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让写作变得快乐起来

2024-02-1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让写作变得快乐起来

【摘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采用多种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快乐;习作能力;真实;自由表达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习作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多数学生一提到习作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半天才能完成。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让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结合工作中的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明确习作的性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包括“写话”和“习作”,这是符合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实际,又符合小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的,小学生的习作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表达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由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不拘束地写下来:中期考试结束了,学生的心中喜,这时让他们写一写心中最想说的话,他们能洋洋洒洒地写下许多;班里有同学转学了,不少同学都有些舍不得,于是,让他们将心里的话写成一封封感人肺腑的信,寄给他们亲爱的同学。学生只有写自己的自得之处,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的自在之趣。只有将他们心中所说的都写出来,才是最好的习作。

二、写实实在在的生活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习作教学的任务: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进行及时、客观的报道。如春天到了,让学生写一写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春光;当柳絮飘起来时候,孩子们会在院子里和柳絮“捉迷藏”,可让他们写一写快乐的经历;值日生值日时,将垃圾桶丢在了院子里,此情此景,让人气愤,但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素材,我让学生写成了童话《垃圾桶的自述》,让学生将心比心,写一写垃圾桶在院子里孤独无助的样子。经历过的,才是最真实的,也才是最能表达出来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为学生寻找到合适的素材,才能让学生学生观察生活。

三、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这是对习作指导的重大改进,是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中主体性的重要举措。自由表达,一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内容,写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抒发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使习作言之有物。如写写同学、老师、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一写自己生活的小屋,写一写身边的一草一木。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写写妈妈的爱,用童话的形式写写《教室中的悄悄话》,教师要为学生一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减轻学生对习作的心理压力。

四、积累丰富的素材 1、整理读书笔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专门用于积累好的词句。这个本子可以取名“采蜜本”“拾贝集”等。通过这样的积累,学生脑中的词汇就会丰富,同时还可帮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2、坚持写日记。

天天写日记,对于持久性差的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件困难的事。如果教师总是把写日记当成任务交给学生,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应采用一些花样刺激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写日记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内容,就可以成为以后作文中的素材,就不会出现“无米下锅”的现象了。

可见,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写作的特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采用多种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论?语文分册》 3、《百家作文指导》(2009年第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