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读书不为别的,是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我们,我们的心灵视力;读书不为别的,是让书里的那些美学营养,和我们的人生。A.照亮提升滋养愉悦C.滋养照亮愉悦提升B.愉悦滋养照亮提升D.提升愉悦滋养照亮共30分)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B.许多新媒体平台依托自身特点,为电影爱好者创造更多互动的机会。C.电视剧《功勋》撷取了他们人生经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来加以描绘。D.相比城镇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肩负着助力脱贫人口持续性增加收入。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值得自豪吗?B.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开始,采取“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及“滚动备份”的新发射模式,给航天员生命安全加上了“双保险”。C.把人物写好,戏才有底气。正如电影《长津湖》导演陈凯歌所言,“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就没有观众情感的寄托点。”D.阳光,柔和地洒在他们的身上,也洒在他们身后的墙上。墙上,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照片依次排开,其中就有陈冬和刘洋。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①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按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家庭教育的主体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对象是未成年人。家教一般是在家庭范围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教是由家庭家族中的长辈随时随地有针对性进行的。一个人幼年时期,头脑单纯,好像一张白纸,画下的痕迹是最深刻的;也好像一株幼苗,是容易....塑造或矫正的。所以,一个人即使到了老年,青少年时期在家庭长辈面前所接受的教育都会记忆犹新。家庭教育大都既有言传又有身教,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C.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②由家教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或规矩,就是家风。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D.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认真研究了一番。家风。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兴旺发达的家庭,他们不仅家族兴旺,而且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数百年间该家族人员173人为官无一贪渎,以其清廉家风扬名于世。历史上记载家教家风的家训、家规、家范等,大都是由家庭、家族中有影响、有第1页/5页文化、有见识、有作为、有贡献的长辈提出和形成并不断完善,或印刷于书籍,或雕刻于石木,或撰写于楹联,更多则是口耳相传。这些文字大都简练易记,因青少年时期所学,一般永志不忘,终身受益,古今皆然。③传承弘扬良好家教家风有着怎样的意义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查处一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一些贪腐分子,常常存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问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家风不正、家教败坏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他告诫:“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优良的家教家风,推动党风政风出现新变化新气象。④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受到良好家庭教育,懂得自律、节俭的道理,具有高尚情操,那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才能得到根本改变。⑤从幼年到青少年时期所受家庭教育的好坏,会影响人的一生。过去,有些家庭在家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家长不重视教育、不懂得如何教育,对孩子放任自流;家长自身行为不端,进行负面的言传身教,导致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⑥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广大青少年有理想、有志向、敢担当,国家才有希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是家教的重要主体,加强家教家风建设,施教者要先受教育。父母既要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光明日报》2022年04月15日,有删改)4.下列关于“家庭教育”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从受教育的对象看,家庭教育的主体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及其他成员。B.从空间上看,家教一般是在家庭范围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C.从时间上看,家教是从幼年开始,此时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D.从范围上看,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5.下列关于“家风的认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风是由家庭教育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或规矩。B.好的家风能让其家族扬名于世,如“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C.记载家风的文字简练易记,所以能让受教育者终身受益。D.领导干部要重视家风建设,否则,可能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6.下列关于“传承弘扬良好家教家风的意义”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有助于推动党风政风出现新变化新气象。B.有助于端正个人作风、滋养好的社会风气。C.有助于加强对青少年好的道德品质的培育。D.有助于施教者关注自己的言语、行动的规范。三、(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气氛。B.次句点出时间、地点,照应题目,以“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C.后两句诗人把矛头直指歌女,斥责她不以国事为怀,只知醉生梦死。D.本诗将对历史的咏叹和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忧国之情。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第2页/5页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宋史·周敦颐传》)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部使者荐之.B.敦颐独与之辨.C.将弃官去.D.以疾求知南康军.荐:推荐独:孤独去:离开求:请求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A.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B.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C.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D.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敦颐任分宁主簿的时候,久未决断的案件经他审查,是非立判。B.周敦颐面对执法严苛的王逵毫不畏惧,反对将未犯死罪者处以极刑。C.周敦颐在任广东转运判官期间,亲自巡视探察自己管辖的地区。D.赵抃再次担任成都知府时,奏请皇帝重用自己,可到死也没被重用。第Ⅱ卷(非选择题
