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 FPZQ-1标湖边大桥工程
桩基施工方案
中铁十八局集团
福平铁路FPZQ-1标项目经理部
2014年5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编制范围 ............................................................................. 1 1.3 编制原则 ............................................................................. 1 二、工程概况 .................................................................................... 2
2.1 线路概况 ............................................................................. 2 2.2 地区特性 ............................................................................. 2 2.3 工程地质条件 ..................................................................... 3 2.4 交通运输情况 ..................................................................... 3 2.5 沿线水电情况 ..................................................................... 3 2.6 沿线建筑材料 ..................................................................... 3 2.7 基础设计 ............................................................................. 3 2.8 主要工程数量及设计构造表 ............................................. 4 2.9 工期 ..................................................................................... 4 三、施工方案 .................................................................................... 6
3.1 施工组织准备 ..................................................................... 6 3.2 桩基础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 6
3.2.1 陆上钻孔桩施工 ...................................................... 6
四、资源配置 .................................................................................. 13
4.1 施工队伍投入 ................................................................... 13 4.2 主要劳动力投入 ............................................................... 14 4.3 主要机械设备投入 ........................................................... 14 4.4 工程物资材料采购 ........................................................... 15
4.4.1 供应计划及组织措施 ............................................ 15 4.4.2 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 16 4.4.3 物资材料的验收 .................................................... 16
五、质量保证体及措施 .................................................................. 17
5.1 质量目标及创优目标 ....................................................... 17 5.2 质量保证体系 ................................................................... 17 5.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17 5.4质量管理制度 .................................................................... 17 5.5质量保证措施 .................................................................... 19
六、安全保证体及措施 .................................................................. 22
6.1 安全目标 ........................................................................... 22 6.2 安全保证体系 ................................................................... 23 6.3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23 6.4安全保证措施 .................................................................... 23 七、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 .......................................... 25
7.1 环保、水保目标 ............................................................... 25 7.2 组织管理机构 ................................................................... 25 7.3 环保、水保措施 ............................................................... 26 八、文明施工措施 .......................................................................... 27
8.1 文明施工目标 ................................................................... 27 8.2 文明施工措施 ................................................................... 28
8.2.1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 28 8.2.2 文明施工措施 ........................................................ 28
九、临时用电管理 .......................................................................... 30
9.1电缆铺设 ............................................................................ 30 9.2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 30
9.2.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 30 9.2.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 35 9.2.3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 ............................................. 36 9.3应急救援 ............................................................................ 37
湖边大桥桩基础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1.1 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和原铁道部规章制度。 2、《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3、业主提供的有关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等有关资料。 4、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补遗和答疑书。 5、本工程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6、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7、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 8、《福州至平潭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范围
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FPZQ-1标湖边大桥左单线起讫里程DK16+215.280~DK16+621.360,桥梁全长406.08m;右单线起讫里程:YDK016+211.560~YDK016+551.900,桥梁全长:340.340m。
