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探究
摘要:作业不仅是对学生课堂所学的巩固,更是提升学生学科思维的重要抓手,所以教师应该将作业设计作为“双减”落实的重要立足点。基于这样的考虑,应该创新作业设计理念并将新颖高效的模式嵌入到作业设计与布置中,确保依托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能力、核心素养。培“能”而行,行而有“式”,实现学生学业质量和幸福童年的双赢。
关键词:双减;提质增效;创新作业
一、与生活链接,以习惯为侧重,设计“生活实践自选作业”
语文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语文是与生活同在的,因此应当让语文作业走向生活,与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 “双减”政策下,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因此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培养习惯、形成能力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生活实践自选作业”。活动式作业使学生回归生活,体验式作业使学生能积累丰富的经验,在书面和口语表达时“有米下锅”,使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与交流分享。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
冲称象》这篇文章,教师若用生硬的语言来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学生可能还是一知半解,但如果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准备一个一次性水杯,并倒入半杯水,同时将纸船放入杯中,用笔在杯子外圈标记水的位置,再将粉笔或者其他物品放入纸船中,用笔再次在杯子外圈标记水的位置,如此放入物品的重量就可以测量出来。这样实验式的活动作业既可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双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课后有充足的空闲时间培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当遵循“双减”政策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将兴趣爱好培养与作业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完成语文课程内容的同时,不耽误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在兴趣爱好的引导中,不少学生比较喜欢绘画,尤其是国画,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绘画与语文作业相结合。例如,在学习《坐进观天》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这个寓言故事配图,让学生结合这篇故事的描述,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青蛙坐井观天画。教师为学生布置绘画类的语文作业之后,学生对这类作业比较感兴趣,并且认真诵读《坐井观天》这篇文章,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表达作者的情感,学生为《坐进观天》这篇文章配图。当然除了绘画兴趣的培
养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作业设计与剪纸、手工、唱歌等兴趣相结合,这样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丰富的兴趣爱好,还强化了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情境式作业,加深对内容的感知
丰富而生动的作业情境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点,而 且有效避免了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专注度不够的缺陷。由于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所以小学生基本上对表演类
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在语文作业当中适当地拓展编排演绎情
境类的作业,不仅创新了作业完成方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灵活了作业设置。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主
要是对情节的关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文
本中的故事情节编排成舞台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呈
现故事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感知。学生
在表演当中会不断地研读课文,增强自己的感悟,另外在完
成表演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新, 将自己的想法渗透在表演当中,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不
仅为语文作业增添了更多的趣味,而且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
解文本内容。
四、体验式作业,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小学生仍处于好奇心强、探索欲望强烈的年纪,所以为学生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作业内容当中,而不是将作业和生活完全剥离开来,特别是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我们的衣食住行中的交流与沟通等都离不开语文学科的支撑,所以在为学生创设体验式作业是尽可能选取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实效性。 百闻不如一见,对文本再深的感悟都不及真切地体验,在体验式作业当中,采取实地走访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增进生活体验的
同时加强对语文的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实践性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开展真实的调查研究。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社会类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体验当中增进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文本情感的共鸣。学生在真实走访的过程当中,也会增加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作文写作积累更多的元素。
五、结合文本,设计趣味性作业
大多数学生对呆板、单调的作业根本就没有任何兴趣, 长此以往,将最终导致他们机械应付。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作业观,不能按部就班,要根据文本内容,丰富作业内涵,
设计一些趣味性作业,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由《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4篇课文组成,这些课文都与四大名著有关。因此,学完这组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有关的资料,完成“我眼中的四大名著”的趣味性作业。学生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收集有关描写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等人物的成语、谚语、诗词、文章、故事等,制作图文并茂的简报、手抄报;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古典,把看到的、想到的故事画成一幅图画;可以运用优美的词句,
把眼中的人物写成一篇篇美文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待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评选出优秀的作业张贴在学习园地上。这样的趣味性作业,既拓宽了学生关于四大名著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探究四大名著人物”的意识,使学生的动手、欣赏、想象能力都得到提升。
总之,“减负增效”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问题,学校和教师要将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课堂实效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因此,教师要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兴趣、需求出发,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涵,分层设计作业,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新喜.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3):44-45.
[2] 尹小红.巧设趣作事半功倍——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J]. 新课程,2021(3):140-141.
[3]王辉.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再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11,(23):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