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后期养护及保证措施

2020-05-0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后期养护计划及保证措施

施工验收后的工作就是养护与管理。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表明了养、管的重要性。养护与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其中施工后头几年养护管理尤为重要。为了使所栽植的各种绿地植物不仅能成活,而且能长得更好,就必须根据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当地的具体生态条件,制定一套符合实情的科学养护管理措施。相反,只栽不管,不仅起不到应有的绿化、美化功效,而且可能大煞风景,比不栽还难看。绿地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必须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进行,其内容有灌水、排水、除草。中耕、施肥、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防风防寒等。

一、灌水与排水 1、灌水与排水的原则

灌水与排水的原则分以下4种情况介绍。

(1)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埋藏确定灌水和排水量如在华北灌冻水宜在土地将封冻前,不可太早。因为9~10月灌大水会影响枝条成熟,不利于安全越冬。但在江南,9~10月常有秋旱,故在当地为安全越冬起见在此时亦应灌水。

(2)根据树种不同、栽植年限不同确定灌水和排水量如观花树种,特别是花灌木的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均比一般的树要多;而对于喜欢湿润土壤的树种,则应注意灌水。刚刚栽种的树种一定要灌3次水,方可保证成活。新栽乔木需要连续灌3~5年(灌木最少5年),而对于一般定植多年,正常生长开花的树木,除非遇上大旱,树木表现迫切需水时才灌水。

(3)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进行灌水和排水如盐碱地,就要“明水大浇”“灌耕结合”(即灌水与中耕松土相结合),最好用河水灌溉。对沙地种的树木灌水时,因沙土容易漏水,保水力差,灌水次数应当增加,应小水勤浇,并施有机肥增加保水保肥性。低洼地也要小水勤浇,注意不要积水,并应注意排水防碱。较粘重的土壤保水力强,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应当减少,并施人有机肥和河沙,增加通透性。

1 / 8

(4)灌水应与施肥、土壤管理等相结合“水肥结合”十分重要,特别是施化肥的前后,应该浇透水,既可避免肥力过大、过猛,影响根系吸收或遭毒害,又可灌足树木对水分的正常要求。此外,灌水应与中耕除草、培土、覆盖等土壤管理措施相结合。因为灌水和保墒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墒好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满足树木对水分的要求并可减少经常灌水的次数。

2、灌水的时间、水量及方法

(1)灌水时期由树木在一年中各个物候期对水分的要求、气候特点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等决定的。除定植时要浇大量的定根水(即在新植株定植后,为了养根保活,必须灌足大量水分,加速根系与土壤的结合,促进根系生长,保证成活,因此又称保活水)外,大体上可以分为休眠期灌水和生长期灌水两种。

(2)灌水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不同树种、品种、砧木、土质、气候条件、植株大小、生长状况等。在有条件灌溉时,即灌饱灌足,切忌表土打湿而底上仍然干燥。一般已达花龄的乔木,大多应浇水令其渗透到80~100cm深处。适宜的灌水量一般以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标准。

(3)灌水的方法正确的灌水方式,可使水分均匀分布,节约用水,减少土壤冲刷,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并充分发挥水效。常用的灌水方法有4种。

人工浇水在山区及离水源过远处,人工挑水浇灌。浇水前应松土,并作好水穴(堰),深约15~30cm,大小视树龄而定,以便灌水。有大量树木要灌溉时,应根据需水程度的多少依次进行,不可遗漏。

地面灌水利用河水、井水、塘水等灌水,可灌溉大面积树木。地面灌水可分畦灌、沟灌、漫灌等。畦灌时,先在树盘外作好畦埂,灌水应使水面与畦埂相齐,待水渗人后及时中耕松土,这个方式普遍应用,能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沟灌是用高畦低沟的方式,引水沿沟底流动浸润土壤,待水分充分渗人周围土壤后,不致破坏其结构,并且方便实行机械化;漫灌是大面积的表面灌水方式,因用水极不经济,尽量不采用。

地下灌水利用埋设在地下多孔的管道输水,水从管道的孔眼中渗出,浸润管道周围的土壤。用此法灌水不致流失或引起土壤板结,便于耕作,较地面灌

2 / 8

水优越,节约用水,但要求设备条件较高。同时,在碱土中必须注意避免“泛碱”。

在先进国家,已有采用安装滴灌设备进行滴灌的,可以大大节约用水量。 空中灌水又称“喷灌”,包括人工降雨及对树冠喷水等。人工降雨是灌溉机械化中比较先进的一种技术,但需要人工降雨机及输水管等全套设备。目前我国正在应用和改进此技术阶段。这种灌水的优点有:

喷灌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一般可节水20%以上,对渗漏性强,保水性差的沙土,可节省用水60%一70%;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可保持原有土壤的疏松状态;调节公园及绿化区的小气候,减免低湿、高湿、干风对树木的危害,对植物产生最适宜的生理作用,从而提高树木的绿化效果;节省劳力,工作效率高,便于田间机械作业的进行,为施化肥,喷农药和喷除草剂等创造条件;对土地平整的要求不高,地形复杂的山地亦可采用;喷灌可以使果实着色好,因为喷灌可以降低气温。