1.3 编制原则
1、符合招标文件原则。严格按《福州至平潭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业主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2、遵循设计文件原则。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遵循标准化管理原则。根据原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配齐人员设备,细化工作流程,制订工作标准,依据工作标准进行现场标准化管理。
1
4、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研发技术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四新”技术,认真总结试验数据,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保障作用,用于创新。
5、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业主指令,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6、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尽量减少临时占地,维护既有交通秩序,最大限度地节约使用土地。
二、 工程概况
2.1 线路概况
桥址概况
湖边大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樟岚村,途中以农田、树木、杂草为主及数间民房。其中左单线福州台位于路边山上,以植被较密,主要为树木、杂草等。平潭台在山上,植被较密,主要为树木、杂草等。 桥址于DK16+302.6~DK16+307.1处跨越水泥路,道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72.4度,测时路面标高8.9m,路面正宽为4m;DK16+359.3~DK16+364.9处跨越水沟,渠道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61.9度;DK16+403.87~DK16+409.39处跨越碎石路,道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31.6度。
2.2 地区特性
水文地址特征及评价:左单线谷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较发育,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丘陵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右单线谷地YDK16+370~YDK16+400左40m发育一水潭,水潭面积
2
约1000㎡,水深约2m。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发育。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
地震效应:桥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0s。
2.3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揭示,场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 (0)人工填土(Qm1):杂色,Ⅱ级,软弱土; (1)粉质黏土(Qal-p1):灰白色,软塑,Ⅱ级,σ0=150Kpa,中软土;
(1)1、粉质黏土(Qal-d1):褐黄色,硬塑,Ⅲ级,基σ0=200Kpa; (2)2、粉质黏土(Qal-p1):褐黄色,硬塑,Ⅲ级σ0=180Kpa; (3)1、γ52(3)c花岗岩:全风化,Ⅲ级,σ0=250Kpa; (3)2、γ52(3)c花岗岩:强风化,Ⅳ级,σ0=550Kpa; (3)3、γ52(3)c花岗岩:弱风化,Ⅴ级,σ0=1000Kpa;
2.4 交通运输情况
桥址位于福州市苍山区,交通发达,通行便利,有利于施工。 2.5 沿线水电情况
施工用水可使用水沟、水潭中的水,电力线路众多,可就近引入工地做为施工用电。
2.6 沿线建筑材料
工程用砂主要来自闽候,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有堆砂场,可用汽车运至工地。
工程用石料在充分考虑隧道弃砟利用的基础上,由既有采石场就近供应,汽车运至工地。
2.7 基础设计
本桥左单线11#桥墩,右单线1#桥墩、2#桥墩、平潭台采用扩大基础外,余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根据不同跨度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
3
1.0m、1.25m桩径。
2.8 主要工程数量及设计构造表
湖边大桥桩基础主要工程数量表
桩序号 径数量C30混凝土 (m3) C35混凝土 φ20钢筋(t) φ16钢筋(t) φ10钢筋(t) 备注 (m3) (m) (根) 1 2 1.0 1.25 94 486.7 20 679.82 10.8325 46.1938 18.1612 2.9 工期
湖边大桥桩基础拟开工时间为2014年3月25日,完工时间为2014年10月30日。
湖边大桥桩基设计构造表
墩号 左单线福州台 左单线1# 左单线2# 左单线3# 左单线4# 左单线5# 左单线6# 左单线7# 左单线8# 左单线9# 左单线10# 左单线平潭台 桩根数 6 6 5 5 5 5 6 6 6 5 5 8 桩径(m) 桩长(m) 嵌岩深度(m) 1.00 1.00 1.25 1.25 1.25 1.2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5.0 7.0 7.0 7.0 7.0 13.0 14.0 17.0 12.5 7.0 7.0 1.888 1.5 1.13 4.303 5.38 3.605 1.08 1.74 1.614 1.927 1.538 7 备注
4
右单线福州台 右单线3# 右单线4# 右单线5# 右单线6# 右单线7# 右单线8# 右单线9# 合计 6 6 6 6 6 6 5 5 114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7.0 7.5 12.0 20.0 22.5 18.5 12.0 7.0 1.05 2.02 1.88 1.85 2.03 2.09 1.68 2.98
5
三、 施工方案
3.1 施工组织准备
1、图纸会审: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并组织专业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详细会审,搞清设计意图使每个技术干部都能准确理解设计情况。特别对其中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疑义的地方,汇总向设计部门请教,确保万无一失。
2、测量准备: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线,并上报监理工程师,确保放样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开工前,施工技术部做好技术交底书,并对施工队、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的工作。
3.2 桩基础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2.1 陆上钻孔桩施工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2-1 (1)施工准备
用推土机、挖掘机将施工场地整平,并埋设钢护筒,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护筒顶面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在旱地或筑岛时高出施工地面(水面)0.5m。
(2)钻机安装与定位
安装钻机的基础如果不稳定,施工中易产生钻孔机倾斜、桩倾斜和桩偏心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安装地基稳固,对地层较软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机推平,再垫上钢板或枕木加固。
为防止桩位不准,施工中必须要正确安装钻孔桩机和定位,对有钻塔的钻孔机,先利用钻机的动力与附近的地笼配合,将钻杆移动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顶将机架顶起,准确定位,使起重滑轮、钻头或固定钻杆的卡孔与护筒中心在一垂线上,以保证钻机的垂直度。钻机位置的偏差不大于2cm。对准桩位后,用枕木垫平钻机横梁,并在塔顶对称于钻机轴线上拉上缆风绳,钻机就位后应进行试运转,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钻进。
桩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验
6
收合格后方可施工,为防止桩位在钻机定位时丢失或偏移,一般采用十字线法将桩位引出钻机工作范围外,待钻机定位准确之后,再将桩位进行恢复并进行校核。
(3)泥浆制备
为防止塌孔和出现流砂现象,钻孔前需进行泥浆制备,在钻机进场前,在桩位旁边选择空地建造泥浆循环池和沉淀池,造浆材料应选择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黄土或膨润土进行造浆,一般可就地取材,采用人工均匀搅拌即可。 泥浆性能指标参数表 含砂率(%) 项目 钻前造浆 清孔灌注 比重(g/cm3) 1.1~1.4 1.05~1.1 粘度(s) 一般地层 19~28 17~20 松散易塌地层 ≤4% ≤2% 备注 (4)冲击钻成孔
本桥桩基成孔采用冲击钻成孔,钻机就位后,泥浆稠度必须满足护壁要求和孔壁压力,当泥浆量和泥浆的技术指标达到要求时开始钻进。开始钻进要缓慢,采用小冲程钻进,待通过护筒底口后方可正常钻进。钻进过程中要注意取样,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冲程、泥浆稠度,在通过硬岩层时采用高冲程;在通过粉质黏土,硬塑时采用中冲程;在易坍孔地段采用小冲程,并提高泥浆的稠度和相对密度。
