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a (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 a 地球的 宇宙环境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c (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b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3.太阳辐射与地球 a 太阳对地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 b (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4.太阳活动与地球 a 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b (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地球的内部圈层 b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地球 (2)岩石圈的范围 的结构 6.地球的外部圈层 b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 考点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
宇宙间的主要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类型。
天体 恒星 概念 特点、范例 a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温度高,自己能发光,距地球非常或类球状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遥远,如太阳 沿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沿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呈带状分布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本身不发光,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如木星、土星等 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如冥王星 质量、体积小,数量多 行星 矮行星 小行星 卫星 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 如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彗星 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如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大彗星,其公转周期约为76年 流星体 数量众多,大小不一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具体层次如下:
总星系可见宇宙
其他恒星系
银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太阳中心天体
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矮行星
太阳系的成员行星分布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卫星彗星流星体
其他行星际物质
(1)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公转轨道面的特点是共面性、近圆性。
(2)八大行星中,质量与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最高的是水星、最低的是海王星。
考点二|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位置、外观(不发光、不透明、近似球形) 2.特殊性:存在生命
条件 充足的液态水 恰到好处的大气 太阳光照稳定,有利于生命演化的发展 厚度和大气成分 适宜的太阳光照 温度范围 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当的温度范围,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 考点三| 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原因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1)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为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油气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2)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
(3)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考点四| 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 太阳黑子 耀斑和日珥 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气候 产生磁暴现象 特点 出现在光球层;活动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出现在色球层;活动周期11年 出现在日冕层 黑子数目增多→太阳活动强烈→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 耀斑爆发→以射电爆发和高能带电粒子等方式放出辐射能→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颤动不已,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耀斑爆发→以射电爆发和高能带电粒子等方式放出辐射能→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作用偏向极地高空→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在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 考点五| 地球的内部圈层 影响短波通信 产生极光现象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具体圈层结构如下:
内部圈层 范 围 结构特点 地壳为固态,平均厚度约17km,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km,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km。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地壳 硅铝层 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硅镁层 以上 地幔 上地幔 莫霍面与古其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登堡面之间 成,铁、镁含量由上而下逐渐增加 下地幔 外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地核可分为外核(液态或熔融状态)和内核(固态) 地核 内核 2.岩石圈的范围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考点六|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 概念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组成 气体的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其他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关系 大气圈 水圈 地表水、地下水、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大气水、生物水等 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生物圈
必修1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1.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壳的物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a b b (1)地壳的物质组成(2)矿物与岩石的关系(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质组成和 物质循环 2.地壳的物质循环 c 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 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a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球表 面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地质构造的类型 (4)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5.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6.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大气 环境 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a b a c c c ab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bb 8.大气运动 cab (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2)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形成过程 9.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c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10.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2)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 (3)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11.常见的天气系统 b (1)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 b (2)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 12.水循环 a b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 13.洋流 和洋流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b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1.矿物、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
c b b b b
2.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 流纹岩 岩 喷出岩 浆 岩 侵入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而形成 有气孔或流纹构造 安山岩 玄武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而有明显的晶体形态和突出的花岗岩 岩 形成 矿物颗粒 砂岩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风化、具有层理构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造,常含有化用形成 石 砾岩 页岩 石灰岩 板岩石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具有片理构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造,重结晶作成分、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 用明显 英岩 片麻岩 大理岩 3.地壳的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
(1)岩浆岩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形成。
(2)沉积岩由岩浆岩、变质岩等各类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等外力作用而形成。 (3)变质岩由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如岩浆岩、沉积岩等)经变质作用而形成。 (4)岩浆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回到地幔深处时,经过重熔再生作用而形成。 (5)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实质就是从岩浆到岩石再到岩浆的转化过程。 (6)岩石转化中能量的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考点二| 地球表面形态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它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2)各种地表形态(山脉、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等)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板块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互相挤压碰撞或彼此分离。
