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爱国事件中的舆论表达和议题特点
作者:许梦勉 赵振明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11期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 230601
摘 要 2017年5月22日,马里兰大学毕业演讲中一名中国留学生的演讲视频引发热议,她以夸张和不实的言论批判中国的空气和言论环境,并借此衬托美国的民主自由,激起爱国网友的强烈愤慨。文章以该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微博平台上网民舆论表达的方式,以及事件发展过程中舆论议题的演变和特点。
关键词 网络爱国事件;舆论表达;网民情绪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1-0033-02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可理解为:网民对基于现实或网络本身的爱国相关事件或话题,在网络上进行大量转载、评论、激辩形成舆论场,进而转化成网络爱国舆论事件[1]。相较于其他对社会权势群体抗争的网络事件,在爱国事件中,中国网民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在舆论的导向上基本保持一致。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网民在爱国情绪上的表达上呈现出多样化和理性化的特征。本文以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杨舒平毕业演讲事件(后简称“杨舒平事件”)为例,对微博上网民的评论和关注议题进行分析,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表达和议题特点。 1 事件概述
美国东部时间5月21日,马里兰大学毕业生杨舒平的毕业演讲视频引发了热议,她以夸张和不实言论批判中国的空气质量和政治自由,并以此衬托美国空气的“清新”“甜美”,赞扬美国民主自由权利的“神圣”。视频在网络平台上迅速得到转发,当事人在国外正式场合对祖国的抹黑激起了众多网友的强烈不满。
22日,事件进一步发酵,因其家乡昆明实际空气质量与其演讲内容的严重不符受到网民的一致声讨,当日云南省昆明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针对广大网友因为视频产生的对昆明空气质量的质疑,这个锅我们不背!”网友也纷纷晒出昆明的照片对此表示支持。同时,马大留学生、校友及当地华人表示严重不满并敦促校方给出解释。当事人杨舒平因该事件深陷舆论漩涡,不仅个人履历被曝光,还被“人肉”出家庭成员的信息,舆论从单纯的爱国情绪扩散到对官员权势的不满,杨舒平随后删除了微博的全部内容,并重新以“Admjeinsbt”为网名,发表了道歉申明,希望不要更多解读和人身攻击。然而,当事人的道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并未平息舆论,随后马里兰大学校方公开支持杨同学的声明将事件进一步激化,并把矛头从单一的个人指向了校方。随着各大媒体、官方微博陆续参与发声,事件的关注度和讨论度达到顶峰。
23日下午2时,昆明警方回应网友质疑的杨舒平父亲为公务人员的信息,表示纯属谣言;24日,外交部回应该事件时强调“任何一个中国公民对任何事都应做出负责任表态”,之后舆论热度下降,随着其他社会热点的涌入,该舆论事件经历了不到一周时间的活跃逐渐淡出视野。
2 舆论表达的多样性
目前学界对网络舆论事件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主要集中于舆论引导、成因、社会心态等方面,普遍认为网民在舆论中的表达方式逐渐从非理性情绪宣泄向多样化的理性评论转变。 (1)直接的舆论反响。事件发生后,因视频中当事人演讲内容存在故意夸大和不实言论,中国网民对杨舒平进行了一致声讨,纷纷留言谴责并将其贴上“辱华”“汉奸”等标签。 直接的情绪表达在该事件中仍然占据较大比例,通过批判式言语抒发不满情绪,也是网络事件爆发初期或新信息介入时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如对当事者的“阿谀奉承”姿态表示“难看”,“矮化自己的国家就等于矮化自己”;有对其父母职务产生质疑的,并由此激发了社会事件中常见的“官民”矛盾话题;校方回应后,对校方历史和负责人的刨根问底让话题扩散到教育环境的“反共”上。
(2)嘲讽式语言表达。微博平台以青年网民为主体,草根和娱乐元素为这一群体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对话题的娱乐化加工。针对演讲内容中最受争议的“空气清新论”,网民选择在原话的基础上进行嘲讽,诸如“自豪中透露着民主的气息”“弥漫着硝烟的空气是清新香甜的”等被点赞到热门评论。同时,还对当事者此番言论的目的进行猜测,提出“类比凤姐”“政治避难”等质疑,这部分观点并没有科学的依据和推理,但是却得到了多数的认可,这种现象是由于受众的“自我验证偏好”形成的,受众往往更倾向于阅读与自己所持观点一致的内容。
