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

2020-12-0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

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外传之后当时的阿拉伯人称它为“中国雪”,而波斯人称它为“中国盐”。下列著作中可与火药直接相关联的是 A. 《韩非子》 B. 《抱朴子•仙药》 C. 《萍洲可谈》 D. 《梦溪笔谈》 【答案】B 【解析】 【详解】

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提到火药的名称,故B正确;《韩非子》是战国韩非子的著作,不可能提到火药,排除A;北宋时候的朱彧在《萍洲可谈》里讲到当时海船上的人辨认地理方向, 说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没有涉及火药,排除C;《梦溪笔谈》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没有直接记述火药的信息,排除D。

2.下列关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讲法正确的是

A. “蔡侯纸”发明使西汉进入纸、帛、竹、木四种文书用品并行使用的时期

1 / 12

B. 指南针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西方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保证 C. 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载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D. 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受中国影响制成金属活字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蔡侯纸”出现于东汉,故排除A项;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在秦汉时期,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技术是在宋代,故排除B项;《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记载了三种火药配方,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出现于明代,故排除C项;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受中国影响制成金属活字符合史实,故选D。

3.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

A. 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 B. 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 C. 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 D. 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 【答案】A 【解析】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往往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故A正确;材料只反映了甲骨文,并不能体现书法发展的整个历程,故B错误;甲骨文并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故C错误;材料没有将汉字与其它文字比较,不能说明汉字是最早文字,故D错误。故选A。

4.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的目的是

A. 加强政府思想控制 B.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C.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东川节度使奏请皇帝颁发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他认为地方私自印历会违背传统之道,威胁中央的权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加强思想控制的信息,而是强调奏请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以维护中央统治权威,排除A。东川节度使的奏请是为了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排除C。东川节度使奏请皇帝颁发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而不是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排除D。

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明传承从未中断。下表所列信息,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3 / 12

《四书章句集注》;《武经总要》 《感天动地窦娥冤》;创制木活字 《西游记》;建立系统心学理论 《抱朴子·仙药》;行书开始盛行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章句集注》、《武经总要》出现于宋代,《感天动地窦娥冤》、创制木活字是在元代,《西游记》、建立系统心学理论是在明朝,《抱朴子•仙药》、行书开始盛行是在魏晋时期。故④①②③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6.初唐诗坛有传世作品的作家约三百多人,如果选一代表诗人的话,应首推唐太宗李世民,《全唐诗》收有唐太宗诗作88篇。唐太宗创作的诗作 A. 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 B. 促进了科举制的完善 C. 推动了盛世局面出现 D. 推动帝王文学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考诗赋是在唐玄宗时期,故B项错误;盛世局面出现是在唐玄宗时期,故C项错误;帝王文学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唐太宗创作的诗作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故A项正确。

7.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

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

A. 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 民众群体更为广泛 C.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 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了京剧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为它是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在演出市场上,更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选C。A错误,昆区更有艺术审美价值。B错误,民众群体广泛的原因在于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D错误,材料反映的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其次昆曲内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它没有贴近民众生活。 8.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京剧的形成过程吸收了百家之长,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京剧的形成过程吸收了百家之长,与文化艺术异彩缤纷无关,排除A。京剧的形成并非是文化的薪火相传而是文化的吸收借鉴,排除B。D项说法过于绝对,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实现融会贯通,排除。

5 / 12

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 A 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B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任意减省汉字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 汉字交流功能削弱 C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 市民阶层兴起 D 明清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文字的混乱导致汉字交流功能削弱,故B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只是反映了历法成就,无法得出元朝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的结论,故A项错误;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不能得出活字印刷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故C项错误;市民阶层兴起,导致明清小说发展起来,故D项因果倒置,排除。 10.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

A. 图1字体在《史记》中有过详实记载 B. 图2字体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 C. 图3字体整齐稳定,平衡对称 D. 图4、5字体唐朝才开始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民国时期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可信性;《史记》没有关于甲骨文的记载,排除A。金文是西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可以作为研究西周时期历史资料,B项正确。字体整齐稳定,平衡对称是隶书的特点,不是小篆的特点,排除C。楷书是汉末、三国时期出现,排除D。

11.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 B. 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C. 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需要

7 / 12

D. 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答案】C 【解析】

汉字的发展演变是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要,规范统一和书写简便的字体更有利于生产生活和文化交流。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也对汉字演变产生影响,但不能说明由繁到简的原因,排除ABD项。

12.明清两代,传染病流行,医药学家对传染病的认识仍未超出汉代“伤寒论”的范围,但他们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这表明( ) A. 明清医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B. 医药学家认识到传染病本质 C. 社会需求推动医学理论发展 D. 医药学研究推动了人口增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温病学说的提出是因为明清时期传染病流行,说明医学理论的发展受到社会推动,C项正确。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主要处于总结性的阶段,并未有理论性的重大突破,A项错误。材料反映医药学家仅仅是创立了温病学说,并未认识到传染病本质,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医药学研究推动了人口增长,而是强调社会需求推动医学理论发展,D项错误。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时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土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推动世界文化交流的特点,分析其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9 / 12

【答案】(1)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吸收其他文化,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融合。

(2)特点:以开辟新航路为开始的标志;以殖民活动为主要形式;范围涉及新旧大陆(整个世界);以欧洲人为主导(单向性),主要是欧洲文化影响其他文化。

积极影响:经济文化交流范围扩大;物种交流频繁;人口的世界性流动增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思想的传播;推动文明的转型;世界联系加强,整体世界逐渐形成。

(3)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和友谊;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推动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归纳出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的古代文化;“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归纳出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依据“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土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归纳出吸收其他文化,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融合答案。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归纳出以开辟新航路为开始的标志;依据材料二“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归纳出以殖民活动为主要形式;依据材料二“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归纳出范围涉及新旧大陆;依据材料三“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归纳出欧洲人为主导;依据材料三“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归纳出欧洲文化影响其他文化。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二“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归纳出经济文化交流范围扩大以及物种交流频繁;依据材料二“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归纳出答案文化传播和文明转型角度归纳回答。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

(3)本体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中文明传播的作用从世界各民族的联系、世界连为一体以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18世纪,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利玛窦日记》中对中国文明盛赞有加:“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中国物产丰富,美丽富饶……从纸张、印刷到漆、茶等这个王国境内都有丰富的出产……道德哲学发达,重视礼仪……中国的孝道在世界上没有别的民族可以和中国人相比。然而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不再是那个美好的黄金帝国,它每况愈下,逐渐沦为停滞、落后的代名词,在西方传教士、外交官眼中的中国是落后的、混乱的….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典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17世纪到20世纪30~40年代西方人的中国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变化,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范一:

论题:明末清初到19世纪,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发展、富饶变为落后。 论述:17到18世纪的中国是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工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商业繁荣;思想统一,文化科技发展。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富饶、发展的;19世纪中叶由于列强入侵,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腐朽、动荡、落后的。 示范二:

论题: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40年代,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落后变为崛起。

11 / 12

论述:19世纪中叶由于列强入侵,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腐朽、动荡、落后的;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坚持抵抗,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有力地配合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是纯朴、智慧的,是“崛起的英雄”。 【解析】 【详解】

本题是个开放性题目;首先从材料“17-18世纪,西方……对中国文明盛赞有加”“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不……逐渐沦为停滞、落后的代名词”“20世纪30~40年代……‘崛起的英雄’”中概括出自己的答案;然后结合知识分析论证观点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