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要点及容易出现错误的重要环节

2023-03-0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理论广角l BROAD THEORY 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要点 王海臣金红 (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基础训练基地军教系吉林长春130022) 吉林省长春工程学院体育部吉林长春130022 中图分类号:G824文献标识码:A 擒要:本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的预备姿势、滑步阶段、最后用力姿势、过渡阶段、出手阶段和维持平衡 阶段等六个阶段的技术要点做了阐述。指出了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各个技术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使练习者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 迅速的改正,是促进教学和提高训练成绩的关键。 关麓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要点重要环节 推铅球技术属于非周期性运动项目,它是由~系列不同的单个动 作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成套的连续动作。在教学、训练过程中,为了便于 学生、运动员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一般把完整的背向推铅球技术动作 进行分解教学。 (7)连续作背向滑步练习。 2.3滑步中两脚落地间隔时间长 tg& ̄-法: 改进滑步中摆的动作。当滑步摆蹬后,右腿收拉与前脚掌同时着 地,左脚低而怏地以前脚掌内侧着地。强调低而决,防止高而幔是为了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分为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姿势、过渡阶 克服因左脚落地慢所造成的落地I ̄-INN间长。  .六个步骤进行分析。 2.4滑步中躯干过早抬起 解决方法: 段 1.1预备姿势技术要点:站稳、躯干挺直;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左肩 和左臂指向前下方;投掷臂肘关节与地面成45度角;铅球置于指根靠 上音啦:做蹲伏姿势时身体要平衡。 1.2滑步技术要点:向正后方滑步;左腿平稳地向投掷方向摆出:上 体弯曲鱼漱右脚;肩轴基本与抵趾板平行;髋轴、脚、膝转向投掷方 向;形成爆发用力动作。 1.3最后用力姿势技术要点:身体左侧形成一条直线:骨盆明显后 倾;左肩与右脚跟垂直;右脚与投掷方向成6O度角;左脚落地时与抵趾 板内沿平行;投掷臂肘关节与地面成45度角。 1.4过渡阶段技术要点:从滑步转^最后用力不能停顿;左腿(支撑 腿)仅微屈。 1.5出手阶段技术要点:自右腿开始发力蹬转:髋部一朝前即迅速 伸展左腿;被动性地向前方打开胸部;胸部与抵趾板平行时左肩制动; 肘部位于铅球之后;铅球出手后后腿才能离开地面;投掷臂手指向外拨 球。 1。 维持平衡阶段技术要点:屈膝、屈髋降低身体萤C雉持平衡;合 理利用投掷圈。 2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容易出现错误的重要环节 21摆动腿预摆后团身动作幅度不够 解决方法: (1)首先教师要讲清团身动作的目的和要求,并做正确的示范动作 有条件的可观看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和幻灯片。 (2)徒手做模仿练习。 (1)滑步前,队员的右手从左臂下握住左耳,然后作滑步练习。这样 左臂压着右臂,右臂连着左耳,迫使入低头,含胸,使躯干向右后倾斜, 防止上体过早抬起。 (2)队员左手持短棒作滑步练习。要求滑步的整个过程短棒始终指 向投掷反方向的下方,目视短棒的下方,防止滑步时上体过早抬起 (3)队员从徒手过渡到持器械连续作滑步练习,改正上体过早抬起 的错误。 2.5最后用力时右腿转蹬不够 解决方法: 教师拉住练习者的左手,将左臂和上体向投掷反方向牵拉。队员作 好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然后右腿作转蹬,左腿用力支撑,上体和头 被动上擒身体成侧弓形姿 注意右踝、右膝先发力,左侧顶住。 2.6最后用力时髋部后凸,上体前屈。将臀部丢在后面,只用腰臂力 量推球 解决方法: (1)练习者作好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届,右手扶在右髋匕,左侧支 撑,右腿转蹬,右手推右髋向前转送,形成侧弓形姿势。重点嫩会右手推 右髋向前上方平动加转动。 (3)互相观摩,改进技术。 2.2滑步时两腿的摆蹬配合不协调,滑步距离小 解决方法: ④练习者作好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教师一手拉住练习者的右 肘,一手推其髋,队员的右腿转瞪,左侧支撑,教师推练习者的髋部向前 上方做平动加转动动作,身体由侧弓形过渡到反弓形,并保持—定时间 的静止姿势聪 此时髋部所处的位置。 2.7最后用力时,身体左侧支撑无力 解决方法: (1)徒步作滑步的摆腿练习。 (2)徒手作左腿滑步的摆动。 (3)教师的左手握庄练习者摆动腿的大腿,右手握踝,队员做摆腿时 (2)背向推铅球。把球推过高2.20m左右的横杆,克服左侧支撑无 帮助抻拉左腿向右下方摆。 力。 (4)摆腿加瞪伸练习。练习者团身后重心略后移左腿向后下方摆, 2.8最后用力推铅球时低 导致上体前屈,球出手太低 同时左腿瞪伸,推动身体向投掷方向移动旭右脚不离地。 解决方法: (5)收拉右腿的练习。 (1)作最后用力练习,当身体成反弓形姿势时,注意挺胸,头后仰, (6)作背向滑步练习。 目视前上方固定的吊球并保持—定的静止姿势。 160 (1)练习者作好最后用力前的姿势后,左脚微徽抬起离地同时右腿 转蹬,左脚落地支撑,蹬伸,抬起上体’ 的吊球。左肩稍高于右肩,体会左侧吏隧用力蹬伸的动作。 BROAD THEORY I理论广角 论复调式小说由来 马宝荣 (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2007级中文系对外汉语教学专业2班辽宁兴城125105) 中图分类号:124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对复调式小说的由来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复调式小说艺术 巴赫金对话小说用的是复调结构,它远远超出了狭隘的小说 理’,自己的生活立场”,有着“惊人的内在独立性”。