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曹文斌
[摘 要] 构建任何一种评价指标体系都必须有理论上的依据。在探讨建立城市诸主要方面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理论依据的同时,依据理论原则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由人口(P)、资源(R)、环境(E)、经济(E)、社会(S)和域外6个子系统为基本框架的指标体系(简称PREES)。在这个框架中,每个子系统内部所包含的具体指标,都按照对立统一关系划分为相互对应的两个指标群,从而可以大大增强该指标体系的分析比较功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城市PREES指标体系作为一种用来描述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外部环境诸主要方面协调发展的状况,监测城市协调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评价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的一套指标系统,是政府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进行发展战略研究,对城市协调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做出评价从而进行科学决策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为此,本文愿就建立城市PREE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理论依据、基本框架进行探讨,并试提出一套相应的指标体系,以供学界商榷和城市管理工作者参考使用。 一 建立城市PREES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客观系统本身就是以某种逻辑体系存在的,人们为揭示客观系统的这种逻辑体系建立了种种理论,因此建立任何一种测量和评估客观现实系统的指标体系都必须有科学理论上的依据,并以其为指导,将理论、方法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而有效的反映评估对象的内在联系。城市的协调发展问题主要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内容,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和变量,所以它不仅是一个内在关系极其复杂的现实系统,同时也必然是一个理论含量十分丰富的逻辑体系。因此我们认为,要针对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客观现实系统,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必须以下列理论作为依据:
(一) 人本社会发展理论
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都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自从1995年联合国组织在世界发展首脑会议正式将“以人为中心”提升到“发展观”的高度以来, 目前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论已经取得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认可。人本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从人类自身要求出发,以人为中心,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素质与才能得到全面发挥的过程,即人本性的社会发展观。从过去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
1
展观从理论上阐明了发展的本质问题,为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发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人是社会发展的
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和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动力,以人的参与为前提,以人的素质为保证。有鉴于此,城市PREE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二)市场经济理论和全球化理论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而全球化则大大强化了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会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接受全球化的影响。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不可能像一般农业地区那样完全依赖本地区的资源供给来支撑巨大的经济规模并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供养和满足众多的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食物需求和资源消耗需求。所以,城市PREE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也不可能像传统农业区那样画地为牢,过分拘泥于人口容量的时空界定,而必须看到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资源超越辖域空间的流动,从而在开放的系统中加以把握。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建立城市PREE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但是,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而是指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又必须依据系统工程理论,从多维结构的复合系统出发来理解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看作是一个能动地调控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 (四)人力资本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人力资本是指用于对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本,尤其是人的文化技术素质。认为丰裕的人力资本优势可以转化为资源优势或替代物质资本。因而,对于实物资本匮乏的我国来说,充分理解和重视利用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与人力资本理论相联系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一再证明,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已经使人口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自然障碍。只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增强全社会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提高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水平,强化物质生产中资源的投入产出意识,就能够突破人与资源之间的僵局。总之,
2
与人力资本密切联系的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产出水平会有很大差别,人口容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定是人力资本要素和科技要素更加密集的地区。因此,我们在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因素。依据上述理论,我们在城市PREES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上应该确立如下指导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对建立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其基本观点是:任何复杂的大系统都由众多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确保大系统的有机存在。建立城市PREES指标体系目的就是要求对城市发展中的各个维度给予关注,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
二是人的需求原则。发展的目的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位的。城市PREES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无论在系统划分、指标遴选、权重配置等方面都要围绕着人的需求这个中心来进行。
三是开放性原则。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对象是城市。依据市场经济理论和全球化理论,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运行环境和条件不仅受到区域内系统因素制约,而且也受到区域外系统因素变化制约的现实情况,充分体现开放项原则。
四是生产力原则。生产力的不同水平决定着不同的资源利用率和资源对人口的不同的承载力。依据人力资本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城市PREES评价指标体系应突出强调和充分反映人力资本的增长和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源空间的转化和替代作用。
五是发展性原则。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诸因素相互关系中,发展是决定性因素,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中,要充分体现以“发展”为前提的指导思想。“发展是硬道理”,协调不能只是静止中的协调,低水平中的协调,必须是发展中的协调,高水平的协调。因此在指标体系设计中,需对发展速度指标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权重。
二 PREES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及理论含义
任何指标体系的建立都必须先有一个具体指标所赖以附着的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实际上就是对应于特定对象而建立的一个解释系统,亦称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基本框架是指标体系的灵魂,没有基本框架,众多指标只能是没有统领的“乌合之众”,是不能形成“体系”的。所以,我们认为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设计,是指标体系建立
3
最为关键环节。
