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摘 要]近郊风景名胜区对于树立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范围的界定应以风景资源保护、自然与城市相融合为前提,规划上应注重与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城市近郊用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相协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协调矛盾,保证近郊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发展。[关键词]近郊风景名胜区;范围;界定
[文章编号]1006-0022(2003)12-0102-03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A Study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Scope of Scenic Spots in the City Outskirts/WU Li-wei
[Abstract] Scenic spots in the city outskir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stablishing the trademark of a city and building up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a city.The definition of the scope of a scenic spot must be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landscape resourc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eand city. Its planning must be mad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planning of urban green space,the planning of land utilization in the city outskirts andthe planning of urban infrastructure.All factor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contradictions assorted with to ensure the smooth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enic spots in the outskirts.[Key words] Scenic spots in the outskirts;Scope;Definition
1城市近郊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特征(1)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在通过经济活动高度集聚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却由于人口密集,在生态环境上存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如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而城市近郊往往由于用地杂乱更加剧了环境恶化。
近年来第三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中房地产业、旅游相关产业、高新技术研发则逐渐向城市近郊甚至远郊发展。城市近郊已成为城市产业布局、用地结构调整的关键战略选择。近郊风景名胜区犹如巨大的绿肺,不同程度地改善着近郊大气环境、水环境和景观环境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近郊风景名胜区愈来愈成为树立城市品牌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部分,在对人才、
技术、投资等发展资源的争夺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改善城市近郊环境品质,客观上增强了旅游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环境敏感产业的投资信心,巩固城市旅游中心地位,促进城市居住人口向风景名胜区周边转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另外,其特殊的区位和生态作用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疏解。
(2)保护风景资源。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共同的发展目标和行动准则。在我国经过了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名胜资源外围,城市快速扩张,房地产、乡镇企业等对其形成蚕食的压力;在风景名胜资源核心区域,旅游娱乐和度假别墅项目、农村居民点对其产生破坏性开发压力。在此情况下,建设风景名胜区是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确定为风景名胜区的用地可通过制度上、行政上的规范管理,避免具有城市公共利益的风景名胜资源被用于不正当的经济开发目的。
2城市近郊风景名胜区范围界定原则2.1建立在风景资源保护基础上对于资源使用性质的界定将直接关
然而,处于城市近郊且区位良好、系到土地利用乃至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风景优美的用地往往是房地产开发商、面。根据游憩功能的提供者和土地使用旅游投资商等争夺的焦点之一。在风景的社会属性,风景旅游用地可分为两大
规划 师PLANNERS
类:公益性和商业性。然而,公益性旅游用地和商业性旅游用地在具体使用目的和适用规定上有着本质区别,应区别和风景名胜区的纽带,又是风景名胜区与城市交流的空间界面,是构成人们对近郊风景名胜区印象的关键之一。规划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相应的,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风景名胜区不在城市绿地率统计之
管理[1]。国有资源如风景名胜区、自然应当把风景引到路边,延伸至水边。中。二者在适用法规规范和规划控制重保护区、森林公园、纪念地、重要历史规划应利用近郊风景名胜区对城市点上有根本区别。遗迹遗址等,都应由政府专门机构按照的生态效应。大量的森林、水域可以有
相应的规定管理,以公益目的为核心。效地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微气候,3.2与城市近郊用地规划协调这些区域都有明确的用地范围界限,限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应当注意到在城市近郊建设风景名胜区,一方制商业性使用的规模、方式。可以参照近郊风景名胜区保护了城市化地区物种面要保证风景名胜区的整体性、完整性,的类似区域有美国的国家公园,其涵盖多样性,提供了一处充满野趣的人与自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用地实际情况,合理了众多类型的公益性区域,由较高级别然交流的场所。因此,在界定风景名胜利用土地资源。城市政府可利用其对周的政府专门机构统一管理[2];而另一类区用地时应尽量结合边缘的设计保持自边土地良好的升值效应,通过适当的土如度假区、主题公园等,其功能主要由然开敞空间的连续性[6]。地经营策略,既保证城市公共利益,满投资商提供,以通过开发旅游娱乐项目近郊风景名胜区往往依托山水资源足市民的需要,也促进城市结构疏解,盈利为主要目的,政府并不直接设置管和重要历史遗迹、遗址。这种自然与城改善城市环境。理机构,项目通常由投资商经营。这类市融合的格局、历史与当代比肩的关系对核心景区地带的村镇居民点和工区域一般贴近旅游市场主体—大城引伸出的地标概念、心理认同本身就是业企业用地,建议尽可能迁出安置,矿
城市特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构场、采石场应当坚决关停,划入风景名市,不允许占用重要的国有风景名胜资
筑山水城市格局,形成城市独特文化魅胜区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植被,以利于源。相对而言,在满足适当的生态环境
力具有深远意义,是城市珍贵的品牌资风景名胜区结构的完整和整体景观系统要求的情况下,对其开发建设限制较为
源。从某种程度上说,突出文化特色也的建设。而处于核心景区外围的村镇居宽松。
是树立旅游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措民点、工矿企业用地,可在规划控制下“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
施之一。因此,特定的山水格局、历史逐步改造建设为风景名胜区游览设施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
[3]
遗迹、遗址等是需要保护的文化载体,地,提供旅游服务。特殊用地远期尽可和建设”,“必须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4]