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钻进中根据钻进速度及钻渣情况准确判定并详细记录钻进过程地质变化情况。每台钻机要求设置渣样盒和留样袋,在钻进不同地层时需保留渣样和做好记录,并留下影像资料。如在钻进过程中地质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确认,终孔时如设计单位有要求,可请设计单位地质工程师到现场进行确认渣样是否与设计相符。
(5)成孔检查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经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应使用监理认可的仪器对成孔进行质量检查。检孔器采用钢筋加工,检孔器直径(外径)应不小于孔径,形状类似于钢筋笼,长度为桩径的4~5倍,且不宜小于6m。成孔检查主要项目为孔深、孔径、孔形及倾斜度。
7
场地整平测量放样埋设钢护筒钻机就位钻 进中间检查终 孔清 孔测孔深、孔径钢筋笼及声测管制作水密性试验测 孔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凿桩头检查泥浆指标及沉渣厚度制作混凝土试件钢护筒加工泥浆制备排渣、投泥浆、测指标测孔深、泥浆指标、钻进速度测孔深、孔径、倾斜度测泥浆性能指标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图3-2-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8
(6)清孔
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开始清孔,清孔采用泥浆置换法。
清孔标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即: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根据试验测定符合以下标准: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严禁采用加深 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在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高度,防止坍塌。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检查沉渣厚度,进行二次清孔,必要时用高压风冲射孔底沉淀物,保证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7)钢筋笼制作、安装 本桥设一处钢筋加工厂,钢筋加工厂设置在闽江南岸拌合站大里程侧,征用上董村荒地修建。
桩基钢筋笼均在钢筋场分节加工制作,钢筋运输车运至现场,采用吊车分节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分段长度根据吊装条件及钢筋笼总长度确定。
桩基钢筋主筋采用焊接连接,接头相互错开,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钢筋总数量的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采用耳筋控制,厚度厚为7cm,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不少于4个。钢筋笼加工完成后,按桩号进行挂牌,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笼下放时使用大吨位汽车吊吊放钢筋笼,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为保证笼顶标高正常,笼顶设吊环。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见下表: 检查项目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 骨架外径 骨架倾斜度 骨架保护层厚度 骨架中心平面位置 骨架顶端高程 允许偏差(mm) ±10 ±20 ±10 ±0.5% ±20 20 -20 骨架底面高程
±50 9
(8)安装导管
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钢导管灌注,采用导管内径为25~30cm。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5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可按下式计算:
P=rchc-rwHw
式中: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rc为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24kN/m3); hc为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
r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H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导管每节2~3m,配1~2节1~1.5m的短管。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承压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亦不宜大于10cm,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导管接头采用螺旋丝扣型,设防松脱装置。
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 250~400mm 的空间。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9)灌注水下混凝土 1、首批封底混凝土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混凝土从导管内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内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
2、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公式(例桩径D=1.5m,桩长=50m): V≥πD2/4(H1+H2)+πd2/4h1;h1=Hwrw/rc;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为25~40cm, H1表示混凝土桩底到导管底口的高度,计算取40cm,H2表示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最小深度(导管底口到混凝土面的高度)
10
为1m,h1表示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导管内径取25cm,清孔后泥浆比重在1.03~1.1之间,按最保守考虑,取1.1所以泥浆比重rw取11KN/m3,一般情况下泥浆位置与护筒平齐,按护筒比原地面高30cm,大多数原地面比桩顶高2m左右,按保守考虑钻孔桩内泥浆深度比桩长长3m。将相应数据带入上述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h1=Hwrw/rc=(50+3)*11/24=24.29m V=πD2/4(H1+H2)+πd2/4h1
=3.14*1.52/4*(1+0.4)+3.14*0.252/4*24.29=3.66m3 混凝土灌注前对孔底沉渣厚度应再次测定。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时,现场技术人员、质检员进行旁站,试验人员控制混凝土质量,灌注前进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并做好同条件养护试件。
3、开阀
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
4、水下混凝土浇灌
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湖边大桥北岸双线2#~22#墩桩基础采用2#拌合站供应混凝土,南岸双线23#~双线37#、左单线40#~左单线平潭台、右单线4#~右单线21#墩桩基础采用3#拌合站供应混凝土,拌合站内配置6~8台混凝土罐车,闽江北岸、南岸运距均在2km之内,2#、3#拌合站内均配置2套HZS120型搅拌机,满足混凝土供应要求。
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4m,最大埋深不得超过6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
11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0~30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施工时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
②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
③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超灌80~100cm,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
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至少留取一组试件,对于桩长较长、桩径较大、浇筑时间很长时,根据规范要求增加。如换工作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试件应施加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强度不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采取补救措施。
混凝土在灌注前应进行坍落度、含气量等检测。混凝土灌注时间及方量、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由专人进行记录。
12
5、灌注混凝土测深方法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断桩事故。因此,在钻孔灌注桩中混凝土测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