四、(6分)共90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五、(26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3题。这回是在杨宅。杨先生是上海人,杨太太是天津人,杨二太太是苏州人。一位先生,南腔北调的生了不知有多少孩子。头一天上工,祥子就差点发了昏。一清早,大太太坐车上市去买菜。回来,分头送少爷小姐们上学,有上初中的,有上小学的,有上幼稚园的;学校不同,年纪不同,长相不同,可是都一样的讨厌,特别是坐在车上,至老实的也比猴子多着两手儿。把孩子们都送走,杨先生上衙门。送到衙门,赶紧回来,拉二太太上东安市场或去看亲友。回来,接学生回家吃午饭。吃完,再送走。送学生回来,祥子以为可以吃饭了,大太太扯着天津腔,叫他去挑水。杨宅的甜水有人送,洗衣裳的苦水归车夫去挑。这个工作在条件之外,祥子为对付事情,没敢争论,一声没响的给挑满了缸。放下水桶,刚要去端饭碗,二太太叫他去给买东西。二位太太在家政上的政见一致,其中的一项是不准仆人闲一会儿,另一项是不肯看仆人吃第3页/5页饭。祥子不晓得这个,只当是头一天恰巧赶上宅里这么忙,于是又没说什么,而自己掏腰包买了几个烧饼。12.文段节选自《》,作者是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2分)13.从选段中可以看出祥子具有、的特点。(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与梅并作十分春①蜡梅与梅花,并非姐妹,也不沾亲带故。蜡梅的颜色是单一的:蜡黄。蜡梅之称,也由此而来。此梅者,花梗短,带蜡质,开小花,具芳香,待雪而生,雪落花开。所谓踏雪寻梅,寻的即是蜡梅。②古诗中咏梅者众,蜡梅入诗也多与雪相连。“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这是唐代诗人张谓笔下的蜡梅。早行之人发现早梅,有意也无意,是一种缘分。“缟衣仙子换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这是宋人郑刚中笔下的蜡梅。雪落梅梢,催出几点浅黄,成了一分春意。“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梅花屋主”王冕笔下的梅,既有骨气也有芳馥。余亦喜蜡梅,许是与前人诗歌对梅的赞赏与推崇有关。③因喜梅,每年去探梅,就成了我和妻子不成文的家规。探梅之地不远,下地铁,进颐和园北宫门,左拐,走一段山路,即可到达。乐农轩,显得有些老旧,人们之所以奔它而去,是为了它门前的那几十株蜡梅树。所处环境虽然破败了一些,而那几十株蜡梅,却井然有序,年年依时而开,从不迟到。它们默默地来,然后默默地离去。素净的花瓣带着一股子与世无争的气息,留下点幽远淡雅的芬芳,绝无一点张扬和炫耀。④探梅之人,大多是白发人。他们也都默默地来,站定,凝视,嗅香,留影,摸索无叶的枝干。而后坐在草地,喝水,休息,再度凝视花瓣与蓓蕾,起身,再回头,默默离去。也有年轻人来探梅的,气氛则截然不同。他们在树下来来往往地喧嚣着,评论着蜡梅的花色与形态,以梅为背景不断地自拍或者摆拍,扮的是过客的身份而非花木的新朋或旧知。无须责怪,他们尚年轻,入世不深,不会将花木的枯荣与自己的人生联系起来想。⑤因为疫情,今年的探梅之旅只好取消。好在杭州友人分享了他拍到的杭城蜡梅。这组蜡梅照留下的绝非仅仅是花木之物象,而是有生命脉络贯穿其中,不仅生动,亦喜人。这算是遗憾中的慰藉了。⑥杭州这座古城,是天堂之外的天堂,一年四季花事不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绝非虚言。杭城的蜡梅先花后叶,把个“红花还得绿叶扶”的观念颠覆给人看。它凌寒而开,当古城万木尚在酣睡之时,惟它独独醒来,披衣来到大地,报春讯于万物。它虽据有古城享誉四方之名,却丝毫没有傲视它物的骄气,有的,只是一种骨气。花不一定都是弱不禁风的,懦弱不该是花的品性。友人所拍杭城早梅,春寒之下,无华衣,无媚态,骨朵饱满,内里不虚,透过肉质可见其坚毅的骨骼。这或许就是拍摄者所追求的。于是,杭城蜡梅,展现出另一种生命的底色。⑦与其它花木一样,蜡梅亦有魂。而它的魂,在冰雪中孕育,也在冰雪中得到丰满。宋代诗人卢梅坡就有“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慕诗成天又雷,与梅并作十分春”的句子。说来有趣,有一年的晚秋时节,我在云南迪庆的梅里雪山脚下,猛然臆测,蜡梅之魂可是从这里飞向辽阔大地的?因为这里有永恒的雪,译音里也有个梅字,难道只是巧合吗?我想,这大概就是蜡梅与雪的缘分吧:冰雪涵养了蜡梅洁白淡然的性情,也铸就了它坚毅的风骨。于是,我们在花木冰雪中发现人生的真谛。⑧蜡梅之魂降临京城,是冬去春来的盛事。不仅报刊、电视台有报道,朋友圈里也见有友人发来的蜡梅之清冽骨朵。今年,乐农轩的蜡梅,卧佛寺的蜡梅,紫竹院的蜡梅,中山公园的蜡梅,潭柘寺的蜡梅,都先后吐出了喜人的骨朵,疫情形势也大有缓解。前不久,京城下了一场大雪,踏雪寻梅只是朝夕之间的事了。(选自《人民网》2022.3,有删改)第4页/5页14.阅读第①段,说说本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腊梅的。(4分)15.阅读第②段,说说引用多位古人写蜡梅的诗句,有何用意。(6分)16.阅读第③段,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6分)17.阅读全文,说说你对第⑦段中“我们在花木冰雪中发现人生的真谛”这句话的理解。(4分)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8、19题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社会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你就会有收获。18.某校七(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3分)(1)请你说说下列店名的含义。(1分)文乐书店(某书店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事迹,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上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班会上,有人提出:“现在语文考试很少考书本上的内容,教材内容的学习还有什么必要呢?”对此你是怎样看的呢?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5分)七、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生活中,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课”中获得教益,得以成长。“课”有来自学校的,也有来自社会的、自然的……请你依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以“一堂好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不得透露真实的班级、人名等有关的信息。第5页/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