分析:从表格对比中可知,晚生代作家跟评论家主体的 年龄、阅历、知识背景、审美趣味不同,成为对峙的双方。这 种对立矛盾,看似是对“体制”、“秩序”的态度不同,本质上 ,)7当代文坛2006年第6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论稼索 不断创新,实现创作转型,也可成为不为潮流所抛弃的作家, 比如王安忆。同时,在世界大格局下广袤的思想潮流中,一 些潮流释放了能量,但是在潮流生成的背后也有一些被压抑 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有壁垒化的危险。布尔迪厄 认为在文化场内,“不同人由于各自拥有不同文化资本,因 此他们在文化场内处于不同的位置。有的人要维护现存的 位置关系,而新来者或分化出来的人则要求改变现有格局, 以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 ‘断裂”作家以“代”命名可能是 策略性行为,是对“代”所形成的权力话语围攻的突围,但集 的能量;有很多文学名家引领短暂的潮流,并没有滚出多少 珍珠;很多的大师在当下的潮流中沉默而被后世所挖掘。同 理,在现当代中国如此短暂的历史里,潮流的流程也是一个 复杂而背反的过程。 文学思潮出现从线性的时间交替到立体的空间分布的 变化。80年代出现过多次集中的论争,总的来说,评论界一 般总是将目光聚焦于某一类文学现象,接着关注另一类,思 潮总体上按线性的时间依次更替。90年代情况发生了较大 的变化。一方面言论空间扩大,对话语权和文化资本争夺也 更激烈,无论创作还是评论都呈无聚焦状态,多元时代的文 学思潮不再是单一的线性交替,而常在同一空间并存,呈立 体分布状态。另一方面,1985年左右评论界大规模引进西 学,运用新的批评理论,一些精英评论向纵深发展;90年代 继承和深化了这一成果,局部出现评论界引导创作的局面,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思潮里作家超越引领评论家的 状态。但评论界在各种话语权之争中又制造大量的言论泡 团化使他们突围的同时又制造了新的围城。真正的断裂可 能只有以个人言说为基础的对话才可抵达。虽然任何话语 都在进行选择和表达意向,承载权力,但在个人为基础的空 间里,权力有所消解,某种程度上可能出现相对平等的对话 空间。 批评和创作,在文坛形成权力对峙或同谋的两极。其 实,创作和批评都是一种言说,一种写作,不过思维方法不 同,不应存在谁附庸谁、谁管制谁的问题。作家和评论家的 使命不是文本的创造和论证。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带着批 判性的过客,虽面临虚妄却从不绝望。作为“真的知识阶 级”,“他们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 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凹。是的,他 们应拷问灵魂良知,于无声处发出呐喊,于完满中看到不满, 于漂泊中固守,反抗永无尽头的黑暗。他们之间并未横亘如 此巨大的鸿沟,如果他们能共同指向头顶上的灿烂星空,那 么权力阴影也许将隐匿于诗性的星光。 注释: ①弗兰克・林特利查:《福柯的遗产:一种新历史主义?>,栽张 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 148页。 沫,使评论界出现“二律背反”极不平衡的情况。 三文学机制中需警惕的问题 福柯的权力理论同时还提出权力走向反对自身的可能, 话语既承载权力,滋生权力,也拥有颠覆反叛权力的能量。 新生代作家不满批评界的“滞后”,认为其不起指引作用,在 《断裂》问卷中对评论家猛烈抨击:“作家是野兽,评论家总 想把作家装进笼子。”(邱华栋)依附体制的批评无疑是窒息 的,新生代作家的看法提出一些值得警惕的命题,断裂意味 变革,变革意味发展。文学研究也应关注支持冲破神话的 “断裂”。“断裂”正是在质疑当下中指向未来。批评的意义 不在于瞻仰过去,而在于关怀当下,召唤未来。理想的批评 正如福柯所希冀的——它能进发出想象的火花。它不应该 是穿着红袍的君主,它应该挟着风暴和闪电。“每一种新的 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的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 旧、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田但是以 ②③朱文:《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及附录,《北京文 学》1998年第l0期,第39—4o页。 ④⑧谢有顺:《十个作品,九个问题),《南方文坛)2001年第l 期,第52页。 ⑤⑥徐俊西:《一份关于90年代文学的集体答卷>,《文汇报> 2000年9月l6日。 ⑦杨扬:《九十年代文学重估》,《文学报)2000年9月7日。 ⑨王一川:《语言鸟托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 245页。 “恶”为特征的《断裂》问卷在和体制抗衡时,却也可能有以 自我价值为绝对中心的倾向。他们一概否认中国传统资源, 仿佛是从石头里进出的孙猴子,激烈拒绝权威话语已从反面 证明身不由己被卷入其中,反抗逻各斯的同时制造新的逻各 斯;虽然逃出体制的囚笼,却常在言语嬉戏中迷失于语言的 迷宫。一些“私人化”、“躯体化”的作品,不媚体制,却媚大 众,媚市场,貌似自由潇洒,不过让权力披上狂欢化、个性化 的炫目而虚幻的外衣。 集团化加剧了话语权之争。不可否认,文学流派、社团 ⑩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选 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 233页。 ⑩周宪:《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 160页。 ⑩鲁迅:《关于知识阶级》,栽《集外集拾遗补编>,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3年版,第l87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陈林 和批评家“圈子”在标榜各自主张、形成各自不同风格和优 当代文坛2006年第6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