板块相对移动 板块张裂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对地貌的影响 裂谷、海洋、海岭 巨大褶皱山系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板 块 碰 撞 陆陆相碰 消亡边界 陆海相碰 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海沟、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美洲西岸山脉、亚洲岛弧 东部岛弧 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3.地质构造的类型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质构造 背 褶 皱 斜 向 斜 地 断 层 垒 地 堑 新老关系 中间老 两翼新 中间新 两翼老 地形 山谷(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抗侵蚀能力弱) 山岭(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实际应用 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开凿隧道。(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 储水构造 相对上升,多形成山峰,如庐山、华山、断层线附近易形成泉水、湖泊;工泰山、峨眉山等 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相对下降,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灾害 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4.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使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碎屑物质。如石蛋地形、棒槌山 喀斯特地貌 流水侵蚀 侵 蚀 作 用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冰蚀地貌(冰斗、角峰、U形谷、峡湾) 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滨海地带 风力侵蚀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 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 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 分布 风化作用 普遍 流水搬运 搬 运 作 用 海浪搬运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冰川堆积 海浪堆积 风力搬运 泥石流 沙尘暴 湿润、半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海滨地区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滨海地带 山口处,河流中下游 干旱的内陆及临近地区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滨海地带 冰川搬运 物质迁移 物质迁移 冲积平原(洪积平原、沉积物颗粒大的先颗粒小的后沉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沉积,积,具有一定的分选黄土高原、沙丘 性 冰碛地貌,沉积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 海滨沙滩 考点三| 大气环境 沉 积 作 用 1.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特征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气温先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到达一定高度后,又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形式 作用特点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被削弱的辐射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紫外线、红外线 形成的自然现象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 天空呈灰色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 云层、较大尘埃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颗粒较大的尘埃等 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选择性 散射作用 无选择性 吸收作用 选择性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受 热过程 ①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②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③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保 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温作用 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 4.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气压带 名称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分布 0°附近 南北纬30°附近 成因 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 气流运动 受热膨胀上升 受空气重力作用下沉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 冷却下沉 对气候的影响 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南北纬90°附近 动力作用 热力作用 风带 风向 温和湿润 寒冷干燥 名称 北半球 低纬信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南半球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对气候的影响 炎热干燥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
时间 七月: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亚洲大陆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太平洋 夏威夷高压(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显著) 一月: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形成原因 (2)季风环流 成因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 阿留申低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向 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气候类型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范围 东亚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南亚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东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风夏季西季风 移动 南风 6.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类型 运动 冷锋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温暖晴朗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 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湿度小,天气低温晴朗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过境前 过境时 阴天、强风、降温、雨雪 连续性降水或雾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下气温、湿度下降,天气转降,气温、湿度升高,天晴 气转晴 锋后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沙尘暴 锋前 华北春雨连绵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降水位置 天气实例 长江中下游的梅雨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状况 气压梯度力方向 气流 流向 北半球 南半球 天气状况 低压系统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从四周指向中心 逆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顺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阴雨 高压系统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从中心指向四周 顺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逆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晴朗干燥 我国的典型天气 夏秋季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考点四| 水循环和洋流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1.水循环的类型
水循 发生区域 环类型 海陆 间循 海陆之间 环(大 循环) 陆地 陆地内部 内循环 海上 海洋内部 内循环 2.洋流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海区 中低纬度的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区 北印度洋海区 南极大陆外围 洋流分布规律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在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类型 概念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位于北极圈内俄罗斯西北部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其中内陆循环包含植物的蒸腾作用 ①地表径流(人类影响最最重要的水循环,使大环节):修建水利工程和陆地水不断得到补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工程)等 ②地下径流:抽取和补充地下水 ③降水:人工降雨 ④蒸发和蒸腾、下渗、植树造林等 主要环节 作用 人类干预和控制的环节 补充陆地水数量很少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暖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比流经海域高 增温增湿 寒流 由高纬流向低纬,水温比流经海域低 降温减湿 秘鲁荒漠环境的形成(受秘鲁寒流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 ②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渔场名称 成因 形成条件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下搅动,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鱼群集中 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 秘鲁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 盛行上升流 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最佳航线的选择);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例如: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农药。
必修1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浙江考试标准]
必考 节次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a (1)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b (2)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b 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7.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b a b c b c a b 考试内容 要求 (2)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8.主要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9.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b b 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考点一|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地质年代 新生代 中生代 动物发展阶段 哺乳动物、人类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古生代 鱼类 海生无脊椎动物 元古代 太古代 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 海生藻类 原核细胞生物 2.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1)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