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或表面下10~20cm)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混凝土灌注深度。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测锤不能太轻,而测绳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在测深桩,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浆变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混凝土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
(8)泥浆清理
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泥浆,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将废弃的泥浆由泥浆车运往指定的废弃泥浆堆放场地,并做妥善处理。
(9)桩基检测
当桩基混凝土龄期达到14d或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时方可进行桩基检测,桩基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在检测工作开始前将单位资料报业主进行审批备案,检测单位应对其检测工作质量和所出具的检测报告负责。
桩基检测方法可采用超声波法、低应变反射波法、钻孔抽芯法,当桩径≥2m或桩长大于40m时采用超声波法进行检测,其余桩基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检测,当对桩基质量或地质情况有怀疑时或经超声波法、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不作评定的桩基则采取钻孔抽芯法进行检测。
四、 资源配置
4.1 施工队伍投入
湖边大桥拟投入2桩基施工队,视征地动迁情况,陆续进场。若施工条件允许,可全面展开施工时,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部则另行
13
增加施工队伍。
湖边大桥桩基队伍划分情况见表4-1-1 表4-1-1 桩基施工队伍划分情况 序号 1 2 队伍名称 桩基1队 桩基2队 负责段落 负责湖边大桥左单线桩基础施工 负责湖边大桥右单线桩基础施工 备注 4.2 主要劳动力投入
主要劳动力投入见表4-1-2
表4-1-2 桩基施工队主要劳动力投入情况 工种 机长 钻工 起重工 钢筋工 电焊工 泥浆车司机 混凝土罐车司机 混凝土工 合计 人数 20 30 2 10 5 3 5 8 83 按10台钻机配备人员,实行两班轮岗作业 备注 4.3 主要机械设备投入
总体配备原则:选型适配,功能适用,能力富余,强调系统的先
进性,实际施工快速性,满足本工程快速、优质、安全、经济和均衡生产的要求。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4-1-3。 表4-1-3 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设备表 国别 序号 1 2 设备名称 冲击钻 冲击钻 规格型号 φ1-φ1.0m φ1-φ1.25m 数量 7 3 产地 河北 河北 制造 额定功生产 能力 用于施 工部位 桥梁 桥梁 备注 年份 率(Kw) 2010 2010
14
序号 3 4 5 6 7 8 9 10 11 设备名称 挖掘机 混凝土罐车 汽车吊 泥浆运输车 发电机 装载机 混凝土拌和站 钢筋弯曲机 钢筋调直机 规格型号 ≥1m3 8 m3 ≥25t 8 m3 ≥250KW ≥2.5m3 ≥120m3 LWGJ-250 GTJ4/10 数量 1 5 2 3 1 1 1 3 2 国别 产地 日本 徐州 徐州 国产 江苏 柳州 洛阳 山东 陕西 制造 额定功生产 能力 1m3 用于施 工部位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备注 年份 率(Kw) 2011 2012 2012 2010 2012 2012 2011 2011 2010 120m3/h 桥梁 桥梁 桥梁 4.4 工程物资材料采购
工地料场在设备物资部管理下,接受项目经理部、甲方、监理、施工队、供应商的有效监控,在最短时间内对相关方意见做出积极有效响应;同时建立约束机制,实现对物资材料储备与配送、质量、成本核算、人员动态、安全与环境等环节的动态监控。
4.4.1 供应计划及组织措施
1、供应方式
甲供材料按约定的时间由业主采购并运至约定的供应地点,供应地点和供应时间需要调整的,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确定。
甲供之外的物资设备属自购部分。自购物资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将按设计的规格和型号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招标,并充分征求甲方意见。严格把好进货和验收质量关,要求供货厂家提供产品合格证明及检验资料。收货时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拒绝接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
2、组织措施
对构成工程主体的各类物资,将按照IS09001质量体系标准,严格物资的采购程序,从质量、价格、运距、供应能力、企业信誉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解决好对供方的管理问题,与中标
15
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组织供应。
到站物资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合同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和数量验收,索取质量证明书等相关资料。所有进场物资全部取样检测,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和技术试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水泥必须严格控制碱含量等指标,对含泥量超标的石子必须进行二次冲洗,保证材料质量第一,杜绝不合格的供应商,杜绝不合格的物资进入工地。
4.4.2 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外来材料及构件的运输方案:为保证工程的连续、正常的进度,大宗材料运输一般采用火车至既有铁路就近车站,再采用汽车等运输方式倒运至工地材料厂,施工中从工地材料厂运至施工作业点。
当地建筑材料运输方案:当地建筑材料从各产地或销售点采用自卸汽车或采用水运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
4.4.3 物资材料的验收
物资材料的验收及质量控制遵循“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的原则,通过建立完善的物资设备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物资设备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加强项目物资设备质量控制和验收。
设备物资部依据定货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校验“三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形成《物资检查记录表》。
1、材料检验
主要材料由设备物资部按照监理批复的交货计划及时进入工地,并在到货24小时前,通知监理工程师材料的清点地点和检验时间,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和交货验收,验收时查验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按规定进行材料的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提交监理。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按规范或规定进行验收,并报甲方审核。
在原产地取样检验合格满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后,及时造册登记。
每次进货时按不同厂家、不同产品、不同品种、不同批号、不同型号、不同标号、不同钢号分类进行堆码,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按规范要求送样复检,现场作好已检、待检等标识;同时核对产品合格证明和质量证明。
2、交货验收
16
建立物资明细帐,根据合同及进货凭证逐一核对所送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材质书、出厂合格证,检查外观质量,按规范规定批次取样,当天报送中心试验室,检验物资的技术规格、质量、性能参数等。如有不合格品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五、 质量保证体及措施
5.1 质量目标及创优目标
质量目标:全部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铁路总公司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杜绝较大质量事故及以上事故;遏制一般质量事故。
5.2 质量保证体系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按照ISO9001:2008标准,结合本标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从保证质量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及控制措施三方面入手,在分部、分项施工工序技术上严格把关。建立系统、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见“图5-2-1质量保证体系图”。
