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2-10-2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8卷第5期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8.No.5 Oct.2009 2009年1O月 文章编号:1671.7041(2009)05—0103.04 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曾 丹 ,吉 晖 (1.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武汉430056;2.武汉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综述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网络语言的定义、 征。|1 显然,Crystal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是非常宽泛 性质、特点、词汇、语法、修辞、收集整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 现状,并提出对未来网络语言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研究;互联网;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志码:A Status quo and prospect of Internet language studies ZENG Dan ,JI Hui2 (1.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anghan Univ.,Wuhan 430056,China; 2.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School, Wuhma Univ.,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presented a survey of Internet language studies on the aspects of its definition,natures,characters,VO— cabulary,grammar,rhetoric,collection and norn1.Then it dis— cussed the prospect of lnternet language studies. Key words:Intemet language;language study;Internet;status quo/prospect 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 媒体”。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迄今已有 20余年。作为网民上网交际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研究者对它的定义、 性质、特点、词汇分类、语法特征、修辞手段以及网络 语言的收集整理、规范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 1.网络语言的定义 要研究网络语言,就必须先给它“正名”。只有 解决了“何谓网络语言”的问题,研究者才能有的放 矢、目标明确地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 络语言”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选取其中 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加以介绍。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在其著作《语言与 互联网》(Language and the Intemet)中将网络语言 定义为: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 面貌的媒介,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的特 的,他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属于广义的网络语言。我 国学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 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现在一般指后者o[212郑远汉提出网络语言包括两 种:一种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 词术语;另一种主要是指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 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 刘海燕所 研究的网络语言包括3类:技术专用语;网络文化词 语;聊天室用语。[4]37- 秦秀白将网络语言界定为网 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它由3种语 言成分构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与网络 文化现象相关的术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 使用的特殊用语。 其观点与刘海燕的相似。张云 辉将网络语言概括为4种情形:与互联网有关的专 业术语;网络新闻使用的语言;网络文学使用的语 言;网络聊天室以及论坛中使用的语言。 国内学者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概念虽然措辞不 同,细化程度不一,但其整体倾向是一致的,即将网 络语言的涵盖面作了广狭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 括所有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成分,而狭义的网 络语言则多指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从笔者目 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刘海燕、秦秀白所给出的网络 语言的定义接受度最高。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 采用了这一定义,并把计算机术语、网络文化用语、 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统称为广义的网 络语言,而将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称为 狭义的网络语言。国内学者大多以后者作为研究的 重点。 2.网络语言的性质 关于网络语言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 ・收稿日期:2009—03—17 作者简介:曾 丹(1978一),女,湖南湘潭人,博士,讲 师;E—mail:zdsunny( ̄hotmail.corn 10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 角度来展开论述:一是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二是网 络语言的社会属性。 美国语言学家Davis和Brewer在其著作中指 出,在键盘上写、屏幕上读的网络交际用语具有口语 和书面语的很多特征。 我国学者刘海燕认为,网络 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H ,是一种特定的功能 语体H ,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表达方 式H 。刘乃仲、马连鹏同样将网络语言的性质界定 的基本特征应包括简洁性、创造性、随意性和形象 性。语言简洁是由网络交际的即时性所决定的。为 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多的信息,网民们尽可能 地对交际用语中的词汇、语法加以简化,创造出各种 缩略词句。