能迁出,在近期无法拆迁时应与风景名工作列为首要任务”。城市近郊必须应尽可能划入风景名胜区规划。
胜区协调管理。对风景资源进行科学调查评价,在此基
对于外围风景资源价值不高的用础上确定资源的使用属性,其中风景名
3城市近郊风景名胜区范围地,则不要求一定划入风景区,可结合胜区用地首先应在对风景名胜资源进行界定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地形用于会展、主题公园或度假村等旅保护的基础上确定。在《风景名胜区规
游相关产业或居住区的开发建设,其它划规范》GB50298-1999中有对景源评3.1与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协调价的原则性规定、等级划分标准。“景源近郊风景名胜区可与城市绿地系统分散的风景资源可作为公园绿地纳入居
住区或高新技术研发区的内部功能组评价标准只能是相对的、比较的和各有共同形成城市近郊的绿色空间格局。但
织,而不需要一刀切把所有风景资源全特点的”,“确定风景区规划范围及其外风景名胜区与一般城市绿地不同。城市
部划入风景名胜区。通过合理的土地经围保护地带,应依据以下原则:景源特绿地为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大类,适用
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营可以尽快改变其周边的环境面貌,提
高该地区的活力[7]。社会的连续性;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GBJ137-90中关于“绿地”的规定,具
[5]
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必须明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体如城市公园应按《公园设计规范》
“必须有明CJJ48-92和各省市园林绿地的管理规确地标界,以适应管理需要。
2.2突出自然与城市的融合关系定来设计管理,以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确的地形标志物为依托,既能在地形图
上标出,又能在现场立桩标界”。尤其是近郊风景名胜区是城市景观与自然服务、改善城市环境为主要目的。而风
风景的触媒,规划应加强视觉上的连续、景名胜区首先是国土范围内的风景资源城市近郊用地往往有较大潜在经济价
值,边界标志不明确时易发生风景名胜生态的交流、意象的渗透。保护用地,而非城市建设用地,主要目
区用地被以各种形式非法占据使用的情规划用地应体现城市和自然结合的的是“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风景名
景观关系,就应突出“生物多样性与城胜资源”。其管理上适用《风景名胜区管况,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公路、铁路、河市景观的多样性、城市形胜和自然地形
[7]
的利用”。交通线既是联系中心城区
理暂行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
例实施办法》,规划设计适用《风景名胜
流、湖泊、管线等通常是较好的参照地
物地貌,在其它山地丘陵地带可沿山脊
吴立伟:城市近郊风景名胜区范围界定探析2003年第12期 第19卷
103线或汇水线标定,近城市用地时可参照现城市用地边界标定。此外,在具体边界的确定中,考虑到土地征用管理因素,局部地带可以和行政边界结合。
对于外围保护地带,应当在景观视域分析的基础上,以满足实际需要和利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城市垃圾填埋场就建在近郊丘陵地带,环境维护设施很简陋,甚至缺乏基本技术处理。对于
拟建风景名胜区周边垃圾填埋场,如无法完全由垃圾焚烧厂代替,也应迁往远郊地区,以维护风景名胜区及城市环境。
的设计方法论[Z].首届世界城市规划院校大会交 流论文,2001.
[7]孟兆祯.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中国园林, 2002,(4):13-16.[8]王作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 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 (3):11-18.
于实施为准,而不是完全环绕风景名胜区的等宽地带。在用地充足时,建议外围保护地带按中景的视觉距离(300m~500m)设置。在周边城市建设密集时,外围保护地带可适当减小。
3.3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协调“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
内,不得建设工矿企业、铁路、站场、仓库、医院等同风景和游览无关以及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和设施。”而在城市近郊各种基础设施密集,如城市道路、公路、铁路、管道、高压输电线、港口码头等,存在选线、选址的各种技术经济限制。从城市整体利益考虑,一方面在城市近郊风景资源周边建设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前应进行景观环境评估,作为选址、选线基础工作要求之一,避免造成对风景资源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近郊风景名胜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划界时应给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留有足够的发展用地。
应当尽量避免公路、铁路贯穿风景名胜区用地,避免不利影响。当技术上无法避免贯穿时也应当尽量避开核心景区,采取减小道路宽度、局部采用隧道等措施把不利影响减至最小,决不能采取大挖大填的粗暴措施对待风景资源。在经过风景名胜区的路段绿化上也应当与风景区协调,与其它路段有所区别。
管道、线缆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风景名胜区的油、气管道和线缆应埋地,埋地有困难的如220KV或更高等级的输电线等,也应尽量避开核心景区。
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设施对于城市来说是重要的生命线。对于风景资源紧邻水源地的地区,建议把水源保护区划入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内按相关规定严格管理,有污染的设施应全部拆除。
规划 师PLANNERS
此外,风景名胜区建设有时还要面对殡葬墓地的处理。简陋密集的墓地景
观对游人心理有破坏性冲击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核心景区的殡葬墓地应迁往远郊,近期有难度的也应密植高大乔木进行视觉隔离处理。
4结语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建设空间加速向城市近郊转移的态势下,近郊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必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协调矛盾。规划应以保护风景资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根本,改善城市近郊环境品质,促进城市近郊用地结构优化调整。不能单方面考虑风景名胜区建设,更不能只注重土地开发的经济收益。
城市政府应当摆正风景资源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慎重确定风景资源的使用性质,对于规划确定为风景名胜区的,适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利用”[8]
。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应加强近郊土地使用的监管,防止核心风景资源的土地非法转让、使用等情况的发生,科学合理地界定近郊风景名胜区规划用地范围,近郊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发展才有保证。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 出版社,2001.
[2]李如生.美国国家公园的法律基础[J].中国园林, 2002,(5):6-12.[3]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S].1985.[4]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 施办法[S].1987.
[5]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S].[6]Tianxin Zhang & Andre Sorensen著, 黄 剑译.提高城市边缘地区自然开敞空间连续性
[9]程 坚.摆正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 系[N].中国建设报,2003-06-17.
[作者简介]
吴立伟(1975-),
男,注册规划师,现任职于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收稿日期]2003-11-10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