5.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质量管理部具体负责本工程质量保证工作,工程技术部协助工作,各分部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各自负责管段工程项目的质量创优工作。
5.4质量管理制度
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推行制度化管理,实施施工全过程控制,保证达到工艺标准,进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17
质量保证体系思想保证体系组织保证体系项目经理负责制架子队部门负责人目标管理保证体系生产过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检查保证体系质量信息管理保证系统质量信息反馈网络经济保证体系思想教育方针目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健全智能机构经济责任制TQC教育TQC领导小组TQC领导小组下达下一级目标施工组织组织技术学习信息源工费包干施工调度QC领导小组班组长质量检查员各队科室展开目标制定对策措施设备保证专业知识技术标准规范熟悉图纸施工单位各级质监部门基本奖金包干人员素质保证配件及工具费包干技术保证班组质量员原材料质量保证项目经理设备材料包干检验保证试验计量保证信息反馈岗位津贴全员工艺操作保证测量保证目标任务落实原材料质量保证工序质量检验保证奖惩制度制度保证成品检查保证为用户服务以预防为主用数据说明全面管理班组或个人技术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信息反馈制惩罚奖励制检验方法生产过程用质量责任考核户提高质量意识管理水平和企业素质项目经理组织诊断架子队自检质检部检验工程师检验实行奖惩经济兑现成品检查保证优质产品 图5-2-1 质量保证体系图
18
1、技术交底制度 桩基础开工前,由该项工程的专业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2、工艺过程“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四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资料未经换手复测不施工;上道工序未进行“三检”不施工。“三不交接”即:“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验收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4、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隐蔽工程项目在内部“三检”合格后,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检查结果填写标准表格,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并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隐蔽。
5.5质量保证措施
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保体系。
质量总负责人:赵春生、邵东辉 质检体系人员分工表见表5-5-1
表5-5-1 质检体系人员分工表
项目名称 湖边大桥 项目部负责人 郑先月 队级负责人 梁宇、郝文彬 备注 桩基础 强化以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齐质量管理人员,实行工程部管理、安全质量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对工程重要结构和隐蔽工程建立预检和复检制度。
自检体系由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组成,项目经理部为自检内控核心;安全质量部为实施单位,试验室配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按照“跟踪检查”、“自检”、“复检”、“抽检”的检测方法实施检测工作,
19
严格质量一票否决制。
1、钻孔桩的成孔和清孔 (1)、泥浆护壁成孔时,护筒按下列规定设置:
①、护筒埋设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
②、护筒用4~8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0mm,高度根据孔地质条件、水位高低决定,同时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要求。
③、护筒的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小于1m,在砂土中不小于1.5m。
④、护筒内的液面水位高出自然地下水位2m以上,确保孔壁不坍塌。
(2)、护壁泥浆的制备及其性能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粘性土中成孔时,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循环泥浆比重控制在1.1~1.3。
②、在沙土或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采用制备泥浆或在孔中投入泥团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1.2~1.3;在砂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比重加大至1.3~1.5。
③、在钻进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经常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等主要指标性能。 (3)、为保证造孔的垂直度,安装钻机时,钻盘中心与钻架上吊滑轮桩位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 (4)、钻机在钻进时根据土层类别钻孔深度及供浆量确定相应的钻进速度,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钻孔前先开动泥浆泵,待泥浆循环正常后再启动钻机慢速回转下放钻头至孔底,轻压慢转待钻头正常工作后逐渐加大转速和钻压,进入正常钻进。
②、淤泥质土层中,根据泥浆补给情况,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控制在1m/min;在松散砂层中,钻进速度控制在3m/h。
③、在硬土层中或岩层中的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 (5)、钻进过程中若发生斜孔、塌孔、漏浆以及地面沉陷等情框立即停止钻进,采取下列有效措施后方可钻进:
①、当钻孔倾斜时,往复扫孔修正;偏斜过大时,填入粘土至偏
20
孔处上部0.5m重新钻进。
②、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塌,轻度塌孔加大泥浆密度和提高水位;严重塌孔,投入粘土泥膏,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
(6)、为使孔底沉渣厚度、循环泥浆性能符合质量要求,终孔后按以下规定进行清孔:
①、对以原土造浆的钻孔,钻到设计深度后,使钻头空转不进尺,循环换浆,清孔后距孔底0.2~1.0m处的泥浆比重控制在1.1左右。
②、对于土质较差的砂土层和砂夹卵石层,清孔后孔底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15~1.25范围内。
③、清孔结束后,孔底沉渣厚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必须复测沉渣厚度,沉渣超过规定者,必须重新清孔,合格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2、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1)、钢筋笼直径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也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筋笼外径应比钻孔设计直径小140mm。
②、钢筋笼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的外径大100mm以上。
③、钢筋笼的主筋净保护层不小于70mm,其允许误差为±20mm。
(2)、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长度以8~12m为宜,钢筋笼焊接接头/套筒连接应进行工艺试验,试验频率应满足验标要求。 (3)、钢筋笼吊运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扭转、弯曲。清孔后立即放入钢筋笼并固定在孔口钢护筒上,使其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向上浮起、也不下沉。安装钢筋笼时,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4)、为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设置定位钢筋环、混凝土垫块等。
(5)、钢筋笼安装完毕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及时灌注水下混凝土,其间隔时间不超过4h,以防止泥浆沉淀和坍孔。
3、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1)、水下混凝土拌和物确保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配合比通过实验确定,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21
②、细粗料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混凝土拌和物中的砂率符合相关要求。
③、粗骨料选用卵石或碎石,其粒径不得大于40mm。
④、水下混凝土现场制作的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得少于2h。 ⑤、配合比的设计强度比设计要求的强度高配一级。 (2)、导管的使用确保符合下列规定:
导管使用前必须试拼试压,试压压力控制在0.6~1.0mpa。 (3)、灌注水下混凝土确保符合下列规定:
①、开始灌注时,隔水栓调放的位置临近泥浆面,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以能顺利排出隔水栓为宜。
②、混凝土灌注时每根桩的灌注时间不得超过下列规定:灌注量在10m3以内,≤1h;灌注量在10~20 m3以内,≤1.5h;灌注量在20~30 m3以内,≤2h;灌注量大于40 m3者不得超过4h。
③、随着混凝土的上升,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保持在2~4m,不宜大于6m,并不得小于1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避免造成断桩。
④、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派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填写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⑤、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必须连续灌注,不得中断。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停水以及导管堵塞进水等事故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同时做好记录。
(5)、钻孔灌注桩的检验
每根钻孔灌注桩,按规定制作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不少于一组,每组3块。
六、 安全保证体及措施
6.1 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杜绝死亡责任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设备、火灾、爆炸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22
6.2 安全保证体系
按照GB/T28001-2001劳动卫生保障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安全包保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的同时,编制各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针对本标段的工程特点,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应急管理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使各级明确安全职责和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有责”。施工生产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之目的。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见“图6-2-1安全保证体系图”。
6.3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安全质量监察部具体负责本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工作,建立高效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定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方法和程序,在施工中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信息(如执行“五同时”的信息,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编制、审批、交底、落实、确认信息,安全隐患及工伤信息等),并设专人负责予以处理。
6.4安全保证措施
A、施工前集中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出有关要求,制订各项规定,交各机台班组执行。并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安全检查。
B、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转状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转,禁止设备带病运转。设备传动部位,应设立安全防护装置。
C、电器裸露带电部位或场地井坑地段,设围栏防护并有警告标志,夜间加挂照明灯具。
23
安全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强有力的组织、措施保证制度保证经济保证应急保障提高全员意识 组织保证施工技术安全规则教育措施保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包保责任制应急组织应急设备物质生产费投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建立各级安全组织建立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劳动保护防疫机构有力的后勤保障措施可靠的医疗保健措施完善的劳动保护措施通畅灵敏的通信措施应急培训演练各工种安全生产制度月季年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总结评比制度监督检查应急响应程序奖惩分明经济兑现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进行、终止和恢复工作安全生产、事事相关、人人有责事事讲安全处处有保障实现安全目标 图6-2-1安全保证体系图
D、各种电器电线(缆)的连接使用,必须遵循安全用电规定。 E、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如工作鞋、防护眼镜、安全帽等。
F、施工时桩机塔架前不准站人。
24
G、上塔架检修安装等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H、桩机移机时,场地一定要填好垫平,保证安全。
I、浆(料)管及风管驳接处应绑扎牢固,以防暴管伤人。 J、遇有大暴风暴雨时应停止作业,并遮盖好设备。 K、钻机操作手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七、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
7.1 环保、水保目标
按照铁路建设环保水保的要求,环保水保工作管理有序,程序合规,措施健全,各项环保水保措施有效纳入施工组织安排,无集体投诉事件。自觉接受环保水保监督部门监督,环保、水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做到“三同时”,环保水保设施竣工验收合格。
7.2 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工区经理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加强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组织机构见图7-2-1。
25
环保和水保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副经理 工区经理安全质量管理部部长中心试验室主任工程管理部部长征拆部部长物资设备部部长计划经营部部长各工区环保负责人图7-2-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图
7.3 环保、水保措施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预防和整治水土流失。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工程施工中,将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的规定,严格执行“三同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经排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污染源:
1、水污染源: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泥浆水、设备油污、车辆冲洗水等。
影响:水环境污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污染受纳水体、破坏水质、破坏施工现场的水环境,本合同段主要为邻近闽江河流、沟渠的水环境保护。
措施: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防止污水
26
直接排入邻近闽江河流或其他沟渠;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对施工泥浆采用泥浆车进行外运集中排放,泥浆排放地点可租用地方废弃的鱼塘,严禁就近排入附近闽江河流,造成水质污染。
对有害物质和施工废水进行处理,严禁直接排放。
优先安排电动机械施工,对柴油机械安装防漏油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围护,避免漏油污染。
2、噪声污染源:噪声环境的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期间施工机械、施工活动、运输车辆造成的噪声污染。
影响:噪声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居民区和企事业单位、参建职工的生产活动等造成噪音污染。
措施: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控制和降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造成的噪音污染。
施工组织采用两班制或三班制作业,使工人每工作日实际接触噪音的时间符合国家卫生部和劳动总局颁发的允许工人日接触噪音时间标准的规定。
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声产品,机械设备合理布置,正确安装、固定,减少阻力及冲击振动。