创造性则是由广大网民求新求异、张扬 个性的心理所决定的。另外,网络媒体给大众提供 了比以往任何媒介都要宽松的交际环境,这为网民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供了有利的条 件。同时,宽松的交际环境也造就了网络交际用语 为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认为在网络社会,网络文化 的诸多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中得到映 射。 吕明臣指出,网络语言是以电子媒介为其物质 形式的,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形成了不 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特征。网络语言是一种既 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是一种特殊语 体——网络语体。 孙鲁痕则认为,虽然网络语言是 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无论是从交际领域还是 从语体风格来看,都更接近于口语语体而迥异于书 面语体,因此网络语言应该属于口语语体。u叫 从以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关于网络 语言的语体特征,学界尚无定论。通常采用的观点 是,网络语言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语体。 至于网络语言的社会属性,学界基本认同网络语言 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 3.网络语言的特点 很多讨论网络语言的论著都谈到了网络语言的 特点。为避免重复,笔者主要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 观点加以介绍。 于根元将网络语言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外语词 语多,术语多;符号与语言交叉使用;语句的零融化、 直观化;幽默、风趣o[2178-g8彭育波认为网络语言主 要具有四大特点:创造性、形象化、简洁性和欠规 范o[111林纲从网络用语的形式、涉及面、交际目的和 语言风格出发,将网络语言的主要特征归纳为4点, 除彭育波已经提到的创造性和简洁性外,还包括多 元性和模糊性。他认为网络语言的多元性具体表现 为:网络用语在方言上的多元性;网络用语语言形象 的多元化;网络用语语言风格的多变。另外,由于网 民在面对陌生的聊天者时常常带有无意识的隔阂心 理,这使得他们在回答对方问题时,带有模糊性o[12] 除此以外,李莉还谈到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不稳定 性o[13]王献福谈到网络语言的粗俗性。[141 上述观点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们根据自己 的认知和理解,对其进行取舍选择,提炼出各自心目 中的网络语言的基本特性。在笔者看来,网络语言 的随意性,一些不规范或不文明的现象随之出现。 至于网络语言的形象性,则主要表现为网络表形符 号的大量使用。 4.网络语言的词汇研究 网络语言中的词汇是学界关注最多的问题,对 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词语释义、词语 分类、修辞手段、规范化等。由于后两个方面与本文 的其他部分有所重合,故此处不予展开。 (1)词语释义。网络世界的新词新语总在不断 涌现。对新词语的解释成了研究网络词汇的基本环 节。此类论文数量众多,恕不一一列举。 (2)词汇分类。研究者主要从外部形态和语义 来源两个角度对网络词汇进行分类。 依据外部形态,刘钦明将网络语汇大致分为3 类。一是非汉字符网络语汇,包括4种类型:由汉语 拼音字母构成,由外语字母构成,由数字构成,由表 情符号构成。二是混合字符网络语汇,包括3种类 型:由字母与数字混合构成,由字母与符号混合构 成,由字母、数字与汉字混合构成。三是汉字符网络 语汇,其结构方式多样,可分为假借、合成、仿拟、译 介4种,其中合成、译介最为重要o[15] 根据语义来源,郑远汉将网络语言分为七大类: 一是符号组形类,将标点、数字和字母等符号组合在 一起,模拟一定形态,用以象征某种意义,包括标点 符号组形、标点符号+数字组形、标点符号十字母组 形;二是数字会意类;三是谐音替代类,包括同音汉 字“假借”、数字谐音代替、英语“音译”;四是缩略简 称类,包括拼音缩略、英语缩略;五是转义易品类,包 括词义引申、词性转品;六是双语混杂类;七是重字 赘语类。L3 张云辉则将网络词汇分为两大类。一是 来源于外来语的网络词汇。以英语为例,其出现方 式可分为5个小类:英语词汇保持原貌;来源于英语 的音译借词;来源于英语的意译词;来源于英语的缩 略词;借用英语语音的谐音词。二是汉语本族语基 础上的网络词汇。包括10个小类:来源于方言的网 第5期 曾 丹,等: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105 络词汇;汉字谐音;fEt词赋新意;数字谐音;汉语拼音 缩略词;析字;原有词汇的合音变化;原有词汇的语 义及色彩转换;拟声词;来源于儿童语言的网络词 汇。 5.网络语言的句法研究 鲁昌将网络语言中的飞白现象分为两类:有意搞笑 类和表达特殊情感类。[2 连晓霞指出,网语中最常 见的就是语音飞白。其中一类是利用方言土音构成 的谐音飞白,如“偶稀饭”;另一类是由于用拼音输入 法,敲出了一个与需要的词音同或音近的词,但是发 现这个错误的词还挺有意思,于是将错就错,不再去 改选正确的词,如将“版主”打作“斑竹”o[191 7.网络语言的收集与整理 与其他方面的研究相比,网络语言的句法研究 相对薄弱,专题论文比较少。有代表性的是张云辉 对网络语言句法特征的分析。张云辉认为网络语言 的句法形式具有独特之处,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一 网络语言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是由国家相关语言 是做状语的副词使用有别于日常语言;二是英语词 缀加之于汉语句末,汉语语气助词加之于英语句末; 三是特殊旬式的使用;四是语词叠用;五是原有词汇 的词性转换使用,主要表现为名词动用、形容词动 用、名词形容词化。 6.网络语言的修辞研究 网络语言经常用到的修辞格主要有谐音、缩略、 图示格、飞白等。语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些辞 格进行了分析。 (1)谐音。谐音指的是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 戚晓杰n 、严斌慧n 、左海霞和姚喜明n引均认为网 络语言的谐音表义有其深层的驱动因素,即网络交 际的经济性原则。连晓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除上述动因外,追求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也是促使 网民广泛运用谐音辞格的重要原因。 根据戚晓 杰 】、赵华伦 加]、左海霞和姚喜明[ 的分析,网络 语言的谐音主要表现为以下5种形式:汉语普通话 词汇谐音、汉语方言谐音、英文谐音、数字谐音、英文 +数字谐音。 (2)缩略。陈光明指出,汉语网络用语常见的缩 略方式有:直接借用英语缩写;利用汉语拼音进行首 字母缩写;利用数字谐音进行缩写o[21]连晓霞认为 网络语言缩略的目的有3个:一是打字时击键便捷; 二是达到委婉的目的,使日常生活中一些难以启齿 的粗鄙词语看起来不那么扎眼;三是追求新奇活泼 的表达效果。 1 (3)图示格。图示格指的是运用符号组合或直 观图像来替代文字叙述的修辞方法。蒋冰冰讨论了 图示格在当今网络语言中的新发展o[2Z]连晓霞将网 络中的图示格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键盘字符的组 合,如“一”表示眯着眼睛笑;二是直观的图像或图 画。她认为图示比常规的文字叙述更确切、形象、简 洁。 (4)飞白。飞白指的是明知其错而将错就错,有 意把白字、别音等如实记录或援引下来的辞格。张 监管部门、科研机构和研究者共同承担的。教育部 专门设立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 体语言分中心”,对网络语言实施监测和规范引导。 