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央财经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

2020-06-2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中央财经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院/系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相对静止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3.矛盾 4.社会基本矛盾 5.金融资本 评卷人 得分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理由。 3.简要分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简述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相关试题: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动因。 评卷人 得分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2.试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

中央财经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①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②没有发生质变。即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①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4.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金融资本是指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银行资本由集中走向垄断,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的依赖增强,大银行同大企业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了固定的关系。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1.(1)从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②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③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2.(1)唯物辩证法的体系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因为: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③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④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3.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身是私人劳动,而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同别人的产品相交换。在这里,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是否顺利,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其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者才能生存和进行再生产。如果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得不到补偿,再生产就难以进行。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4.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②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③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因为劳动力的价值有特殊性,它不但能创造出新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①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增殖。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执行资本的职能。

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并且是由获得剩余价值的多少决定的。

③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对于剩余价值的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剧和扩大,再生产比例遭到破坏,产品价值的实现出现困难,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 总之,由于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水平分工的形成为生产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②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更为便捷的通信和运输条件的出现、日益先进的贸易手段的使用以及各国政府采取更为开放的贸易政策,全球贸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商品贸易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越来越大,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对外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以致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最重要的增长源。 ③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不断加强,使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金融体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和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加强联系和融合,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交易的发展,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可以在瞬间完成,这使得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快速流动,推动了金融的全球化进程。 ④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借助母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各种形式的联系,实行跨国投资和生产的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将全

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合并的方式组成“战略联盟”,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打破了地域乃至国家的种种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 ①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②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

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②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激烈而深刻。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1)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产方式构成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基础,它的发展程度和水平也就规定了一个社会的性质和基本面貌。马克思曾经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4)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二者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当生产关系由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整个社会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新的生产方式代替了旧的生产方式,原来的社会制度也就为另一种更高、更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服从这个大局,这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的原理,分析当代国际形势和我国具体情况而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更具有紧迫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