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 Q1的体二极管开始导通,使得Q1的漏源电压保持为零,为Q1的ZvS创造了条件。 当Q1的体二极管导通时,谐振电流ilr开始以正弦形式增加,此阶段Lr中的电流 大于LM的电流,两者差值流过变压器的原边,副边整流二极管D1开始导通. 变压器被输出电压籍位,Lm在此过程中恒压充电,只有Lr和cr参与谐振。 阶段2(t1 T2时,LR和lm中的电流相等,没有电流流过变压器原边副边整流D1自然零电流关段。 输出电压不在被变压器嵌位,Lm成为自由的谐振电感,参与到谐振中,与Lm和Lr Cr组成 串联谐振电路。这个周期要比前一个周期大的多,所以这段时间,原边电流 看作近似不变。 T3时刻Q1关段,Q2也是断开。进入死区。谐振电流给Q1的结电容充电,同时给Q2 的结电容放电,此时Lm中的电流大于Lr中的电流,两者差值流过变压器原边,迫使副边整流二极管D2导通。变压器再次被输出电压嵌位,励磁电流线性上升。 T4时刻谐振电流对Q2的结电容放电完毕,Q2体二极管导通,故为Q2zvs创造了条件。 体二极管导通时,谐振电流iLR开始以正弦的形式增加,此阶段Lm中的电流大于Lr的电流,两者差值流过变压器原边,D2导通。此过程,变压器被输出电压嵌位,只有Lr和CR参与谐振。 T5时刻,Q2零电压导通,此时Lr中电流正弦形势上升,依然小于Lm中的电流,差值流过变压器原边,D2导通。变压器被输出电压嵌位,只有Lr和CR参与谐振。 T6时刻,lr与Lm中的电流相等,无差值,D2零电流关断。Lm成为自由的谐振电感,参与谐振中,谐振周期要比以前谐振周期大得多。故原边电流可以看作近似不变。 T7时刻,Q1Q2均为关段状态,进入死区时间。谐振电流给Q2的结电容充电,同时给Q1的结电容放电。此时Lr中的电流大于Lm,流过变压器原边,迫使D1导通。变压器再次被输出电压嵌位,励磁电流线性上升。T8时刻,Q1结电容放电结束。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开关频率几 关管来说,开通损耗几乎为零,关断时谐振电流也比较小,通过合理的设计,关 断损耗也能降到比较小,这样便减小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对于二极管来说,减 小了反向恢复带来的损耗,同时二极管承受电压是输出电压的两倍,可以选用更 低耐压的二极管(导通压降也低),二极管的通态损耗也降低了。 Fs=F的工作原理 f=天时,各点波形如图3.4所示,这个状态称为完全谐振状态.f二式是 几 几中的电流是临界连续的.这个时候,电路各个方面的状态最佳,可以得到更 高的效率,一般在典型输入电压的时候把电路设计在这个状态. F》fs工作原理 当f>关时,LLC谐振变流器的工作区域被称为Buck区,输出电压将随着 频率的升高而降低,这个工作状态被称为欠谐振状态。图3.5为该状态下各点波 形。一个开关周期的工作过程可分为8个阶段,各工作阶段的等效电路图如图 3.6所示。 t0到t1时刻,lr中的电流大于LM中的电流差值流入变压器。Q1是导通的,副边D1导通Lm被输出电压嵌位,cr和lr谐振,lm励磁电流线性增加.谐振电流ilr增长速度大于ilm。 T1时刻Q1关段,进入死区。谐振电流给Q1的结电容充电,同时Q2放电。此时Lr中的电流大于Lm中的电流,两者差值流过变压器。D1导通。变压器再次被嵌位,CR与lr再次谐振。 T2时刻,q2结电容上的电压下降到0,q2体二极管导通。由于开关频率大于谐振频率 ,此阶段中Lr中的电流仍大于Lm中的电流,D1仍导通。此时还是只有Lr与Cr谐振。 此时Lr和Cr上承,受负向电压,谐振电流快速减小。 T3时刻,Q2零电压导通。此时Lr中的电流以正弦形式上升,依然大于气中的电流,二者差值流过变压器原边,副边整流二极管几仍旧导通.变压器被输出电压箱位,凡在此过程中恒 压充电,只有Lr和Cr参与谐振.t4时刻电流相等,阶段4结束. 可见,当f>fs时,Lm始终被输出电压箱位,没有参与谐振。这时候LLC 谐振电路等效于传统的LC串联谐振电路。在此状态下,原边的开关管可以实现 zvs,但是副边的二极管丢失了zcs,其反向恢复过程导致损耗增大。所以一般 不把电路设计在深度欠谐振状态下. 3.3LLC谐振变流器谐振参数的设计 LLC谐振变流器谐振参数的设计主要包括:串联谐振电感Lr、串联谐振电容Cr、励磁电感 Lm的设计。 谐振变流器中包含有一个LC谐振槽路,谐振槽路中各电量(或其有用成分) 为正弦量,并且正弦量的幅值是在大范围内变化的,因此在研究PWM型变流器 中所用的“小纹波近似”的方法在此已经不再适用,这里采用“基波分析”(FHA, FirstharmonicaPProximation)方法.该方法是假设从输入到输出的能量传递主要 是通过电压电流的傅里叶分析的基波分量来完成,忽略谐波. 根据交流增益函数,在λ=0.15时的交流增益特性曲线,如图3.8所示 从图 中可见,每条增益曲线都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且都过同一点,这 一点的频率等于谐振频率,增益与负载轻重无关,称为负载独立点。这是因为当 开关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Lr与Cr的阻抗之和为零,所以不管负载如何变化, 交流输入电压都直接加载谐振网络的输出端。还可以看到每条增益频率都有一 拐点频率,这个拐点频率的物理意义是a、b两点间输入阻抗的阻性点。当开关频率 刚好落在拐点频率时,谐振网络等效成一个电阻;当小于拐点频率时,谐振 网络呈容性;当开关频率大于拐点频率时,谐振网络呈感性,有助于原边开关管实现 Zvs。这个拐点频率随着Q值减小而减小。。当Q接近0时,即空载的时候,这个拐点频率等于LLc的本证谐振频率fm: Llc谐振变流器是通过改变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来调节输出电压的。但是当 输入电压变化的范围比较大时,谐振变流器工作的频率范围变宽,这对于磁性元 器件和输出滤波都是不利的。但是对于前级连接有PFC的电路而言,就不存在 这个困扰,可以在负载独立点附近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固定λ和Q,讨论变压器变比n。对变流器增益的影响。在负载独立点处,交流增益为1,则直流增益为1/2n。若将变压器的变比n设计得使1/2n小于等于最小直流增益。则变流器始终工作在Fm 当固定λ和N,改变Q值,如下图。随着Q值的增大,增益曲线的拐点频率升高,意味着变流器的工作频率将会变窄。但是增益曲线的峰值变小了,有 可能不能满足增益要求,故设计时Q值应折衷考虑. 当固定Q和N,改变λ值,随着λ的增大,变流器的拐 点频率在增大,峰值增益也在增大,于是工作频率范围变小,于是λ越大越好; 但意味着励磁电感Lm的值就越小,则流过电感的值就越大,由电感能量公式,电感损耗与电流平方、 电感量成正比。若电感减小一半,电感电流的平方值就是变化前的四倍,这样损 耗就是变化前的两倍,从此角度为降低电感损耗,λ越小越好。故需折衷考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