喷灌也有缺点,如:

有可能加重树木感染白粉病和其他真菌病害;在有风的情况下,喷灌难做到灌水均匀,因而地面流失和蒸发损失可达10%~40%。滴灌是最能节约水量的办法,但滴灌设备价格高,需要一定的设备投资。

3、绿地的排水

排水是防涝保树的主要措施。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抑制根系呼吸,减退吸收能;严重缺氧时,根系进行无氧呼吸,容易积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引起根系死亡。特别对耐水力差的树种更应抓紧时间及时排水。

排水的方法主要有3种,介绍如下。

(1)明沟排水在园内及树旁纵横开浅沟,内外联通,以排积水。这是绿地中一般采用的排水方法。

(2)暗管沟排水在地下设暗管或用砖石砌沟,借以排除积水,其优点是不占地面,但设备费用较高,一般较少应用。

3 / 8

(3)地面排水目前大部分绿地是采用地面排水至道路边沟的办法。利用自然坡度排水,应安排好

0.1%~ 0.3%的坡度。 二、施肥 1、施肥的特点

(1)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学肥料。

(2)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兼施。绿地树木种类繁多,在施肥种类、用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栽培环境特点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同时,绿地中对树木施肥时必须注意园容的美观,避免发生恶臭有碍游人的活动,应做到施肥后随即覆土。

2、施肥时应注意的事项

(1)掌握植物在不同物候期内需肥的特性树木在整个生长期氮肥需量是不同的;开花、座果和果实发育时期,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都特别迫切;树木在春季和夏初需肥多;树木生长的后期,对氮和水分的需要一般很少,应控制灌水和施肥;树木除需要氮肥外,也需要一定数量的钾、磷肥。

(2)掌握植物吸肥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树木吸肥不仅决定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还受外界环境条件(光、热、气、水、土壤反应、土壤溶液的浓度)的影响。

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光合作用强,根系吸肥量就多;而当土壤通风不良或温度不适宜时,同样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土壤水分含量与发挥肥效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亏缺,施肥有害无利;积水或多雨地区肥分易失,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吸肥的影响较大,还能影响某些物质的溶解度。

4 / 8

(3)肥料的性质与施肥时期的关系如易流失和易挥发的速效性或施后易被土壤固定的肥料,如碳酸氢按,过磷酸钙等宜在植物需肥前施人;迟效性肥料如有机肥料,因需腐烂分解矿质化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故应提前施用。同一肥料因施用时期不同而效果不一样。

3、基肥、追肥的施用时期

在生产上,施肥时期一般分基肥和追肥。施用基肥要早,追肥要巧。 (1)基肥它是在较长时期内供给植物养分的基本肥料,所以宜施迟效性有机肥料,如腐殖酸类肥料,堆肥、厩肥、圈肥、鱼肥、血肥以及作物秸秆、树枝、落叶等,使其逐渐分解,供树木较长时间吸收利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基肥分秋施和春施。

秋施基肥正值根系秋季生长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 结合施基肥,如能再施人部分速效性化肥,可增加树体积累,提高细胞液浓度,从而增强树木的越冬性,并为来年生长和发育打好物质基础。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孔隙度,使土壤疏松,防止冬春土壤干旱,并可提高地温,减少根际冻害。

秋施基肥,有机质腐烂分解的时间较充分,可提高矿质化程度,来春可及时供给树木吸收和利用,促进根系生长。

春施基肥因有机物没有充分分解,肥效发挥较慢,早春不能及时供给根系吸收,到生长后期肥效发挥作用,往往会造成新梢二次生长,对树木生长发育不利,特别是对某些观花、观果类树木的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不利。

(2)追肥的施用时期,在生产上分前期追肥和后期追肥。前期追肥又分为开花前追肥;落花后追肥;花芽分化期追肥。具体追肥时期与地区、树种、品种及树龄等有关,要紧紧依据各物候期特点进行追肥。对观花、观果树木而言,花后追肥与花芽分化期追肥比较重要,尤以落花后追肥更为重要,而对于牡丹等开花较晚的花木,这两次肥可合为一次。同时,花前追肥和后期追肥常与基肥施用相隔较近,条件不允许时则可以省去。牡丹花前必须保证施一次追肥。因此,对于初栽2~3年内的花木、庭荫树、行道树及风景树等,每年在生

