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风靡全球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从这一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时,环境布置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要素,其中,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条件,教育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推动力,环境因素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在刚刚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儿园环境呢?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来自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则对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空间具有教育内涵,也就是包含教育性的讯息和对互动的经验以及建构式的东西产生刺激。"教育是否成功,有赖于环境中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的成分、是否有益于幼儿在"做"的过程中的知识建构等等。所以说,环境绝不是装饰品,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它们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因此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与幼儿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幼儿园,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幼儿园自身环境的创设方面,应不断追求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结合的教育取向,即"环境的设计倾向于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事物相结合而发展。"
二、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定位
(一)、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它强调了教育的三要素:学习者、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
(二)环境是最佳的"记录"之一
如果幼儿园的环境具有生机,幼儿的生命也将富有活力。因为"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之所以具有价值,不仅因为他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而且是因为儿童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就获得了应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对环境也起到了影响甚至改造作用"。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
(三)、环境是"第三位老师"
首先,环境应具有教育的功能。其次,环境具有相关性。它能把引起幼儿相互经验的各种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构筑新知识。再次,环境还具有弹性。它应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化,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让幼儿与环境"对话"。
(四)环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儿童心理学表明,学龄前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正是社会化的起步,急需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认识自我,把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摆脱自我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