①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③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2)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①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②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陆上孢子植物)明显衰退。
③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相互作用
(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2)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 (3)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人类
陆生孢子植物 植物发展阶段 被子植物 裸子植被 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地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如右图)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地表物质(成土母质)、气候、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在上述各种土壤发育的因素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尤以生物在土壤发育过程中最活跃。
4.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具体图解如下:
(1)成土母质与土壤:
(2)气候与土壤:
(3)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图解如下:
(4)地形与土壤:
①山区,导致土壤发生垂直分化。
②陡峭山坡,很难发育深厚土壤;平坦地区,发育深厚土壤。 ③阳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蒸发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 ④迎风坡:水分状况比背风坡好。 (5)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人类在某一地区的资源开发行为,也有可能造成其他相关地区环境要素的变化。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考点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海洋与陆地的差异,自然带内部土壤和生物差异等。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 沿纬线方向延伸、随纬度变化 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 沿经线方向延伸、随经度变化 带分异规律 垂直分 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 规律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出现逐渐变化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 地势 地形、 气候等 水分 热量 分布规律 主导因素 成因 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递减 随着高度上升,温度下降,降水也发生变化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3.主要陆地自然带 类型 分布 植被 种类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 特征 森林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450 自然带 mm)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年降水量自然带 250~450 mm) 草原 荒漠 森林 生产量最大 以草本植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物为主 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 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自然带 小于250 mm) 降水稀少,气温日较旱生植物(旱差大,动植物种类贫生小乔木、灌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乏,结构简单;生态木、仙人掌) 系统十分脆弱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要求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必修1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a d c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b c (1)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2)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9.自然灾害的危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山区 规模 较小 分布 较为分散 类型 乡村为主 劣势:平地少、对外交流不便 城市的主 平原 较大 较为集中 要布局地 优势:平地空间大、对外交流方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聚落规模的扩大 发展 优势:环境好、山区资源丰富 a b c b c d a 考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 平原地区 丘陵地区 密度 较大 较小 形态 网状 线状或带状 走向 平直,四通八达,限制少,造价低 弯曲,多呈“之”字形,大致沿等高线延伸,限制大,造价高 举例 华北平原 江南丘陵 考点三| 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时间 地质时期 距今1万年以前 历史时期 近一万年来 近现代时期 近一两百年来 尺度 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 特征 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考点四|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海平面的影响。全球变暖会使冰川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考点五|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概念 分类 自然属性分 按再生性质分 属性 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历史时期 能源时代 时间 主体 木柴、水力为主 能源 以煤为主 前煤炭时期 木柴时代 18世纪中期以前 煤炭时期 煤炭时代 后煤炭时期 石油时代 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 形成 原因 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需求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量少,木柴、水力分布广泛、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容易获取 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的兴起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 会阶段 工业社 矿产资源 会阶段 后工业 化阶段 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 主导作用的自然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等是农业文明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考点六|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世界主要气象灾害比较 台风(飓风) 暴雨洪涝 24小时雨量在50毫米以上 干旱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寒潮 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的冷空气过境过程 西北季风吹拂干旱地区的沙尘,加之地表植被遭破坏 沙尘暴 热带气旋强度最概念理解 强的一级 成因 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水温>26℃),是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长时间无降水间较长;源源不或降水异常偏断的水汽供应;少 强烈的上升运动 夏秋季节 全球特别是亚洲的季风气候区;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全年 强冷空气迅速(快行冷锋)入侵 发生季节 夏秋季节 主要分 布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北美洲东海岸;我国沿海台、闽、粤、琼等地区 春秋季最严重 春季最严重 全球 亚洲东部,北美洲中部;我国除我国“三北”青藏、滇南外,地区 各地都受到影响 淹没农田、村强风、特大暴雨、镇,造成人员伤主要灾害 风暴潮,易造成洪亡;造成经济损涝灾害 失 造成粮食减产、农作物受冻害,直接危害健人畜饮水困难,影响建筑、交通、康,影响生产影响经济发展通信等 生活 和社会安定 加强气象灾害监防御措施 测和预报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分洪蓄洪工程;非工程措施:建立预报警报系统,拟定预案,实行防洪保险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及时预报,及早开发农田水利准备 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营造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等 2.世界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类型 成因 特点或危害 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 破坏甚至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堵塞河道,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生产活动和环境 分布 防御措施 火山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气体、固态物质从地壳喷发 中喷出 地震 地壳运动 在重力作用下,斜坡上滑坡 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泥石 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饱含泥沙、石流 块的特殊洪流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加强科学研究,实施防灾减灾措施,开展防灾我国西部青藏高减灾教原边缘山区,如育,提高云南、四川西部、公众防灾东部低山丘陵与减灾意识 平原交界处 3.我国几种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灾害类型 旱涝 分布地区 全国 时间 春夏 形成原因 主要是由夏季风强弱、进退引起 主要由江淮准静止锋控制 主要特点 综合防治 弱——北旱南涝兴修水利,植强——南旱北涝 树造林 降水多时需排涝;降水少时要灌溉 梅雨 江淮地区 春末夏初 阴雨连绵 长江中下 伏旱 游地区 7~8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反气转)控制 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空气涡旋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未到,降水少 夏季风到的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酷热少雨 抗旱灌溉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准备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狂风暴雨 春旱 华北 3~6月 干旱少雨 引水灌溉 夏涝 华北 7~8月 洪涝灾害 低洼处排水,疏浚河道 青藏高 原、滇南 寒潮 以外的广 大地区 沙尘暴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1.人口增长 人口增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长模式 2.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 3.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合 4.人口的合理容量 理容量 (1)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2)人口容量的特点 人口 迁移 (1)人口迁移的因素 (2)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考点一| 人口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即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