出入辅助施工区域的机械、车辆做到不鸣笛,不急刹车;加强设备维修,定时保养润滑,以避免或减少噪音。
八、文明施工措施
8.1 文明施工目标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施工现场标准,建设文明标准化工地。认真进行施工现场文明形象管理的总体策划、设计、布置、使用和管理,做到布局合理,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
27
8.2 文明施工措施 8.2.1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为加强对文明施工的组织领导工作,由项目经理部一名副经理负责,建立专门的文明施工督查小组,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工点、各生活、活动场所对周围环境(自然、人文)的影响进行检查考核,每月评分总结,设立文明施工流动红旗,并加大奖惩力度,保证规范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蛮干,使整个施工队伍和施工现场体现出本投标人的精神面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见图8-2-1。
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抓好文明施工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现场管理,做好各种标基 识,制定规范化操作规程,布础置好水、电线路及现场材料堆 工放工作文作
明制定文明施工奖罚措施 施 工项目部定期现场检查保
证
措各工区自我检查监 施督
施工队互相检查检 查
施工后总结,进行奖罚兑现 图8-2-1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框图
8.2.2 文明施工措施
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创建省部级文明工地。
具体内容如下:
一通:交通平整畅通,交通标志明显。
28
二无:无头(无木材头、无钢筋头、无焊条头、无钢材头),无底(无砂底、无碎石底、无砂浆底、无垃圾废土底)。
三整齐: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构件、模板、方木、脚手架堆码整齐;机械设备、车辆摆置整齐。
四清洁:施工现场清洁,环境道路清洁,机具设备清洁,现场办公室、休息室、库房内外清洁。
五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风、不漏气、不漏电。
本工程施工中始终坚持文明施工的原则,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方案。
所有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按照现场文明施工的标准执行。按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规定,积极争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确保做到以下几点:
1、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预制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设,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
2、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正确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搞好工地文明建设。
3、施工现场悬挂“四牌三标”,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所有材料分类存放、堆码整齐,并悬挂标识牌。
4、施工现场办公室或值班室,墙面悬挂(张贴)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形象进度图,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
5、施工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各种岗位人员佩戴胸卡,施工负责人、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佩戴红色袖标。坚守岗位,职责清楚。
6、开工前,编制车辆与机械设备文明驾驶守则,制定各种车辆、机械的操作规程,加强车辆与机械的维修与保养。车辆与机械不得带故障上路,不得违规违章行驶,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
29
九、临时用电管理
本工程工临时用电是将箱式变压器设在施工场区内,以高压接入,经变压器变压后引出,作为施工现场用电。
9.1电缆铺设
⒈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⒉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9.2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安全用电管理措施包括两个方向的内容: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9.2.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保护接地
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
(2)保护接零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因零线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
30
护装置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即TN系统,TN系统包括TN-C、TN-C-S、TN-S三种类型。本工程采用TN-S系统。
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在供电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施工时应注意:除了总箱处外,其它各处均不得把N线和PE线连接,PE线上不得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PE线且PE线不得通过工作电流。PE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且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动作。
必须注意: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允许对一部分设备采取保护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保护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3)设置漏电保护器
1)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至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2)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3)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不得用于启动电器设备的操作。
4)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6829和《漏电保护器安全和运行的要求》GB13955的规定,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5)总配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
31
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6)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
7)配电箱、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电磁式)产品,或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当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时,应同时设置缺相保护。
(4)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对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
1)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5)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五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应采用220/380V三相五线制供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3)总配电箱应设置在靠近电源区域,分配电箱应设置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m。
4)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禁止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烟气、潮气及其它有害介质中。亦不得装设在易
32