5 / 8

长期进行l~2次追肥,实为必要,至于具体时期,则需要视情况合理安排,灵活掌握。

4、肥料的用量

施肥量受树种、土壤的肥瘠、肥料的种类以及各个物候期需肥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树种对养分的要求不一样。开花结果多的大树应较开花、结果少的小树多施肥;树势衰弱的也应多施肥。不同的树种施用的肥料种类也不同,如果树以及木本油料树种应增施磷肥;酸性花木应施酸性肥料,绝不能施石灰、草木灰等。幼龄针叶树不宜施用化肥。注意施肥量过多或不足,对树木生长发育均有不良影响。施肥量既要符合树体要求,又要以经济用肥为原则。可根据对叶片的分析定施肥量。此外,进行土壤分析确定施肥量也是科学和可靠的。

5、施肥的方法

(1)土壤施肥方法要与树木的根系分布特点相适应。具体施肥的深度和范围与树种、树龄、砧木、土壤和肥料性质有关。施肥方法有环状沟施肥,放射状开沟施肥,条沟状施肥,穴施、撒施、水施等。

环状沟施肥法秋冬季树木休眠期,依树冠投影地面的外缘,挖30~40cm的环状沟,深度20~30cm(可根据树木大小而定),将肥料均匀撒人沟内,然后填土平沟。

放射状开沟施肥法以根际为中心,向外缘顺水平根系生长方向开沟,由浅至深,每株树开3~6条分布均匀的放射沟,施人肥料后填平。

穴施法以根际为中心挖一个圆形树盘,施人肥料后填土。也有在整个圆盘内隔一定距离挖小穴,一个大树盘挖3~6个小穴,施人肥料后填平。

全面施肥法即整个绿地秋后翻土普遍施肥。

(2)根外追肥也叫叶面喷肥,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角质层进人叶片,而后运送到树体内和各个器官。近年来由于喷灌机械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叶面喷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城市绿化养护中珍贵树木护养也采用树干注射的方法。

6 / 8

叶面喷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可及时满足树木的急需,并可避免某些肥料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和生物的固定作用。但叶面喷肥并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其肥效在转移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土壤中施肥的肥效持续期长,促进整体生长,改良土壤和改善根系环境,有利于根系生长。所以,土壤施肥和叶面喷肥各具特点,可以互补不足。一般喷后15mm到2h即可被树木叶片吸收利用,但吸收强度和速度则与叶龄、肥料成分、溶液浓度等有关。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在实际喷布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木吸收。同一元素的不同化合物,进人叶内的速度不同。溶液的酸碱度也可影响渗人速度,此外,溶液浓度浓缩的快慢,气温、湿度、风速和植物体内的含水状况等条件都与喷施的效果有关。可见,叶面喷肥必须掌握树木吸收的内外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叶面喷肥的效果。

在喷前应先做小型试验,然后再大面积喷布。喷布时间最好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效果或导致药害。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及其防治

植物病害可按其性质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两大类。由生物性病原如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螨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称为传染性病害;由非传染性病原如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水分供应失调、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环境过湿、土壤中有害盐类含量过高或过低、空气中存在有毒气体以及药害、肥害等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称生理性病害,如缺铁常造成叶黄化,缺磷影响花蕾开花,施肥过多易造成植株徒长等都属此害。

在传染性病害中,绝大多数是由真菌引起的,其次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而由其他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占少数。这类病害主要是借风、雨水、流水、昆虫、种苗、土壤、病株残体以及人类活动等传播,不断地再侵染。总之,绿化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受病原物的侵染造成的。病原物传染植物使其发病的过程称为病程,病程可分为接触期、侵人期、潜育期和发病期4个时期。病害发展到最后一个时期病原物就可以进行繁殖、传播和扩大蔓延。

7 / 8

2、害虫防治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可能遭受害虫的危害,害虫发生严重时会使种苗及观赏植物资源受到巨大损失。人们根据害虫食性及危害部位,将植物害虫分为5大类,即苗圃害虫、枝梢害虫、食叶害虫、蛀于害虫及种实害虫。常见的苗圃害虫有地老虎、脐嫩金针虫、种蝇、线站等,它们栖居于土壤中,危害种子或幼苗的根部、嫩茎和幼芽。枝梢害虫多为蛾类和甲虫类,它们钻蛀、啃食植株的枝梢及幼茎,直接影响主梢的生长;另外还有蚜虫及故壳虫,它们用刺吸式的口器吸取梢株汁液,消耗营养,影响生长,有时还传播病毒,引起病害。食叶害虫是以植株的叶片为营养的害虫。它们中有枯叶蛾、毒蛾、舟蛾、刺蛾等,种类颇多。由于这些害虫大量食害叶片,造成植株生长衰弱,失去观赏价值。蛀干害虫有天牛、吉了虫类和象甲类。其中以天牛的危害最重。

它可在植株的本质部、韧皮部钻蛀取食,严重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输导,引起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成片死亡。种子、果实害虫多属螟蛾、卷蛾、象甲、花蝇、小蜂类害虫。它们以种子、果食为食,严重时可导致植株种子颗粒无收,对种苗影响最大。害虫对绿化植物的危害是相当惊人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做好害虫的防治工作。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