该中心先后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下 编)》中发布了《高校网络媒体BBS用字用语调查》, 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下编)》中发布了 《中文网络用字用语调查》《中文博客用字用语专项 调查》《中文BBS用字用语专项调查》。科研机构和 研究者对网络语言的收集整理则主要体现为网络语 言词典的编纂。目前,常见的网络语言词典主要有: 易文安主编的《网络时尚词典》 ,于根元主编的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 ,王骁炜主编的《实用网络 流行语》 引,李康、张阳主编的《网络流行风——网 上聊天词语妙用》 引,亢世勇、刘海润主编的《实用 网络用语手册》 引,周建民、熊一民主编的《最新网 络交际用语辞典》 。 8.网络语言的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作为其交际工具的网 络语言逐渐由网内渗透到网外,由互联网走向人们 的日常生活。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媒体和语言研究 者的极大关注。对于如何看待网络语言以及网络语 言的规范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归 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强调网络对语言生活的负面影响,要求维护 汉语的纯正性。立鑫指出,计算机网络用语鱼龙混 杂,急需规范。 叫闪雄认为网络语言破坏了汉语的 纯洁,会给汉语规范带来极大的阻碍,必须防微杜 渐,在网络还没有普及到家庭时就事先建立规 范。【3¨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沈艺虹,她指出网络语言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影响了对民族 语言纯洁性的继承,而且助长了年轻人浮躁的风气, 因此,维护汉语的纯正性迫在眉睫。【3 (2)辩证地看待网络语言,提倡对之加以适当的 弓l导与规范,强调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应该是有层 次的。于根元提出应制定网络新词新语规范的基本 106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 原则,研究哪些词语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国家相 关部门和各个网站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规范引 导网络语言的正常发展,对一些粗俗的、不文明的语 言现象要制止o[21194王献福强调在保留那些简约的、 富有创意的、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的同时,不应忽视 (4)寻找语言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传播 学等学科的契合点,借鉴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 展开网络语言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目前,已有学者在 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利用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 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来解释网 网络语言的不规范之处和负面影响,而应积极探讨 解决问题的办法,探讨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并引导它 络语言现象。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要真正揭示网络语言的深层规律尚需时日。网络语 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o[14]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最多, 如胡吉成 、金志茹 等。 (3)语言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网络语言能够 通过自我调节去粗取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王 希杰指出,语言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这使得语言具 有相对独立的品质。在某种程度、某种意义上说,一 定量的混乱是语言正常发展的伴随物0[35]陈榴认 为,规范网络语言的形式现在还为时过早。因为网 络语言目前尚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其语言形式也正 处于约定俗成的阶段,要人为地规范它,不仅时机尚 未成熟,而且很难操作0[36] 二、网络语言研究的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网络语 言将呈现出更加纷呈的面貌。新的词语、表达形式 会不断涌现,新的传播方式也会应运而生。互联网 的日益推广与普及,必将带来网络语言的繁荣兴旺, 其影响力将越来越大。因此,网络语言研究大有可 为。综观我国当前的网络语言研究,虽然在深度和 广度上有不断拓展的趋势,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今 后的研究要取得新的突破,似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大规模的网络语言语料库,从静态和动 态两个角度来全面考察网络语言的特征和发展趋 势。语言研究工作是以大量真实、可信的语料为基 础的,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一手资料,才能抽丝剥茧, 找出隐藏于纷繁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目前,国内 研究者所使用的语料大多比较零散,基于专门语料 库的网络语言研究成果比较少见。 (2)开拓思路,吸收和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将定 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目前的研究大多采用 传统的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严重不足。虽然有一 部分学者已经尝试在进行网络语言研究时将定性与 定量结合起来,但这一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推广和 运用。 (3)展开跨语言研究,探寻人类网络语言的共性 和汉民族网络语言的个性。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 网络语言的对比研究相当薄弱,现有成果都还只是 停留在表层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深挖和拓宽。 言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CRYSTAL D.Language and the Intemet[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8. [2]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2(3):102—106. [4]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5]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2003(6):1—6. [6]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 (6):531—535. [7]DAVIS B H,BREWER J P.Electronic discourse:linguistic individuals in virtual space[M].N 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2. [8]刘乃仲,马连鹏.