类型 项目 出生率 原因 原始型 很高 没有控制生育,多生子女,从事农业高—高—低 传统型 高 节育不普及,多生子女养老、分担工高—低—高 过渡型 开始下降 节育逐渐普及,工业和城市人口比重低—低—低 现代型 很低 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和生活变革。儿童5.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6.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cb a bb b b ab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北方地区 春季 干旱、土地沙化、大风 沙尘飞扬 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 冬半年 强冷空气活动 及时预报、作降温、大风、雨雪、物覆盖、烟熏冻害 等 生产 作、增加收入 增加,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 进一步下降 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花费多等 死亡率 很高 频繁战争、物质匮乏和医疗卫生条件差 较高,开始下降 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供应、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寿命延长 低(有回升) 原因 人口老龄化 低(零增长、 自然增长率 举例 极低(但起伏大) 个别发展中国家中 较低(但不断增高) 高(但开始下降) 负增长) 尼日利亚 考点三|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1)人口容量: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2.人口容量的特点 人口容量有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项目 相关性 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考点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
影响 巴西 德国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负相关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正相关 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如下两种:
(1)国际迁移: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
(2)国内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气候 影响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资源 自然 灾害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 举例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 水源 土壤 矿产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 西非的环境难民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经济 因素 经济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中国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因素 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交通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 通信 文化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教育 界的态度 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社会 因素 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家庭 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 军人家属的从军 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二战后,犹太人从欧洲迁入巴勒斯坦地区 宗教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 (3)政治因素 因素 影响 事例 “上山下乡”、三峡移民 国家政策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 战争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南移 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政治变化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1)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迁移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迁移到人口稀少国家。
(2)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流向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必修2 第2章 城市与环境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1.城市区位分析 (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城市空 间结构 2.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4.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 5.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城市化过程与无特点 6.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7.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9.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10.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考点一| 影响城市的自然区位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
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并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2)热带地区的地形通过影响气温而影响城市分布,故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凉爽的高原上。 (3)山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与城市区位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c b a a b b b b bb d c b 有利或不利的 城市分布 区位因素 密度 大、规 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模大 密度 小、规 模小 荒漠干旱地区 高纬度寒冷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中低纬度地带 气温适中,降水适度 海运便利、气候条件比内陆地区优越 过分干旱 过分寒冷 过分温热 ①我国多数城市都分布在年降水量400mm以上的湿润、半湿润地区;②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地带;③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一般规律 3.河流与城市区位 区位类型 水运的起点或终点 两河流的汇合处 集散中转 水陆交通方便,人 过河口位置 流、物流集散 河口位置 便于河海联运 考点二| 社会经济与城市区位 城市区位 城市 以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英国的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的大同 自然 资源 与石油开采和加工相关的城市:英国的阿伯丁、美国的休斯敦、我国的大庆、克拉玛依和玉门 在铁矿石产地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交通 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石家庄、株洲 以政治为中心而新建的城市: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 嘉峪关 麦加、麦地那、拉萨、梵蒂冈、耶路撒冷 意大利的威尼斯、我国的三亚、黄山、泰安、桂林 一直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 自古到今,都是影响城市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上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弱 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增强 一直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 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上海、广州、加尔各答 伦敦、巴黎、南京、芜湖 区位优势 人流、物流在此中转 人流、物流在此 宜宾、重庆、武汉 举例 江西赣州 政治 军事 宗教 旅游 科技 日本的筑波、印度的班加罗尔 考点三| 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增强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考点四|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城市用地通常可划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考点五|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
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功能 商业区 分区 人口活动有明显的时间性,尤其是上下班时间更为明显,以致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形成较为明显的早晚高峰 住宅区 工业区 表现 地价高,是城市核心区。CBD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不断向城市的市区外缘移特征 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有明显分异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向发展、建筑质量上出现分化 线分布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 位置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占地面积大,成片分布 位于工业区和商业区中间,分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集聚成片状 城市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河流下游或下风向
考点六|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数目多。
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考点七|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1.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2.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化的意义:①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②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高压使城市化获取持续推进的动力。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⑤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
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4.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考点八| 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目前水平较高,但速度减慢,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目前水平较低,但速度较快,许多国家出现城市化不合理的现象。
起步时间 纪中叶开始) 目前速度 城市人口 比重 大小 原因 趋缓(甚至停滞) 大(70%以上) 起步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后期阶段 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叶以来) 快 小(不到40%) 起步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发达国家 早(英国最早,从18世 发展中国家 晚(20世纪中 所处阶段 城市化表 现及原因 表现 原因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项目 现阶段中国城市 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 化的特点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动力 产业结构变动 人口流动 城市建设 环境生态保护 城市化与经济发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展的关系 速度快,并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工业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由内地流向沿海,由山区流向平原,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不容乐观 表现 城市化与工业化 的关系 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关系密切;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考点九|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城市是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高强度和持续的经济社会活动,不但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3)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4)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城市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2.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 (2)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 (3)改变了地区景观。
