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之养成
1.何为体育锻炼习惯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从习惯的概念和体育锻炼谈起。所谓习惯,是指经过多次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来并转变为主体需要的“行为方式”。与熟练技能紧密相连,它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养成,也可以在多次无意义重复中形成,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行为方式。而体育锻炼是指人体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体育锻炼对参与的个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锻炼能够给个体的这些效益并不是凭空产生或通过一、两次的活动可以获得的,它需要个体的亲自参与并加以坚持。因此,体育锻炼只有成为习惯才能对人们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是指人们在不断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经常的、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并构成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关于衡量体育锻炼习惯是否形成的检验尺度,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已成习惯的锻炼次数不应低于“体育人口”界定线,即每周锻炼三次,每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2.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而且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如围绕篮球教学,如果一味让学生乱打,则是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
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知识。
3.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体育竞赛具有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而争强好胜正是中职学生的一种心理特征,体育教师应利用这一有利的特点,在教学中经常组织一些小型多样的教学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比赛的机会,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真正体会体育运动的艰辛及胜利后的喜悦。事实证明,体育竞赛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加深对体育运动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以及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奋发向上,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
4.密切师生感情,确立教师的偶像地位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师生感情,多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处处表现出教师的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于不经意间感染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视教师如朋友,为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教学思想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学生也就会在课内课外强化练习,自觉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5.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我國中职学校普通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素质达标要求比较高,制定了一些措施。例如评选
三好学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需体育达标,否则,不能参加评选或奖学金降级。所以许多学校把五项素质当做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形式与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的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比如,组织校园体育节活动,在体育节期间,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开展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宣传教育、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及体育意识;组织好课间操 和课外体育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积极性;上好体育课,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介绍锻炼身体的方法及内容;举行体育竞赛、演讲赛、图片资料展览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7.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
学校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然后根据现有的体育设施,利用早晨、下午课后或周六、星期天时间,举办各种适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兴趣小组,并积极动员和引导广大学生参加。每一个兴趣小组应有计划地安排每周两三次的体育活动,每次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活动时间都应适合学生的生理发展,满足学生的活动需要。要教育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让所有参与的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和友好的气氛中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心灵满足感,加深学生对体育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强烈欲望,使
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