如何进行城市PREES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通常的做法是依据制定该指标体系的理论和原则,首先对城市系统进行“系统划分”,并结合系统的划分构建评价城市发展的理论模型即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系统划分有多种方法,但大体上可分为结构划分法和功能划分法两种。结构划分法按照组成系统的实体要素(如人口、资源、环境等)进行分割,功能划分法则按功能的属性(如数量、质量、时间、空间等)进行分类,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独特的适用性。我们认为城市PREES指标体系的设计宜采用结构划分和功能划分相结合的方法,即二级子系统按结构划分,三级以下子系统有时按功能划分。
依据构建城市PREES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所确立的指导原则,经过系统分析,我们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域外影响是城市协调发展结构中最为重要的6个方面,因此城市PREES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可由“人口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域外系统”6大子系统和“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 个层次构成(见图2.1)
上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理论含义如下:
——社会系统:是一个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系统。主要反映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对人民生活所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子系统与其它诸子系统的关系为:社会子系统的发展(主要指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是其它诸子系统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子系统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又是以经济系统的发展为支撑和以资源系统的消耗为代价的;同时还受到环境系统(质量)的影响和人口系统(数量)的约束;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也要耗费经济成本。我们将社会子系统的指标划分为两个相对应的方面:一是由反映居民直接生活质量的指标群构成的“生活质量指数”;二是由反映社会提供的生活质量的指标群构成的“社会保障指数”
4
(每个指标群中的具体指标详见下文指标体系一览表,下同)。
——经济系统:主要反映城市经济增长状况和经济增长方式状况。经济子系统和其它诸子系统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经济系统的发展为社会系统和人口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技术进步等途径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增加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传统的或不适当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以消耗大量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以及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其增长具有“增长的极限”。因此,本指标体系特别引入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作为一种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不依赖于稀缺自然资源,采用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生产模式,绿色产品占主导地位,不再存在“增长的极限”。我们为了恰当地反映经济系统和其它诸系统之间关系的两重性,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经济子系统分为两个相对应的方面:一是由反映经济增长水平的指标群构成的“经济增长指数”;二是由反映知识经济程度的指标群构成的“知识经济指数”。
——人口系统:主要反映城市人口的数量状态和质量状态。人口是消耗主体和创造主体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人口作为消耗主体,其数量越多、增长越快,则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系统造成的压力越大;另一方面,人口作为创造主体,其质量(素质)越高,则不但能够减轻对资源、环境等系统压力,而且对促进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替代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我们在人口子系统的指标体系中特别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并将人口系统的指标分为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一是由反映人口数量方面的指标群构成的“人口压力指数”;二是由反映人口质量方面的指标群构成的“人力资本指数”。
——资源系统:主要反映城市自然资源的存量状况和开发利用状况。资源子系统与其他诸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为: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是人口容量的承载体;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社会、经济、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人口子系统的发展以自然资源的耗减为代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以科技进步为重要前提的,科技进步有助于提高现存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和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增加土地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所以,对资源系统的评价实际上存在这两个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一是由反映人均资源拥有量方面的指标群构成的“资源丰度指数”;二是由反映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指标群构成的“资源利用指数”。
——环境系统:主要反映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环境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5
是社会、经济系统顺利运行和发展的空间系统;过快的人口增长、过渡的资源开采、不适当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方式必然以环境恶化、生态退化为代价;与此同时,人类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生存质量随着环境的降级而下降。对环境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也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由反映生态环境破坏状况的指标群构成的“环境恶化指数”;二是由反映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情况的指标群构成的“环境保护指数”。
——域外系统:考虑到城市系统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它在市场发育程度、人力资本存量等方面与一般区域大不相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受区域内部系统的制约,而且也受区域外部系统因素变动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专门设立“外部系统”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其协调发展的状况。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反映城市受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群构成的“外部影响指数”;二是由反映城市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的指标群构成的“资源引进指数”。在构造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上述系横向结构的同时,在纵向结构上我们将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其相互关系如下:
——目标层:主要反映六大子系统在发展中相互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程度,通常用一个指标——综合指数表达。在本研究框架中这个指标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简称“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指数”。
——准则层:主要由反映目标层的系统化指标构成。为了达到目标层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它分别由相对应的指标组成专题的分类指标体系,在本研究框架中起着对大量有关信息进行分类和综合集成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有明确意义的分类别指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考虑到准则层中各子系统内部因素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如人口中的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资源中的存量因素和利用因素、环境中的恶化因素和保护因素、经济中的增长数量因素和增长质量因素等等),本指标体系在准则层增设了一个二元结构的内部层次,使每一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都有由两个相互对应的指标群组成。我们认为这样能够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的分析比较功能。