(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5)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考点十|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化过程中 表现形式 产生的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阻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棚户区 城市住宅问题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解决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必修2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产业活动 的区位条件 和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与 4.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1)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2)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 5.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2)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与 (3)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工业地域联系 6.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 7.交通运输与聚落 c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2)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8.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b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考点一|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
现代产业活动种类繁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 2.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
(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考点二|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b b b c b d cc 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 (2)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3.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a b b d (1)生产协作
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的协作。
①生产协作的背景:随着产品和生产工序的复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不可能再由一家工业企业独立完成,并且生产配置和效益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生产部门间的协作逐渐出现。
②生产协作的类型
(2)商贸联系
①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②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 ③随着产业活动地域分工的加深,工业企业之间的商贸联系日益频繁。商贸联系的形成、分类和作用如图。
(3)科技与信息联系
①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②科技与信息联系与企业产业活动之间联系密切。
考点三| 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①光照: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②热量:农作物发育的基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
③土地(土壤):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壤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
④水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⑤地形: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18°的地方宜发展牧业或林业。 技术条件:包括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推进,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影响越来越大。
②交通运输: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③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④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及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考点四| 农业地域类型
1.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热带种植园农业、混合型农业、地中海式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自给型农业、集约型农业。
类型 自给型 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农业 集约型 农业 混合型 劳动集约化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资金集约化和技术集约化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均有分布 分布地区 生产特点 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商品化程度低 主要农作物 广泛 投入高,机械化水平较高 兼有种植业和畜牧业 小麦、玉米、牧草和饲料作物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 农业 商品化 农业 地中海 式农业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 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 热带种植 园农业 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 马来西亚:世界上最大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2.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 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另外,非洲埃及、尼日利亚,欧洲南部一些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南美洲北部也有分布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橡胶、咖啡、可可、油棕、剑麻、香蕉、菠萝等 耕地广,机械化程度高,耗能多,经营方式粗放,商品率高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 小麦、玉米、棉花 小麦、大麦、葡萄、柑橘、橄榄等 习性 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 区位 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因素 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主要 小农经营,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特点 平不高;水利工程量大(解决灌溉与防洪) 考点五| 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区位因素 土地 水源 主要影响 工业需要一定面积、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面积、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河湖分布 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数量、素质、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 工业原料、燃料的运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劳动力 政策 原料 动力 运输 市场 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2.按主导因素分类 分类 原料 指向型 市场指 向型 动力指向型 劳动力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 3.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工业企业的污染类型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不同工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型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同。
(1)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2)污染程度
污染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 严重污染 (3)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要求 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举例 服装厂、玩具厂 机械厂、仓储区 钢铁厂、水泥厂 特点 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易腐烂) 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失重大) 产品不便长距离运输(易腐烂、易损坏) 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到产品不减重或增重) 需大量能源供应的(水电、火电、油田)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技术要求高 食品、家具、印刷、饮料 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甜菜、甘蔗制糖工业 代表性的工业部门 炼铝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
(4)基本原则
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是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应尽量布置在城区河流的下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应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②规模小、无污染工业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尽量不布置在河谷等通风不良的地区。
考点六| 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①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②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③信息联系。 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
由于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是不同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布
局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加之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考点七| 交通运输的方式