(3)妖魔化的形象描绘。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社交媒体平台对于多媒体的融合性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微博评论区域,不仅可以发表文字评论,还能够发表图片评论,这大大激发了网友创造“表情包”的热情。“表情包”就是将即时的抽象情绪向一个大家所熟知的视像转化的结果[2],相较于单一的文字,“表情包”同时包含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在表达情感上有着天然的优势,甚至能发挥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传播效果。在此次演讲事件中,出现的自制“表情包”以当事者为主要对象,通过截取演讲过程中的夸张神态丑化其形象,并与其他影视作品中的反派形象做类比,如西游记中的妖怪,通过微博的转发功能得到了快速传播,甚至有新闻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使用了此类图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情绪宣泄到理性评论。事件爆发初期,虽然舆论偏向基本保持一致,但是还是存在着对立性的声音,如在对当事者言论事实不了解的情况下,部分网民认为对中国空气情况的批判是事实,而媒体在报道时故意放大了严重性。不过,在相关信息逐渐明朗后,这些意见逐渐向主流舆论转变。同时,因为微博大V以及官方媒体的评论和回应,理性的声音逐渐加强,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针对该事件发表的几点看法较为中肯,他认为“此次的演讲风波问题并不在是否辱华,而是在于她过于急切,靠对自己的过去生活的全面的否定去迎合取悦当场受众的态度,那种否定自己的成长历程、家庭与周围环境的轻蔑和轻浮的态度,那种对自己的家乡和过往生活的那种渗入骨髓的急于摆脱的态度,都让人觉得不得体。”① 3 舆论议题呈现特点
“杨舒平事件”从产生到平息经历了不到一周时间,其讨论热度集中于前三天,舆论议题从单纯针对当事者不实言语和不适态度的批判逐渐扩大到对社会权势、西方式偏见、留学教育等的讨论,整体上看,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主体蔓延:从个人到群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引出的网络舆论议题,最初是从多角度发散展开的,形成一种漫射现象[3]。“杨舒平事件”中的舆论议题演变也呈现出这一特征。
首先,在话题引发热议时,由于信息传递的单向性,使得议题主体围绕当事者本人展开,包括对其家乡、履历、家庭等的讨论;其次,在网络中出现有关杨舒平父母疑为公务人员的消息后,话题扩散到以权谋私的官员贪腐问题;校方正式发出声明后,马里兰大学校长的履历被曝光,网民将其反共产党言论和行为视为院校的教育思想,并讽刺该院校将被列入中国社会的“黑名单”中。从这一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与事件相关的各方都可能被卷入到舆论中,并可能发展出独立的话题,甚至激化或改变原有事件的发展。
(2)范围扩散:从相关到基本无关。关于“杨舒平事件”的讨论集中在短短几天内,但是其影响力已辐射至其他关联议题中,如在有“美国”“西方”“民主”等政治新闻的评论中,“民主国家的清新空气”这一讽刺性的言论处处可见,甚至在无关的生活类或搞笑类消息评论中被点赞到热评。“当某一个社会事件发生时,网民……常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限定在刻意建构的话语体系内。”[4]而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了同时期的其他事件中。
(3)信息互动:舆论场域相融合。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的舆论场,一般认为传统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是政府的发声器,而“以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虽然较为强势,但在传播正能量和弘扬主旋律方面却显得先天不足。”[5]因此,草根阶层的民间舆论场常常和媒体的官方舆论场有冲突的地方。但是,网络爱国事件中这一问题基本不存在,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公民中的认知是一致的,在信息互动的过程中,两种舆论场导向的同调使得场域间相互融合,节省了舆论引导的成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注释
①来源于张颐武的微博:http://weibo.com/571100698?refer_flag=1001030103_&is_hot=1#1496137312758. 参考文献
[1]闫东利,王平.网络舆论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激发规律及其风险规避[J].东疆学刊,2016(1):86-90.
[2]王立君,白曹智子,程熙慧.读图时代下的传播活动图片化热潮——以表情包的流行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18):26-27.
[3]廖卫民.突发事件网络舆论议题的演化及价值沉淀——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议题为例[J].当代传播,2016(2):83-86.
[4]官建文,李黎丹,王培志.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议题结构探析[J].现代传播,2016(2):72-78.
[5]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6(5):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