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科渗透为主渠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彻始终,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法律、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抓好校园净化、绿化和美化,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之间互谅互让,互爱互帮,共同进步;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培育校园文化内涵,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2、提高师德修养,发挥示范作用。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爱岗教业、热爱学生,勤奋工作,乐于助人,讲公德,守法纪;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教师要力求使自己做到语言文明、服饰得体、举止大方、礼貌待人、和蔼谦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经常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各类教研活动,定期开展优秀教案、优质课评比活动,培养教师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
以人为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以友爱互助和人文宽容,创建温馨班级、和谐班级,为学生提供美好的心灵家园。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学困生、后进生、留守儿童等,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学习生活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养成教育取得实效。
规范班级管理,抓好“六个一”训练,即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队列,塑造学生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课堂秩序、集会秩序和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大方礼貌;树立“一种形象”,心态阳光,充满朝气活力,衣着整洁得体的良好形象;坚持“一项制度”,卫生责任区保洁制度,确保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树立“一种观念”,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
加强课程管理,落实渗透作用,强化学科德育功能。
加强工作落实管理,采取行政值周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学生值日检查、学生互查、家长督查等办法,全面、细致、及时地了解师生的表现,并针对师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引导;建立激励、表彰机制,
通过评比,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师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训练,及时总结交流养成教育工作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养成教育不断系统化、规范化。
4、拓展德育阵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四个国家级品牌—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环境优美乡镇,开展爱我家乡,爱我祖国河山的教育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积极构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报告会、专题讨论、演讲会、主题班会,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抓好遵守《日常规范》系列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努力做遵纪守法、有修养的文明学生。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结合集体主义教育,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每年3月5日“学雷锋”,9月10日“教师节”等节日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自我教育,学会关心他人,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5、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风险点防控体系。以班主任工作为重点,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注意思想道德方面的过程性变化,分析查找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风险点或问题,结对交友,积极引导,明辨是非,消除隐患。
6、开展法制教育,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交通安全、法治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努力使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7.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有
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卫生知识,使其学会做事、做人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8、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学校要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学校教师、班主任要勤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利用学生在家的时间,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建立“家长联系卡”,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矫正;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学校要与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加强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联系卡、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学生把在学校训练和培养的好习惯带回家,使之能够得到督促与强化。
9、加强宣传,培育先进,树立典型,完善评价制度。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场合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加以宣传,以形成学先进,促提升的良好氛围。学校定期开展评选“优秀阳光学生”、“优秀阳光学生干部”等活动,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向上。
四、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
(一)、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辛培良
副组长:王兴明、钱吉景
成员:吕明涛、卫晓磊、董亚峰、于海滨
(二)、明确职责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
2.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具体组织、指导德育工作方案的实施。调查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确定和协调各方面的任务分工,组织和协调各教研组、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争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等。
3.班主任是班级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并负责对学生的品德评定。
4.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要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引导教学。
5.各科教师、全体教职工都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6.少先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团结广大学生走健康成长的道路。
五、德育工作形式与实施途径
1.小学生重点培养十个习惯
(1)卫生习惯 (2)礼貌习惯 (3)健身习惯 (4)唱歌习惯
(5)讲普通话的习惯 (6)守纪习惯 (7)写字习惯 (8)读记习惯 (9)作业习惯 (10)记日记的习惯
2、各班继续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举行 “阳光校园之星”评比活动,我们初步设立“十星”的评选,即遵纪星、礼貌星、智慧星、文艺星、体育星、劳动星、自立星、勤俭星、友爱星、诚信星。每颗星的评定范围不同,从而体现德育工作领域的“三个走进”。同时在操作点上坚持“三个贴近”,看细节,定标准。比如要实现“四不”,即不说脏话;不做粗鲁野蛮的行为;不玩无聊游戏;不乱扔、乱吐、乱画。“三弯腰”即:见到果皮、纸屑弯腰捡起;见到客人、老师问好;见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再如“会走路,走好路”,让学生明白校内走路慢慢走,轻轻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不奔跑,不在走廊、过道上嬉闹、跑跳,集会行走按次序,放学路队排整齐,过马路左右看的习惯,这也是“礼貌星”的要求。同时在评价上坚持多元化,多层次、多标准。各“星”的评比我们不给班级定人数,不定分值标准,方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就行。
3、积极尝试开展“每周一歌”活动。为了更好地实现“歌满校园”活动,也为了丰富学生课间文化,采用每周5天在两操之间循环播放一首儿童歌曲的方法,(歌词提前下发),不耽误学生正常生活,以不经意的“听”让学生在玩中记忆,达到从随唱到会唱的目的。并能饱含深情地唱国歌和队歌。(由吕主任、钱芳老师负责)
4、设置“雷峰平台”,主要播报校内好人、好事、好风气。安排学生周五课活时间挨班收集,由班主任事先推荐比较突出的好人好事好的
风气,比如XX同学在父母外出打工后,长期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这样的也算,但是要求一定要真实,有据可查,写出时间地点,时间为4分钟。这个活动是学生接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监督,老师充分利用家访时间多方面了解学生,从而灵活改变德育方向。(由吕明涛老师负责)
5、适时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1)、三月五日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唱学雷锋的歌曲,学习雷锋精神,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2)、清明节组织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如请老前辈讲长征故事、抗战故事,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报效祖国。
(3)、六一组织庆祝活动,展示个人特长,感受老师、父辈的关爱。
(4)、七一组织庆祝党的生日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正确、光荣,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情。
(5)、十一组织国庆歌咏会,感受
(6)、香港、澳门回归纪念日组织认识香港、认识澳门的活动,通过阅读书籍、听专题讲座,不忘那段屈辱的历史,感受今天飞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7)、元旦组织迎新年庆祝活动,感受生活的幸福,展望美好明天,增添进步的动力。
(8)、每学期举行一次运动会,每年六月份举办一届艺术节,每学年组织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重大活动。通过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倡导科学精神;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集体意识、合作精神。
(9)、深入开展德育基地活动。学校在乡敬老院、各村村委会等地建立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每学年活动时间在一天以上。
(10)、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每学年至少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利用温馨聊天室,对少数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碰到的一般心理问题给予辅导和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