方式 主要优点 缺点 适用对象 铁路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费高 机动灵活方便、周转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远距离、数量大、费用低 公路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短距离、数量小、时间紧 运费较高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远距离、数量大、时间不紧、运费低 水运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航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远距离、数量小、时间紧、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不计运费 格 需铺设专门的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量大、易挥发或外流货物 管道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考点八| 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平原 主要影响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优良土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自地然形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因山地 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 素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的强度和出现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尽可能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等 可使运输网布局具有广阔的空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考点九| 交通运输与聚落 气候 经济 因素 人文因素 社会 因素 技术 因素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联系。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重大的居民点。在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2.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联系日趋密切。铁路、公路、水运和航运等交通线路,把众多城市有机的联系起来。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对外交流和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考点十|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原因是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山区。而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成因与山区相反。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必修2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人类面临 的主要环境 问题 人地关系思 3.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想的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5.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6.控制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协调人地 7.转变发展模式 关系的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主要途径 8.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成因
(1)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成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产业革命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生产、生活中排放出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1)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如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3)生态破坏问题,如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如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考点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b b a b a b a 考试内容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 (2)环境问题的分类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必考要求 b a b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质量下降。
水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土壤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化学农药等)、重金属(汞、铅、镉等)、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
考点三|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人类发展而出现的,究其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发展方式不当造成的。 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的压力过大,导致对物质和能源的需求超过环境的供给能力,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2.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缺乏保护意识,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3.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忽视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考点四| 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2)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主要人地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
(3)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19世纪):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可能论(20世纪初):人类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二战”以后):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论(20世纪80年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考点五|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然发展的基础上。
3.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充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1)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增长,认为社会经济增长是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权利,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害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
(2)公平的观念:首先是代际之间的公平,其次是区际之间的公平。
(3)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既把环境保护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又把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
(4)权利的观念:人类享有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每个国家或地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等。
考点六|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
可持续模式以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为目的,具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特征。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治土壤污染、水土流失;保护森林,保护水环境,节约、充分、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必修3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b d b 认识(1)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地区 (2)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认识国家 (1)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认识(3)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国家 (4)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 (5)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 (6)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ab b ab d c d 认识1.认识大洲 大洲 (1)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2.认识地区 4.区域差异 区域(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差异 (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4)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5)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 5.区域联系 b bb bc a (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c 区域(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 联系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b (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认识大洲 1.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1)经纬度位置:纬度大致为10°S~80°N,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跨热、温、寒三带,经度大致为30°E~180°,东西跨11个时区,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侧通过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西与欧洲相连,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1)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海岸线曲折漫长。
(2)亚洲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大陆性气候广布。
(3)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内流区面积广大。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黄河、长江;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印度河、恒河;锡尔河和阿姆河是重要的内流河。
(4)相互关系:亚洲地跨热、温、寒三带,三面临海,腹地广阔,地形复杂多样,且地表起伏大,所以亚洲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特征。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表起伏大,导致河流顺地势呈放射状由中间流向四周,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亚洲地域广阔,内陆地区广大,气候干燥,导致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受地形、气候的影响,亚洲的河流补给一般有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补给等。
考点二| 认识地区
1.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占欧洲的一半左右,包括除俄罗斯以外的30多个国家。其经纬度大致位于40°N~60°N、10°W~30°E之间,属北温带。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欧洲西部海岸线破碎、曲折漫长,多半岛、岛屿、海峡和海湾。
