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以网络为切入点,首先,分析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然后,着重分析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应对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冲击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健康成长 对策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信息交流工具的不断改进,互联网(internet)己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既改变了信息存储、加工、传递的方式,又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观念的人们之间开展思想文化交流最便捷的工具。不断发展壮大的互联网正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促进 1.网络对青少年观念系统的促进
网络对青少年观念系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网络信息获取的快捷性,有利于青少年效率观念的形成。第二,网络交往的全球化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全球眼光。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方便的交流。第三,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于青少年具备多元知识。青年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只须具备一定的检索方法,即能快捷方便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接触面,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
野。
2.网络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它是人能否有创造力的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精神在创造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其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必须首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对于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的发展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规律性的掌握,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网络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发展
青年时期是人的自我发现期,他们的独立意识急剧增强,行为的自主性比较突出。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可以更大胆、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求新求变的思想需求在现代网络技术条件下得到极大的满足,因而他们对于网络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有极强的新奇感和投入感,这种潜移默化的参与过程,很可能产生一种知识个性化的结果,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冲击
1.网络对青少年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消极影响
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必须接受必要的社会教育,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本领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因此,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网络作为一
种先进工具,具有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这为青少年涉猎更广泛的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正是这些特点给青少年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设置了障碍。
第一,造成大脑信息超载。互联网的容量大、速度快造成信息过度泛滥,降低了青少年的学习效率。第二,弱化了个体的选择能力。在互联网上,只要你在网上查询一下,各种各样的建议、想法、指导就会立即大量涌现,过量的信息会扰乱人的选择能力。第三,容易引发对工具理性的崇拜。网络所表征的工具理性会抑制年轻一代价值理性的发展,削弱他们的人文精神。 2.网络对青少年继承前人文化的消极影响
网络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人类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它将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呈现给人们,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同时,由于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来自不同的地区、国家和民族,出现了信息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对民族文化传统向下一代传递造成阻碍。
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在因特网信息中,中文信息占不到20%。而英语信息却占80%以上,而且主要是由美国所发布的(占75%以上)。网络的公开性还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其文化霸权主义,使民族文化遗产向年轻一代的传递和延续受到严重干扰。
3.网络对青少年形成健康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接受认同社会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青少年
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一般己经初步形成了核心的价值观念,但尚不稳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互联网中良莠并存,许多错误价值观会产生负面作用。
第一,是价值观念多元化与冲突。面对形形色色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缺乏足够判断力的青少年无所适从,难以取舍,陷入困惑。第二,是存在意识形态西化的危险。互联网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国际上的强势集团也趁机构建新的意识形态霸权,冲击青年人正确理想信念的培养。第三,是民族认同感弱化。网络生活将淡薄人们的国家观念,因为网络世界是没有国界的。 4.网络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消极影响
首先,为了保证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要优化媒体环境。但是,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它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差异之一,在于传播的内容具有公开性、不可控制性的特点,这对于他们人格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网络的公开性还导致了网络信息垃圾泛滥,对青少年道德人格造成不良影响。对青少年道德人格有负面影响的主要是关于暴力和色情的信息。其中,对青少年吸引力最大的是色情信息,它的危害性也最大。
再次,网络社会的无规范性和匿名性也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修养。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现实社会的规范无法对网络互动进行约束,网络社会中正好为青少年提供了摆脱成人约束,松弛禁忌的机会。 四、应对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冲击的对策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要求人们正视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冲击,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新情况,对青少年工作从内容到方式都做出相应调整,以应对网络化的挑战,由此提出以下应对之策:
1.加强信息监管
首先,要采取法治手段,健全有关网络的法律规定,对违规者进行必要的处罚。其次,要改进网络服务器,使其具有对访问者的地址、访问时间和操作行为记录的功能,形成“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客观条件。最后,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社会控制网络。学校首先应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采取措施控制学生上网。网吧经营者也有责任和义务监督青少年儿童上网,禁止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不健康的内容。 2.建设青少年网站
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意即谁能吸引住网民的注意力,谁就会在互联网上取得获胜的优势。一些学者针对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认为迫切需要党团组织、学校和一些社会机构在占领网络阵地方面做出努力。目前,共青团中央和许多共青团的地方组织已建立了工作性网站,但这还只是团系统的内部网站,对广大青少年吸引力不大。在上网的青少年当中,只有9.9%的人访问过共青团组织的网站,23.5%的人“听说过,但没访问过”,而多达66.6%的人“没有听说过”。有的网站甚至因为缺少网民光顾,而出现“空壳运转”的现象。
因此,建立青少年网站的首要因素,就是要考虑如何吸引住青少年的“眼球”,没有点击率的网站是没有生命力的。要增加吸引力就要加强服务力度,可以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在当今世界,信息是一种决定性的战略资源,需要在国际范围内交流,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信息过分依赖会潜藏着危险:经济和文化资源得不到很好保护,信息自主权受到严重危害。面对来势汹涌的外来文化的侵略,如何保护本土文化,维持世界的多元文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保护民族文化的一项措施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并对之加以创造性吸收。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失去了民族文化,这个民族就是没有精神支柱,难以凝聚起来。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在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真正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这就要求社会和学校加强对青少年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要摆脱现在“重技术、轻思想”、“重理工、轻人文”的局面。 4.转变教育方式
教育要应对网络的挑战,关键在于确立以人格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
重挖掘学生的潜在个性特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一种个性自由发挥、发展潜能和才华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为此,教师要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以时代的需求为准绳,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在与学生共同讨论社会之中培养起思考力、判别力、选择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另外,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社会化将更多地充满“同喻”色彩,他们更多地是在同辈之间相互学习,老师、家长的社会权威地位会逐渐削弱,他们的主导地位将变为辅导地位。要改变以往主要靠灌输来促使大中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方式。在网络时代,灌输是必要的,但它的作用会下降,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将更主要地靠自行判断,自己选择。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将更多地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将变得平等。 5.矫正心理偏差
首先,要加强现有心理咨询体系的建设,尽快进行青少年网络心理的研究,进一步做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档案的建档工作,为大中学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心理支持。与此同时,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可以从各方面入手:一是利用网络快捷的优势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如设立心理咨询网站,开设在线心理咨询(采用e-mail和网上心理恳谈等方式)。二是开展学生上网心理、虚拟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的比较等问题的研究,确立一套可操作的、有效的网络心理障碍咨询方案。
其次,要对迷恋网络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根据卡内基梅隆人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者的研究,网络成瘾的患者往往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因此,对于迷恋网络的青少年的咨询应从如下两方面人手:第一,咨询者要了解网络迷恋者的早年经历,寻找其不良性格和情绪的根源。第二,引导网络迷恋者客观全面地评价网上人际交往,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五、结语
网络给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带来广泛、全面、深刻的影响。它既为青少年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他们成长、成才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又给他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网络中消极、沉沦,甚至误入歧途。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发扬信息网络的积极影响,及时剔除和转化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正确引导青少年,使其健康成长,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胡昌恩.网络文化发展趋势和作用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
[2]刘文利.网络游戏的教育功能及教育网络游戏的特点.信息技术教育,200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