从这些言论里. 叙事学的概念,这是因为,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解读, 我们可以发现,巴赫金所说的作者与主人公、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 有他自己的美学语境,他从小说语言人手,关注的却是小说语言的 的对话性关系包含了不可分割的两层意思:首先,无论是作者,还 人文精神。巴赫金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这部未完成的 是主人公,都必须考虑到有与他平等的同等价值的他人的存在.而 手稿中一再地阐述自己的美学主张,认为“人”是“审美观察的中 且,思考他人.与他人交往,只能与他人进行平等的对话交际。这便 心”,即“人”是“艺术观察的形式 使对话方式成为作者、主人公的亦即人的存在方式。其次。主人公 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艺术形式上最伟大的创新之 并不在对话交际中消融自己的内在独立性,亦即个性,相反,作为 一,他创造出了复调小说这一全新的小说艺术模式。而他又特别强 主体,主人公永远关注本身的主体建构,正如巴赫金说的,“陀思妥 调,复调小说是对人进行艺术观察的全新形式。要知道.对话关系 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人,是交谈的主体。”在巴赫金的心目中,陀思妥 这一现象,比起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对话中人物对话之间的关系,含 耶夫斯基所创造出来的是理想的人,一方面,他们在认识自我的过 义要广得多;这几乎是无所不在的现象,渗透了整个人类的语言, 程中建构起自己的主体;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主体建构放在对话交 渗透了人类生活的一切关系和一切表现形式,总之是渗透了一切 际中实现。 蕴含着意义的事物。”在这里,巴赫金把“对话性”确立为复调小说 他的思想看来,多声现象“揭示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类情感的多 的本质,而他同时指出对话性既是人类生活的本质也是人类语言 层次性”,它直接和人的生存的基本条件相联系:“单一的声音什么 的本质。因此,在他的理论中,人类生活中的自我与他人的对话性 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 对应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主人公和主人公的 存的最低条件。”这就是说,巴赫金所张扬的人的生活只能处在多 对话性,日常言谈中语言的对话性对应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语 种声音的对话之中,生存的最低条件是两个声音的对话,单一声音 言的对话性,而在复调小说中,前者便是“大型对话”,后者便是“微 只能抑制和毁灭人的生命。这正是多元化的理想的人的存在状态。 型对话”。所谓“大型对话”,其实就是巴赫金所发现的陀思妥耶夫 “未完成性”是巴赫金为复调小说确立的另一重要特性,这电是与 斯基的小说艺术世界的结构整体,其结构模式就像一个理想社会 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概念。巴赫金在两个层次上谈“未完成性”。在 中人与人平等自由相处的对话世界,它反映的是作者与主人公、主 第一个层次上,巴赫金指出了复调小说中主人公的“内在的未完成 人公与主人公的对话关系。在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上,巴赫金认为 性”,同时指出这种“未完成性”也是入的存在的特性。他说,“主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实现了一场小规模的哥白尼式变革”.“把作者对 公反对文学中把人看死的完成性”,“只要人活着,他生活的意义就 主人公的确定的最终的评价,变成了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一个内 在于他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说出自己最终的见解。”这等于说,人是 容”。这样,主人公不再是作者的奴隶,它取得与作者平等对话的权 自由的,并不是确定不移的呆滞不动的、已经完成论定的,人永远 利。而在确立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性关系的同时巴赫金同时 处于发展中,具有内在的未完成性。因此,巴赫金还引用陀思妥耶 也确立了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性关系,他认为主人公是复 夫斯基笔下的“地下室人”和社会党人辩论时提出的基本思想:“人 调小说里“大型对话中平等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真 不是据之进行精确计算的有限数、固定数。 (2]克眼推球时低头,球出手角度低的锚误。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员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 2.9滑步与最后用力之间出现停顿,整体技术不连贯 推铅球技术。本文指出了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要点和在训练中容易 解决方法: 出现错误的环节.为推铅球的教学、训练提供一些粗浅的理论参考依 (1)作原地背向推铅球。练习者先作好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左脚 据。 在后微微拾离地面,在左脚内侧落地瞬间,右腿就作转蹬动作,左落右转 蹬几乎同时完成,紧接着最后用力推铅球。 参考文献: (2)完整的背向滑步推铅球。注意力放在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稚 接上, 【1】孙庆杰田径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做到滑步后左脚着地瞬间右斑蹴转蹬接最后用力,整个运动是加速运 圆林淑芳.大学体育【MJ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动。 p】张英波推铅球现代投掷技术与训练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结语 1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