2.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c b (1)地形特点: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脉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部为广阔的平原,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海岸线破碎、曲折,多半岛、岛屿与海湾;深受冰川作用影响。
(2)气候特点:以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季节分配均匀;东部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3)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广阔,有利于农业发展。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发达。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干燥,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温和多雨,适宜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和发展灌溉农业。
3.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以能源和资源为依托而兴起的传统工业区,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人类如果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会促进区域工业的发展,反之,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过度依赖或不合理开发利用,则会造成资源的短缺,环境恶化,经济衰退等。
考点三| 认识国家
1.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美国由北美洲中部的“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三部分组成。本土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位于亚热带,阿拉斯加位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群岛位于热带。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
2.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1)地形:美国本土的地形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主要由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组成),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矮的山地和高原。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为主,气候类型多样。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在美国本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太平洋沿岸,自北向南呈现出南北纵列的条带状,这主要是由于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进入所造成。
(3)水文: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灌溉、发电、航运便利。 3.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工业处于起步阶段,内部差异小;交通线路少,缺少大城市。
(2)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快,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交通建设加快。
(3)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内部发展趋于平衡,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运输网络化。
4.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
地区专门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如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 5.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
生产地区专门化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其目的是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农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可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6.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农业现代化 发展的问题 农业生产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政策法规 实施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 耕作技术 因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导致农业生态恶化,导致“黑节水农业、精确农业、风暴”;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处方农业等 影响食品安全 实行保护性耕作 考点四| 区域差异 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西北内陆干旱 自然区名称 东部季风区 半干旱区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 海拔低,包括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以及第三阶梯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昆仑山、祁连山以北的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非季风区 金山以南地区 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区 范围 地形 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 气候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高原高山气候,气温低,风气候为主,夏季多雨,冬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 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 季少雨,年降水量大于400mm 外流区,河湖众多 内流区,多咸水内流区,冰川广布,大江大河发多咸水湖泊 源地,湖泊众多 自西向东由荒漠到荒漠草原再到草原过渡 以草甸植被为主,土壤贫瘠,高原边缘地区垂直分异明显 水文 植被 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土壤肥沃 2.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 北方 气候 南方 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以旱地为主,耕地面积广 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以旱作为主,是小麦、大豆、甜菜、苹果等重要生产基地 主要的重工业和能源基地 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区,水热充足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以水田为主,耕地相对较少 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以水田为主,是水稻、油菜籽、柑橘、橡胶及热带水果等重要生产基地 主要的轻工业和外向型工业基地 地形 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限制性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等 进一步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构建节约型社会等 发展方向 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动力,缩小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4.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与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一致,也与我国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北地区,冬季寒冷,河流、土壤结冰,年降水量800 mm以下;以南地区,冬季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多。此线还是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饮食文化、交通方式等人文现象分界线。
考点五| 区域联系
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是对口帮扶;二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三是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 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
(1)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纵三横”的总体布局。
调水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源地 调水 线路 调水量 水质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天津 较大 差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较小 较好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东线 中线 西线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大 最好
(2)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沿途经过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分支从四川、重庆到湖南、湖北的输气工程。
(3)西电东送
北线: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中线: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vx:xingkong-tianxia)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南线: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岩滩、龙滩)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一般可以对输出地、输入地及沿线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的利弊进行分析。
有利: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经济效益) 输出区 南水 北调 输入区 不利: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口水质;长江泥沙淤塞,使航道淤塞;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影响(生态破坏) 有利:缓解水资源短缺(经济效益);回补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开发,防止地面沉降(社会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生态效益) 不利:北方灌区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生态破坏) 西气 东输 输出区 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效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社会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生态效益) 不利:管道铺设沿线易造成生态破坏(生态破坏) 输入区 改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减轻铁路运输压力(社会效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生态效益) 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效益);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社会效益) 不利: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 西电 东送 输出区 输入区 改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减轻铁路运输压力(社会效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生态效益) 4.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一般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促进了被转移地区的资源的开发,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促进了产业的更新和升级,推动了被转移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差异。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人地关系趋向紧张。
