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教案

2022-01-2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整理和复习 数学思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体会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进一步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题,比一比,谁最能干。 (1)根据数的变化规律填数。

13、11、9、( )、( )、( )。 (2)根据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出4个。 ○□□○○□□○○○□□○○○○

(3)2、4、8、16、( )、( )(课件说明:先出现16、( )、( ),让学生找不到或者不容易找到答案。体会必须要找到规律。再出现2、4、8、16,再次让学生体会要从给出的条件出发找到规律)。

2.揭示课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或不容易解决,我们就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找到规律,然后再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探索规律

1.游戏引入:表扬刚才发言比较好的同学,与他们握手,然后让学生思考,刚才老师和学生一共握了几次?再选一位同学与其余同学握手,再问一共握了几次,依次……让学生体会到有规律但不容易一下子说出答案,那么全班呢?(临时收集人数)

这需要我们从人数最少的时候开始找规律,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看成一个点,握手看成连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握手问题看成是连线问题。

2.教学例1。

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 (1) 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边巡视,观察学生在做什么,怎么操作的,边询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预设:有的同学会很快找到规律并得到结果;有的同学能找到答案,但说不清楚规律;有的同学不能找到规律,或不能很快找到,但是可以一直画到6个点甚至8个点;还有可能能连但有遗漏;学生可能很容易发现,用一个点先和其他所有点连接的方法,而其他的方法不一定能想到。)

②针对学生的情况,抽一两个人说说自己的发现。其他同学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困惑——如果发表格,那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发,那怎么揭示这个规律?(每人发一张白纸,这样难度拔高了,但可以试一试。)

(2)动手操作,(发现)验证规律。

已经发现的属于验证,没有发现的,可以依托这一环节去发现。 方案一:

用一个点分别和其他点连接,6个点的时候,分别是5+4+3+2+1=15。 方案二: ①连线填表。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合作还是独立做。 如果发一张白纸,就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可能就是这样的,也有可能出现其它结果。

看看图上的数据和自己的操作,思考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课件说明:这张表格用课件展示,但是不完整,在课堂上边听学生回答边填写)

②交流汇报。

指名到投影上汇报,教师板书。 从2个点开始。 板书:2个点共连1条

学生:3个点共连3条

提问:这3条线段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2个点,就增加2条,所以3条。)

板书:3个点共连1+2=3(条) 学生:4个点共连6条线段。

提问:这6条线段又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就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3个点,就增加3条,所以6条。)

板书:4个点共连1+2+3=6(条)

追问:观察算式,6条是从1开始的几个什么样的数相加? 学生:从1开始的3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板书)

提问:你能快速说出5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吗?是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板书:5个点共连1+2+3+4=10(条) (从1开始的4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提问:6个、8个、12个、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列式后回答:6个点共连1+2+3+4+5=15(条) (从1开始的5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从1开始的7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1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8+9+10+11=66(条) (从1开始的1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20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19=190(条) (从1开始的19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总结规律:

提问:如果有n个点,你能说出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吗?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规律。

教师小结:本题的规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的(n-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

用算式表示为:1+2+3+4+5+6+7+……+(n-1) 方案三:

①继续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吗?

②学生汇报

- 两个点能连1条。

△ 一个点能引2条,那么有3个点就共有2×3,但是每条线段分别重复了一次,所以,实际上有2×3÷2。

四个点呢?谁能说说怎么连接?四个点、五个点……同理。 根据规律,你知道15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

第七个问题,再思考,如果有 n个点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实在说不出来了,再提示)

有n× (n-1)÷2

解读关系式:点数×(点数-1)÷2 三、指导阅读

计算全班每个人都与同学握手,一共要握手多少次?生答:人数×(人数-1)÷2。

四、课堂作业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1、2、4题 2.按规律填数: 1+3=( ) 1+3+5=( ) 1+3+5+7=( ) 1+3+5+7+9=( ) ……

1+3+5+7+9+11+…+97+99+97+…+5+3+1=( ) 答案:

1.第1题:(1)41.66 (2)12 16 32 第2题:(1)平行四边形 (2)2×7+1=15(根) (3)规律是第n个图形需要小棒的根数是:2n+1。 第4题:(1)180°×(边数-2)=多边形内角和 (2)180°×(9-2)=1260° (3)(n-2)×180° 2.4 9 16 25 4901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学习所得。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数学思考

2个点共连1条 3个点共连1+2=3(条) 4个点共连1+2+3=6(条) 5个点共连1+2+3+4=10(条) 6个点共连1+2+3+4+5=15(条) ……

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的(n-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

1+2+3+4+5+6+7+……+(n-1)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列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排除法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警察叔叔破案的影片吗?警察叔叔根据一些线索进行推理,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你们想不想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1.课件出示简单的推理问题,学生回答。

(1)小红和小明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小红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他们两人究竟各拿什么书?

学生:根据小红说的话可知她拿的是语文书,小明拿的是数学书。 (2)小红、小丽、小刚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社会书。小红说:“我拿

的是语文书。”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小丽拿的什么书?

学生:根据小红和小刚说的话可知小刚拿的是社会书,小丽拿的是数学书。 2.小结: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得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学习较复杂的推理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作出准确的推理判断。

二、复习讲授

课件出示例2: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这里的A、B、C、D、E、F分别表示3个班的6位班长,每班有2个班长,每次开会,每班只有1位班长参加。

3.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不可能和谁同班?组织学生议一议,并进行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A不可能和B、C同班。 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只能和谁同班?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A只可能和D、E、F同班。 4.教师: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这些条件又说明了什么?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5.教师:看了这些条件你有何感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么复杂的条件一目了然呢?

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试一试。 课件展示问题:

用数字“1”表示到会,用数字“0”表示没到会,填写下表: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填写。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汇报。(投影仪)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教师: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指名学生答一答,并进行集体评议。(板书:A、D同班,B、F同班,C、E同班)

6.教师:如果不用列表,能直接根据条件推理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上面的推理过程用了“排除法”。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6、7题。 第6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4)指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并进行集体教学。 (5)全班齐练。 第6题:答案:4种。

第7题:答案:1号第四名,2号第三名,3号第一名,4号第二名。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数学思考

第一次到会的有A、B、C→A不可能和B、C同班→A只可能和D、E、F同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