网络语言: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J].大 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9—92. [9]吕明臣.网络交际中自然语言的属性[J].吉林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2004(2):48—53. [10]孙鲁痕.网络语言——谈话语体的网上功能变体[J].贵 州社会科学,2007(8):93—96. [11]彭育波.论网络语言的几个特点[J].修辞学习,2001 (4):12—13. [12]林纲.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J].修辞学习,2002 (1):26—27. [13]李 莉.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J].语文研究,2005 (1):21—24. [14]王献福.论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及规范[J].前沿,2008 (7):185—187. [15]刘钦明.“网络语汇”的组合理据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 究,2002(6):72—77. [16]戚晓杰.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义[J].修辞学习,2002 (3):21. [17]严斌慧.论网络语言中谐音的运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34. [18]左海霞,姚喜明.修辞视角下的网络语言[J].外语电化 教学,2006(1):27—31. [19]连晓霞.从修辞手法看网络词语蕴含的价值取向[J].修 辞学习,2006(2):44—47. (下转第128页) 128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 从另一层面说明了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正是因为存 越地域和边界的个体,学会相互了解是极为重要的。 当文学作品在这个方面取得成功时,它们必定是理 想主义的,正像艾尔弗雷德・诺贝尔所指出的那 样。”[10] 在着误会,才更有相互沟通与增进了解的必要。毫 无疑问,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误读、误会现在 仍然存在着,将来还会继续存在着。但两者之间的 积极对话与沟通,必将有助于两者的互补与交融,进 而从整体上造福人类社会和生活。70多年前,在赛 珍珠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会上,斯德哥尔摩天 文台台长伯蒂尔・林布莱德所作的一番评论最恰当 不过地说明了赛珍珠文化选择、叙事选择的意义,也 参考文献: [1]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M].尚营林,张志强,译.长沙:湖 南文艺出版社,1991. [2]保罗・A・多伊尔.赛珍珠[M].张晓胜,耿德本,译.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7. 再好不过地说明了人们今天研究赛珍珠的意义所 在:“赛珍珠女士,你在你的具有高超艺术质量的文 学作品中,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于人类的一个伟大而 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了解和重视。你通 [3]赛珍珠.大地[M].王逢振,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8. [4]帕尔・哈尔斯特伦.颁奖词[M]//毛信德.诺贝尔文学奖颁 奖演说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5]赛珍珠.东风・西风[M].林社,1998. 三,等,译.桂林:漓江出版 过你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了人民大众中的个人。你给 我们展示了家族的兴衰以及作为这些家族基础的土 [6]章伯雨.勃克夫人自传略[M]//郭英剑.赛珍珠评论集.桂 林:漓江出版社,1999. 地。在这方面,你教会我们认识那些思想感情的品 性,正是它们把我们芸芸众生在这个地球上联系到 一[7]胡[8]胡[9]高风.胡风全集:第2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风.胡风全集:第7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 龙.赛珍珠研究. 起,你给了我们西方人某种中国心。随着技术发 1999. 明的发展,地球上的各国人民相互吸引得更加接近, 地球表面缩小了,以致东方和西方不再被几乎难以 1999:33. 逾越的距离分隔开来,另一方面,部分地由于这一现 象的自然结果,民族特性的差异以及雄心互相冲突, 形成了危险的间断,这时地球上的各国人民作为跨 亭为中心的讨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04. [IO]Y ̄蒂尔・林布莱德.受奖演说[M]//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63—64. (上接第106页) [20]赵华伦.论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 2005(S1)t123—125. [29]周建民,熊一民.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0]立[31]闪鑫.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J].语文建设,1998 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语文建设,2000 (1):46—47. [21]陈光明.从网络语言缩略语看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 [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2):41—44. [22]蒋冰冰.象征示意:图示格的新发展[J].修辞学习,2003 (6):42—43. (10):15—16. [23]张鲁昌.网络语言中另类“飞白”的语用分析[J].广西社 会科学,2005(3):144—146. [24]易文安.网络时尚词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2]沈艺虹.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86—89. [33]胡吉成.当前网络词语问题探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80—84. [25]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1. [34]金志茹.试论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规范化[J].齐齐哈尔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9—120. [26]王骁炜.实用网络流行语[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 社,2001. [35]王希杰.汉语的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J]. 语言文字应用,1995(3):9—15. [36]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J].辽宁师范 [27 3李 康,张 阳.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8 3亢世勇,刘海润.实用网络用语手册[M].上海:上海辞 书出版社,2003.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2—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