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6)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应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0.8~1.6m。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的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7)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6)电气设备的安装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 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作电气连接。
2)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规定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并且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3)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4)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的颜色标志应按相线L1(A)、L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排列整齐,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紧混用和相互代用。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5)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
6)配电箱后面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
33
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
7)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卷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8)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9)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 (7)电工及用电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3)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紧设备带“缺陷”运转;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8)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 2)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人负责。
3)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应做检查、维修工作记录。
4)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5)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下列顺序操作:
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34
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但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可除外。 6)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7)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 8)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随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漏电保护器每天使用前应启动漏电试验按钮试跳一次,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
10)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严禁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接触。
9.2.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
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
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
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
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
35
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9.2.3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
针对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从理论上杜绝线路过负荷使用,保护装置要认真选择,当线路上出现长期过负荷时,能在规定时间内动作保护线路。
(2)、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当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熔体额定电流一定要小于电缆或穿管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2.5倍,或明敷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1.5倍。经常教育用电人员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作业不当造成火灾。
(3)、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各种开关触头要压接牢固。铜铝连接时要有过渡端子,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或涮锡后再与设备安装,以防加大电阻引起火灾。
(4)、配电室的耐火等级要大于三级,室内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严格执行变压器的运行检修制度,按季度每年进行四次停电清扫和检查。现场中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5)、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灯泡,严禁使用床头灯。
(6)、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备齐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7)、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和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电气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以免雷电及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8)、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36
(9)、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存放杂物及易燃物体,并派专人负责定期清扫。
(10)、设有消防设施的施工现场,消防泵的电源要由总箱中引出专用回路供电,而且此回路不得设置漏电保护器,当电源发生接地故障时可以设单相接地报警装置。有条件的施工现场,此回路供电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供电线路应在末端可切换。
(11)、施工现场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强化电气防火领导体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
(12)、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时,扑灭电气火灾应注意以下事项:
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当电源线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应保持一定充分距离,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进行扑救。
9.3应急救援
由于管段线路内施工队伍比较多,施工机械较多,施工现场线路布置繁琐复杂,特别是变压器至施工地点的电缆,极易出现磨损车辆压坏等现象,施工人员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故此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专项的应急预案。
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组长:赵春生
副组长:邵东辉 李晓波
组员:孙鸿雁、张祥炳、郑先月、马忠峰、梁占兴、向雄英。 2、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各施工作业工点均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工点现场负责人任小组组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具有丰富施工及抢险经验的人员组成。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