产业 资源 环境 劳动力 产业结构
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荒漠化的危 (1)荒漠化的含义 (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害与治理 (3)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b b c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自然资源消耗减少 环境质量提高 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环境污染加重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增加就业机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资源的 (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2)湿地的重要价值 开发与保护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b c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2)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 b (3)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 考点一|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即土地退化。 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少雨;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生态环境失衡。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1)荒漠化产生的危害: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进而影响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荒漠化极易产生扬尘,从而使附近地区沙尘暴天气猛增。 (2)荒漠化产生的综合治理措施: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保护好现有的草林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二|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念与类型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即为湿地。
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水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重要价值(vx:xingkong-tianxia)
湿地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功能。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1)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逐渐下降,功能、效率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c a b (2)保护措施:制定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考点三|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1)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是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 (2)地形为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平原。
(3)流域内气候特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汽来源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冬季和早春(12月到次年4月)持续降雨。
(4)煤炭石油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落差大、降雨多)。
(5)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垦荒,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 2.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性长远开发方案。 3.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
(1)加强立法,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吸引投资者。 (4)提高流域的对外开放力度,为开发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5)开发中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长远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等。
考点四|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发展条件 自然 条件 气候 本土大部分属温带、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条件 地形 本土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经济效益(首要) 社会 经济 条件 交通运输 政策与法规 2.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考点五| 区域资源、能源开发
1.能源资源及其分类
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的种类很多,对能源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同一种能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不同的类型。 (1)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能源资源
直接的太阳辐射狭义的太阳能来自太阳现代光合作用转化的太阳能——生物能
辐射的能古代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量太阳能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温泉来自地球内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裂部的能量
变能和聚变能
来自月球、太阳的引力——潮汐能
缺点
(2)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能源
地热能、潮汐能等资源
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
(3)按照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能源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沼气、地热能资源
2.主要能源类型及优缺点
能源名称 煤炭 优点 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利用技术难度不大;运费较低 发热量与燃烧效率不如石油;废气、废渣、粉尘污染环境 石油 发热量高,便于开采、运输和使用,储量比较少,污染环境 基本上是无灰燃料 可再生资源,具有综合效益 分布和利用受地形和气候制约显著 能源分散,不易利用和储存 水能 太阳能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3.我国能源问题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的变化特点(vx:xingkong-tianxia) 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目前能源利用紧张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4)调整措施
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采,增加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利用乙醇汽油。
必修3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1.地理信息系统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 (2)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 统及其应用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b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3.遥感技术 (1)遥感的概念 (2)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4.遥感与资源普查 c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5.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c 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6.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 统及其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2)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 7.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a a b a a a a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考点一| 地理信息系统(vx:xingkong-tianxia)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 (1)组成部分: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应用模型。
(2)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考点二|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1.城市规划和管理。 2.基础设施管理。 3.土地利用与管理。 4.生态环境管理。
考点三| 遥感技术
1.遥感的概念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1)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2)遥感分类
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根据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可分为主动式遥感与被动式遥感。
按照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可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可分为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
考点四|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vx:xingkong-tianxia)
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以探矿为例,现在,
人们可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大大缩短探矿时间。
在对森林、草原、绿地以及农作物等资源的调查中,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务。
考点五| 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具有大范围、实时、长期、动态和准确的特点。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及时了解环境灾害的动态变化,对环境灾害实施监测并作出预报和相应的评价,为抗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如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及时了解汶川地震中堰塞湖的发展情况。
考点六| 全球定位系统
1.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1)概念: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基本组成:空间星座(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
成,高度约2万千米),地面控制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控站),用户系统。 2.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
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发送导航定位信号,地面监控系统对卫星进行检测和调控,用户系统接收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发射的信号后进行导航定位。
考点七|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军事、农业、气候、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此外还可用来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IS和RS结合可为资源调查、工程和管理、精细农业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