——指标层:主要用来反映各准则层的具体内容,它是由各项单项指标(原指标)来体现的。为了反映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为了使本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具有对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具有静态评估的功能,而且还要具有对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具有动态评估的功能,我们在指标的选择上更多的选用平均指标、相对指标和变动度指标,这样不仅可以使本指标体系具有对各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功能,而且还便于单个城市自身对其前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6
三 PREES指标体系及其特点
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应当由结构、指标、权重三个要素构成。关于本指标体系的结构即基本框架,我们在上面已经作了介绍,不再赘述。至于指标和权重的设定,由于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方法和繁琐的技术手段,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作详细的介绍,在此只能说明的是,本指标体系的指标和权重,是运用德尔斐法由全国各大城市5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论证组共同遴选和确定的(见表3.1)。
表3.1 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序号
指 标
权重
序号 指 标
一
社 会 系 统
22 6 每十万人被收录的科技论文 生活质量指数
12.14 7 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 1.04 1 恩格尔系数
2.8 四
资 源 系 统
2 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 2.43 资源丰度指数 3 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06 1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 4 人均生活用电量 1.59 2 人均能源保有储量 5 人均电话通话时间 1.2 3 人均矿产资源保有储量 6
平均预期寿命
2.06 4 人均耕地面积 社会保障指数
9.86 5 人均森林蓄积量 1 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占GDP 比重 1.97 6
港口吞吐量 2 社会保障给付率(含低保) 1.58 资源利用指数 3 人均城市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额 1.48 1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4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0.99 2 水资源消费弹性系数 5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 1.08 3 人均能源生产量 6 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率 0.99 4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7
实际失业率
1.77 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二 经 济 系 统
22.5 6 新能源开发利用率 经济增长指数
12.11 7 万元GDP 能耗 1 人均GDP 2.9 8 万元GDP耗水
2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2.42 9
电力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3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1.82 五 环境系统 4 工业总资产贡献率 1.7 环境恶化指数
5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7
1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7
权重
0.95 1.04 13.61 5.54 1.22 1.1 0.89 1 0.72 0.61 8.07 1.13 1.13 0.81 0.81 0.88 0.88 0.81 0.81 0.81 16.11 7.7 2.08
6
外贸依存度 1.7 10.39 1.79 1.77
1.77 1.66 1.87 1.35 15.65 6.79 1.6 1.25 1.18 1.12 0.91 0.91 8.68 1.74 1.21 1.48 1.13 1.13
2 3 4 1 2 3 4
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达标率 2.08 环境噪声平均值 自然灾害发生率 环境保护指数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污染控制综合得分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自然保护区覆盖率
1.45 2 8.41 2.44 2.44 1.93 1.6 10.13 4.5 0.81 1.14 0.85 0.85 0.85 5.63 1.18 1.13 0.96 0.96 0.72 0.68
知识经济指数
1 2 3 4 5 6 三
绿色GDP 占传统GDP 的比重 R&D 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 第三 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高新技术产值比重 1.66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工人技术装备水平 人 口 系 统
六 域外系统 外部影响指数 1 2 3 4 5
流动人口比重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沙尘暴发生频度 人才流失率 资本流失率 资源引进指数 1 2 3 4 5 6
人均水资源调入量 人均能源调入量 人均粮食调入量 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
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流入量 人才引进量
人口压力指数
1 2 3 4 5 6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地理密度 人口总负担系数 残疾人比重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口比重 流动人口比重
人力资本指数
1 2 3 4 5
人均受教育年限
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重
具有技术等级工人占企业职工比重 人均R&D 经费
以上指标体系得到软科学评审机构主持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国家统计局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鉴定。鉴定认为本指标体系的突出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本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含量比较丰富,吸收和融会了较多的现代理论内容,如人本社会发展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全球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等等,从而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完备性,使得本指标体系建立在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具有较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解释力。
(二)本指标体系在基本框架结构的设计上,不仅体现了本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还充分考虑了本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本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中各种因素(指标)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采取了二元结构组合的布局方式,
8
从而使本指标体系具有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实用的分析比较功能。例如“域外系统”这一特别模块,其中所列指标和内部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发生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较好地对内部系统受外部系统扰动这一客观事实得到了较好表达,这是以往的同类指标体系所没有考虑到的。再如每个子系统内的指标都分为相互对应的两组,较好地表达了事物发展中矛盾因素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而有利于避免片面性。
(三)本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遴选上,努力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性精神,大胆进行指标创新,例如采用“绿色GDP占传统GDP的比重”,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和知识经济的程度,以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选用“人均电话通话时间长度”来代替以往常用的“每百人电话拥有量”指标,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家庭生活信息化程度;用“港口吞吐量”指标来表达区位优势,从而反应经济资源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沙尘暴发生频度”、“人均资源调入量”等指标反映域外系统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以往的指标体系所未能顾及的。当然,其中有些指标在计算上有一定难度,且受到现行统计体制的限制,可能暂时不具备操作性,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对少量的类似指标进行超前设置。
[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 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朱国宏.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 协调发展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郑杭生、李强、李路路.社会指标理论研究[M].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89.
[4]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